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317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五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五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五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验五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验五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五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docx

《实验五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五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docx

实验五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

植物资源与分类学实验安排

A班:

ENG08148、ESE08001~ESE08053

B班:

ESE08054~ESE08081

第7周:

10月18日(周一13:

00~16:

00):

A班实验一

10月20日(周三19:

00~22:

00):

B班实验一

第9周:

11月1日(周一13:

00~16:

00):

B班实验二

11月3日(周三19:

00~22:

00):

A班实验二

第11周:

11月15日(周一13:

00~16:

00):

A班实验三

11月17日(周三19:

00~22:

00):

B班实验三

第13周:

11月29日(周一13:

00~16:

00):

B班实验四

12月1日(周三19:

00~22:

00):

A班实验四

第15周:

12月13日(周一13:

00~16:

00):

B班实验五

12月15日(周三19:

00~22:

00):

A班实验五

 

实验一花生仁中粗脂肪的提取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油脂植物常用的提取法-溶剂浸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2了解超声波对油脂提取的影响。

二、原理

溶剂浸取法是油脂植物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

它的具体工艺如下:

样品用丙酮或其他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称为粗脂肪。

因为除脂肪处还含有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这种抽提法所得的脂肪为粗脂肪。

超声波具有空化作用,在溶剂浸出的过程中,如果加上超声波的辅助作用,将能够促进油脂的浸出,本实验考察超声波对油脂浸出的影响。

三、仪器和试剂

电炉抽虑装置烘干箱超声仪器200mL小烧杯

花生仁丙酮

四、实验步骤

1花生仁去皮,研碎(越细越好);

2分别称取10g花生于200mL烧杯中;

3在电炉上加热4-5分钟,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烧焦;

4稍微冷却后加入30mL丙酮(注意安全,防止液体溅出伤到人);

5用超声波超洗30分钟。

6抽滤,得到含有丙酮的花生油。

7在100度的烘箱中烘烤15分钟,除去丙酮得到花生油。

8称重,计算粗脂肪含量。

W1

粗脂肪%=×100

W

W1测得的粗脂肪的质量g

W花生仁的质量g

五、思考题

1油脂植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2简述超声波对油脂浸出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3结合实验室实际如何提高粗脂肪的产率?

 

实验二酸碱处理方式提取红薯淀粉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淀粉植物常用的提取方法;

2了解酸碱处理方式提取淀粉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二、原理

多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糖类,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缩合而成的。

淀粉主要作为植物营养的存储形式。

本实验以甘薯为原料,利用多糖和水生成胶体溶液的原理,采用酸碱处理,过滤和沉降等方法提取淀粉,具体流程如下:

红薯→除杂→清洗→切块→浸泡→研磨→清洗→碱洗→清洗→抽滤→干燥。

三、仪器和试剂

研钵抽虑装置250mL烧杯碘溶液

红薯pH=5的柠檬酸溶液、饱和石灰水、pH计。

四、实验步骤

1将红薯除杂清洗、切碎(越碎越好),分别称取碎红薯20g于250mL烧杯中。

2加入pH=5的柠檬酸溶液50mL浸泡2小时。

3将浸泡后的溶液转移到研钵中研磨成浆。

用蒸馏水清洗研钵,将浆液转移到250mL烧杯中。

4静置10分钟后倾倒掉上层清夜,加入20mL饱和石灰水,用玻棒搅拌3分钟,静置20分钟。

5倾倒掉上层清夜,用蒸馏水清洗三次。

再加入柠檬酸溶液,用玻棒搅拌3分钟,静置20分钟。

6倾倒掉上层清夜,用蒸馏水清洗三次。

进行抽滤,得到淀粉粗产品。

7将淀粉粗产品转移到培养皿中,在105度的烘箱中烘烤4h,得到淀粉产品。

8取1g制得的淀粉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加入少许碘单质,观察是否变色。

五、思考题

1淀粉植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2结合实验室实际如何提高淀粉的产率?

 

实验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桔皮油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香料植物常用的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

2了解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二、原理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

主要有水中蒸馏法,直接蒸馏法,水汽蒸馏法,本实验采用水中蒸馏法提取桔皮中的桔皮油。

水中蒸馏一般是将原料先放入蒸锅,然后加入清水或上一锅的馏出水,水高度刚满过料层进行蒸馏,具体的工艺如下:

三、仪器和试剂

COD回流装置抽虑装置过滤装置磨口三角烧瓶

桔皮无水硫酸钠

四、实验步骤

1将桔皮清洗、剪碎(越碎越好),称取碎桔皮10g于磨口烧瓶中。

2加入20mL的蒸馏水,在COD回流装置中加热回流30分钟。

3冷却后,抽滤除掉桔皮,得到油水混合物。

4往油水混合物中加入5g无水硫酸钠,充分搅拌除水。

5过滤,除去不溶物,过滤液会结晶析出硫酸钠结晶水合物,

再次过滤后即可得到桔皮油。

五、思考题

1香料植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2除了用无水硫酸钠进行除水外,还有哪些物质能用于除水?

3结合实验室实际如何提高桔皮油的产率?

实验四玫瑰茄色素的提取和测量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色素植物常用的提取方法;

2了解乙醇萃取方法提取色素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二、原理

玫瑰茄不但有以上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而且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食品。

目前,在我国玫瑰茄仅仅作为干花供人们当茶饮用,进一步深加工还很有限,在许多的研究中将其制成纯天然的保健食品,具有风味独特、清醇可口的特点。

同时玫瑰茄也是新兴的食品和食品工业原料,它的花萼可制成多种食品。

花萼的玫瑰茄色素,是食品中的天然着色剂。

本实验利用酒精萃取方法提取玫瑰茄色素,而玫瑰茄色素溶液在542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可以利用其吸光度的大小初步判定色素浓度的大小。

本实验研究不同的提取剂浓度、浸提时间对色素提取的影响。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玫瑰茄色素提供参考。

三、仪器和试剂

研钵、50mL比色管、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玫瑰茄、50、60、70、80、90%酒精溶液。

四、实验步骤

1将玫瑰茄研碎,过50目,依次称取2.0克玫瑰茄粉末于5个50mL比色管,再依次加入25mL50%、60%、70%、80%和90%酒精溶液。

2将上述比色管浸入50℃水浴锅中,间隔5mins振荡1次,浸提20mins。

浸提液冷却到室温后转移离心管,离心分离10mins,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

表1不同提取剂浓度对玫瑰茄酒精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提取剂浓度

50%

60%

70%

80%

90%

吸光度A

3依次称取2.0个玫瑰茄粉末于5个50mL比色管,各加入20mL70%酒精溶液,浸入50℃水浴锅中,分别在5mins、10mins、15mins、20mins、30mins、40mins,取出,离心测量吸光度。

表2不同提取时间玫瑰茄酒精溶液吸光度

提取时间

5mins

10mins

15mins

20mins

30mins

40mins

吸光度A

五、思考题

1香料植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2影响玫瑰茄提取因素除了提取剂浓度、提取时间外,还有哪些因素?

怎么进行实验设计。

3如何从提取得到的玫瑰茄色素酒精溶液得到玫瑰茄色素?

 

实验五小叶榕叶子总黄酮的提取与测量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小叶榕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2掌握标准曲线的制作和总黄酮的测量。

二、原理

小叶榕为桑科植物榕树的叶,异名落地金线。

全世界榕树有8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和等地,为当地的主要植物品种之一。

有研究表明,小叶榕叶中主要含黄酮、三萜类、齐墩果酸、脂肪族化合物和甾体化合物等。

其中黄酮类和酯类等有效成分对治疗冠心病、老年性痴呆、脑血栓、神经系统疾病和消除自由基、抗炎、抑菌、抗癌等方面有显著效果,无毒副作用,据此开发出多种药品和保健食品。

近年来,超声技术应用于提取植物中的生物碱、苷类、生物活性物质、动物组织浆的毒质等研究已有报道,表明其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的特点。

很多研究表明,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的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可加速植物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且还可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

本实验用超声波提取小叶榕总黄酮。

而总黄酮和铝离子试剂,在适宜pH条件下,形成铝盐形成络合物,该络合物于51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可选用此波长测量总黄酮的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

超声装置、小烧杯、100mL容量瓶、小叶榕叶子、芦丁、70%乙醇溶液、

5%亚硝酸钠、10%硝酸铝、4%氢氧化钠。

四、实验步骤

4.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每毫升中含芦丁0.2308mg的溶液,即得。

4.2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芦丁对照液(0.2308mg/ml)0.50,1.00,1.50,2.00,2.50,3.00,3.50ml于10ml试管中,分别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30ml,摇匀,静置6min;再加10%硝酸铝溶液0.30ml,摇匀,静置6min;再加4%氢氧化钠溶液4.00ml,

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2min,以试剂作空白,于510nm处测吸光度,测定其吸光度。

表1紫外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芦丁对照液吸光度

体积(ml)

0.5

1

1.5

2

2.5

3

3.5

C/(mg/ml)

吸光度A

4.3总黄酮成分提取

取新鲜小叶榕,洗净后在50℃烘干至恒重,研碎,过50目筛。

分别取两份小叶榕粉末约0.2g,精密测定,置100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90ml,超声处理45min,放冷,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得供试品溶液。

4.4提取物含量的测定

精密吸取样品液2ml,置10ml刻度试管中,按标准曲线的制备方法测定吸光度,计算小叶榕总黄酮含量。

表2紫外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小叶榕总黄酮吸光度

体积(ml)

1

2

质量

吸光度A

总黄酮含量

五、思考题

影响小叶榕总黄酮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提高总黄酮的提取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