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4158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教材将“我爱阅读”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

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还要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

1窃读记

教材简析: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使之强化。

设计理念:

“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课程标准提出要求。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窃书”的经历与感受。

目的是激发学生读书的乐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教学时,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抓住课文记叙的线索,体会“我”“窃书”的感受。

边阅读边思考,提出问题,展开对话与交流。

重点研读关键的词句,积累与感悟词语的精妙。

学习细腻的写作方法。

激发学生阅读乐趣,课外拓展阅读,使阅读走向生活,走向孩子的内心。

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联系生活谈感受,由生活走向文本,激发学生阅读乐趣。

]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

是啊!

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测:

为什么要窃读?

是怎么窃读的?

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4.自学检测:

A.认读生字与写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

如“目的地”的“的”读dì;“踮起脚尖”中的“踮”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zà;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还有一些字虽然笔划较多,但是形声字,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记忆。

写字要认真,注意书写的习惯。

B.体会词语的含义。

适宜——适合,相宜。

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而有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

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二、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

下面,就让你们就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4.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三.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

1.默读第3自然段。

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

2.课件演示第3自然段。

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3.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

表演体会。

[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像与表演,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加深体验。

]

4.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5.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四、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

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呢?

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

那么,她是怎样阅读呢?

有什么感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品读体验。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1)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课件演示句子)

A.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B.“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

 

(2)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件演示句子)

A.快乐的是什么?

恐惧的是什么?

B.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联系生活说一说)

(3)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

2.默读5——10自然段。

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动。

(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关注体验。

(1)“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

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2)“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

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3)“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邹眉头,望街头。

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动。

(4)“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

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

(5)“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

(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

(6)“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

(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3.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三.感悟写法

1.引导:

这篇课文真实感人。

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相机引导学生朗读)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

]

2.小结:

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四、拓展延伸

1.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1.阅读《窃读记》节选(发放材料),写出读后感。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贪婪

害怕

开心朴实而又生动感人

饥饿

依依不舍

麻木轻松

练习设计:

1.读一读,写一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2.解释带点的词语。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3.填空

课文以_______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写几条读书的名言。

教学建议:

1.学生自学,读出自己的体会,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体会,抓住值得探究的问题点拨引导。

(1)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交流时,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一句。

(2)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