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药师专业知识119模拟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6835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119模拟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119模拟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119模拟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119模拟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119模拟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119模拟题Word格式.docx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119模拟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管药师专业知识119模拟题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119模拟题Word格式.docx

第3题:

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包括

A.影响神经递质或激素

B.补充机体缺乏的各种物质

C.受体的二态模型

D.影响酶的活性

E.作用于受体和离子通道

药物作用机制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作用,前者包括影响神经递质或激素;

作用于特定的靶点,如受体、酶、细胞膜离子通道、影响自身活性物质等。

后者包括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补充机体缺乏的各种物质等,所以答案为C。

第4题:

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包括

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兴奋和抑制

D.因症兼治

E.不良反应

兴奋和抑制是药理效应的两种基本类型。

兴奋是指药物使得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

抑制则相反,是指功能的减弱,所以答案为C。

第5题:

可作为用药安全性的指标有

A.LD<

sub>

50<

/sub>

/ED<

B.极量

C.半数有效量

D.半数致死量

E.最小抑菌浓度

A

药物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之间距离的大小,可以反映药物的安全性,即有效剂量增加多少可以引起毒性反应。

该剂量之间的距离越大,药物越安全。

ID<

、ED<

—TD5、TC50/EC50均从不同方面表示药物有效剂量或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之间的距离。

第6题:

反复用药不会引起的是

A.快速耐受性

B.药效提高

C.躯体依赖性

D.精神依赖性

E.抗药性

B

反复用药会产生耐受性、抗药性和药物依赖性,所以答案为B。

第7题:

一患者经一疗程链霉素治疗后听力下降,虽停药几周听力仍不能恢复,这是

A.药物的副作用

B.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C.药物引起的后遗效应

D.药物的特异质反应

E.药物毒性所致

毒性反应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与用药剂量和疗程长短有关。

第8题:

分布在心肌细胞上的受体有

A.M受体、N<

1<

受体

B.β<

2<

受体、M受体

C.β<

D.β<

受体、N<

E.β<

β<

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M<

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所以答案为C。

第9题:

下列关于激动剂和拮抗剂与受体结合后可能出现的反应,描述错误的是

A.拮抗剂和激动剂作用于相同受体时,激动剂的最大效应可不变

B.作用于同一受体的拮抗剂可使激动剂的量一效曲线平行右移

C.不作用于同一受体的拮抗剂可使激动剂的量一效曲线非平行右移

D.与受体结合的激动剂一般用量很小

E.受体本身发生一定变化

拮抗剂有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前者虽然与激动剂作用于相同受体,但其与受体呈可逆性结合,随着激动剂浓度的增加,激动剂可以保持最大效应不变;

后者与激动剂作用于相同受体时,由于其与受体呈不可逆性结合,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右移,且最大效应降低,即为非平行右移。

非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不作用于同一受体,可使激动剂的量一效曲线非平行右移;

受体在体内数量极微,因此,只需要极少量的激动剂,就能产生相应效应;

受体在与配体结合后,自身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题:

与药物吸收无关的是

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B.药物的剂型

C.给药途径

D.药物的理化性质

E.药物的首关消除效应

与药物吸收有关的因素包括药物剂型及理化性质、给药途径、首关消除、吸收环境等,而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与药物作用强度及消除速度有关,所以答案为A。

第11题:

有关一级动力学转运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半衰期恒定

B.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

C.单位时间内消除相等量的药物

D.被动转运非动力学

E.t<

1/2<

=0.693/k

一级动力学又称为定比消除,其特点是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成正比,而与药量无关;

t<

=0.693/k,k为消除速率常数,因此对于特定的药物,半衰期是恒定的;

单位时间内消除相等量的药物是零级动力学的特点;

而被动转运的特点是顺浓度差进行,达到膜两侧等浓度时,转运即停止,既不属于一级动力学,也不属于零级动力学,所以答案为C。

第12题:

关于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恒量等间隔连续给药经5个半衰期基本达到稳定血药浓度

B.一次给药经4—5个半衰期体内药物基本消除

C.药物吸收越快曲线下面积越大

D.药物吸收越快峰值浓度出现越快

E.药-时曲线下面积表示药物吸收程度,药物吸收越完全,曲线下面积越大

按照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恒量等间隔连续给药后,大约经过4—6个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达到稳态,一次给药/停药后经4~5个半衰期基本消除,但是稳态浓度不等于有效浓度,是否达到有效浓度取决于给药剂量。

时量曲线下的面积表示吸收进入血液中药物的总量,峰浓度的出现时间与药物吸收快慢有关,高低与吸收快慢及消除快慢均有关。

所以答案为C。

第13题:

关于生物利用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口服吸收的量与服药量之比

B.棉被用作制剂的质量评价

C.是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D.生物利用度应相对固定,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医疗利用

E.同种药物,不同厂家和批号的同一制剂,生物利用度相同

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吸收相对量和速度,即吸收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常被用作制剂的质量评价指标;

用F表示,F=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口服吸收的量)/服药剂量×

100%;

不同厂家和批号的同一制剂,生物利用度不同,所以答案为E。

第14题:

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种药物会竞争同一蛋白,导致某一药物血药浓度增加

B.大多数药物呈不可逆性结合

C.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D.体积增大,不易通过血管壁,暂时“储存”于血液中

E.血浆中蛋白有一定的量,会达到饱和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可逆的,当药物血药浓度下降时,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会释放人血;

两种药物会竞争同一蛋白,导致某一药物血药浓度增加,可能产生毒性;

大多数药物呈可逆性结合,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会暂时失去药理活性且体积增大,不易通过血管壁,暂时“储存”于血液中;

血浆中蛋白有一定的量,会达到饱和,所以答案为B。

第15题:

下列对“表观分布容积”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指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B.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小

C.只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范围和结合程度

D.代表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真正容积

E.不代表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真正容积,其单位为L或L/kg

D

表观分布容积是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只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范围和结合程度,不代表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真正容积,其单位为L或L/kg;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其血药浓度相对较高,故表观分布容积小;

所以答案为D。

第16题:

不是药动学主要研究内容的是

A.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B.药物对机体的分布

C.药物在体内的代谢

D.药物在体内的排泄

E.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所以答案为E。

第17题:

影响药物吸收的机体因素不包括

A.吸收面积的大小

B.胃肠道pH

C.药物崩解速度

D.肠蠕动性

E.吸收部位血流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包括三方面:

药物、首关效应和机体。

机体方面涉及因素较多,有胃的排空速度、pH值、肠的蠕动性能、吸收面积的大小、吸收部位血流量大小、胃内容物多少、同时服用的食物的性质等,药物崩解速度不属于机体因素,所以答案为C。

第18题:

会发生首过效应的是

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B.静脉给药

C.舌下给药

D.直肠给药

E.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被酶灭活

首过效应是指药物口服后,经门静脉到肝脏转化,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被酶灭活的现象;

与胃酸的作用和是否与血浆蛋白结合无关;

直肠给药、舌下含服、静脉给药后药物直接入血,不到达肝门静脉,所以答案为E。

第19题:

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的是

A.血药浓度达峰时间

B.血浆半衰期

C.每次剂量和每日用药总量

D.用药间隔时间

E.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

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是一锯齿形曲线,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浆半衰期、每次剂量、用药间隔时间、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及每日用药总量,所以答案为A。

第20题:

药物经生物转化后,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药理活性增强

B.药理活性降低

C.极性增加

D.药物失效

E.含量增加

药物经生物转化后,一般会极性增加、水溶性增强,也可能出现药理活性增强或降低甚至失效,所以答案为E。

配伍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A.红霉素

B.青霉素

C.氯霉素

D.四环素

E.甲砜霉素

第21题: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时可选用的是_____

 

C

详细解答:

第22题:

治疗伤寒的首选药是_____

第23题:

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的氯霉素类药物是_____

E

妊娠五个月以上的妇女服用四环素时,出生的幼儿乳牙出现荧光、变色、牙釉质发育不全,畸形或生长抑制;

出生2个月至5岁的幼儿牙齿正在钙化,服用四环素可能造成恒齿黄染;

氯霉素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一是可逆性的血细胞减少,二是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氯霉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对青霉素过敏);

氯霉素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

甲砜霉素属于氯霉素类药物,且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比氯霉素约强6倍),可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抗体的生成。

A.青霉素

B.头孢哌酮

C.氨苄西林

D.头孢曲松

E.克拉维酸

第24题:

临床治疗时易产生赫氏反应的是_____

A

第25题: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抗菌作用的是_____

B

第26题:

半衰期最长的是_____

D

第27题:

抗菌作用最低的是_____

应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时,有可能导致赫氏反应发生,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肌痛、心率加快,严重者危及生命。

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效。

头孢曲松半衰期长,一般12~24小时给药1次。

克拉维酸属氧青霉烷类抗菌活性极低。

A.硫喷妥钠

B.苯巴比妥

C.奥沙西泮

D.异戊巴比妥

E.司可巴比妥

第28题:

地西泮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是_______

第29题: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最高的巴比妥类药物是_______

第30题:

脂溶性最高的巴比妥类药物是_______

奥沙西泮是地西泮和氯氮革在体内共同的代谢产物。

巴比妥类药物中,硫喷妥钠脂溶性最高、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