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4602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高碑店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

历史试卷

命题人:

高二历史教研组刘硕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黑其他答案的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试题一律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位置颠倒,不予评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1.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突出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2.梁启超说:

“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也。

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饮冰室合集》)。

这里提到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

A.家天下的延续B.封国制度不断C.家国同构D.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3.元世祖忽必烈说:

“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三权相互牵制达到政治平衡 B.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

C.中书省独大威胁皇权专制 D.行政权和军权受制于司法权

4.下列四幅图反映了北京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名称的变化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①③②

5.分封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并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从分封对象来看,下列诸侯国与其他

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晋国B.鲁国C.卫国D.宋国

6.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及两个朝代的采用完全相反的统治策略,却都导致了王朝灭亡:

甲“削宗室而权臣篡”,而乙“封同姓而骨肉残”。

这两个朝代分别是()

A.西汉和西周B.秦朝和明朝C.元朝和唐朝D.西晋和清朝

7.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

“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

”“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属于小吏一类,“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

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这种状况说明了()

A.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B.市民阶层掌握了国家政权

C.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D.贵族政治体制的进一步解体

8.钱大昕《三史拾遗》中曰:

“然中外朝之分,汉初盖未之有,武帝始以严助、主父偃人直承明,而其秩尚卑。

卫青、霍去病虽贵幸,亦未于丞相御史职事。

至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

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中者,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

”由材料可以得出()

A.汉朝时内朝权限逐渐扩大B.内朝制度成熟于汉武帝时期

C.主父偃和卫青的权力已相当于宰相D.内朝的出现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9.《宋史》卷162《职官志》记载:

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以上材料可看出()

A.枢密院使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财政B.枢密院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D.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地方将领叛乱

10.下列对少数民族的事务有处理权,其地位与六部相同的机构是()

A.宣政院B.中书省C.军机处D.理藩院

11.有人曾这样描述中国古代的某一中央机构: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

”该材料所反映的这个中央机构是()

A.唐代的尚书省B.宋代中书门下C.元代中书省D.明代的内阁

12.改土归流是明清政治的一大改革。

那么,“改土归流”中的“流”的主要含义是()

A.当地官员世袭B.地方官员互相交换C.不法官员流放D.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13.钱穆在评价中国古代一政治制度时说“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

莫大损害。

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这一制度指的

是()

A.郡县制B.科举制C.行省制D.内阁制

14.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与把握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面。

依据下图显示的内容,空格

处应依次填入()

西周

至()

春秋

战国

至()

秦汉

魏晋

南()

北朝

唐宋

至()

明清

贵族

政治

官僚

政治

士族

政治

官僚

政治

血缘贵族

文吏儒生

世家子弟

士人学子

①世卿世禄 ②门阀地位 ③才能道德 ④文化文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5.高二年级某同学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在笔记本上写下如下内容

入仕群体中寒门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他正在进行的工作是()

A.问题形成B.史料整理C.问题论证D.得出结论

16.王夫之说:

“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势所必滥也。

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而天之生才也无择,则士有顽而农有秀;秀不能终屈于顽,而相乘以兴,又势所必激也。

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席诸侯之权……而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

”上述材料主要阐述了()

A.世官制的弊端

B.“选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选举行”即官员要通过选举产生

D.实行科举制的必要性

17.下列对右图中相关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①表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②列强迫使清政府开放沙市、重庆、宁波、苏州

C.③中国的西南门户被列强打开

D.④体现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要求

18.某同学制作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

的网页,设置了“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个栏目。

如果要补充一个同类栏目,最恰当的是()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D.枣宜会战

19.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

“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

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

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并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该“暴乱”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B.义和团运动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一二·九运动

20.“将来大皇帝有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这一规定()

A.出自《南京条约》 B.英国人得到了领事裁判权

C.成为英国勒索特权的重要根据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21.“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B.简单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战争使中国开启了近代化时代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2.某次战争后,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发表演说: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

”该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3.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和影响的共同点,不包括()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促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C.开放了新的通商口岸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24.1898年12月美国国会发表咨文:

“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情,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

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

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得到友好的待遇。

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

”这反映了()

A.美国积极关注义和团运动的动态B.美国打算凭借其经济优势在中国谋求利益

C.美国决定在中国占领租借地D.美国决定用战争手段获取利益,独占中国

25.“虽然他们的行为极端幼稚可笑,愚昧堪怜,但他们的用心是爱国的、自救的,也可说是一种民族自觉运动,不过不是革命的正轨……”文中“他们”指的是()

A.维新派     B.革命党    C.义和团    D.日伪军

26.在西北小山村的十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

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

”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

27.朱德在《实行对日作战》一文中指出:

“国际舆论一致地责斥日本的强盗行径,国内自从西安事变后,与中华民国有着同样长久生命的内战终于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被结束了,国内和平实现了,国共合作的谈判亦有了初步的成功,南京政府的政治路线亦开始了新的转向——这一切都是在向着我们团结御侮对日抗战的总目标迈进,都是在抗日阵线中的初步成

绩。

”其相关背景是()

A.华北事变的爆发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

28.右图反映的史实开始于()

A.1931年B.1928年

C.1937年D.1939年

29.1938年伦敦路透社电讯:

“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

(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

最初中国军获胜

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

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

属于中国。

”上述报导是对下列哪一战役发表的评论()

A.淞沪会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