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学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9505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禽学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养禽学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养禽学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养禽学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养禽学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禽学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点.docx

《养禽学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禽学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禽学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点.docx

养禽学第二章家禽的生物学特点

养禽学第二章家禽的生物学特点

养禽学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特点

第一节 一般特征

在动物学分类中,家禽属于鸟纲,其中鸡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鸡属,鸭属于鸟纲雁形目鸭科河鸭属,鹅属于鸟纲雁形目鸭科雁属,火鸡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火鸡属,鹌鹑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鹌鹑属。

家禽具有鸟类适于于飞翔的身体结构,但家禽经过人类长期的驯化,大多数已不具备飞翔的能力。

家禽为鸟纲动物,具有适于飞翔的身体构造。

一、家禽的一般特征

(1)全身被羽毛覆盖

(2)没有牙齿

(3)骨骼大多愈合

(4)前肢演化为翼,雄肌与腿肌发达

(5)有嗉囊和肌胃

(6)横膈膜只剩痕迹,肺小,有气囊,气囊和骨骼相连

(7)没有膀胱,排出固体的尿酸盐

(8)母禽只有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发育

(9)产卵而无乳腺

(10)睾丸位于体腔内,泄殖腔是混合开口

(11)鸭和鹅后趾有蹼。

浦东鸡

鸡的器官

火鸡

鸡的骨骼

二、鸡的羽毛

家禽的体表为羽毛、皮肤和鳞片所覆盖。

小鸡刚出壳时几乎没有羽毛,除了两翅和尾部,全身覆以初生绒毛。

4-5周龄时全身羽毛长齐,这些羽毛在8周龄时换掉。

体表各部位羽毛的形状差别很大,公鸡颈羽、鞍羽、翘羽等某些羽毛长得长而且窄。

鸡有多种羽毛颜色,一片羽毛上也有多种花纹。

羽毛的颜色和花纹是可以遗传的,也是最初培育品种的重要特征。

鸟类不同于其他脊椎动物,他们的身体几乎完全被羽毛所覆盖。

羽毛主要是有角蛋白组成。

成年鸡的羽毛每年更新一次,脱去残旧羽毛,全身换上新的羽毛,这个过程称为自然换羽。

羽毛生长受激素控制,换羽时鸡停止产蛋或减少产蛋,换羽频繁的鸡产蛋少。

鸡也可以采取人为控制的方法进行强制换羽。

(1)羽毛的种类

羽毛一般分为正羽、绒羽、毛羽(线羽),还有一部分纤羽、粉羽和半线羽。

正羽分为飞翔羽和体羽。

正羽着生的部位为羽区。

飞翔羽又分为附在掌骨上的主翼羽和前臂上的副主翼羽。

绒羽包括新生雏鸡的初生绒羽和成年鸡的绒羽,起保温作用。

毛羽毛羽比较细软,紧靠每个正羽的毛囊,它具有一条细而长的羽杆,在游离端处有一撮羽枝或羽小枝。

家禽的羽毛种类

(2)羽毛的结构

羽毛的下端称为羽根,其上部为羽轴,羽轴使羽毛坚硬挺直,由羽轴伸展出羽支。

除了羽轴之外,其他各部位在羽毛的扁平部位处啮合在一起。

在羽毛基部,各部啮合不明显而成松散结构的绒毛状,其颜色与主羽片不同。

鸡的翼羽构造非常复杂,其变化在生产上很重要。

将鸡翅展开,可以看到两排宽大的羽毛,靠近尖端最长的一排为主翼羽,共有10根,根部有一排较短的羽,称为覆主翼羽。

靠肩有一排较短的羽毛称为副翼羽,通常有14根,其上也有一排较短的覆副翼羽。

主翼羽和副翼羽之间有一根短的羽毛,称为轴羽。

主翼羽由轴羽向外依次数起,换羽的次序也是如此。

成年鸡的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刚出壳的雏鸡则有所不同。

根据雏鸡翼羽的形态可以对初生雏鸡进行雌雄自别。

慢羽小鸡(主翼羽短于覆主翼羽)

快羽小鸡(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

慢羽小鸡(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

慢羽(长度不清晰)

快慢羽对比(左快右慢)

(3)换羽

雏鸡刚孵出时,除了翼和尾尖以外,全身被绒羽覆盖,称为幼年羽,绒羽的保温能力很差。

随着年龄的增长,绒羽渐渐被羽毛代替,7周龄左右身体完全被青年羽覆盖,青年羽的保温能力比绒羽强。

主翼羽从第一根到第十根在40-115日龄依次更换为青年羽,在72-165日龄依次更换为成年羽,体羽在98-135日龄开始更换为成年羽,性成熟时鸡基本上已换成成年鸡羽。

自然状态下多数鸡是在春天自然孵化,秋天产蛋,第2年秋天产蛋一年后开始换羽。

换羽的目的是更换新羽毛有更好的保温性能和飞翔能力(家鸡已丧失)。

母鸡换羽比公鸡强烈,换羽时一般停止产蛋。

一些高产蛋鸡边产蛋边换羽,没有明显的换羽休产期。

换羽的顺序通常是颈部、胸部、体干、尾、翼。

由轴羽端开始主翼羽依次脱换。

为了延长蛋鸡的利用时间,可以实行强制换羽。

三、鸡体结构

鸡体一般可分为头部、躯体、尾部和足部。

鸡的头部形态及发育程度能够体现品种特征、性别、生产力高低及体质差异,鸡的头部可以分为以下及部分。

(1)冠与肉髯:

冠与肉髯都是皮肤的衍生物,是富有血管的上皮构造,成年鸡一般都呈红色。

冠位于头的顶部,肉髯在下颚的下方,左右各一个。

鸡的冠是可以遗传的,冠形作为品种的特征之一在标准品种的培育时期很受重视,常见的冠形有单冠、玫瑰冠、豆冠、胡桃冠、杯状冠、草莓冠、V型冠,现代商业鸡种大部分为单冠。

鸡的冠型

第二节 解剖学特点

一、消化系统

1.口腔

家禽没有唇也没有牙齿,只有角质化了的坚硬喙(俗称嘴),陆禽为圆锥形,水禽为扁平形。

禽类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内含少量的淀粉酶,在消化食物上所起的作用不大,饲料在口腔内被唾液稍微浸润即进入食道。

舌粘膜的味觉乳头不发达,分布于舌根附近。

鸡内脏器官分布模式图

2.食道与嗉囊

食道是一条长管,从咽开始沿颈部进入胸腔,在胸部入口处之前膨大形成嗉囊,陆禽呈球形,水禽成纺锤形,具有贮存和软化食物的功能。

3.胃

分为腺胃和肌胃。

腺胃呈纺锤形,主要分泌胃液,食物通过腺胃的时间很短。

肌胃又称砂囊,呈椭圆形或圆形,肌肉很发达,大部分由平滑肌构成,内有黄色的角质膜(即中药鸡内金),非常坚韧。

由于发达肌肉的强力收缩,可以磨碎食物,类似牙齿的作用。

4.肠道

家禽的消化道短,仅为体长的6倍左右,而羊为27倍,猪为14倍。

由于消化道短,故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大大地短于家畜。

如以粉料饲喂家禽,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雏鸡和产蛋鸡约为4小时,休产鸡为8小时。

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成。

大肠包括一对盲肠和一段短的直肠。

盲肠为两条平行肠道,其盲端向心。

5.泄殖腔

为禽类所特有,直肠末端与尿生殖道共同开口于泄殖腔。

被两个环行褶分为粪道、泄殖道和肛道。

在肛道背侧还有一个开口,通一梨状盲囊,称为腔上囊,也叫法氏囊,内有发达的淋巴组织,对抗体形成有重要作用,法氏囊炎是威胁养鸡业的一种疾病。

性成熟开始,腔上囊逐渐萎缩退化。

二、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肺和特殊的气囊组成。

鸡的肺很小,气囊是充满空气的膜质囊,一端与支气管相连,另一端与四肢骨骼及其他骨骼相通。

气囊共有9个,即一个锁骨间气囊、两个颈气囊、两个前胸气囊、两个后胸气囊和两个腹气囊。

鸡右侧肺和气囊

三、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

鸡的生殖系统的特点是母鸡仅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发育,没有乳腺,后代繁殖是以产卵的形式,然后再进行体外孵化。

公鸡的阴茎退化。

1.母鸡的生殖器官

母鸡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和输卵管两部分。

卵巢分泌雌激素和产生卵子。

输卵管分为漏斗部、狭部、膨大部、子宫部、阴道部,各部位长度、功能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鸡蛋的形成时间大约在23-26小时,高产鸡鸡蛋形成时间短于低产鸡。

母鸡与其他家禽一样具有区别于哺乳动物的繁殖特点,即能连续排卵和产生受精卵,受精蛋在体外发育。

此外,母鸡的卵巢是单侧发育,右侧卵巢及输卵管在胚胎发育的第7-9天停止发育,只有左侧卵巢及输卵管继续发育。

产蛋母鸡生殖器官

              母鸡生殖器官

输卵管部

长度

卵停留时间

功能

漏斗部

9

15min

承受卵、受精场所

膨大部

32

3h

分泌蛋白

峡部

10

80min

形成内、外壳膜,注入水分

子宫部

11

18-20h

注入子宫液,形成蛋壳,着色,壳外膜

阴道部

10

几分钟

通过

2.公鸡的生殖器官

公鸡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睾丸,呈豆形,位于腹腔体中线背系膜两侧的肠体腔背侧。

未成年鸡的睾丸只有绿豆样至黄豆样大小,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受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影响,到性成熟时性活动期的睾丸可长达3.25--5.60cm,重量达到体重的1%。

通常蛋用品种轻型鸡睾丸较轻,约为8-12克,中型蛋鸡15-20克,肉用品种约17-25克。

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场所。

公禽生殖泌尿器官

鸡精子的构造

公鸡附睾很小,是位于睾丸背侧的精细管,是精子成熟的地方。

公鸡胸腹腔背侧弯弯曲曲的白色小管,左右各一条,是精子成熟和储存的场所。

公鸡只有退化的交配器,位于泄殖腔腹面内侧,是由八字状襞勃起围成输精沟,精液自沟中流出。

第三节 生理特点

一、体温高、代谢旺盛

1.体温

几种禽类的体温比较:

鸡41.5℃;鸭41.1℃;鹅40.6℃;火鸡40.9℃;鹌鹑41-42℃。

家禽心率的范围一般在160-470次/分钟,鸡平均心率为300次/分钟以上。

而家畜中马仅为32-42次/分钟,牛、羊、猪为60-80次/分钟。

家禽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家禽与其他恒温动物一样,依靠产热、隔热和散热来调节体温。

一般在7.8-30℃的范围内,体温调节机能健全,体温基本上能保持不变。

对高温的反应更比低温反应明显。

当鸡的体温升高到42-42.5℃时,则出现张嘴喘气,翅膀下垂,咽喉颤动。

这种情况若不能纠正,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

通常当鸡的体温升高到45℃时,就会昏厥死亡。

2.基础代谢旺盛囊

             不同畜种的基础代谢比较

畜种

基础代谢量(千卡/日/kg)

耗氧量(ml/h/kg)

排出CO2(ml/h/kg)

15.57

328

320

14.43

353

341

21.1

392

336

56.0

739

711

3.生产量

快大肉鸡:

初生重约40g,38天后可达2000g,增长了50倍。

北京鸭:

初生重约55g,38天后可达2700g,增长了50倍。

蛋鸡:

1只体重1.8kg的母鸡,年产蛋18kg以上,增加了10倍。

二、繁殖潜力大、繁殖速度快

1.雌性:

每只母鸡一年可以获得200多个后代。

2.雄性:

雌雄配比1:

10-40;家禽的精子活力强,一般在雌禽输卵管内可以存活5-10天。

3.受精卵:

体外孵化,可保存7-20天。

三、对饲料营养的要求高

1.生产量大,产品质量高

2.消化能力较差

3.在舍饲笼养时,营养全部来自饲料

四、对环境变化敏感

1.神经类型比较敏感

2.光照强烈影响繁殖(产蛋)

3.环境温度、通风换气、有害气体浓度等影响生理状况和生产性能

五、抗病能力差

1.身体构造

2.生产方式

3.种禽和产品全世界范围的流通

六、多数适合工厂化饲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