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单元测试题苏科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3833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单元测试题苏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单元测试题苏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单元测试题苏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单元测试题苏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单元测试题苏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单元测试题苏科版.docx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单元测试题苏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单元测试题苏科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单元测试题苏科版.docx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单元测试题苏科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

初三物理

一、选择题(17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省力杠杆

2、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lmin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A.0.5WB.5WC.50WD.500W

3、下面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B、工人将货箱从地面搬到桌上

C、修理工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D大力士支撑着大轮胎静止不动

4、如图14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

的物体,B端挂重为G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

()

A、GA>GBB、GA=GBC、GA

 

5、如图15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一固定定滑轮,另一端用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

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使木棒保持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T(棒和悬线足够长)()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D.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

6、如图16所示,要粗测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

下面所列的物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

A.他的质量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7、(08南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做功时问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l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8、用如图18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

 

9、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s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则此过程中()

A.重力做了3000J的功B.推力的功率为30W

C.推力做了1000J的功D.摩擦力为100N

10、在海南举办的大力士比赛中,有一个项目是把车轮推上台阶。

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图所示,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

11、如图21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

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实验次数

物重G/N

拉力F/N

1

1.0

0.65

2

1.5

0.90

3

2.0

1.15

 

12、如图22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你认为合理的是()

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13、如图23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B.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C.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14、如图24所示,杠杆AOB处在水平位置平衡,OA:

OB=1:

2,浸入水中的铁球质量m=7.9kg,加在B端的力F=24.5N,ρ铁=7.9×103kg/m3,g=10N/kg。

则空心体积为:

()

A、1×10-3m3。

 B、2×10-3m3。

 C、3×10-3m3。

 D、4×10-3m3。

15、如图25所示,在轻质杆OB的中点A处,悬挂有重为G的物体M,在端点B施加方向始终跟杆垂直的拉力F,杆从虚线位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至图示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拉力F逐渐变大B、拉力F始终小于

G

C、拉力F跟它力臂的乘积不变D、重物M对杠杆拉力的力臂逐渐变大

16、如图26,物体的重力G=100N,在力F的作用下从A点匀速移动到C点,已知:

AB=4m;BC=3m。

则力F做的功应为()

A、300JB、400JC、500JD、700J

 

17、如图27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台面上,底面积为10cm2的圆柱形物体B浸没在水中,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2DO;物体A是质量100g的配重。

如图27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在物体A上的运走向下的拉力F为0.6N,物体B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筒中水的深度比图甲中水的深度下降了0.4cm;此时,物体B所受的浮力为F浮。

水在物体B底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

g取10N/kg,杠杆、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P的大小为500Pa。

 B、F浮的大小为0.2N。

 

C、物体B的密度为7g/cm3. D、物体B的体积为100cm3。

二、填空题(27分)

18、杠杆是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它的平衡条件是;当我们用钓鱼杆在河边钓鱼时,钓鱼杆是一种的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19、2008年5月12日,四川波川发生8.0级地震.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

(1)利用如图2-1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员把钢筋剪断,钢丝钳是(省力/费力)杠杆.

(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2-2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点.

(3)利用生命探测仪,救援队员可以找到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生命探测仪有多种: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利用红外热成像原理,通过探测受困者与周围温度的差异,形成人体图像,在黑夜,该仪器使用效果(较好/较差);“可视生命探测仪”利用光纤把细小的摄像探头深人废墟的缝隙中,光信号在光纤内经多次(反射/折射)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在显示屏上就可以把废墟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20、一名工人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提起450N的重物,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200N,重物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则拉力的功率是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1、蠡湖隧道是无锡历史上第一条穿湖通道,全长1180m。

若一辆小轿车以59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该隧道,则需要h;若该小轿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0kW,则通过隧道发动机所做的功为J

22、一物体质量为18kg,其所受重力为N.如图5所示,小明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内匀速提高2m.所用拉力为200N.此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是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拉力的功率是w.(取g=10N/kg)

23、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6。

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103N,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N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5.4×103N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1s内匀速吊起了1m,起重机的功率是W,机械效率为。

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减小,机械效率将。

(“增大”、“减小”或“不变”)

24、如图7所示,是建筑工地常用来搬运砖块的两种机械(滑轮组和起重机)。

观察图7中甲、乙两图,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图7中丙图和_____图可得出:

在相等的时间内,起重机比滑轮组做的功多。

25、庆“六一”趣味运动会中,小敏和小王分别把图甲中三个质量均为1千克、边长为30厘米的均质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按图乙堆叠起来。

小敏和小王叠起这堆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每人至少要做功________________焦。

比赛中小敏快于小王完成堆叠,则堆叠过程中小敏做功的功率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王。

26、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滑轮轴间的摩擦不计。

将质量为3Kg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0.1G.则物体的重力为N;在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m;拉力F的功率为。

(g取10N/Kg)

27、如图10所示,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5ρ水,被外力F压入水中,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容器中水深为h。

若外力F把木块从图所示位置缓慢地压到容器底部,所用的时间为t,则F的功率为W。

(不计摩擦,题中各物理量都用国际单位)

三、作图题(6分)

28、要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而使拉力为物体重的

请在图28中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

29、如图29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

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四、实验与探究题(17分)

30、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先把杠杆支在支架上,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当左侧钩码处于图30所示A位置时,应将右侧的钩码向_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1、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芳芳同学按照图31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通过分析数据。

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

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除此之外还应满足什么条件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2)分析表中数据你还发现该装置的机械效率随物重的增大怎样变化?

 

32、如图32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滑轮,若使绳端的拉力沿向上的方向

(1)请在图32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绳子绕法。

(2)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A.按组装图把实验器材装配好B.用弹簧秤测量出重物的重力

C.在动滑轮下面挂上重物,并分别记下重物和弹簧秤的位置

D.    拉弹簧秤,使重物上升一段距离,读出     

E.用刻度尺分别量出      和      移动的距离

F.由测得的数据,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在这个实验中,若物重4N,重物上升了0.1m,弹簧秤示数为2N,请计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4)你能分析一下效率不是100%的原因吗?

请你试着写出两条:

          、          。

33、用如图33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钩码悬挂点

钩码总重G/N

钩码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A点

1.5

0.10

0.7

0.30

71.4

2

B点

2.0

0.15

1.2

0.30

83.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

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

①;②.

五、综合应用题(10+10+13分)

34、小明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进行探究活动。

(1)小组成员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自行车后轮的周长为180cm。

请你说出其中的一种测量方法:

(2分)

(2)小明骑车在学校操场百米跑道上沿直线匀速前进,小亮测出自行车轮转50圈用时30s。

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大?

(2分)

(3)为了测量骑车时的功率,小明测出他和自行车的总质量为72kg,小亮通过查资料知道,一般情况下,人骑自行车时的阻力大约为人车总重的0.05倍,小明骑车的功率大约是多少?

(g取10N/kg,6分)

35、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滑轮组在40s内将重600N的木箱从地面匀速吊上4m高的阳台,所用的拉力为22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木箱匀速上升的速度;

(2)工人师傅做的有用功;

(3)动滑轮的重力.

36、如图36-1所示,是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靠自己双手的力量,攀爬到火炬台底部并最终点燃圣火的照片,该点火仪式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勇气和精神.已知他和轮椅总质量为80kg,攀爬高度39m,历时约3min20s.

(1)如果不计机械装置的额外功,求他的平均功率多大?

(2)小明同学看到火炬手攀爬很费劲,想到物理课上学过利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小明同学如果站在地面上,用如图36-2所示的哪个滑轮组拉起火炬手侯斌最合适,理由是什么?

如果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求小明同学的拉力至少要多大?

(g取10N/kg)

 

参考答案:

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费力

2、省力AC较好反射

3、120W75%

4、0.024.32×106

5、18036090%100

6、1.8×1041.8×10430%减小

7、做相同的功,起重机比滑轮组所需时间少,丁

8、9大于

9、32213

10、ρ水ga3(h-a)/2t

11—15ACBCD16—20BCBBC21-27BCBBCAC

28—29(略)

30、平衡螺母右

31、动滑轮受到的重力;动滑轮的轮与轴间的存在摩擦;条件:

竖直匀速向上拉;该装置的机械效率随物重的增大而增大。

32、

(1)作图略

(2)竖直向上匀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重物上升的高度,绳子自由端

(3)66.7%

(4)动滑轮受到的重力,动滑轮的轮与轴间存在摩擦

33、

(1)0.566.7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

(2)不能;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34、

(1)用细绳贴着车轮绕一周,用刻度尺测出细绳的长度即为车轮的周长;用刻度尺测出车轮的直径D,则周长为πD。

(其它方法合理即可)

(2)3m/s(3)108W

35、

(1)0.1m/s

(2)2400J(3)60N

36、

(1)P=W/t=Gh/t=mgh/t=80kg×10N/kg×39m/200s=156W

(2)D滑轮组.拉力方向向下且更省力

∵η=W有用/W总=Gh/Fs=Gh/4Fh=G/4F

∴F=G/4η=(80kg×10N/kg)/(4×0.8)=25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