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3916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99 大小:35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1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第九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数和运算的教学。

2、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

A平行线和垂线B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C多边形面积的计算D实际测量

3、量和计量的教学4、教学思维专项训练的教学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

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象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

而是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体会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在找倍数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同时要向学生说明:

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分散编排,减少术语,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

本册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重新研究与整合,以体现数学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

“倍数和因数”知识内容多,概念多,安排在一个单元里学习学生接受比较困难,所以教材采用分段学习的安排。

本单元先学习倍数、因数、2、3和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找质数、合数等知识。

在第三单元中,将结合分数的约分、通分前,再学习公因数和公倍数等知识。

这样安排将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前后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同时,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本册教材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适当降低了知识的难度。

如找倍数和找因数都在100以内。

又如与原来教材的内容相比,减少了一些数学术语,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如教材没有呈现整除、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概念。

3、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

在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时,经过了鼓励学生猜想并尝试,观察3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归纳、验证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

也可通过直观学具的操作,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

如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或3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又如在学习“找因数”、“找质数”时,都是先组织学生开展拼小正方形的活动,逐步发现规律,这与原有教材相比应该说是一个明显的变化。

4.通过数形结合,理解质数与合数

教学时,可组织开展“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边拼边写,写出拼成的长方形数和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几个正方形拼在一起,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

这是什么原因呢?

”随后,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

并把这几个自然数分类,在分类中认识质数与合数,再通过“筛法”寻找百以内的质数。

5、在活动中,了解数的奇偶性

教材提供了多个数学活动题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或游戏探索发现规律的策略,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问题,并探索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掌握倍数和因数、素数和合数等概念。

2、认识分数的意义。

3、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

4、掌握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5、认识土地面积单位

(二)、教学思考

1、能结合具体情境,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三)、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具有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好奇,能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四、教学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

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五)、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1、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2、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3、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五、教学进度

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进度表

(每周按5课时安排此表仅供参考)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1

9月1日

开学典礼(机动1课时)

2

9月4日—9月8日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数的世界1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3

9月11日—9月15日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找因数2课时)

(找质数2课时)

(练习课1课时)

4

9月18日—9月22日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数的奇偶性2课时)

(找质数2课时)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

(一)

(比较图形的面积1课时)

5

9月25日—9月29日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

(一)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1课时)

(动手做——底和高2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课时)

6

10月1日—10月7日

国庆节放假、倒休一周

7

10月9日—10月13日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

(一)

(三角形的面积2课时)

(梯形的面积2课时)

[整理与复习

(一)1课时]

8

10月16日—10月20日

第三单元分数

(分数的再认识2课时)

(分饼2课时)

(分数与除法1课时)

9

10月23日—10月27日

第三单元分数

(分数与除法1课时)

(练习三1课时)

(分数基本性质1课时)

(找最大公因数2课时)

10

10月30日—11月3日

第三单元分数

(约分2课时)

(练习四1课时)

(找最小公倍数2课时)

11

11月6日—11月10日

第三单元分数

(分数的大小2课时)

数学与交通——相遇1课时

数学与交通——旅游费用1课时

数学与交通——看图找关系1课时

12

11月13日—11月17日

机动(期中复习与练习1周)

13

11月20日—11月24日

整理与复习

(二)1课时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折纸2课时)

(星期日的安排2课时)

14

11月27日—12月1日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看课外书时间2课时)

(练习五1课时)

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

(二)

(组合图形面积2课时)

15

12月4日—12月8日

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

(二)

(探索活动:

成长的脚印2课时)

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1课时

尝试与猜测——点阵中的规律1课时

整理与复习(三)1课时

16

12月11日—12月15日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摸球游戏2课时)

(设计活动方案1课时)

数学与生活——迎新年1课时

数学与生活——铺地砖1课时

17

12月18日—12月22日

总复习(5课时)

18

12月25日—12月29日

总复习(5课时)

19

1月1日—1月5日

总复习(5课时)

20

1月8日—1月12日

总复习(5课时)

21

1月15日—1月19日

期末综合测试(5课时)

22

1月22日—1月26日

期末综合评价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知道质数、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

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理推理能力。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探索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

1、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

教学难点:

1、知道质数、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探索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

课时:

8课时

一、倍数与因数

课题:

数的世界

教学内容:

书2-3页

教学目的:

1、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并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学生经历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对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作出合理的解释。

4、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归纳与类比,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5、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参与数学活动。

6、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因数与倍数。

教学难点:

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的理解。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谈话。

师: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

板书课题:

数的世界。

2、呈现情境图。

(略)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

看一看:

1、师问:

图中有哪些数?

谁愿意扮演小小售货员介绍一下水果的价格?

(1)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指名汇报。

2、你知道这些表示水果的价格的数,分别是什么数呢?

(3.6和5.8是小数,6和4是整数。

3、问:

我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

(生答:

4×5=20(元))

(二)活动二:

试一试:

1、看书自学什么是自然数和整数。

(1)指名说说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

(2)同桌俩人一人说一个数。

(3)师:

任意说一个数,学生判断它是什么数?

2、自学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问:

在什么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呢?

3、师任意写一个乘法算式,先判断符合倍数和因数的范围吗?

再判断()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三)活动三:

说一说

1、根据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同桌俩人一人说一人判断。

(2)指名汇报

25×3=7514×6=8420×5=100

(四)活动四:

找一找:

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

14172577

(1)师:

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些数是不是7的倍数呢?

(2)生答:

14÷7=214是7的倍数

17÷7=2……3,17不是7的倍数

(五)活动五:

练一练:

1、你写我说:

45×2=9045和2是90的因数,

90是45和2的倍数。

(同桌2人,一人写算式,一人说倍数和因数。

2、看谁找得快。

(1)24691218203048

师问:

先找哪些是4的倍数?

再找哪些是6的倍数?

哪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2)请写出100以内全部6的倍数

师:

100以内6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如果不限制在100以内呢?

你发现6的最小的倍数是几呢?

能找到最大的6的倍数吗?

三、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数的世界

我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

4×5=20(元)

答:

需要20元钱。

 

先找哪些是4的倍数?

再找哪些是6的倍数?

哪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4的倍数:

4122048

6的倍数:

612183048

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1248

课时作业:

一、先计算,再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21÷3=1÷2=6÷3=25÷5=

0.8÷2=1.8÷0.3=51÷17=17÷4=

二、填空

(1)如果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并且a÷b=8我们就说()是()和()的倍数,()和( )是( )的因数,倍数与因数是(     )。

(2)6和30,(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三、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72是倍数,9是因数。

                  ( )

(2)自然数是整数。

                      ( )

(3)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至少有两个。

              ( )

(4)12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

             ( )

课后记:

课题:

探索活动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书4-5页

教学目的:

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准备:

0—9的数字卡片、信封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

这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全体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探索的知识是“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

探索活动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活动。

(一)活动一:

想一想:

1、问:

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在下表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1)师:

读一读5的倍数,观察它们有那些特征?

(2)同桌互相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给5的倍数做记号。

(3)指名汇报:

我的发现:

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5的倍数:

师:

任意说一个数,学生用抢答的形式来判断。

 

(二)活动二:

试一试:

1、在下面数中圈出5的倍数。

2845538075348995

汇报:

你是怎样判断的?

2、在上面表格中找出2的倍数,做

上记号,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3、自学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生答: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你说我答:

(同桌一人说数,一人判断。

你任意说一个数,我来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三)活动三:

练一练:

1、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

28 354055108495785390

(1)说一说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5的呢?

(2)填一填:

2的倍数有哪些?

5的倍数有哪些?

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的倍数有:

284010847890

5的倍数有:

35405510959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4090)

2、食品店云赉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为什么?

(1)师:

你是怎样判断的?

可以不用计算吗?

为什么?

(2)生答:

根据2和5的特征来判断,85的个位不是偶数所以不能装完,85的个位是5,所以能装完。

(四)活动四:

数学游戏:

1、每人准备:

0-9的数字卡

2、师说要求,生摸。

问:

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2的倍数

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5的倍数?

3、同桌合作:

一人说要求,一人按要求摸数。

三、总结。

谁能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课题:

探索活动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2的倍数有哪些?

5的倍数有哪些?

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的倍数有:

284010847890

5的倍数有:

35405510959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4090

课时作业:

一、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是2的倍数的数一定是偶数。

                 ( )

(2)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和一定不是2的倍数。

         ( )

(3)不是5的倍数的两个数的和一定不是2的倍数。

        ( )

(4)任意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都不是2的倍数。

          ( )

二、填空。

(1)个位上是(      )的数都是2的倍数,这样的数叫做(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  )。

(2)个位上是(  )的数都是5的倍数。

(3)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4)个位上是( )的数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按要求填数。

(1)在18、29、0、1、72、81、109、507中,

   偶数有:

   奇数有:

(2)在22、205、320、58、95、1800中,

   是5的倍数有:

   是2的倍数有:

   是2和5的倍数有:

课后记:

 

课题:

探索活动

(二)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7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

3、通过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探索活动中,发现规律,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等。

学具准备:

每人几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个位上的数来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

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

复习巩固。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呢?

2、请你举例说明。

(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观察特征。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活动二:

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

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

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生1:

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律。

生2:

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

生3:

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

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

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1) 自己先找几个数试一试。

(2)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验证的结论。

(三)活动三:

试一试

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4553873665

(先自己圈,然后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四)活动四:

练一练

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

361754714548

(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3045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

(五)活动五:

实践活动

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颜色。

(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再交流。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题:

探索活动

(二)3的倍数的特征

1、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4553873665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3045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课时作业:

一、填空。

(1)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2)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      ),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在□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有几种填法?

4□8     41□8     1□37    258□

(4)在21~40中,

   ①是2的倍数有:

②是5的倍数有:

③是3的倍数有:

④是2,5,3共同的倍数有:

二、选择。

(1)在下列数中,不是3的倍数的是( )。

A.72      B.31     C.204

(2)已知5□13是3的倍数,□中的数字可能是( )。

A.1        B.2       C.3

(3)任何三个偶数的和是( )的倍数。

A.2       B.3        C.5

(4)下面说法中,第( )种说法正确。

A.偶数就是个位上的数是2的数。

B.偶数就是被2除尽的数。

C.偶数就是2的倍数。

课后记:

 

课题:

找因数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8---9。

教学目的: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仪、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纸板。

学具准备:

每生12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纸板、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

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