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所有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00691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6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学所有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音乐学所有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音乐学所有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音乐学所有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音乐学所有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学所有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音乐学所有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学所有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学所有课程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各类乐音构成要素以准确把握的音乐能力。

二、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并具有运用能力,并且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音高音程、节奏节拍、速度、曲调构成、和弦结构、音阶、调式调性、转调移调、声部进行等各类乐音要素以准确把握的基本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两种唱名法,具有较好的视唱和听辨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五线谱三升三降的视谱能力和简谱视谱能力,旋律、音程与和弦的听辨和记谱能力,复杂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及感知能力,两种谱式的记写和转译能力等。

其课程学习内容的各种知识点和听、唱、写等实际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建成良好的音乐感知力和记忆力。

三、主要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的特点是,以视唱练耳的训练为主线,以听、唱、写等具体的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基本乐理以及和声、合唱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

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包括乐音体系、记谱法、节奏节拍、调及调的五度循环、音程、和弦、调式及调式变音、转调和移调、旋律等方面。

视唱练耳的学习包括三个升、降号内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和声及旋律小调、多声部等各种曲调的视唱,各种音程及和弦的听辨与单声部、多声部旋律的听写、基本节奏与节拍的练习。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共140学时)

1.无升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30学时)

包含了与视唱练耳相关的乐理知识学习、多种节拍与节奏训练,建立良好的节奏感和调式感,养成正确的视唱习惯;

认识、感知各种章程,学习两种谱式及记谱法。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乐音体系、记谱法、节拍节奏、音程、大小调与关系大小调以及C宫系统五声调式等学习内容。

2.一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20学时)

在音程的基础上增加和声听觉训练,如调内和声音程的连接;

熟悉原位与第一转位和弦的结构,感知单个和弦的性质;

掌握固定与首调两种唱名法,学会两种谱式的对译。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调及调的五度循环、五声调式、音程与原位三和弦等学习内容。

3.一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20学时)

加强音程与和弦的构唱与听辨能力,能辨别原位及两种转位和弦,熟悉不同调内的ⅠⅣⅤ级和弦连接;

能进行移调视唱。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调式调性、同主音大小调、和弦原位及转位、移调等学习内容。

4.两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18学时)

加强首调视唱和听记旋律的能力,学习移调记谱;

分辨各种三和弦及转位和弦的性质,进行调内和弦连接的听唱与记谱训练;

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转调及三和弦转位的连接等学习内容。

5.两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18学时)

进行二声部节奏与旋律的听唱与记谱训练;

熟练首调视唱与记谱;

对和弦的性质及音高的听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调内和弦连接的听记及调性分辨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调式变音、增减三和弦及转位和弦等学习内容。

6.三个升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17学时)

在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基础上听辨七和弦(原位及转位);

加强含复杂节奏型的单声部旋律及简单二声部旋律的听记能力;

学习转调视唱。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属七和弦、各种复杂节拍与节奏、转调的学习。

7.三个降号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17学时)

在已有的学习经验上增加含七和弦在内的调内和弦连接的听觉训练,以及多声部视谱即唱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有关各种七和弦转位的连接以及转调的学习。

四、教材与参考书

1.许敬行等编 《视唱练耳》(1-4册)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1年版

2.李重光编著 《基本乐理》(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3.李重光编著 《基本乐理600问》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年出版

4.张振庭编著 《乐理视唱一课三练》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版

5.孙从音、马东风编著 《基本乐科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年版

6.尤家铮、蒋维民著 《和声听觉训练》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1年版

7.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编 《旋律听写教材》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版

8.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编写 《多声部视唱教程》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9.周温玉、蒋维民 《乐理视唱练耳考级教程》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版

10.彭叔芝编著 《基础音乐理论纲要及习题》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年出版

五、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相关课程:

和声、曲式分析、合唱、指挥、即兴伴奏、钢琴即兴弹奏等。

六、课内外学时对比

1:

6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取综合评价方式,即将视唱、练耳及乐理,按照4:

3:

3的评分比例统计考试分数,同时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最后得出综合评价分数。

评分采用百分制。

在具体的考核方式上,视唱部分采取面试方式进行,随机抽谱、读谱后视唱;

乐理与练耳以A、B卷的出题方式命题,实行卷面考试。

考题内容以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概念性的内容体现在实际能力测试题中,不求死记硬背。

考核总成绩由平时课堂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占30%)加上期末考试成绩(占70%)组成。

《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

12099019

70

4

音乐学本科一年级

ChineseFolkmusic

一、教学任务与目的

本课以培养、增强学生热爱我国民间音乐的情感及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

学习并掌握各地民间音乐代表性乐种的基础知识及音乐特征,熟唱、背唱各地民间音乐中的代表性作品;

能分析、鉴赏不同类型的风格及体裁。

弘扬优秀传统音乐,使学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者。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使学生逐渐热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能够鉴赏不同体裁、地域、风格的民间音乐,并演唱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些基础理论。

加强学科渗透,在课堂上有机结合视唱练耳、曲式分析、中国音乐史等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记录、分析、理解民间音乐的能力有所提高。

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民族音乐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从世界、社会、文化等更大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并为学生今后可能会进行的田野调查作好一定准备。

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因教材施教,提倡实践,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演唱、多媒体教学、请民间音乐进课堂等手段,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鉴赏力和感受力。

课程难点是较为准确地把握各地风格,理解各地民间音乐的人文内涵。

课程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各地民间音乐的大致特点,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三、主要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共70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特点、范畴、源流,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中国传统音乐的体系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点。

绪言(2学时)

第一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2学时)

第二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10学时)

第一节 民间音乐(6学时)

第二节 文人音乐(4学时)

第三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体系(46学时)

第一节 三大乐系(4学时)

第二节 中国音乐体系的十二个体系

(一)吴越支脉(8学时)

(二)齐鲁燕赵支脉(8学时)

(三)秦晋支脉(8学时)

(四)荆楚支脉(4学时)

(五)巴蜀支脉(4学时)

(六)闽台支脉(4学时)

(七)粤海支脉(2学时)

(八)少数民族音乐(8学时)

第四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6学时)

总复习(2学时)

机动(非师范/2学时)

四、教材及教师用书

1.王耀华、杜亚雄编著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江明惇著 《汉族民歌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3.周青青著 《中国民歌》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年版

4.袁静芳著 《民族器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年版

5.于林青著 《曲艺音乐概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年版

6.蒋青著 《中国戏曲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年版

五、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国音乐史、视唱练耳、曲式分析、基本乐理等。

课程考核的主要原则是,不提倡死记硬背,结合一些基本的概念、事实、观念,以检测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思维能力为主。

可以采取卷面笔试、课堂提问、专题写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卷面考试可以开卷。

修毕总成绩可以包括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或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成绩(背唱、笔试或专题写作)。

平时成绩占20%;

期末成绩占80%。

其中背唱占40%,笔试占40%。

背唱成绩从演唱风格和韵味、熟练程度、乐感、方言等方面打分。

采用百分制记分。

《和声与键盘和声》教学大纲

12099004

72

音乐学本科二年级

harmonyandkeyboardharmony

一、教学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和声及键盘和声方面知识的应用能力、音乐作品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将此三种能力综合运用于未来的音乐教育教学及社会音乐活动中的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使使学习者比较系统地理解和声基本理论,掌握一定的和声写作能力、音乐作品的和声结构、和声技法的分析能力以及与其它作曲技法相互配合进行音乐作品写作和对乐队配器的能力,以及普通音乐教师应掌握的与本课程相关的能力。

和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对现有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多方位的改革,将高科技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运用于本课程的教学之中。

要采取理论、作品分析、写作、键盘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应重点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写作练习与键盘实践同步并重的教学原则。

另外,还应注意加强民族和声内容的教学。

三、主要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共72学时)

自然音体系的各类三和弦及常用的七和弦、九和弦以及各类重属和弦的连接,常见和弦外音的使用,近关系转调,民族调式和声的基本知识等。

上学期:

1.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12学时)

2.终止、三音跳进、终止四六和弦(6学时)

3.正三和弦的第一转位(6学时)

4.经过和辅助的四六和弦(2学时)

5.属七和弦极其转位属、七和弦解决时的跳进(6学时)

6.机动(4学时)

下学期:

7.大小调完全功能体系(2学时)

8.II级三和弦与六和弦、和声大调(4学时)

9.Ⅵ级三和弦、下属七和弦(4学时)

10.导七和弦、属九和弦(4学时)

11.属功能组较少使用的和弦、弗里吉亚进行(4学时)

12.重属和弦(6学时)

13.离调、转调、到一级关系的转调(6学时)

14.调式和声(4学时)

15.机动(2学时)

1.[苏]斯波索宾、杜波夫斯基等合著 《和声学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版

2.黄虎威著 《〈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 华乐出版社,2000年版

3.杨通八编著 《初级和声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兴德米特著 《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上、下)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5.吴式锴编著 《和声分析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