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97661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关键词]综合国力 国家战略能力 国家利益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七大要素。

①国家战略能力是指主权国家将战略资源转化为实现各项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

它既包括国家在非战争状态下,处理危机、营造和形成有利的安全战略态势的能力,也包括国家在战争状态下,遏制战争、赢得战争的能力。

构成国家战略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

战略资源、转化机制和战略谋略。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既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巨大的区别。

正确理解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而科学地谋划、制定和实施各项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的联系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是一对联系极其密切的概念。

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即综合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战略能力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而国家战略能力又对综合国力具有反作用,国家战略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综合国力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综合国力的定义各有差异,但都一致认为它是一个主权国家可资利用的全部资源的总和。

这里的“资源”既包括物质层次上的内容,也包括精神层次的内容;

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也涉及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

也就是说,一个主权国家的各个侧面都被容纳在综合国力这个范畴之中了。

国家战略能力中的“战略资源”就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

虽然“战略资源”不可能像综合国力那样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众多的指标,但它仍是将综合国力中的有关指标吸纳进其外延之中,只不过根据是否直接影响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一标准而对综合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甄别和“扬弃”,但“战略资源”的“母体”仍是综合国力。

脱离开综合国力这个“母体”,国家战略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也恰如西塞罗所言,“没有实力,何以对付实力?

”②相对于综合国力而言,国家战略能力融入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

-----------------------------

①黄硕风:

《综合国力新论:

兼论新中国综合国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2-13页。

对综合国力的界定,国内学者还存在着分歧。

譬如,王诵芬等认为,综合国力就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从整体上来计量的社会生存发展诸要素的凝聚总和。

它主要包括资源、经济活动能力、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科技能力、社会发展程度、军事能力、政府调控能力、外交能力(王诵芬主编:

《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5-68页)。

胡鞍钢等认为,综合国力是各类国家战略资源之总和。

它主要包括经济资源、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知识技术资源、政府资源、军事实力和国际资源(转引自[美]阿什利&

#8226;

泰利斯等著,门洪华等译:

《国家实力评估:

资源、绩效、军事能力》,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中美日俄印综合国力的国际比较:

兼论中国大战略”)。

但是,这些观点与黄硕风先生的观点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②转引自[美]肯尼思&

N&

华尔兹著,倪世雄等译:

《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来看,国家战略能力的发挥须臾也离不开综合国力,也不能脱离综合国力这个条件和手段。

国家战略能力的发挥程度,同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综合国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现实的综合国力为依托,也就不会产生强大的国家战略能力。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越高,它的战略能力就越强。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在很多情势下是相辅相成的,成正比例对应关系的。

综合国力作为一个整体是国家战略能力形成的基础,而且,在一些情况下,综合国力的某些特殊要素还可以直接转化为国家战略能力。

这一点可从核武器的发展史中管窥一斑。

随着二次大战的结束,美苏的同盟关系也走到了尽头。

在以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双方发生过激烈的摩擦、严重的危机甚至剑拔弩张的冲突,但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冷战并没有变成热战,在小约瑟夫&

奈看来,其中的主要原因既不是发达国家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根本就不想打仗,也不是超级大国追求有限的扩张主义目标,更不像新现实主义领军人物肯尼思&

华尔兹所认为的由两个国家(而不是两个紧密的同盟)占据主导地位的、纯粹的两极结构的稳定性,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核武器和核威慑的特殊性质①。

美苏之间核军备竞赛的结果就是核均势的形成。

核均势不同于传统均势而体现出了其自身的特征。

“核均势结构形成后,内部虽然也不乏变化和震荡,但它的走向不是趋于不平衡,最终使均势天平倾斜,而是在不断调整使平衡精确化和稳定化。

”核均势结构不断推动和加强着“恐怖和平”的维持,因为“传统均势遭到破坏,一般只对欧洲部分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而核均势一旦被破坏,美苏的自身安全会受到致命威胁”。

②所以,美苏核均势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威慑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冷战的“热化”。

与此同时,国家战略能力又对综合国力发挥着强大的制约作用,影响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发展。

从国家安全的视角看,国家战略能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更不可小觑。

国家战略能力是沟通和连接现有综合国力与未来综合国力的桥梁,即现有综合国力→国家战略能力→未来综合国力。

国家战略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未来综合国力的强弱,乃至国家国际地位的起落。

国家战略能力的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或制约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任何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未来之发展大体上呈以下三种景象:

一是发展势头旺盛,无论是横向地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纵向地与自己的历史相比,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性发展;

二是虽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有所进步,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又有所落后,综合国力维持原有水平;

三是由于国内危机或外部战争等,综合国力锐减,不仅与过去相比出现了倒退,而且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相比更是相当落后。

三种发展景象意味着国家战略能力的强弱,结果将决定各有关国家综合国力的水平。

有的国家因循守旧,而有的国家与时俱进;

有的国家抱残守缺,而有的国家开拓创新,其结果必然是大相径庭:

或歌舞升平,或危机四伏。

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提价,为伊朗带来了丰厚的石油收益。

石油收入从原来的每年40亿美元增加到1974年的200多亿美元。

当时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似乎被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制造的虚假安全和脆弱繁荣冲昏了头脑,幻想石油美元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甚至认为可以进口伊朗所需要的一切,并自以为是地认定“在十年或十五年内,伊朗要完全摆脱落后状态,成为像日本和西德那样的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国家”③。

巴列维国王乘机花巨资购买大量武器,以图圆其“军事强国”之梦。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资料,1976年伊朗输入的武器已占第三世界输入武器总值的23%,平均每人负担军费230美元,超过本国农村人均收入的一半多,消耗了大量的石油美元。

同时,巴列维王朝无选择地盲目引进、购买外国的机器设备,但由于缺乏宏观调控能力,造成经济发展战略与现实相脱节。

战略决策上的失误销蚀了来之不易的石油美元,使巴列维政权的经济繁荣和军事强盛之梦落空,从而失信于民,以致最终完全失去民心而倾覆。

①[美]小约瑟夫&

奈著,张小明译:

《理解国际冲突:

理论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②顾德欣:

《战争新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57158页。

③[伊朗]阿什拉芙&

巴列维:

《伊朗公主回忆录》,新华出版1984年版,第178页。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的区别

与国家战略能力和综合国力的联系相比,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之间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凸显国家战略能力的独特性和重要价值。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综合国力研究的主体是国家或国家集团,但国家战略能力研究的主体不只是国家,还有那些具有与国家相当的能力或者说能够制造和产生具有战略意义威慑力或影响力的个人、组织。

自民族国家诞生以来,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行为体历来并不仅仅限于国家或国家集团。

詹姆斯&

多尔蒂等指出,个人、次国家组织(譬如政党、传播媒介和无数的特殊利益集团等)、民族国家、非政府组织、由国家或国家代表组成的国际集团和组织等都是国际政治的行为体。

①星野昭吉对1948-1972年行为体参与合作、纷争、暴力冲突等行为模式进行了分析,而后提出行为体可区分为国家(具体指政府)、政府间国际组织、非国家组织、国内社会集团和个人五种类型。

②他的量化分析表明,国家参与合作、纷争、暴力冲突这些行为模式的的比率分别达到了90.3%、88.6%和87.1%③,但仍然还有其他行为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就个人而言,它虽不可能具备国家那么强大的实力,但可以起到国家行为所起甚或起不到的作用。

譬如,1997年发端于泰国、席卷整个世界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就是手中握有大量游资的“操手”索罗斯牵动、操作造成的。

这是许多弱小国家利用自己的全部国力也无法做到的。

1999年陈盈豪制造的CIH病毒仅在发作的前十天,全球至少有60万台以上电脑染毒,受害国家遍及亚洲及美洲。

韩国、中国、土耳其、孟加拉、新加坡、印度受害较重。

全部损失近千亿美元。

而且每年到4月26日,这种病毒就会发作,令电脑用户提心吊胆。

在世界相互依赖和经济自由化的推动下,近几十年来,跨国公司发展速度相当快。

1969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有7276家、分支机构27万多家。

④现在全世界跨国公司总计有6万多家,50多万个海外分支机构,控制了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90%。

⑤巨大的金融资源和经济实力赋予它们对各国政府和国际事务相当大的影响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代传播媒介日趋多样化,报纸、广播、电视和因特网等层出不穷,影响日益扩大。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众舆论的构成,公众通过媒体信息获得关于公共问题和政治人物的知识”⑦。

就国际组织而言,除政府间国际组织外,目前还存在着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这些组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甚至军事等各个层面。

本&

拉丹及其领导的“基地”组织至今依然令不可一世的美国头痛;

恐怖主义组织发动的“9&

11事件”,彻底打破了令美国人沾沾自喜的地缘优势,进而不得不调整国家安全战略。

现在,国际社会愈加关注来自非国家行为体尤其是具有跨国作战(transnationaloperations)能力的恐怖主义者的各种威胁。

⑧国际关系的行为体不能再简化为主权国家。

其次,从研究内容来看,综合国力研究更关注数量上的多少,而国家战略能力研究更为关注的是质量上的优劣。

综合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