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7488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③高热:

比正常体温升高2~3℃

④超高热:

比正常体温升高3℃以上

5、发热的临床经过3个阶段:

P21

1)体温上升期:

骤升性和缓升性2)高热期

3)体温下降期:

骤降(预后不良)和渐降(痊愈)。

6、热型:

将发病动物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连接起来形成的体温曲线具有不同形态。

分为:

稽留热、张弛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不规则热

(1)稽留热:

体温较稳定地维持在高水平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大叶性肺炎、急性马传染性贫血、牛肺疫、猪丹毒、猪瘟。

(2)张弛热:

体温升高后波动幅度大,在24h内波动范围超过1℃,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败血症、化脓性炎症、小叶性肺炎。

第二节:

皮肤黏膜出血

1、皮肤粘膜出血:

因动物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症状

2、基本病因与发生机制:

①血管壁功能异常:

遗传、某些传染病出现出血性紫癜(血斑病)、动物传染病、化学物

中毒及代谢障碍;

②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

减少、增多、功能异常;

③凝血功能障碍:

遗传性、继发性、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溶亢进。

第三节:

水肿

1、正常动物组织液平衡机理:

1)毛细血管内静水压2)血浆胶体渗透压3)组织间隙机械压力4)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

2、发生水肿的因素:

①钠与水的滞留;

②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④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⑤淋巴回流受阻。

3、水肿病因:

P26

1)全身性水肿:

①心源性:

主要为右心衰竭的表现。

发生机制: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组织液回流减少。

特点:

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分(四肢末端、胸腹下);

对称性、凹陷性和无热无痛;

通常还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静脉压升高;

严重时出现胸水、腹水等右心衰竭的其他表现

②肾源性:

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

机制: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和钠、水潴留。

出现迅速;

不受重力影响,最初出现于眼睑及颜面;

常有尿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③肝源性:

④营养不良性:

低蛋白血症或维生素B1缺乏。

特点:

水肿前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并由四肢逐渐蔓延全身

⑤其他:

黏液性、药物性、其他

2)局部水肿

动物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鉴别点

动物肾源性水肿

动物心源性水肿

开始部位

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

从四肢、胸腹下开始而延及全身

发展快慢

发展常迅速

发展较缓慢

水肿性质

软而移动性大

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

伴随病症

伴有其他肾脏病症,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底改变等

伴有心功能不全病症,如心脏增大、心杂音、肝肿大、静脉压升高

第四节:

鼻液

1、鼻液异常表现:

鼻液量和流出情况、鼻液性状、鼻液颜色、鼻液气味、鼻液中可见异物

2、鼻液的性状:

①浆液性鼻液:

无色透明,稀薄如水,含细胞很少,见于急性卡他性鼻炎、流感和马腺疫初期

②粘液性鼻液:

含大量的脱落上皮细胞和白细胞,故呈灰白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

③黏液脓性鼻液

④脓性鼻液

⑤血性鼻液

⑥泡沫性鼻液

3、鼻液颜色:

正常:

无色透明

1)浆液性鼻液:

2)粘液性鼻液:

呈灰白色

3)脓性鼻液:

黄色、绿色(黄疸或绿脓杆菌感染)

4)吸入大量粉尘或烟尘时,黑色

5)粉红色或鲜红而混有小气泡:

多为肺气肿、肺充血和肺出血

6)铁锈色:

为渗出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酸性的肺炎区域中,变成正铁血红蛋白的颜色,是大叶性肺炎的特征之一

第五节:

咳嗽

1、咳嗽:

动物通过咳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管内的异物,是保护性的反射

2、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道受气体、粉尘、饲料、异物、炎症、出血与肿瘤等刺激。

喉部杓状间腔和气管分叉部黏膜最敏感

2)胸膜疾病:

胸膜炎或胸膜受刺激(气胸、胸腔穿刺、胸膜间皮瘤)

3)心血管疾病:

左心衰引起的肺淤血、肺水肿或右心衰引起的肺栓塞

4)中枢神经因素:

脑炎、脑膜炎

3、发生机制:

感受器:

耳、鼻、咽、喉、支气管、胸膜感受器

传入神经:

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

神经中枢:

延脑咳嗽中枢

传出神经:

喉下神经、膈神经、脊神经

效应器:

咽肌、声门、膈与其他呼吸肌

4、咳嗽的性质:

P32

1)干性:

咳嗽清脆而干短,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胸膜炎、喉及肺结核、二尖瓣狭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湿性:

伴有稀薄分泌物,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空洞型肺结核

3)痛咳:

咳声短而弱,见于胸膜炎

5、咳嗽的音色:

1)咳嗽声音嘶哑,多见于声带炎、喉炎、喉结核等

2)金属音调咳嗽,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肺结核、气胸、肺淤血、肺水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等

3)阵发性连续剧咳,伴有高调吸气回音(鸡鸣样咳嗽),见于会厌部、喉部疾患,气管受压,猪肺疫

4)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声,见于肺气肿

第六节:

发绀

1、发绀:

动物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者在血液中形成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发绀部位:

口唇、鼻尖、结膜、舌、两颊、耳垂、甲床

2、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1)中心性发绀:

由于心、肺疾病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

肺性和心混合性发绀。

全身性的,也见于粘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呼吸困难

①肺性发绀:

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弥散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淤血,肺血管疾病

②心混合性发绀:

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心与大血管之间存在异常通道,部分静脉血混入体循环动脉血中

2)周围性发绀:

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见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主要在皮肤温度低、发凉处。

可分为:

淤血性周围性发绀、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3)混合性

第七节:

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表现为:

呼吸运动加强,重者鼻翼煽动、张口开肘,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与呼吸方式的异常

2、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①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型呼吸困难);

②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右心衰竭);

③中毒性呼吸困难;

④中枢神经性呼吸困难;

⑤血液病;

⑥腹压增大性疾病;

⑦发热。

3、肺源性呼吸困难在临床上分为哪3类分别有什么特点?

①吸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是上呼吸道狭窄引起:

特点是动物吸气费力、时间延长、鼻孔张开、头颈伸直、肘头外展、肋骨上举、重者由于呼吸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肛门内陷,常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口哨音

②呼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是肺组织弹性减弱,肺泡内空气排出困难引起。

特点是动物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脊背弓起,肷窝变平,肛门外突。

沿肋骨弓出现一条凹沟———喘线。

伴有干啰音

③混合型呼吸困难:

主要是呼吸面积减少‘气体交换障碍,并引起呼吸中枢兴奋的原因。

特点是动物吸气与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加快、变浅。

常伴有病理性呼吸音。

第九节:

呕吐

1、呕吐:

动物不自主地将胃和部分小肠的内容物从口或鼻腔排出体外的现象。

马属极难发生

2、呕吐特点的辨认:

真性呕吐、喷射性呕吐、假性呕吐

1)真性:

有明显的呕吐动作,腹部肌肉收缩,头颈伸长,神情惊恐,呕吐反复发生——黏膜受刺激或胃炎、中毒

2)喷射性:

呕吐动作不明显,一次吐出大量稀薄的胃内容物——急性食滞性胃扩张,牛瘤胃积食,猪、犬、猫过食,以及颅内压升高性呕吐

3)假性:

仅有食管内容物和唾液——食管阻塞

3、呕吐发生时机和呕吐物性状的辨认

①过食:

在采食后不久,一次呕吐大量正常胃内容物,动物安静,短时间不再出现;

②采食后立即呕吐,呕吐物常常混有黏液,呕吐动作持续而频繁,多与胃、十二指肠、胰腺的顽固性病患有关

③呕吐物中含有血,见于出血性胃肠炎、猪瘟、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④呕吐物呈黄绿色,碱性反应,为混有胆汁的表现,见于犬、猫大肠阻塞

⑤呕吐物的性质和气味与粪便类似

⑥猪犬猫呕吐物中有毛球、肠道寄生虫及其他异物。

4、中枢性呕吐与反射性呕吐辨认

①中枢性呕吐:

多颅脑病患,动物多有意识障碍,全部胃内容物排空,呕吐动作仍不停止,呕吐有时仅吐出部分清水或空呕无物排出

②反射性呕吐:

意识清醒,多与消化器官和腹腔疾患有关,呕吐动作在采食后不久发生,或与采食等有关,待胃内容物排空,呕吐动作可停止

第十节:

便秘

1、动物便秘时,肠蠕动音减弱或停止,但初期可能增强(判断题)

2、诊断方法:

1)问诊:

①饲养管理情况:

饲料的种类、水的质量、劳役状况②患病时间③病后表现,特别是排粪次数、每次排粪的数量和硬度、有无腹痛症状④治疗情况;

2)临床检查:

①口腔干燥,口色正常或稍红,有薄层灰白或灰黄色舌苔,口臭或稍有腐败臭,硬腭往往肿胀②听诊:

瘤胃蠕动次数减少,每次蠕动持续时间变短,蠕动音减弱,瓣胃及真胃音消失,肠音减弱,有时可听到金属音,单胃动物大小肠音减弱③排粪情况及粪便观察;

3)特殊检查:

①直肠检查②药物性诊断:

胃肠兴奋

第十一节脱水

1、脱水性质:

①等渗性脱水:

电解质和水分以等渗或近似等渗浓度丢失,也叫混合性脱水

②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丢失多于水丢失,失盐为主

③高渗性脱水:

水分丢失过多,电解质丢失较少(先补水后补钠)

2、脱水量的判断:

1)脱水体征:

精神、皮肤干燥度、皮肤弹力、眼球凹陷度为主要指标

2)体重

3)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按齿龈5S

4)实验室检查项目

第十二节腹痛

1、腹痛:

腹部脏器或组织障碍或器质性病变而表现出腹部疼痛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又称为疝痛(马)。

2、分类:

①真性腹痛:

通常是指由胃肠疾病及其附属组织疾病所引起的腹痛,按发病部位分为胃性腹痛、肠性腹痛和胰腺炎等;

②假性腹痛:

通常是指除胃肠疾病以外的某些器官,如泌尿生殖器官、肝、胆、脾以及腹膜等病变所引起的腹痛。

第十三节腹泻

1、腹泻:

动物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分为急性和慢性

2、粪便性质:

1)粪便带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或完整的饲料颗粒,见于吃奶动物或动物消化不良或过食

2)粪便腥臭难闻,混有血液、粘液、脓液等各种病理性脱落物,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剧肠炎,如犬细小病毒性肠炎

3)先有一般腹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后突然排大量鲜血水样或果浆样粪便,腥臭难闻者,则有白色念珠菌或烟曲霉菌二重感染之嫌

4)粪便中混有长短不一,片状或同心圆管状物,系黏液膜性肠炎的指征

5)粪呈水样,量多而喷射者,多见于腹部受凉或饮冷水的急性肠卡他

6)鸡排出似肉馅样粪便或带血,为球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第十四节便血

1、临床表现与诊断P62

1)确定是否胃肠道出血

2)根据粪便颜色和便血量来判断出血部位:

胃或肠前部出血时,呈暗褐色至黑色,血液与粪便混合均匀;

出血部位位于产肠后部或在肠变位时,粪便血液呈暗红色或红色,附在粪便表面,粪便血液呈鲜红色,或随怒责或排粪是滴下,多是直肠出血。

3)实验室检查中:

粪便检验:

暗红色或黑色粪便,镜检未见红细胞,可做潜血检验,怀疑为猪痢疾可检查有无密螺旋体,怀疑寄生虫侵袭,可检验虫卵或卵囊,怀疑肠道感染科进行微生物检验和粪便培养,以诊断其病原微生物;

血液学检验;

血清学检验;

毒物分析;

粪便潜血检验;

第十五节黄疸

1、黄疸:

指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致使巩膜、黏膜、皮肤黄染的现象。

(TB=UCB+CB)

2、间接胆红素:

有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和分解释放的血红蛋白转变而来,游离的,非结合,不溶于水,进入血液循环后,被血清白蛋白吸附,因分子大,不能通过肾脏排除,在胆红素定性(范登白)试验中呈间接反应,称间接胆红素或非结合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与白蛋白分离而被摄入肝细胞内,经过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形成。

此胆红素有脂溶性变为水溶性,能经过肾脏排除,在胆红素定性试验中成直接反应,故称直接胆红素或结合胆红素

3、按病因学分类: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

①临床表现:

轻度,浅柠檬色,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呕吐、头痛,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贫血、脾肿大

②实验室检验:

血清总胆红素增加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基本正常;

结合胆红素

形成也代偿性增加,尿胆原增加,粪胆素增加

2)肝细胞性黄疸:

因肝细胞损害及肝小叶结构破坏,致使CB不能正常排入细小胆管,而反流入血

皮肤、黏膜浅黄至深黄色,食欲减退,有出血倾向

血中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增加,尿中结合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

3)胆汁淤积性黄疸:

由于胆道梗阻,梗阻上方胆管的压力升高、扩张,最后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CB反流入血中

皮肤暗黄甚至呈黄绿色,皮肤瘙痒及心动过速,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陶土色

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试验阳性,尿胆原及粪胆素减少或缺乏,血清碱性磷酸酶及总胆固醇增高

由血液中衰老红细胞和旁路形成的UBC,进入肝

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CB随胆汁排入肠内,变为尿胆原,大部分以粪

粪胆素排出,部分尿胆原由肠吸收回肝

回至肝内的大部分尿胆原再转变为CB,又随胆

汁排入肠内,小部分尿胆原则经体循环由肾排出。

 

第十六节贫血

1、贫血:

是指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参考值的临床综合征。

2、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

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红细胞再生减少或再生缺陷等4种。

3、病按骨髓红细胞能否再生分为:

1)再生性贫血:

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2)非再生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或减少、感染因素、细胞毒对骨髓的损伤、全骨髓萎缩、血色素合成紊乱、核酸合成紊乱、红细胞成熟异常。

第二十节红尿

1、红尿:

是指尿液变成红色、红棕色或黑棕色的泛称。

包括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卟啉尿或药物性红尿。

血尿:

指尿液中含有血液(离心沉淀后,高倍镜下5个红细胞),原因有:

肾性、膀胱性、尿道性、尿路外出血性、全省性、药物与化学因素

2、三杯试验(重点掌握):

在动物临床上,可用3个容器分别接取排尿开始、中间和最后的尿液,比较其颜色,即所谓“三杯试验法”:

第1杯尿含血液,第2、3杯清亮不显红色,说明病变位于尿道

第3杯含血液,第1、2杯不显红色,说明病变在膀胱基底部和后尿道等部位

若3杯均有血液,说明血液来自膀胱以上部位P82

第五章

1、临床检查基本方法:

即理学诊断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5种方法。

2、视诊:

用肉眼或借助器械观察患病动物的全身概况或某些部位的状况。

内容:

①观察全身状态;

②判断其精神及体态、姿势与运动、行为;

③检查体表各部和天然孔的病变;

④注意器官生理功能异常

方法:

先不要接近病动物或动物群,使动物在安静状态下,先对整个动物群进行检查,个体患病动物则应首先观其全貌,然后由前往后、从左到右、边走边看,围患病动物行走一周,对患病动物的头、颈、胸、腹、脊柱、四肢做仔细检查;

注意尾、肛门及会阴部,为了观察运动过程及步态,牵引患病动物行走。

3、触诊:

利用手指、手掌或手背,有时可用拳或借助器械对动物体某部位进行检查的方法。

1)内容和范围:

①检查动物的体表状态,皮肤与皮下组织、淋巴结;

②感知某些器官的活动情况:

心、瘤胃、脉搏;

③检查腹腔器官的位置、大小、形状及其内容物等;

④检查动物机体某一部位的感受力与敏感性。

4、叩诊:

用手指或叩诊锤敲打动物体表的某一部位,根据所产生的音响的性质来推敲被检查的内部器官、组织病理变化的一种方法。

1)三个基本音调:

①清音:

如叩诊正常肺部发出的声音;

②浊音:

如叩诊厚层肌肉发出的声音;

③鼓音:

如叩诊含气较多的马盲肠或反刍动物的瘤胃上部时发生的声音;

5、听诊:

借助听诊器或直接用耳听取动物内脏器官在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声音,借以判断其病理变化的方法。

应用范围:

①直接听取动物声音:

呻吟、咳嗽、嘶鸣;

②心血管系统:

心音的频率、强度、性质、节律以及有无杂音;

③呼吸系统听取呼吸音,对喉、气管、肺泡呼吸音以及杂音与胸膜的病理性声音的听诊;

④消化系统听取胃肠蠕动音;

⑤胎心音和胎动音

第6章一般检查

1、全身状态检查包括:

体格、营养精神、姿势、运动

2、皮肤检查:

温度、湿度、弹性、颜色、病损皮肤的创伤与溃疡、皮肤及体表的战栗与震颤

3、眼结膜的异常情况:

1)结膜潮红这是结膜毛细血管充血的症状。

单侧潮红为结膜本身发炎所致,双侧性潮红大多情况系因全身血液循环发生异常所致,潮红又分为:

①弥漫性潮红;

②树枝状潮红

2)结膜苍白:

结膜色淡,灰白色是贫血的症状

3)结膜黄染:

结膜颜色淡黄色或黄色,巩膜黄染的程度有时比结膜明显,主要是胆色素代谢障碍的结果,结膜黄染原因:

肝实质性的、胆管阻塞性、溶血性的

4)结膜发绀:

结膜成蓝色,缺氧所致,引起发绀的原因:

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毒疾病

5)结膜出血点或出血斑:

见于马传染性贫血,血斑病,焦虫病等(因血管受到毒害作用,致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除以上检查眼结膜的色彩之外,还应注意眼脸有无肿胀和分泌物。

异常体温变化退热期,如果在热骤退的同时,脉搏数反而增加,表明病情增加,预后不良P108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

1、心博动:

是心脏收缩时冲击左侧心区的胸壁而引起的振动。

心悸:

心搏动加速、节律不齐和过度增强,有时可随心搏动而引起动物全身震动

决定心搏动强度的因素:

心脏的收缩力量、胸壁的厚度、胸壁与心脏之间的介质状态

决定心浊音区大小的条件:

除心脏本身容积大小的改变之外,还应该考虑掩盖心脏的肺脏尖叶部分及心包、胸膜腔的状态

2、心音:

主要由瓣膜的振动,心肌的紧张力,血液的流动与振动等声音综合而成,但其中弹性瓣膜的振动音是心音的主要组成部分。

心室收缩产生的声音是第一心音,心室舒张过程产生的声音是第二心音。

心音的强度:

取决于心音本身的强度及其向外传递过程的介质状态(如胸壁的形状,厚度,肺脏的心叶和边缘的状态,肺的含气量,胸膜腔及心包腔的情况等)

3、正常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

①第一心音持续时间较长,音调较低,尾音拖长;

而第二心音则具有短促、清脆、末尾突然终止的特点

②第一心音产生于心室收缩之际,因此同心搏动及动脉脉搏同时出现;

而第二心音产生于心室舒张之时,所以出现时间上和心搏动及动脉脉搏不一致

③第一心音主要是房室瓣(二尖瓣与三尖瓣)的关闭与振动的声音;

第二心音主要为动脉根部的半月瓣的关闭与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④第一心音强度主要取决于心室的收缩力量,而第二心音的强度取决于动脉根部的血压。

4、心音性质:

心音浑浊和心音过轻

1)心音混浊:

心音混浊,即心音音质低、浊,甚至含混不清。

主要是由于心肌及其瓣膜变性,而使其振动能力发生改变的结果。

2)心音过清表现为心音过于清脆而带有金属音响。

当破伤风或邻近心区的肺叶中有空洞(含气性)时,可听到类似的声音

5、心脏杂音:

是指伴随心脏的舒张,收缩活动而产生的正常的心音以外的附加的音响。

可分为心内性杂音和心外性杂音。

1)心外杂音:

是靠近心区的胸膜发生病变的结果。

可分为心包杂音和心包外杂音。

2)心内性杂音:

是心内瓣膜及其相应瓣膜口发生形态改变或血液性质发生变化时伴随心脏的活动而产生的杂音,又分为:

器质性(是慢性心内膜炎的特征)与非器质性杂音。

6、心外性杂音与心内性杂音的区别:

心外性杂音都是伴随心脏的活动而产生的,并具有听之距耳较近,一般均很明显,用听诊器集音头压迫心区可使杂音增强,杂音一般较为固定且可较长时间的存在等特点。

心内性器质性杂音通常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因为慢性心脏瓣膜病的形态学改变,一般是“不可逆性”的,因此,在病程经过中可长期持续存在,又称为长久性杂音。

心内性杂音只能作为提示慢性心脏瓣膜病的一个特征,而不能作为诊断心瓣膜病的唯一依据。

唯有将心杂音及其他全部的症状、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合理而正确的诊断结论。

第八章

1、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肠、肝脏和胰腺

2、反刍:

反刍动物采食之后,周期性的将瘤胃内的食物反排至口腔并重新咀嚼后再咽下的过程,称为反刍。

反刍是反刍动物消化反射活动,通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中进行

3、病理的肠音:

1)肠音增强2)肠音减弱3)肠音消失

4)肠音不整:

肠音次数不定,时快时慢,时强时弱

5)金属性肠音:

是因肠内充满气体,或肠壁过于紧张

4、直肠检查应用范围:

①消化系统:

可探知胃扩张性质(气胀性、液胀性、食滞性),肠管内容物性状(便秘、臌气)

②泌尿系统:

可探知肾脏的肿胀度及敏感性,输尿管是否肿大,膀胱和尿道的变化。

③生殖系统:

可探知卵巢情况及输卵管和子宫病变。

尤其对发情鉴定、妊娠诊断非常重要。

手指伸入直肠,可检查犬前列腺有无肿大或发炎。

④其他:

直肠检查还可探知腹腔是否有积液,是否有纤维素性腹膜炎,淋巴结的变化,骨盆骨是否骨折,以及犬的会阴疝等

5、里急后重:

动物频发便意,屡呈排粪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