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三语文附加卷三份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661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三语文附加卷三份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高三语文附加卷三份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高三语文附加卷三份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高三语文附加卷三份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高三语文附加卷三份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高三语文附加卷三份附答案.docx

《江苏高三语文附加卷三份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三语文附加卷三份附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高三语文附加卷三份附答案.docx

江苏高三语文附加卷三份附答案

语文附加卷

(一)

2018.3

一、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10分)

伊川《答人示奏稿书》云:

观公之意,专以畏乱为主。

颐欲公以爱民为先,力言百姓饥且死,丐朝廷哀怜,因惧将为寇乱可也。

不惟告君之体当如是,事势亦宜尔。

公方求财以活人祈之以仁爱则当轻财而重民惧之以利害则将恃财以自保古之时得丘民则得天下。

后世以兵制民,以财聚众。

聚财者能守,保民者为迂。

惟当以诚意感动,觊其有不忍之心而已。

(《近思录,卷十》之《二程文集》〉

译文:

程颐先生在《答人示奏稿书》中说:

看您的意思,只以担忧动乱为主,我则想要您以爱民之意为重,极力向皇帝说明百姓快要饿死了,哀求朝廷同情怜惜,由此再说明担忧民众因穷困而为盗寇作乱,这样写是行的。

不但上告国君的话如此说才得体,事之情势也应该这样说。

您正在乞求财物以救人,以仁爱之心向皇帝请示,皇帝就会轻财而重民;如果以利害祸乱引起他的警惧,皇帝就会依仗财物以自保。

古时候得到民众拥护就得到天下。

后世用军队要挟民众,以财物招揽军队,聚敛几物的能够自己守护,安抚民众的被看成迂腐。

我们只应该用诚意感动君上,希望他有仁爱之心罢了。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公方求财以活人祈之以仁爱则当轻财而重民惧之以利害则将恃财以自保古之时得丘民则得天下。

22.填空

《近思录》是一部_____________(学说)著作,是由朱熹、吕祖谦从_____________(人名)、_____________(人名)、周敦颐和张载四位宋代学者的文章和语录中摘编而成。

(2分)

23.概括文中伊川主张的为政原则。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公方求财以活人/祈之以仁爱/则当轻财而重民/惧之以利害/则将恃财以自保/古之时/得丘民则得天下

22..理学,程颢、程颐

23.爱民、保民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的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这个封建家族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暗藏种种危机。

B.《子夜》刻画了投机商赵伯韬的典型形象。

他在吴荪甫办丧之际,拉拢他和杜竹斋结成公债大户,想在股票交易中牟取暴利。

C.《茶馆》中秦仲义主张实业救国,但他的工厂先被日本侵略者侵占,后又被国民政府视为逆产而强加官股挤占,最终一无所有,救国梦碎。

D.《三国演义》中,曹操中了陈宫计策后,将计就计,诈死诱吕布来攻,设伏兵于马陵山,大败吕布,双方因蝗灾而罢兵。

E.老葛朗台虽家财万贯却极其吝啬,住的是灰暗阴森、楼梯踏板都被虫蛀坏了的老房子,即使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也要亲自分发,一点也不能多。

24.答案 ACA项,“半旧”的日常用品是仕宦之家的风范,显示勤俭持家的美德。

c项,秦仲义工厂被没收,银号被挤占。

三、简答题〔10分)

25、“痛恨高贤不再逢,临岐泣别两情浓。

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诗中“泣别”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两位人物?

他们分别的原因是什么?

末两句写的是什么事?

解析:

(1)这首诗见《三国演义》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

刘备在徐庶的计谋下成功击败曹仁,夺取了樊城,曹仁败回许昌后向曹操禀告是徐庶用计(当时徐庶假名单福),曹操便采用程昱之计扣押了徐庶母亲,程昱诈称是徐庶好友骗得徐母手迹,程昱伪书一封给徐庶,逼他背刘投曹,徐庶爱母心切离开了刘备,但他临走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徐庶字元直),并在去许昌途中拜访了诸葛亮,希望他能辅佐刘备,当然了,诸葛亮没同意,才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另外,徐庶母亲见儿子为己弃明投暗,怒斥儿子后自杀了,徐庶恐羞于世人没有重返刘备阵营,但他也没有向曹操出谋划策,这就是所谓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这首诗既赞扬了刘备思贤若渴的心情,也赞扬了徐庶荐贤的美德。

答案:

刘备、徐庶。

徐庶在逃难中投奔刘备,为他出谋划策打败曹仁。

曹操用程昱计,囚禁徐母。

程昱仿徐母笔迹写信骗徐庶至许都。

临行前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26、《红楼梦》中写探春理家,作者给探春、宝钗冠以“敏探春”“时宝钗”的称号,请说明“敏”和“时”的含义及具体表现。

分析:

“敏”赞探春之机敏,“时”言宝钗之合时。

分析探春和宝钗的人物形象,特别要熟知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的内容,人物的具体表现分点作答。

答案:

“敏”赞探春之机敏,“时”言宝钗之合时。

探春:

目光敏锐,洞察贾府隐患;行事敏捷,处理干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贾府的问题。

宝钗:

对探春的改革措施适时作了补充,让那些妈妈们能贴补自己,得些好处。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7〜29题。

侠客形象之得以形成及发展,与读者大众的心理需求大有关系。

司马迁称: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虞舜、伊尹、仲尼等有道仁人尚且遭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其遇害何可胜道哉《史记,游侠列传》遇害而不能自救,当然只能寄希望于“赴士之阨困”的侠客了。

社会总有黑暗,人间总有不平,而正如明人张潮说的: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之。

”(《幽梦影》〕能自掌正义,平天下之不平,那当然最好;至于无此本领的凡人,焉能不怀念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

正因为侠客形象代表了平民百姓要求社会公正平等的强烈愿望,才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或社会型态的转变而失去魅力。

不是还有主持公道維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法律吗?

可法律也必须由人制订由人执行,远非真的如善良人所想像的那么铁面无私,谁也不敢保证青天之下没有冤狱或者不平。

在法律之外,祈求侠客更富有戏剧性的自掌正义匡正扶弱,却是武侠小说普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安得剑仙床下士,人间遍取不平人。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有这句话在,不难理解剑仙侠客何以千载之下雄风不已。

既是“安得剑仙床下士”,可见剑仙不易求,而人间不平却时时有。

也就是清人龚自珍所慨叹的: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己亥杂诗》〉正因为“江湖俠骨恐无多”,才值得历代文人再三吟咏;倘若遍地是侠客,也就见多不怪,无论作家读者,都不会格外感兴趣的了。

因此,读武侠小说而认定中国人特讲义气,爱管闲事,多侠义心场,即使不能说全構,起码也是很不准确。

可以说,武侠小说不以写实见长,而主要是一种写梦的文学——尤其是其中的侠客形象,更是作家与读者“英雄梦”的投射。

(节选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有删改)

27.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武侠小说受欢迎的原因。

(5分)

①法律不能保证没有冤狱或者不平。

②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形象能满足百姓要求社会公正平等的愿望。

(符合百姓祈求侠客匡正)③侠客少,不易求使得作家读者格外感兴趣。

28.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画线句子中“很不准确”的理解。

(4分)

“很不准确”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侠客本就少,不易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武侠小说反映的只是作家和读者的梦想。

(每点2分,共4分。

29.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人们沉溺于“英雄梦”的隐患。

(6分)

①侠客是在法律之外自掌正义,这和法律相抵触,会带来社会秩序混乱;②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安全的需求,从而自我麻痹;③借创造出的英雄形象来推卸自身抗争社会不公的责任。

(每点2分,共6分。

 

语文附加题

(二)

2018.3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

秦观少游亦善为乐府,语工而入律,知乐者谓之作家歌,元丰间盛行于淮楚。

“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本隋炀帝诗也少游取以为满庭芳词尤为当时所传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故他文未尝不极口称善岂特乐府然尤以气格为病,故常戏云: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节选自叶梦得《避暑录话》)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22.文段中的“乐府”指▲,“柳屯田”指▲。

(2分)

23.秦少游乐府的特点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隋炀帝诗也/少游取以为满庭芳词/尤为当时所传/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故

他文未尝不极口称善/岂特乐府/然尤以气格为病(6分)

22.词柳永(2分)

23.语工而入律,气格偏弱。

(2分)

分析:

(翻译没有找到,仅供备课时参考)

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

“秦观少游亦善为乐府,语工而入律,知乐者谓之‘“作家歌’,元丰间盛行于淮、楚。

”这是说秦观善于填词,语言工丽,又合于音律,懂得音律的人称之为“作家歌”,宋神宗元丰年间流行于淮河与长江中下游一带。

叶梦得又记载苏轼对秦观的文学创作无不“极口称善”,但对他的词“犹以气格为病”,觉得气格弱了一些,所以开玩笑说: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山抹微云”,是秦观的词句:

“露花倒影”,是柳永的词句。

苏轼把秦观和柳永并列,说明秦观没有继承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而是沿袭了柳永的婉约格调。

他在词中多写与歌妓舞女的交往、依恋,这一点正和柳永相同,只是较少柳永那种一味倚翠偎红的浪子作风,而更多失失意文人抚今追昔的愁绪。

与柳永词相比,秦观词的内容显得狭窄,情调显得还要低沉。

这并不主要由于他重蹈《花间》派婉约词的创作途径,和描写男女相思离别的哀怨,而主要是由于他感情的脆弱、意志的薄弱、性格的软弱,以致陷入忧伤悲苦,几乎不能自拔,从而形成他词风的柔弱。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李纨倡导成立诗社,起名为“海棠诗社”。

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魁;第二次史湘云起社作菊花诗,林黛玉才情倾倒众人。

B.《边城》中爷爷在听歌的第二天,找到天保,鼓励他继续唱歌,回来后又委婉劝翠翠要“懂歌中的意思”,表明他为有人向翠翠求爱而高兴。

C.《茶馆》结尾,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在茶馆互诉不幸,慨叹世道的不平,知道这个世界容不得他们,含着眼泪撒纸钱来“祭奠”自己。

D.《狂人日记》中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既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

E.《哈姆雷特》中克劳狄斯派哈姆雷特出使英国,想要借机处死他以绝后患,哈姆雷特察觉后装疯卖傻,克劳狄斯的阴谋未能得逞。

24.AE(李纨应为探春;哈姆雷特在出使英国前就已经装疯卖傻)

25.简答题。

(10分)

(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个锦囊授予了谁?

这一妙计是如何实施的?

(6分)

(6分)杨仪(1分);诸葛亮死后,魏延造反(1分);杨仪诱骗魏延连叫三声“谁敢杀我”(2分);一声未毕,预先埋伏的马岱手起刀落,斩杀魏延(2分)。

(2)《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针对弟弟的破产纠纷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4分)让查理签定了放弃遗产申明文书(1分);把查理打发到印度去(1分);拍卖弟弟遗产支付部分欠款以此蒙骗巴黎债主(1分);许诺剩下的债务等侄儿发财后归还(1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从达尔文开始,进化论一直强调生物界“适者生存”的观念,但是生物对于周围环境的适应,仍有许多差别。

有的只是一般性适应,依然保留了一些可能变化的余地;有的却发展出某种特别的器官或生理机制,而变成某一个特定生态区域里的最适者。

这就是生物上所谓的“特化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