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481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doc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doc

南京市玄武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25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3)▲,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5)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6)▲,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山水之美,古来共谈。

郦道元钟情于三峡两岸“▲,良多趣味”的清幽之美;陶弘景陶醉于“晓雾将歇,▲”的生命自由;有吴均属意的“▲,猿则百叫无绝”的生机勃发,当然,还有《村居》高鼎喜爱的“▲,拂堤杨柳醉春烟。

”的明丽景色。

2.根据提示写出正确字音或字形(4分)

xiāo(▲)魂重峦叠zhàng(▲)两栖(▲)风雪载(▲)途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悟空·全球征名】2015年9月29日,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发起了为我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征名活动。

12月16日,征名活动[A]尘埃落定,卫星被正式命名为“悟空”,“悟空”既有领悟太空之意,又有“悟空”[B]鼠目寸光的蕴意,犹言暗物质探测卫星,可在[C]广阔无垠的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

此外,“悟空”的命名,与各国科学卫星以神话形象命名的做法[D]不谋而合,如阿波罗(美国)、尤利西斯(欧洲)、太阳神(美国、德国)等。

这种命名,不仅宣扬了传统文化,还激发了青少年热爱科学。

3.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4.划线句有一处语病,应改为▲。

(2分)

【悟空·大圣归来】《大圣归来》在“暑期档”共创造了9.5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最卖座的动画电影。

作为一部地地道道的中国动画,《大圣归来》完全具备“大片气质”。

片中角色形象来自《山海经》等经典作品;音乐来自《小刀会序曲》等传统民乐;画风是传统国画山水泼墨的写意风格。

电影所充溢的怀旧情结令众多70、80后泪洒影厅,也为90、00后树立了中国式的英雄形象。

5.下面是网友在观影后写的对联,请用正楷字抄写在方格中。

(3分)

踏碎凌霄显神威驱除妖邪逞侠豪

6.结合选文,请你说说《大圣归来》广受赞誉的原因。

(不少于两点)(2分)

(1)▲;

(2)▲。

【悟空·中国元素】《大圣归来》下映不久,全球市场狂揽8亿美元票房的皮克斯(PIXAR)动画《头脑特工队》在国内的“国庆档”遭遇票房“滑铁卢”,总票房最终竟未能突破亿元大关,惨淡收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影片未能充分体现“中国元素”的魅力,难以迎合国内观众的口味,票房惨淡应在情理之中。

7.就这部动画在中国的票房失败,一位动画影迷在影评研讨会作了发言,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大圣归来》取得的巨大的票房成功,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的魅力。

B.外国动画电影如果想在中国市场成功,应该借鉴《大圣归来》的经验。

C.外国动画电影在其他国家票房的成功,侧面说明中国观众的口味低下。

D.《头脑特工队》在中国票房的惨淡表现,是有着一定的市场合理性的。

二(41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3题。

(18分)

郊行

刘克庄

一雨饯①残热,欣然思杖藜。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

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②。

【注】①饯:

送走。

②问栖栖:

忙碌劳顿。

8.游踪由“▲”始,到“▲”终,让人感受到诗人这次“郊行”的闲适愉悦之情。

(2分)

9.细细品读,调动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的景象(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是时残阳接月,晚霞四起,朱光下射,水地霞天。

始犹红洲边,已而潭左方红,已而红在莲叶下起,已而尽潭皆頳①。

明霞作底,五色忽复杂之。

下冈寻筏,月已待我半潭。

乃回篙泊新亭柳下,看月浮波际,金光数十道,如七夕电影②,柳丝垂垂拜月。

无论明宵,诸君试思前番风雨乎③?

相与上阁,周望不去。

适有灯起荟蔚中④,殊可爱。

或曰:

“此渔灯也。

”(明·谭元春(《三游乌龙潭记》节选)

【注】①頳(chēng):

红色。

②电影:

雷电之光影。

七夕电影:

指作者二游乌龙潭遇雷雨时情形。

③前番风雨:

指二游乌龙潭事。

④荟蔚:

茂密的草丛树林。

10.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庭下如/积水空明B.念/无与为乐者

C.乃回篙/泊新亭柳下 D.适有/灯起荟蔚中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相与上阁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五色忽复杂之(4)或曰:

“此渔灯也。

A.

(1)互相

(2)于是(3)繁复(4)或者

B.

(1)互相

(2)最终(3)繁复(4)有的人

C.

(1)一起

(2)最终(3)再一次(4)或者

D.

(1)一起

(2)于是(3)再一次(4)有的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下冈寻筏,月已待我半潭。

13.两篇文章都描写了月亮,甲文巧用比喻,将月光比作积水,营造了一个▲的美妙境界,衬托出作者▲的心境;乙文也运用了比喻,将月光比作“▲”写出了月下柳丝披拂的迷人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10分)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

朱自清说: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迹。

这遗迹中就有着历史悠久的佛寺遗址——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建。

寺的前身是东吴时期的建初寺。

鼎盛时,大报恩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有寺僧500多人,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皇家寺院,也是影响极大的天下首刹。

工程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

寺临秦淮河,地质稍软。

建造时,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使地质能够承受重压,再在木炭上加铺一层朱砂,防潮杀虫。

建造大报恩寺花了19年时间,而同期工程量数倍于它的北京紫禁城,用时不过3年半。

大报恩寺工程如此费时,不仅是因为地质条件特殊,更主要的是因为琉璃塔的建设难度极大,不得不屡屡延期。

在大报恩寺中,琉璃塔是最著名的单体建筑,它九层八面,高达78.02米,相当于26层楼房的高度,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建筑,而且遍体以五彩琉璃为装饰,有“天下第一塔”的美誉。

琉璃塔的主体为砖砌,除了塔顶有一根“管心木”之外,整个建筑当中“不施寸木”。

可谓绝妙。

其内、外表层全部用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琉璃构件榫合而成。

九层琉璃塔的每一面墙壁之上,都有2扇窗户,共计144扇。

这些窗户全部用磨制得极薄的蚌壳进行封闭,144盏油灯就分别安置在窗户之内。

这些蚌壳制成的窗罩名叫“明瓦”,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建筑采光材料。

塔最顶部是用纯金制成的宝珠,直径约为4米。

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

底层建有回廊。

塔室为方形,塔檐、斗拱、栏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

这种独特的形制与装饰艺术令人叹绝。

塔每层的檐角下都悬挂铜制的风铃,从上至下共152只,即使在轻轻的微风之中,清脆的铃声也可声闻数里。

长夜深沉,佛灯永明。

每当暮色来临之时,9层琉璃塔上就会点燃144盏如火炬般明亮的油灯,彻夜不熄。

无论是月落星稀的傍晚,还是风雨如注的黑夜,无论是在钟山脚下的丛林之中,还是大江之上的渔舟之内,人们都能够看见这座高塔上永不熄灭的灯光。

时人赞曰“白天似金轮耸月,夜间似华灯耀月”。

其铃声其明灯,堪称其时一绝。

此塔开了世界琉璃宝塔的先河,“海外蛮夷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寺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代表着中国历史上极高的建筑艺术成就。

历史上,人们常把大报恩寺比作一顶璀璨的古董级皇冠,而把寺内的九级琉璃塔称作是皇冠上最夺目的明珠。

明人张岱指言“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真是赞誉有力。

(综合相关资料编写)

14.“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依次指的是(▲)。

(2分)

A.大报恩寺九层琉璃塔B.九层琉璃塔大报恩寺

15.明成祖朱棣给琉璃塔御赐了“第一塔”的塔名。

其“绝妙至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加以分条概括。

(3分)

16.结合上下文,回答问题。

(5分)

(1)第三段若改成“工程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

建造时,地基先钉入木桩,然后纵火焚烧,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加铺一层朱砂。

”是否就更简洁明了呢?

请说说你的看法。

(2分)

(2)建造大报恩寺花了19年时间,而同期工程量数倍于它的北京紫禁城,用时不过3年半。

(“不过”,有怎样的妙处?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13分)

从前

燕子

那个人出现在门口的时候,我正坐在门槛上逗猫,冬天正午的太阳很好,像无数根细小的金针穿透棉衣,扎在皮肤上,有点扎人,却很舒服。

我懒洋洋地,猫也懒洋洋地。

他的身影挡住了一半阳光,猫比我早一步跳开去,不满地“喵”了一声,我也退到门槛里面。

他裹着一件很厚的棉袄,这使他的身躯夸张地胖,但脸是瘦的,而且黑——依着小孩子的判断,这是一个典型的“乡下人”。

他的棉袄上有补丁,却不脏。

他开腔了:

“你家大人在吗?

”笑着,似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