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061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原文介绍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常见错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常被写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是人”的意思是:

这些人。

而“斯人”的意思是:

此人。

原文中为“是人”。

注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标题是编者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旨。

2.发:

起,指被任用。

3.于:

从。

4.畎亩:

田间、田地。

畎:

田间小沟。

5.举:

选用,选拔。

6.版筑:

指建筑。

筑:

捣土用的杵。

7.举于士:

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

士,这里指主管狱囚的法官。

8.故:

所以。

9.任:

责任,使命。

10.于:

给。

11.是:

这。

12.苦:

使……痛苦。

13.劳:

使……劳累。

14.饿:

使……受饥饿。

15.空乏:

穷困贫乏。

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穷困缺乏。

16.行:

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

17.拂:

违背。

乱:

使……乱。

18.所以:

用这些方法来。

19.动:

使……惊动。

20.忍:

使……坚强。

21.曾:

通“增”,增加。

益:

增加。

22.恒:

常。

23.过:

过失。

这里用作动词,指犯错误。

24.然后:

这样以后。

25.衡:

通“横”,梗塞,不顺。

26.作:

作为,指有所作为。

27.征:

征验、表现。

28.发:

抒发。

喻:

晓喻,明白。

29.入:

在里面,指国内。

30.法家:

指坚持法度纪律的大臣。

拂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拂:

同“弼”,辅佐。

31.出:

在外面,指国外。

32.敌国外患:

指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

33.生于忧患:

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34.死于安乐:

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背景资料

孟子生活在战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当时,各大国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对此,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提倡“制民之产”,“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推翻;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孟子向往历史上尧舜功绩,到处游说,宣传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寄希望于封建统治发“仁心”,力图维护原始井田制度,使天下归顺,以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

这反映孟子继承并发展前代政治家提出民本思想,对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休养生息,有一定作用。

今天看,孟子思想虽有阶级时代局限性,唯心倒退,但许多间接主张,客观上对人民有利,值得肯定。

原文解释

舜在田野中种田时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海滨隐居之地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赎出得到任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方法来使他们的内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韧,增加他们原本所没有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内心中有困扰,在思想上有阻碍,这样以后才能奋发;(一个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可以相抗衡的敌国势力,那么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人(或国家)会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会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作品赏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

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

借用悲剧哲学家尼采的话来说,是要求我们“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

”(《快乐的科学》)

因为,痛苦与希望本来就同在。

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

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

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

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

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

“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

”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也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作者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约前372-前289),男汉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现在山东省邹城)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与老子、孔子、墨子,并称中国四古董。

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

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

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与孔子一样是在政治上遭到君王的排斥后才去进行教育。

政治主张:

“仁政”“民贵君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之一。

现存七篇,二百六十一章,约8.5万字。

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

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

一般为后人所接受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愤图强的励志且悲壮意识。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7),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篇章结构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2.道理论证

3.类比论证

4.对比论证

纵式论证结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

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三段):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灭亡)。

论点

“人恒过,……”解释“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课文注释及教参翻译均欠妥当,特不揣冒昧,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应是解说“人恒过,然后能改”的。

“然后能改”后的分号,应改为句号。

教参把“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为“心意受到困扰,思虑受到阻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基本上是对的。

但“困”在这里应作忧愁解。

“于”是介词,“在”的意思,把它译作“受到”是欠妥的。

译为“心里忧愁,思绪阻塞,然后才能奋发有为”就恰切多了。

至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课文的注释是“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教参译为“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

”我以为“征于色,发于声”这里应指别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形之于色,发之声,然后使之警觉起来,有所省悟,从而改正错误。

把它译作“(别人对他的错误行为)露出不愉快的脸色,发出讥责的声音,然后使他省悟。

”这样,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就很清楚了。

这个句子说明了“人恒过,然后能改”的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内因“而后作”,二是外因“而后喻”。

这样就解说得较为恰切了。

如果按照教参等的翻译“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不仅意思十分含糊,而且也是无法论证“生于忧患”的。

这句话还得从“喻”字讲起,《说文解字》“谕”义,“其人因言而晓亦曰谕,或作喻。

”《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