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86.80KB ,
资源ID:177207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7207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

1、“管制宏观”: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从财政、税收和价格三方面入手。(“什税一”的灵活运用 15%、10%、5%)3、“盐铁专营”的始作俑者“寓税于价”:把税收隐藏在商品里,实行间接征收 (购买商品的税)“唯官山海为可耳”(铁&盐)专营而非国营(由政府控制资源所有权,然后把经营权下放给民间商人,以一定比例分配利润,“资产国有,承包经营”)税赋收入和专营收入3、鼓励消费的异端思想“俭则伤事”: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减少,从而妨碍生产经营活动。(“富者靡之,贫者为之”,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4、“以商止战”与和平称霸以商止战:就国家内政而言

2、,就是发展商品经济,让国民富裕而不至于造反(“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各诸侯国关系而言,就是扩大对外贸易,并以军事的威慑力维持均衡(创建一个区域经济的关税同盟体) 莒(ju/kia)国5、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管仲治齐的三条重要历史经验:通过价格、财政、税收整体配套改革,第一次形成了系统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他所提出的盐铁专营政策,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影响至今;管仲治理下所形成的齐国经济制度,是中国古典市场经济体制的雏形。第二讲 商鞅变法: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 (重农主义的典范)1、以农立国:第一个在土地改革中尝到甜头“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土地所有

3、制度限制商业的法令(控制粮食买卖和矿山国有化;对工商业坚持重税政策;推行户籍登记,限制人口流动;取缔货币,实行以物易物,“金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2、军爵制度:打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平民社会 (部分完成了精英控制模式)打开让孔武之人进入统治阶级的通道3、郡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的政治雏形 (中央与地方进行权力分配)郡守和县令有君王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各地方长官于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朝廷对此进行考核,奖功惩过。4、强国逻辑:中央集权制度的奠基人在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上:“不许思想”的愚民政策;(焚书坑儒)经济模式上:“命令型计划经济”(国家控制重要生产资料,排除或部分禁止商品贸易) 强国贫民

4、(保持在同一贫困线上)5、毛泽东:百代都行秦政法“半法半儒”“儒表法里” (贫富差距)第三讲 汉武帝变法:顶层设计的集大成者“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到一切”1、“文景之治的成果与后果”“文景之治”放权让利放活工商: (深港通)“开关梁”:放关津(减少了地区之间的物流成本,统一市场)“驰山泽之禁”:放松对山林矿藏资源的专营(把利益最大的资源型产业向民间开放)“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四大利益集团的割据出现了变化自由商人集团崛起,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性产业;地方诸侯势力庞大,中央集权出现旁落的现象;权贵与商人结成交易同盟,极大地败坏吏治。 (官商勾结)3、刘彻:大一统制度的集大成

5、者就四大基本制度的建设而言,试验于商鞅,成形于嬴政,集大成于刘彻汉武帝改革的前提:政治集权与思想统一已全面完成;以抵御外族人入侵为口号的讨匈战争,凝聚民心;“文景之治”留下的巨大的民间财富。4、产业改革:铸钱、盐铁与酿酒“三榷”,国家实行垄断经营的主要产业 (国家垄断经营的产业)5、流通改革:均输与平准均输:统购统销(管理零售市场)物资部平准:物价管制(掌握批发环节)物价委员会政府收入的增加并非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是既有的社会财富在政府与民间的重新分配。6、税收改革:告缗令与算缗令桑弘羊和张汤算缗令:向全国有产者征收资产税 10% “富豪皆争匿财”告缗令:敢于告发,政府赏给没收财产的一半中产阶

6、级的灾难7、变法造就第一个半亿帝国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地方诸侯被收剥夺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通过国营企业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征呈现。盐铁业,规模化生产8、变法的负面效应及争论算缗令与告缗令社会财富被迫清零,中产阶层破产,工商动力丧失 政府信用透支,民众的储蓄和投资意识锐减国营企业劣质效率 (简政放权,清除无效证件)汉武帝轮台罪己诏9、盐铁会议与“桑弘羊之问”(公元前81年)群儒反对国营化政策的理由:盐铁、均输、平准等是与民争利,造成官商勾结、物价沸腾、民间经济萧条;国营企业生产和经营存在重大弊端,不适民用、质量低劣、官员强买强卖;权贵经济,以国营为名,通过特权攫取庞大利益的经济集团。“桑弘羊之

7、问”(战争的开支;国家的财政收入;地方割据的化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工商业看成是富国之本的人。第四讲 王莽变法:第一个社会主义者的改革1、变法背景:世俗经济威胁中央集权世族集团在经济上“闭门成市”,严重阻碍了商品的流通,使生产力无法释放,在政治上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随时可能孕生颠覆政权的力量。2、改革三战场:财政、货币、土地宏观经济的三大核心课题“五均六筦guan”“五均司市师”(调节、均平物价;控制市场供应,滞销时以低价收购、涨价时以高价出售;办理赊贷;征收山泽之税和其它杂税)“六筦”:官府掌管六项经济事业(国家专卖盐、铁、酒,专营铸钱,征收山泽生产税,经办五均赊贷)“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性

8、产业”,日常生活必需品四次币制改革恢复全面的土地国有制,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禁止买卖奴婢(限制土地兼并与限制人口兼并是打击士族门阀势力的配套政策)3、最惨烈的改革结果“五均六筦”的国营化改革,剥夺了民间工商业的所有利润,官商勾结掏空国库;七年四次的币制改革让金融秩序大乱,政府的金融信用几乎破产;土地国有化引起中产以上利益集团的集体反抗王莽变法与汉武帝变法的比较:在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上,外戚身份,政权的合法性;改革与民心的关系,汉王朝打击匈奴、保家卫国;集权式改革与民间财富的关系,“文景之治”敛财空间;改革与官僚执行能力,王莽多疑、好换将帅,没有一支忠心高效的执行团队。4、刘秀对世族开战的失

9、败延续了西汉的名田制度和户籍制度“度田令”:要求全国严格检核垦田顷亩和清查户田,以彻底杜绝兼并之事。世族经济归根到底是权贵经济,由权谋利是最快捷的途径。“中国历史上前所罕见的官商勾结与官僚资本”5、“桃花源记”的经济学诠释三国、魏晋南北朝 两大极致景象国民思想的大解放&工商经济的大倒退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大解放时期:春去战国、魏晋南北朝、20世纪初民国初期经济大倒退:战国之后,自给自足的经济让位于商品经济西汉,商贸发达,职业分工趋于专业东汉末年,工商秩序遭到践踏破坏第五讲 世民治国:最盛的王朝与最小的政府1、科举制以及世族势力的式微唐朝在四大制度建设上的最大贡献是科举制度。科举制是对军爵制的演进

10、,文武二士都有公平地进入体制内的通道,不再成为反对力量。造成了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商人阶级仍被排除在外。科举制从制度上切断了世族繁衍的根源。2、李世民解决吏政、兵政之患废除对盐、铁、酒的产业的国家专营,放纵民众自主经营。轻徭薄赋养官成本:部门精简六部制(公廨钱制度,向富豪家庭定向收取“特别财产税”,以此养官。高薪养廉)军费开支:“兵在藩镇”,由地方财政支出养驻军富人出钱养官&地方出钱养兵中央财政支出变少,“小政府”产生3、关于专营政策的反复与争议4、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 (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从西汉到宋元,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城市。所有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市”中进行,县城之下不

11、得有“草市”。(便于管理;促进了大中城市在商品交易中的聚集作用)5、刘宴变法:专营制度的归来把统购统销政策改为“民产官收商销”;在重要盐产区设立巡院,打击私盐,保护获得牌照的盐商的利益;“常平盐”制度,保证非产盐地区的盐价和盐供应,防止投机商人屯盐牟利。常平仓、知院官:随时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动向,“贱增贵卖”6、民间工商资本的五条出路中唐之后,经济治理出现两大周期性毛病(土地需求大,土地兼并不可遏制,贫富差距拉大;中央乃至地方财政对资源管控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造成对民间资本的压抑和剥夺,经济活力渐趋衰竭)五条出路:奢靡消费;交通权贵;购买土地;放高利贷;囤积钱币(货币流通严重不足)若在某一时期出

12、现奢侈品消费剧增、文物价格上涨以及土地房产购买热潮,并不代表经济复苏,可能是资本从实业溢出的恶兆。第六讲 王安石变法:最后的整体配套改革王安石变法是一个转折点,变法前充满自信、开放、敢于攻击别人 变法后谨小慎微、更愿意闭关锁国1、“杯酒释兵权”的政策利弊利由“兵在藩镇”改为中央养兵(四大制度的第一个制度从此被定型,这在政治上彻底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稳定性)弊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用在了养兵上(从宋至明清乃至民国,军费支出不堪负重,是为“兵政之患”。当代,公务员越来越多了,是为“吏政之患”)2、宽松与禁榷并举对民间非常宽松:取消了唐朝对县以下禁止建立集市的规定;工商税金很低且公示国有专营制度比汉唐更为

13、严酷(资源性、必须性和暴力性的关键性产业由国家专营;民间经营:经营分散、不易管制、利润微薄)国有企业集团聚集在少数上游产业,并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地位,数量在减少,但赢利能力在增加。宋朝经济:民间贸易和生产空前发达,但自由商人都活跃在产业的中游和下游,且财富规模都不大。3、士绅经济的定型与前朝代不同的政策:公开允许官员经商;不抑制土地兼并;对垄断资源进行授权经营(“买扑”类似于后世的招标承包制;“钞引”类似于后世的特许经营制,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盐业。“买扑”和“钞引”使得政府在获得垄断性利益的前提下,开放流通和开采领域,激活了市场的能量)中国的经济形态:先秦到汉初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 宋代(

14、贵族经济) (世族经济) (士商合流) (士绅经济) 本质上都是官商经济4、千年第二回的“延和殿庭辨”(1069年)开过一百年后出现的问题:贫富差距;土地兼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辩题:工商经济那么发达,可是国家却很弱,在朝廷,中央财政是“讨饭财政”,在民间,贫富差距那么大,土地兼并很严重,怎么办争辩双方:王安石PK司马光王安石:“开源”,进行高度集权的国家主义改革司马光:“节流”,中央财政节俭一些5、最后一次整体配套体制改革涉及政府机构、产业、财政、物价及流通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对经济权力的重组:将户部司(财政收入)、度支司(行政支出)、盐铁司(国有专营事业)三司权力集中

15、起来,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均输法:物资部和物价委员会,国家全面垄断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发运使衙门权力膨胀,低价收购、高价卖出,官员中饱私囊,打乱市场运行)市易法:政府拨钱够买平价“滞销商品”,到市场缺货时出售(市易司什么都要垄断销售,城市商业秩序被破坏)青苗法:农户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地方官员放旧粮、收新粮,压秤,实际利息比向富人借贷还高)6、改革标本王安石7、“世界时间”里的变法第七讲 明清停滞:大陆孤立主义的后果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体制内部对制度创新的畏惧,“稳定压到一切”1、四大基本制度的恶质化首先,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宋“杯酒释兵权”、明废除宰相制、清军机处);

16、其次,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程朱理学、将人民思想统一到“四书五经”);再次,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强化和神圣化科举制,控制言论、结社、出版自由);最后,宏观经济制度(强有力的方式管制宏观经济,遏制国际贸易、男耕女织、特权经营销售)。2、铁桶阵:对外闭关锁国防外患铁桶阵(闭关锁国,“北修长城,南禁海运”)1492年,明廷下令“闭关锁国”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明:朝贡制;清:海关制(乾隆年间,广东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逐渐形成了开放个性及外向型产业结构)3、散沙术:对内男耕女织宋代“水稻革命”,粮食产量剧增,统治者失去了对外进行土地和人口掠夺的“刚性需求”;朱元璋“棉花革命”,棉纺织迅速成为全国第一大手工制

17、造业(“一户一织”,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工厂化生产,与英国工业革命不同,在中国,乡村手工业成为了机械化的障碍。)4、城市化率的下滑明代以后,中国从城市化到城镇化的大倒退。市镇增多 中国社会的平铺化和碎片化态势中国城市化的“离心现象”,人口向农村靠拢,江南地区形成了众多市镇。“油水分离”(政治权力集中于城市,为政府及权贵全面控制,城市从此成为权钱交易中心和奢侈消费中心,而非生产制造中心;经济力量则集中于数以万计的市镇,为民间势力所掌握,大量的手工业分散于数量更多的村庄,使得资源、人才的集聚效应无法发挥) (创新城市与产业集群)男耕女织的社会经济结构+扁平散点化的市镇发展+以反对人口流动为目标的户籍管

18、理制度 符合中央集权要求的、以保持低效率为前提的“超稳定结构5、对“自转惯性”的预警“自转的小宇宙”(土地广袤、粮食充足足以养活全体国民;人口之众多足以满足工商生产的市场需求)6、陷入官商泥潭的工商经济晋商、徽商和十三行商人因特许授权而获得垄断性利润。“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出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一个国家的资产阶层是否独立且重要,并不取决于其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其获得财富的方式。“中国商人最大的成功是,他们的子孙不再是商人”费正清没有形成独立的阶级,没有形成“商人精神”7、被枪炮打破的“超稳定结构” “超稳定结构”与“高水平停滞” 金观涛和刘青峰 结论: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西方

19、来说,科学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都存在着适应性。也就是说,制度大于技术,中国的经济和科技落后首先体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思进取。对比中西历史得出结论既有经济总量不是唯一决定因素,明清时期的中国,缺少推动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激励机制;资本主义的“空降”外患鸦片的非法输入,贸易逆差、白银外流内忧白莲教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第八讲 洋务运动: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变革史上第一次输入式革命 从前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1、洋务运动不是一场“迟到的运动”2、以铁路为例:发展与稳定的取舍在曾国藩看来,铁路网络一旦修成,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势必会大大加快,那么,运行数百年、基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

20、结构将被彻底打破,新的贫富悬殊和社会动荡将可能发生。3、以轮船招商为例:国营与民营的取舍李鸿章提出“官督民办”的企业制度六次“国进民退”的事件之一1884年 轮船招商局(官僚资本主义产生的转折点,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4、中日对比: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日本全方位改革(教育制度:奠定了近代学制;宪政变革:君主立宪的新政体;经济改革:国企私营化;币制改革:与国际金融接轨的金本位制)5、商人与知识精英在体制外“会师”洋务运动的第二个小高潮1894年 甲午战败以知识分子为主的维新派取代以中高级官吏为主的洋务派,成为变革的新主流,而工业化运动也由政府推动进而变为民间

21、崛起。高级知识分子集体下海经商的景象,意味着中国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的正式出现。(两个标志性事件:状元张謇大生纱厂;商人在“东南互保”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兴企业家阶层第一次公开参政)1905年,科举制废除,知识精英被“释放”到体制外。6、立宪运动: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选择7、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缺乏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地方任职的汉族官员自发地、缺乏组织性地各自展开);从未涉及财政、货币和土地政策;洋务运动不是一个普惠性的经济振兴运动(启动或参与改革的人成了最大的获利阶层、权贵贪腐,中央政府和民众没有从中得到利益);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政治体制的改革滞后)。第九讲 两个民国:从“

22、极度自由”到“统制经济”19111927 北洋民国:大自由、大混乱的试验19271949 国民党民国:重归中央集权的试验1、四个基本制度的全面崩坏社会精英全部流散到了体制之外,人才在民间大流动,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在春秋之后再一次集体出现,成为统治系统外的活跃力量。宏观经济治理方面,由于产业资源被民间掌握,政府对关键性行业的控制力降到了最低,出现了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中央权力真空”2、空前强大的民营经济金融业的民营化(“中行事件”)企业家集团还控制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市场(纺织业、面粉业)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洋务运动的特点是对军事工业的关注、优先发展重工业,因而奠

23、定了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基础;此次工业化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在此期间,中国完成了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布局)中国民族经济的基础是在这一时期基本奠定的,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3、地方自治的试验北洋政府时期出现了三种自治的试验:军阀自治诸侯经济的典型表现(产业务求完备,自成一体;注重农业、教育和基础设施投资;以邻为壑,家国不分)商人自治“好人政府”(以从事农工商业及劳动者执政,而除去现在贵族军阀官僚政客等无职业者执政)建设模范城市或实验公社“一个不自由年代中的自由主义的失败”白吉尔4、被欢呼回来的独裁者工人阶层从来都没有被看成是一股完整而独立的力量1925年5月,中华全国

24、总工会成立,独立的工人阶级出现了。1925年5月30日,上海爆发“五卅惨案”(两大对立阵营:共产党领导的总工会与虞洽卿领导的总商会),商人阶级与劳工阶级形成了对立的局面。5、国民党的经济主张孙中山历来主张大力发展国营经济,使国家资本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土地国有化、土地单一税南京国民政府集权型政权(对外宣示经济主权;对内强调中央政府的干预职能)1928年,中国关税自立 承认中国的海关自主权;1931年,国民政府废除了流弊深重的厘金制度。两大举措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至关重要的条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蒋介石主张“国家经济建设之政策,应为计划经济”6、挤压民间资本的五种办法组织瓦

25、解1927年,蒋介石宣布所有上海市的商业组织都要受到上海市社会局的监督,行业间一切商业争端都要由上海市政府解决。国债绑架“当各个银行的保险柜里塞满了政府的债券时,也就是他们在政治上积极参与了这个政权的表现”银行有那么多钱借给了政府,平等关系终结控制证券市场1929年交易所法,一个地区只准有一个有价证券交易所利用经济危机,大量收编民营企业1934年,国内爆发金融危机银行国有化1935年的银行国营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第三次“国进民退”事件 “企业家作为一种有力量的阶层是终结了”王业健1935年11月,孔祥熙宣布进行法币改革,推行金本位制,确立了统一的现代货币制度。7、1945年之后的经济政策失误“

26、敌产国营化”可以被看成是第四次“国进民退”事件国营化政策的后果(国营事业效率低下;民间企业家阶层对政府彻底失望;工业萧条造成失业人口大增,城市罢工事件猛增)中央政府在货币政策上的失误第十讲 计划经济:从自负到自毁的大试验各派所共持的三大原则:维持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原则;抵御外敌、强盛国家的强国原则;发展国营事业、节制民间资本的国有经济优先原则。1、上海试验:计划经济的体制雏形资本市场管制全市的证券交易场所全部遭封杀,民间的金融活动被彻底取缔;生产资料管制“两白一黑”(纱布、面粉和煤炭)是物价飞涨的“牛鼻子”;流通渠道管制每一个重要商品的流通领域均被国营垄断,私人企业不得从事流通业,违者

27、定为“投机倒把”陈云还创造性地驱赶所有外资公司(提高土地的使用税率)2、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经济的建设模式国家“全统全包”的投资分配和管理制度3、七年消灭私营经济第一阶段,“夹心”(原材料、资本和销售渠道均被政府管制,私人工厂丧失了博弈能力;“四路出兵”,加紧征收税款和公债款,督促企业主发放工人工资且不许关厂,公营企业现金一律存入国家银行,不准向私营银行和私营企业贷款)第二阶段,“五反查税”(“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清算大会、批斗大会,给资本家“戴高帽子”、进行体罚)第三阶段,边缘化(“一五”,私人企业和私营资本的参与度几乎为零)第四阶段,定息赎买(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最后,绝种(全行业公私合营,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四大阶级中的有产阶级像毫无作用的盲肠一样被整体切除,在百年现代化进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4、两次自毁性的经济运动工业和农业两大领域的“大跃进运动”“三线建设”(把东北、华北、华东沿海一线、二线地区的重要工业企业向西部和西北等三线搬迁,预期的大战没有“如期”爆发,又一次国力虚耗)5、回收土地:政府的三大收益人民公社化运动 土地被收归集体所有第一个收益是控制粮食交易,实现农业对工业的“反哺”;第二个收益是推行票证经济,在物资短缺条件下长期控制城市物价;第三个收益是控制人口流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