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8993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下载.docx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下载.docx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九)教学设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8.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5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5.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58.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

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

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

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

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

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

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

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

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东北师范大学校长、《中学教师

专业标准》课题组负责人史宁中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

为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

《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

“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

“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

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

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教师,既体现了对“学生为本”理念的细化,比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比如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

“专业知识”维度,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

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要求:

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

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是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

在通识性知识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专业能力”维度,从“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五项有关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中学教师应有的四方面基本能力。

一是教学能力,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标准》对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以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其中涉及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

二是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这些工作是“教书育人”使命所决定了的教师教学以外的基本工作,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此外,拥有与同事、家长、社区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

四是自我发展能力,因为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标准》的基本性质

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

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性共同要求。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价”标准之性质,也具有“导向”标准之特征。

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

作为“导向”标准,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

暑期参加了一段时间的国培,经历了几个星期的学习,让我感到很有紧迫感,感觉新时代对现代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反思过去的教育教学过程,我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是一个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了。

这个阶段重点学习了一下《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了解到:

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四个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

由此可知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高无止境,但又都是有底线的:

“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其底线体现在——学生可以不成才,但是要成人;

“师德为先”的底线则是绝不伤害学生,即不管学生的底色是什么,教师给他增添的一定是一抹温暖的“粉红”,而不能是灰色或者黑色;

“能力为重”是讲教师应该具备多种能力,最重要也是最起码的即底线是能够管住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有幽默感的教师;

“终生学习”的底线是要会不断反思,要站在人生的高度看待学生的成长。

2.《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要求教师: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它们共覆盖了14个领域。

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这个维度覆盖了“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中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个人的修养和行为”等四个领域。

“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要求我们教师要处理好个人与国家、职业、专业成长、社会以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对中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关爱+重视+保护”(重点是保护学生的身心安全);

“尊重+平等+维护”(关键是对学生不讽刺挖苦、不体罚,不对学生使用语言和肢体暴力);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信任学生(就是对学生不放弃、不抛弃)。

“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领域要求教师要按照儿童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强调了应该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保护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求知欲,最起码给学生留点空白,用差异性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即只要学生在某些或某个方面比原来进步了就是好的,不要以分数排名定优劣)。

在“个人的修养和行为”方面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五个标准:

第一标准是要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等;

第二个标准是要有亲和力、热情开朗;

第三个标准是要会调节情绪,具有平和的心态;

第四个标准是要求教师要有勤于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

第五个标准是要求教师应该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要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这个维度覆盖了四个领域:

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前三者受制于后一个领域,但这4个领域需要通过2个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把它们串联起来。

在中学阶段,学科知识在本阶段教育的作用很大,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而差异性、儿童观、教学设计能力是当今中学教师专业知识迫切需要的组成部分。

专业能力方面覆盖了六个领域:

教学设计能力、学科教学实施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多元评价能力。

其中教学设计方面要注意思考怎样尝试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如何突出所教学科的认知特征?

从我做起,弱化让学生“齐步走”的教育情结。

而由于教育是有效传递知识、情感、技能的过程,它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设计有效的参与过程、组织好学生利用有效技术、材料进行有效活动。

因此对教师的学科教学实施能力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

创造探究式氛围、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能够调控学生、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探究及思维、能够使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

作为教师需要知道了解学生群体及个体特征,有效利用技术,开展适切的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决定条件。

还有在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方面的要求有6个:

(1)良好的师生关系;

(2)结合学科教书育人;

(3)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发展;

(5)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6)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作为一个教师要了解,所谓的“差生”,绝不仅仅是认知问题造成的,应该多从师生关系、心理、同伴关系和价值观上找原因。

而对于多元评价这个领域,又有三个要求:

(1)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的评价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自我评价的教育教学效果要及时地调整和修正。

其中多元是指要多视角、全过程地去观察学生;

而自我评价是指教师能够经常引导学生能够客观和理性的进行自我评价,这将会是学生获得受益一生的优秀品质。

上述这些内容是国家、政府及社会从各个方面对教师提出来的要求,专家的阐述非常细致,解释得也挺清楚明白,让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给了我一个要努力发展的方向:

多了解学生、多学习专业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成为自己生命中的“最好的老师”。

第一,教师专业标准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

严格来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职业的。

教师职业有自身的严格要求。

那么这些要求是什么?

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从事教师职业?

这就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标准来规范和要求。

只有达到教师专业标准的人才能进入教师队伍的行列,才能从事教师职业。

多年来,我国由于没有出台教师专业标准,导致教师队伍鱼目混珠,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有了教师专业标准,在教师的招聘、任用过程中,就可以严把入口关,选拔符合专业标准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行列。

这对于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效的重要指导。

教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有方法又无定法。

尽管教育教学理论早已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策略,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或者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具备怎样的观念、行为和态度,还需要具体的规范。

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同时,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也有了具体的标准。

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的规范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专家解读教师专业标准称中国基础教育进入质保时代教育部近日就《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

据了解,上述3个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上述3个标准能否真正使当前的教师队伍产生一系列变化?

标准直面教育热点问题

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事情并不少见。

对此,教师专业技术标准(试行)文本标准专家组负责人之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国家教育改革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明确表示,“这都是反教育的行为,要跟这种反教育的行为作斗争”。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教育部征求意见的3个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均明确提出,教师要尊重幼儿或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或学生,不得对幼儿或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

此外,虽然3个标准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制定的,但是具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部分,第一条全部都明确要求,要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在幼儿园和小学部分,更是提出了要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对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峡表示,这和近几年学生安全事件频发有关。

高峡认为,从汶川地震时的“范跑跑”,到最近几年多次发生的学生人身安全受到伤害事件,再到最近颇受关注的校车事故,无一不说明学生生命安全亟待解决。

当前教师队伍问题凸显

“人人都希望获得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最关键的前提是有优良的教师。

有了优良的教师,即使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对弱一点,对于教育品质来说也无太大的影响;

没有良师,其他条件再花哨都等于零。

一个典型的例证是,曾经有所仅在一棵树上挂块黑板的小学,由于老师的优秀,培养出了数十名优秀学生。

而如今不少漂亮的农村校舍却因教师力量不足而招不到学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记者分析此次三大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时说。

储朝晖认为,目前教师队伍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很优秀,有的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有些教师没有更新知识的动力。

“从全国情况看,教师整体素质的问题还十分严重。

就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配备不齐,或存在某些学科跛腿的现象;

教学生‘学会’的教师多一些,教学生‘会学’的教师相对来说太少了;

不少教师分析知识尚能到位,研究学生却远远不够,难以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

大量教师不能依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反思,不会自主成长。

”储朝晖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行政化管理密不可分。

对于此次标准中突出体现的“师德”问题,熊丙奇认为,“师德首先是职业道德,教师首先要回归教师职业的本质。

如果我们不是以教师职业的本质去评价师德,那么做到师德是不容易的。

我们应该要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去对待,那么就要解决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问题、要解决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关系问题、要缓解教师的压力,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职业吸引力,通过这种职业吸引力来让职业规范在职业人群上体现。

但现在我们在建立职业规范时没考虑教师职业本身的吸引力,所以教师现在面临很多非教学压力,职业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中国教育进入质保时代

也有专家指出,提高中国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师质量,而教师质量需要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前提,从而可以推理出教师专业标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教师专业标准,就无法保障基本的基础教育质量,甚至可以说,教师专业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专家强调,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表明,中国基础教育真正进入到质量保障的时代,也进入到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先进国家行列。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教师专业标准,不同教师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差别较大,使得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基本素质方面也是千差万别,部分机构的教师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专家评价,教育部颁布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教育的重要指南,教师的培养培训则是影响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因素。

来源:

《教育文摘周报》(2012年1月11日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