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40诗歌鉴赏题狂刷集锦word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0209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40诗歌鉴赏题狂刷集锦word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40诗歌鉴赏题狂刷集锦word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40诗歌鉴赏题狂刷集锦word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40诗歌鉴赏题狂刷集锦word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40诗歌鉴赏题狂刷集锦word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40诗歌鉴赏题狂刷集锦word含答案.docx

《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40诗歌鉴赏题狂刷集锦word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40诗歌鉴赏题狂刷集锦word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40诗歌鉴赏题狂刷集锦word含答案.docx

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40诗歌鉴赏题狂刷集锦word含答案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塞外杂咏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

作者任两广总督时,从查禁鸦片烟入手,坚决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后遭诬陷被罢官,充军到新疆伊犁。

这首诗就是作者进入新疆时写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作者将天山比作大臣上朝用的笏板,将山上的积雪比作美玉,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天山的雄伟壮观。

B.第二句写高耸壮美的天山如朋友般导“我”西行,与“我”这被充军发配的人为伴,这句是为了突出天山有情有义。

C.第三句作者给天山以人的性格,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将天山拟人化,使诗人与天山的形象屹立于读者面前。

D.“晴雪”,是晴天的积雪,格外洁白,语意双关,既指山上的积雪,也指头上的白发,含蓄有味,耐人咀嚼。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下面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冬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中国的节日。

B.思家,是羁旅愁思的一种,也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主题。

C.白居易,盛唐时期的代表性作家,《春晓》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

D.驿,即“驿站”,过去指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2)诗人是如何来表达自己“思家”的思想感情的?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诗中有关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中的“俗”指当时的社会风尚,即读书为官的仕途经济,“丘山”代表远离仕途官场的田园山林。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中的“羁鸟”“池鱼”喻指诗人自己,“旧林”“故渊”即篇末的“自然”。

C.“守拙归田园”句中的“守拙”是和官场中权谋机诈的“取巧”相对而言的,是一种鄙视功名利禄、洁身自好的清高品格

D.“樊笼”即“尘网”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指当时复杂的社会与人际关系,“樊笼”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人情的强烈不满。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书端州郡斋壁①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注)①这首诗是写在广东端州的墙壁之上。

包拯时任端州知州(即太守),端州因出产“端砚”而闻名天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直抒胸臆,揭示了全篇要旨,语气坚决严正,言简意赅,为全诗定下基调。

B.颔联作者以“秀干”“精钢”自比,既是自勉自励,也是自信的表现,很有力度。

C.颈联运用比喻的手法,“鼠雀”“兔狐”代表社会上贤恶两类人群,对比很鲜明。

D.尾联写接受史书留下的教训,不给后人以耻笑的把柄。

质朴无华,持重刚健。

2)这首题壁诗,可以认为是包拯自励清操的座右铭,你认为写出了作者哪些为官之道?

6.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袁枚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入心。

响過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注)袁枚曾步入仕途,任过县令,但因升迁无望等原因,于作此诗七年前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

借园,作者好友李晴江的寓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秋夜”本已凄冷,而所访者又是“秋士”,即暮年不遇者,暗含诗人的失意落寞。

B.颈联两句都是虚写,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嘹亮的笛声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展现了借园主人吹笛技巧十分高超。

C.尾联照应首句,写诗人与“秋士”相逢,身影沉浸在流泻的月光下,四周显得格外宁静,衣襟被清露沾湿而不觉。

D.全诗四联均写景,无一句议论抒怀,但却弥漫着凄清的氛围,渗透着悲凉的情思,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谊

2)请简要赏析“半天凉月色,一笛酒入心”的妙处。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晓色云开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古台芳树,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

渐酒空金榷,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起笔写雨过天晴,天从人愿,春光美好,奠定了春日清晨的明朗基调。

B.“东风里“三句,由写景过渡到写人,绿柳掩映下,筝声悠扬,令人心动神驰。

C.“珠钿翠盖”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用镶嵌珠宝的花钿和翠羽装饰的车盖喻指女子。

D.这首词将时间线索、游历所经的线索、情感线素三条线索交织,构思匠心独运。

2)请对“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进行简要赏析。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声声慢·秋声

蒋捷①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②门、不锁更③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④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注]①蒋捷:

宋末元初词人。

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

宋亡后,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

本词作于宋亡之后。

②丽谯:

华丽的高楼。

③更:

更鼓。

夜里为报知时刻而于每更敲打大鼓。

④蛩:

俗名蟋蟀。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通篇咏秋声,由“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十个“声”字,以“声”字为韵,一韵到底,层层铺叙,谱写了一曲悲凉凄婉的交响曲。

B.“黄花”即“黄菊”,开头三句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领起了全词对秋声的描写。

C.下片“彩角声吹月堕”暗示了时间悄然流逝,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

D.“知他诉愁到晓,碎味浓、多少蛩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灯前那女人边捣衣边诉说愁苦的琐琐碎碎,咕咕哝哝的声音比作无边括噪的蛩声,足见词人内心烦躁。

2)本词以秋夜中的数种声音入笔,意味独特。

词人以秋声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心声?

请联系全词概括并分析。

9.阅读《东坡》,完成小题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

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李元二侍郎

柳宗元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忆元龙。

(注)①唐元和六年,时任衡州刺史的著名政治家、诗人吕温去世,年仅40岁。

吕温和柳宗元是同乡,时柳宗元被贬永州,与被贬衡州吕温相邻。

②堂封:

指坟墓,意思是把坟墓筑成高高的方形,像堂一样。

③荆州人物论:

典出《三国志·陈登传》,汉末刘表、刘备、许汜等人评论当世英雄豪杰,曾赞扬广陵太守陈登(字元龙),说陈登胸怀“扶世济民”之志,当时陈登已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将吕温之死比作南岳天柱峰崩摧,突出吕温之死对国家影响之大。

B.“士林憔悴泣相逢”写众人的悲痛,“憔悴”突出吕温之死带给众人内心的震撼。

C.颔联既是对吕温的文学才华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他淡泊功名的高度肯定。

D.“三亩空留悬馨室”写出吕温生前的清贫、其实也是对他为官清廉的陈赞。

E.“若堂封”写吕温坟墓的方正高大,暗含了诗人对吕温政绩的赞扬。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蒲: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

根茎长在泥里,可食。

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

鸂鶒(xīchì):

一种像鸳鸯的水鸟。

柘(zhè):

一种树。

1)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符的两项是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非常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写“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E.晚春是山中忙碌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

景中有情,景外有人,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2)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有什么作用?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立春①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②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③,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注)①本诗为杜甫困居夔州时所做,当时国家局势仍动荡不安。

古代立春有做“春盘”的习俗:

取韭菜、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寓迎新之意。

②两京:

指唐代的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

③行白玉:

行,赐予。

古代立春前皇帝会向大臣赐春盘。

④那:

通“挪”,移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看着眼前的“春盘”,忽然想起往年长安、洛阳立春时节的美好情景。

B.颔联写诗人想象此时京城里庆祝立春的热闹,突出了眼前客居他乡的冷清。

C.颈联视线又回到现实,诗人看着巫蛱中那滚滚而来的冰冷江水,悲愁满怀。

D.“呼儿觅纸一题诗”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悲苦处境。

E.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杜陵远客不胜悲”,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悲伤的原因。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①

陆游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虚窗熟睡谁惊觉?

野碓②无人夜自舂。

[注]①陆游在1170年游历庐山,住宿东林寺。

宦游8年后,1178年宋孝宗召他东归,途经九江庐山麓,再次住宿东林寺。

②野碓(duÌ):

此处指田野用水力舂米的水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叙事,对于一个“看尽江湖千万峰”的人来说,一个云梦泽哪里会芥蒂在胸中。

B.颔联写诗人留宿东林寺,想邀明月一起来听寺里的钟声,表现了对幽静的东林寺的喜爱。

C.颈联中“远客”是诗人自谓,他没想到今日又旧地重游,而且老僧还记得昔日相逢的情景。

D.“谁惊觉”的“谁”字不仅指人,也包括各种声音。

意思是,究竟是谁把我从熟睡中惊起的呢?

2)本诗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14.阅读李白《越女词(其三)》,回答问题。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注释)耶溪: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

1)诗中的采莲女有什么特点?

试作简析。

2)“佯羞”的意思是“假装害羞”呢,还是“因害羞而假装采莲”或别的意思?

试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

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

B.“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心上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

C.“月如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

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有情人的不得相会。

D.芭蕉的绿叶展不开丁香的花蕾,指丁香花尚未绽放,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斋晚望

柴望①

才是青山便卜邻②,世情那得较③纷纭。

露含远地分为雨,烟起人家去作云。

柳色晴光扶槛入,莺声人语隔窗闻。

高斋独卷重帘坐,花落棋床日未曛。

(注)①柴望,南宋诗人,曾因出书提醒当朝居安思危触怒朝廷被捕入狱。

出狱后隐居30年而时时心忧国难。

②卜:

选择。

③较:

计较,争辩。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选择春天富有特征的景物入诗,青山云露,炊烟人家,柳色莺声,花落棋床,意象丰富。

B.诗中的写景由远到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多角度描写,富有层次感。

C.优游闲适的高斋晚望,其实是诗人的一次暂时挣脱压抑与苦阀、孤独与无奈的心灵挣扎。

D.诗中的“入”字用得极为传神,化动为静,化无形为有形,增加了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2)请指出首联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1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渔翁①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

②欸乃:

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

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

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2)诗人塑造出一位怎样的渔翁形象?

借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金陵驿其二(注)

文天祥

万里金瓯欠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注释)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途经建康,宿于驿站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用“失壮图、落泥涂"形象地说明了江山沦丧、皇帝称臣的可悲现实。

B.诗中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抒发了南宋亡国之君的凄凉悲惨、空留遗恨。

C.秋风寒月、人影孤单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因国亡家破而孤寂危苦的心情。

D.整首诗写诗人经过古都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真切体验和深沉感慨。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

请简要分析。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不遇咏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①,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悦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注释]①百人会:

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

预:

同“与”。

②肯:

岂肯。

徒尔:

仅能如此,意指平庸。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献书报效朝廷却不被接纳,想要回归田园却又收成不好,表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况。

B.诗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而无法如愿,然而又不肯违背自己的心志去趋附权贵、求取功名。

C.远赴他乡后,诗人虽然可以和友人一起饮酒、登山、临水,但仍不免触景生情,思念家人。

D.今人自私冷漠而友人知我心忧,两者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慨,对友人的感激。

2)本诗因不遇而作却并不消沉,请结合全诗加以简要分析。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灞上:

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

②致身:

献身于国君。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和谐静谧、恬静优美的氛围。

B.颔联中“独”字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

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倍感凄凉。

C.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孤壁野僧邻”则是运用烘托,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

D.此诗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2)结合全诗,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木犀①

朱淑真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

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

注:

①木犀,即桂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描写秋天盛开的桂花弹压西风,占尽秋色,是秋天里的主角,可以看出诗人是极爱桂花的。

B.颔联描写了书窗下一枝桂花淡然开放,清雅绝尘,清香盈室,与书窗内读书人之雅致相得益彰。

C.颈联写桂花盛开在月圆之时,花与月交相辉映,到了花谢的时候,不只是诗人,连月亮都会伤心。

D.尾联诗人提醒人们,桂花本为造化之物,不必为桂花花期的短暂而伤感,即拥有就是一种幸福。

2)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志?

2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①(其八)

陶渊明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②。

饥食首阳③薇,渴饮易水④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⑤。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注]①拟古,摹拟古诗之意。

此诗作于宋武帝刘裕代晋之后,诗人五十六岁时。

②张掖,地名,在今甘肃。

幽州,地名,在今北京。

③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④荆轲为燕丹复仇去刺杀秦王,燕丹在易水为其送别。

⑤伯牙,俞伯牙。

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庄子经常和施惠切磋学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壮且厉”两句表明接近暮年的诗人仍然“壮心不已”,追忆壮志满怀的青春岁月。

B.“谁言行游近”两句写诗人游到了异族统治的地方,间接表达对自己仕途不顺的不满。

C.“饥食首阳薇”一句引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表现诗人安贫守节的高尚品格。

D.本诗风格鲜明,读起来一气呵成,非常朴素,看不到刻意追求新奇的痕迹,十分自然。

2)诗的后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2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饮酒(其四)

晋·陶渊明

栖栖①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②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③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

①栖栖:

不安的样子。

②厉响,激越的叫声③翮:

hé,鸟的翅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一只失群孤鸟最终栖居于一棵松树,借此表达诗人的情思心志。

B.前六句写孤鸟徘徊悲鸣,无所依托,苦苦找不到适合自己栖居的归宿。

C.诗中的孤松在凛冽的劲风中荫绿不减,万象萧索中孤鸟只能无奈寄留

D.全诗感情基调虽然悲凉,最后两句却昂然有力,表现出诗人操守的坚贞。

2)诗中前后两个“独”字的意味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陇头水送别

储光羲

相送陇山头,东西陇水流。

从来心胆盛,今日为君愁。

暗雪迷征路,寒云隐戍楼。

唯馀旌旆影,相逐去悠悠。

1)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2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采薇(节选)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的“常之华”,就是“棠之花”;“君子之车”则是指将帅乘坐的战车,与下文中的“戎车”同义。

B.“业业”、“骙骙”、“翼翼”、“象弭鱼服”显示:

这支军队战马雄壮;装备精良,排列整齐,动作熟练。

C.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战争的场面:

将帅站在车上指挥,士兵环列四周形成掩护,组成严密的军阵。

D.诗中的成卒在杨柳依依的烂漫春光中从军走向战场,历经九死一生,在大雪纷飞的归途中步履蹒跚。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边塞诗,选自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小雅》,唱出了将士们的艰辛生活和思归情怀。

B.节选的前四行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

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气势上洋溢着激昂的战斗之情。

C.“岂敢定屠”、“岂不日戒”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反映了边关形势的紧张,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D.“昔我往矣”及以下三句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景写乐情,以夏景写哀情其目的都是为了加重其哀乐。

26.阅读屈原《离骚》(节选),完成各题。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吾”注重修养品性,因而有美好的品质,喜欢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于身旁。

B.五到八句写“余”惟恐抓不住飞逝的时光塑造美好的心灵,早晨在大坡上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C.最后四句希望君王趁着壮年抛弃恶习,改变原有政治法度,若君王乘上骏马驰骋,“我”愿意在前面做向导。

D.诗歌中表达了尽管时光轮转、年华易逝,但作者仍不懈追求美好高洁的品格,并希望能够辅佐君王的愿望。

2)诗歌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该诗是文天祥抗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