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考前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97800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8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基础知识考前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教育基础知识考前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教育基础知识考前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教育基础知识考前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教育基础知识考前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基础知识考前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基础知识考前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知识考前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基础知识考前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

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1)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教育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

第二,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第三,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

(2)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的特征具有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

中国古代教育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书、礼、易、春秋);

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设有“六学二馆”,即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较强。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现代教育:

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二,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第三,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第四,师生关系民主化。

第五,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4)20世纪后期教育的特征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部分人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

与之相关的就是现代教育的公平性,即现代教育要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实际上的公平。

这就是说,现代教育的公共性也就是现代教育的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是指:

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

生产的发展也越来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

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人们日益认识到: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

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

教育的经济功能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充分的重视,教育改革因此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条件。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是指:

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现代教育的未来性是指:

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是指:

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

现代教育的终身性是指:

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有:

西方的如毕达哥拉斯的《金言》、柏拉图的《理想国》与《美诺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与《尼各马可伦理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中国的如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庄子的《庄子》、无名氏的《中庸》、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等等。

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教育专著、如《学记》、《大学》、韩愈的《师说》等。

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是否可教”,以产婆术闻名。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阶段

(4)教育理论发展阶段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著名的英国学者培根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的宗教改革家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他在1632年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这本书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但是,由于他的宗教立场和目的,人们又很难把它看成一本真正的科学著作。

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英国哲学家洛克于1693年出版了《教育漫话》,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出版了《爱弥儿》,深刻地表达了卢梭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是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

他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思想。

自然教育有两层意思:

一是儿童的教育要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的乡村进行;

二是教育要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卢梭还把教育划分为婴儿时期的教育(0-2岁)、儿童时期的教育(2-12岁)、少年时期的教育(12-15岁)和青年时期的教育(15-20岁)四个时期。

这是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而且是建立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基础上的。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后来由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人兴趣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康德、杜威等哲学家的教育学说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瑞士的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年),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于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期间,该大学规定每位教授轮流讲授教育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

康德先后于1776-1777学年和1786-1787学年讲授教育学。

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他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他还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就是根据某一种教育理想进行的“教育试验”;

康德之后,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最重要贡献的就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

他首先强调的是教育学要有“自身的概念”。

他非常明确地指出,“普通教育学必须把论述基本概念放在一切论述之前”,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科学的统一性。

赫尔巴特不仅论述了科学教育学的独特性,而且还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

还创办了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

杜威的教育思想。

代表性著作有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

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

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特别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论述了在前苏联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

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编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这本书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段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

另一方面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

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第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基础。

(三)运用

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1)现代社会是生产社会化社会。

(2)现代社会是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现代化社会。

(3)现代社会是科学化社会。

(4)现代社会是民主化、法制化社会。

(5)现代社会还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日益高涨

(2)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化和现实化

(3)教育与社会生产更加紧密联系

(4)终身教育理想正在逐步实现

(5)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重点

(6)教育技术现代化

(7)教育国际化势头日益强劲

(8)更关注全球命运和未来发展

(9)现代教育日益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

1、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