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2072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

“管制宏观”:

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从财政、税收和价格三方面入手。

(“什税一”的灵活运用15%、10%、5%)

3、“盐铁专营”的始作俑者

“寓税于价”:

把税收隐藏在商品里,实行间接征收(购买商品的税)

“唯官山海为可耳”(铁&

盐)

专营而非国营(由政府控制资源所有权,然后把经营权下放给民间商人,以一定比例分配利润,“资产国有,承包经营”)

税赋收入和专营收入

3、鼓励消费的异端思想

“俭则伤事”:

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减少,从而妨碍生产经营活动。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

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

4、“以商止战”与和平称霸

以商止战:

就国家内政而言,就是发展商品经济,让国民富裕而不至于造反(“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就各诸侯国关系而言,就是扩大对外贸易,并以军事的威慑力维持均衡(创建一个区域经济的关税同盟体)莒(ju/kia)国

5、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

管仲治齐的三条重要历史经验:

通过价格、财政、税收整体配套改革,第一次形成了系统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

他所提出的盐铁专营政策,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影响至今;

管仲治理下所形成的齐国经济制度,是中国古典市场经济体制的雏形。

第二讲商鞅变法:

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重农主义的典范)

1、以农立国:

第一个在土地改革中尝到甜头

“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度

限制商业的法令(控制粮食买卖和矿山国有化;

对工商业坚持重税政策;

推行户籍登记,限制人口流动;

取缔货币,实行以物易物,“金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

2、军爵制度:

打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平民社会(部分完成了精英控制模式)

打开让孔武之人进入统治阶级的通道

3、郡县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的政治雏形(中央与地方进行权力分配)

郡守和县令有君王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各地方长官于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朝廷对此进行考核,奖功惩过。

4、强国逻辑:

中央集权制度的奠基人

在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上:

“不许思想”的愚民政策;

(焚书坑儒)

经济模式上:

“命令型计划经济”(国家控制重要生产资料,排除或部分禁止商品贸易)强国贫民(保持在同一贫困线上)

5、毛泽东:

百代都行秦政法

“半法半儒”“儒表法里”(贫富差距)

第三讲汉武帝变法:

顶层设计的集大成者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到一切”

1、“文景之治的成果与后果”

“文景之治”——放权让利

放活工商:

(深港通)

“开关梁”:

放关津(减少了地区之间的物流成本,统一市场)

“驰山泽之禁”:

放松对山林矿藏资源的专营(把利益最大的资源型产业向民间开放)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四大利益集团的割据出现了变化

自由商人集团崛起,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性产业;

地方诸侯势力庞大,中央集权出现旁落的现象;

权贵与商人结成交易同盟,极大地败坏吏治。

(官商勾结)

3、刘彻:

大一统制度的集大成者

就四大基本制度的建设而言,试验于商鞅,成形于嬴政,集大成于刘彻

汉武帝改革的前提:

政治集权与思想统一已全面完成;

以抵御外族人入侵为口号的讨匈战争,凝聚民心;

“文景之治”留下的巨大的民间财富。

4、产业改革:

铸钱、盐铁与酿酒

“三榷”,国家实行垄断经营的主要产业(国家垄断经营的产业)

5、流通改革:

均输与平准

均输:

统购统销(管理零售市场)——物资部

平准:

物价管制(掌握批发环节)——物价委员会

政府收入的增加并非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是既有的社会财富在政府与民间的重新分配。

6、税收改革:

告缗令与算缗令

桑弘羊和张汤

算缗令:

向全国有产者征收资产税10%——“富豪皆争匿财”

告缗令:

敢于告发,政府赏给没收财产的一半——中产阶级的灾难

7、变法造就第一个半亿帝国

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地方诸侯被收剥夺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通过国营企业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征呈现。

盐铁业,规模化生产

8、变法的负面效应及争论

算缗令与告缗令——社会财富被迫清零,中产阶层破产,工商动力丧失

政府信用透支,民众的储蓄和投资意识锐减

国营企业——劣质效率(简政放权,清除无效证件)

汉武帝《轮台罪己诏》

9、盐铁会议与“桑弘羊之问”(公元前81年)

群儒反对国营化政策的理由:

盐铁、均输、平准等是与民争利,造成官商勾结、物价沸腾、民间经济萧条;

国营企业生产和经营存在重大弊端,不适民用、质量低劣、官员强买强卖;

权贵经济,以国营为名,通过特权攫取庞大利益的经济集团。

“桑弘羊之问”(战争的开支;

国家的财政收入;

地方割据的化解)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工商业看成是富国之本的人。

第四讲王莽变法:

第一个社会主义者的改革

1、变法背景:

世俗经济威胁中央集权

世族集团在经济上“闭门成市”,严重阻碍了商品的流通,使生产力无法释放,在政治上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随时可能孕生颠覆政权的力量。

2、改革三战场:

财政、货币、土地——宏观经济的三大核心课题

“五均六筦guan”

“五均司市师”(调节、均平物价;

控制市场供应,滞销时以低价收购、涨价时以高价出售;

办理赊贷;

征收山泽之税和其它杂税)

“六筦”:

官府掌管六项经济事业(国家专卖盐、铁、酒,专营铸钱,征收山泽生产税,经办五均赊贷)

“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性产业”,日常生活必需品

四次币制改革

恢复全面的土地国有制,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

禁止买卖奴婢(限制土地兼并与限制人口兼并是打击士族门阀势力的配套政策)

3、最惨烈的改革结果

“五均六筦”的国营化改革,剥夺了民间工商业的所有利润,官商勾结掏空国库;

七年四次的币制改革让金融秩序大乱,政府的金融信用几乎破产;

土地国有化引起中产以上利益集团的集体反抗

王莽变法与汉武帝变法的比较:

在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上,外戚身份,政权的合法性;

改革与民心的关系,汉王朝打击匈奴、保家卫国;

集权式改革与民间财富的关系,“文景之治”敛财空间;

改革与官僚执行能力,王莽多疑、好换将帅,没有一支忠心高效的执行团队。

4、刘秀对世族开战的失败

延续了西汉的名田制度和户籍制度

“度田令”:

要求全国严格检核垦田顷亩和清查户田,以彻底杜绝兼并之事。

世族经济归根到底是权贵经济,由权谋利是最快捷的途径。

“中国历史上前所罕见的官商勾结与官僚资本”

5、“桃花源记”的经济学诠释

三国、魏晋南北朝两大极致景象——国民思想的大解放&

工商经济的大倒退

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大解放时期:

春去战国、魏晋南北朝、20世纪初民国初期

经济大倒退:

战国之后,自给自足的经济让位于商品经济——西汉,商贸发达,职业分工趋于专业——东汉末年,工商秩序遭到践踏破坏

第五讲世民治国:

最盛的王朝与最小的政府

1、科举制以及世族势力的式微

唐朝在四大制度建设上的最大贡献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对军爵制的演进,文武二士都有公平地进入体制内的通道,不再成为反对力量。

造成了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

商人阶级仍被排除在外。

科举制从制度上切断了世族繁衍的根源。

2、李世民解决吏政、兵政之患

废除对盐、铁、酒的产业的国家专营,放纵民众自主经营。

轻徭薄赋

养官成本:

部门精简——六部制(公廨钱制度,向富豪家庭定向收取“特别财产税”,以此养官。

高薪养廉)

军费开支:

“兵在藩镇”,由地方财政支出养驻军

富人出钱养官&

地方出钱养兵——中央财政支出变少,“小政府”产生

3、关于专营政策的反复与争议

4、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从西汉到宋元,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城市。

所有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市”中进行,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

(便于管理;

促进了大中城市在商品交易中的聚集作用)

5、刘宴变法:

专营制度的归来

把统购统销政策改为“民产——官收——商销”;

在重要盐产区设立巡院,打击私盐,保护获得牌照的盐商的利益;

“常平盐”制度,保证非产盐地区的盐价和盐供应,防止投机商人屯盐牟利。

常平仓、知院官:

随时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动向,“贱增贵卖”

6、民间工商资本的五条出路

中唐之后,经济治理出现两大周期性毛病

(土地需求大,土地兼并不可遏制,贫富差距拉大;

中央乃至地方财政对资源管控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造成对民间资本的压抑和剥夺,经济活力渐趋衰竭)

五条出路:

奢靡消费;

交通权贵;

购买土地;

放高利贷;

囤积钱币(货币流通严重不足)

若在某一时期出现奢侈品消费剧增、文物价格上涨以及土地房产购买热潮,并不代表经济复苏,可能是资本从实业溢出的恶兆。

第六讲王安石变法:

最后的整体配套改革

王安石变法是一个转折点,变法前充满自信、开放、敢于攻击别人

变法后谨小慎微、更愿意闭关锁国

1、“杯酒释兵权”的政策利弊

利——由“兵在藩镇”改为中央养兵(四大制度的第一个制度从此被定型,这在政治上彻底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稳定性)

弊——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用在了养兵上(从宋至明清乃至民国,军费支出不堪负重,是为“兵政之患”。

当代,公务员越来越多了,是为“吏政之患”)

2、宽松与禁榷并举

对民间非常宽松:

取消了唐朝对县以下禁止建立集市的规定;

工商税金很低且公示

国有专营制度比汉唐更为严酷(资源性、必须性和暴力性的关键性产业由国家专营;

民间经营:

经营分散、不易管制、利润微薄)

国有企业集团聚集在少数上游产业,并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地位,数量在减少,但赢利能力在增加。

宋朝经济:

民间贸易和生产空前发达,但自由商人都活跃在产业的中游和下游,且财富规模都不大。

3、士绅经济的定型

与前朝代不同的政策:

公开允许官员经商;

不抑制土地兼并;

对垄断资源进行授权经营(“买扑”类似于后世的招标承包制;

“钞引”类似于后世的特许经营制,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盐业。

“买扑”和“钞引”使得政府在获得垄断性利益的前提下,开放流通和开采领域,激活了市场的能量)

中国的经济形态:

先秦到汉初东汉至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代

(贵族经济)(世族经济)(士商合流)(士绅经济)

本质上都是官商经济

4、千年第二回的“延和殿庭辨”(1069年)

开过一百年后出现的问题:

贫富差距;

土地兼并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辩题:

工商经济那么发达,可是国家却很弱,在朝廷,中央财政是“讨饭财政”,在民间,贫富差距那么大,土地兼并很严重,怎么办

争辩双方:

王安石PK司马光

王安石:

“开源”,进行高度集权的国家主义改革

司马光:

“节流”,中央财政节俭一些

5、最后一次整体配套体制改革

涉及政府机构、产业、财政、物价及流通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

对经济权力的重组:

将户部司(财政收入)、度支司(行政支出)、盐铁司(国有专营事业)三司权力集中起来,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

均输法:

物资部和物价委员会,国家全面垄断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

(发运使衙门权力膨胀,低价收购、高价卖出,官员中饱私囊,打乱市场运行)

市易法:

政府拨钱够买平价“滞销商品”,到市场缺货时出售

(市易司什么都要垄断销售,城市商业秩序被破坏)

青苗法:

农户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

(地方官员放旧粮、收新粮,压秤,实际利息比向富人借贷还高)

6、改革标本王安石

7、“世界时间”里的变法

第七讲明清停滞:

大陆孤立主义的后果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体制内部对制度创新的畏惧,“稳定压到一切”

1、四大基本制度的恶质化

首先,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宋“杯酒释兵权”、明废除宰相制、清军机处);

其次,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程朱理学、将人民思想统一到“四书五经”);

再次,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强化和神圣化科举制,控制言论、结社、出版自由);

最后,宏观经济制度(强有力的方式管制宏观经济,遏制国际贸易、男耕女织、特权经营销售)。

2、铁桶阵:

对外闭关锁国

防外患——铁桶阵(闭关锁国,“北修长城,南禁海运”)

1492年,明廷下令“闭关锁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明:

朝贡制;

清:

海关制(乾隆年间,广东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逐渐形成了开放个性及外向型产业结构)

3、散沙术:

对内男耕女织

宋代“水稻革命”,粮食产量剧增,统治者失去了对外进行土地和人口掠夺的“刚性需求”;

朱元璋“棉花革命”,棉纺织迅速成为全国第一大手工制造业(“一户一织”,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工厂化生产,与英国工业革命不同,在中国,乡村手工业成为了机械化的障碍。

4、城市化率的下滑

明代以后,中国从城市化到城镇化的大倒退。

市镇增多中国社会的平铺化和碎片化态势

中国城市化的“离心现象”,人口向农村靠拢,江南地区形成了众多市镇。

“油水分离”(政治权力集中于城市,为政府及权贵全面控制,城市从此成为权钱交易中心和奢侈消费中心,而非生产制造中心;

经济力量则集中于数以万计的市镇,为民间势力所掌握,大量的手工业分散于数量更多的村庄,使得资源、人才的集聚效应无法发挥)(创新城市与产业集群)

男耕女织的社会经济结构+扁平散点化的市镇发展+以反对人口流动为目标的户籍管理制度符合中央集权要求的、以保持低效率为前提的“超稳定结构

5、对“自转惯性”的预警

“自转的小宇宙”(土地广袤、粮食充足足以养活全体国民;

人口之众多足以满足工商生产的市场需求)

6、陷入官商泥潭的工商经济

晋商、徽商和十三行商人因特许授权而获得垄断性利润。

“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出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

一个国家的资产阶层是否独立且重要,并不取决于其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其获得财富的方式。

“中国商人最大的成功是,他们的子孙不再是商人”——费正清

没有形成独立的阶级,没有形成“商人精神”

7、被枪炮打破的“超稳定结构”

“超稳定结构”与“高水平停滞”——金观涛和刘青峰

结论:

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西方来说,科学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都存在着适应性。

也就是说,制度大于技术,中国的经济和科技落后首先体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思进取。

对比中西历史得出结论——既有经济总量不是唯一决定因素,明清时期的中国,缺少推动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激励机制;

资本主义的“空降”

外患——鸦片的非法输入,贸易逆差、白银外流

内忧——白莲教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第八讲洋务运动:

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变革

史上第一次输入式革命从前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

1、洋务运动不是一场“迟到的运动”

2、以铁路为例:

发展与稳定的取舍

在曾国藩看来,铁路网络一旦修成,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势必会大大加快,那么,运行数百年、基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结构将被彻底打破,新的贫富悬殊和社会动荡将可能发生。

3、以轮船招商为例:

国营与民营的取舍

李鸿章提出“官督民办”的企业制度

六次“国进民退”的事件之一——1884年轮船招商局(官僚资本主义产生的转折点,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

4、中日对比: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日本全方位改革(教育制度:

奠定了近代学制;

宪政变革:

君主立宪的新政体;

经济改革:

国企私营化;

币制改革:

与国际金融接轨的金本位制)

5、商人与知识精英在体制外“会师”

洋务运动的第二个小高潮1894年甲午战败

以知识分子为主的维新派取代以中高级官吏为主的洋务派,成为变革的新主流,而工业化运动也由政府推动进而变为民间崛起。

高级知识分子集体下海经商的景象,意味着中国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的正式出现。

(两个标志性事件:

状元张謇大生纱厂;

商人在“东南互保”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兴企业家阶层第一次公开参政)

1905年,科举制废除,知识精英被“释放”到体制外。

6、立宪运动:

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选择

7、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

缺乏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地方任职的汉族官员自发地、缺乏组织性地各自展开);

从未涉及财政、货币和土地政策;

洋务运动不是一个普惠性的经济振兴运动(启动或参与改革的人成了最大的获利阶层、权贵贪腐,中央政府和民众没有从中得到利益);

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政治体制的改革滞后)。

第九讲两个民国:

从“极度自由”到“统制经济”

1911——1927北洋民国:

大自由、大混乱的试验

1927——1949国民党民国:

重归中央集权的试验

1、四个基本制度的全面崩坏

社会精英全部流散到了体制之外,人才在民间大流动,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在春秋之后再一次集体出现,成为统治系统外的活跃力量。

宏观经济治理方面,由于产业资源被民间掌握,政府对关键性行业的控制力降到了最低,出现了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

“中央权力真空”

2、空前强大的民营经济

金融业的民营化(“中行事件”)

企业家集团还控制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市场(纺织业、面粉业)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洋务运动的特点是对军事工业的关注、优先发展重工业,因而奠定了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基础;

此次工业化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在此期间,中国完成了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布局)

中国民族经济的基础是在这一时期基本奠定的,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3、地方自治的试验

北洋政府时期出现了三种自治的试验:

军阀自治——诸侯经济的典型表现(产业务求完备,自成一体;

注重农业、教育和基础设施投资;

以邻为壑,家国不分)

商人自治——“好人政府”(以从事农工商业及劳动者执政,而除去现在贵族军阀官僚政客等无职业者执政)

建设模范城市或实验公社

“一个不自由年代中的自由主义的失败”——白吉尔

4、被欢呼回来的独裁者

工人阶层从来都没有被看成是一股完整而独立的力量

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独立的工人阶级出现了。

1925年5月30日,上海爆发“五卅惨案”(两大对立阵营:

共产党领导的总工会与虞洽卿领导的总商会),商人阶级与劳工阶级形成了对立的局面。

5、国民党的经济主张

孙中山历来主张大力发展国营经济,使国家资本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土地国有化、土地单一税

南京国民政府集权型政权(对外宣示经济主权;

对内强调中央政府的干预职能)

1928年,中国关税自立承认中国的海关自主权;

1931年,国民政府废除了流弊深重的厘金制度。

两大举措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至关重要的条件。

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蒋介石主张“国家经济建设之政策,应为计划经济”

6、挤压民间资本的五种办法

组织瓦解——1927年,蒋介石宣布所有上海市的商业组织都要受到上海市社会局的监督,行业间一切商业争端都要由上海市政府解决。

国债绑架——“当各个银行的保险柜里塞满了政府的债券时,也就是他们在政治上积极参与了这个政权的表现”银行有那么多钱借给了政府,平等关系终结

控制证券市场——1929年《交易所法》,一个地区只准有一个有价证券交易所

利用经济危机,大量收编民营企业——1934年,国内爆发金融危机

银行国有化——1935年的银行国营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第三次“国进民退”事件“企业家作为一种有力量的阶层是终结了”——王业健

1935年11月,孔祥熙宣布进行法币改革,推行金本位制,确立了统一的现代货币制度。

7、1945年之后的经济政策失误

“敌产国营化”可以被看成是第四次“国进民退”事件

国营化政策的后果(国营事业效率低下;

民间企业家阶层对政府彻底失望;

工业萧条造成失业人口大增,城市罢工事件猛增)

中央政府在货币政策上的失误

第十讲计划经济:

从自负到自毁的大试验

各派所共持的三大原则:

维持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原则;

抵御外敌、强盛国家的强国原则;

发展国营事业、节制民间资本的国有经济优先原则。

1、上海试验:

计划经济的体制雏形

资本市场管制——全市的证券交易场所全部遭封杀,民间的金融活动被彻底取缔;

生产资料管制——“两白一黑”(纱布、面粉和煤炭)是物价飞涨的“牛鼻子”;

流通渠道管制——每一个重要商品的流通领域均被国营垄断,私人企业不得从事流通业,违者定为“投机倒把”

陈云还创造性地驱赶所有外资公司(提高土地的使用税率)

2、第一个五年计划:

计划经济的建设模式

国家“全统全包”的投资分配和管理制度

3、七年消灭私营经济

第一阶段,“夹心”(原材料、资本和销售渠道均被政府管制,私人工厂丧失了博弈能力;

“四路出兵”,加紧征收税款和公债款,督促企业主发放工人工资且不许关厂,公营企业现金一律存入国家银行,不准向私营银行和私营企业贷款)

第二阶段,“五反查税”(“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清算大会、批斗大会,给资本家“戴高帽子”、进行体罚)

第三阶段,边缘化(“一五”,私人企业和私营资本的参与度几乎为零)

第四阶段,定息赎买(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

最后,绝种(全行业公私合营,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

四大阶级中的有产阶级像毫无作用的盲肠一样被整体切除,在百年现代化进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4、两次自毁性的经济运动

工业和农业两大领域的“大跃进运动”

“三线建设”(把东北、华北、华东沿海一线、二线地区的重要工业企业向西部和西北等三线搬迁,预期的大战没有“如期”爆发,又一次国力虚耗)

5、回收土地:

政府的三大收益

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被收归集体所有

第一个收益是控制粮食交易,实现农业对工业的“反哺”;

第二个收益是推行票证经济,在物资短缺条件下长期控制城市物价;

第三个收益是控制人口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