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6230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解析版.docx

《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解析版.docx

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解析版

浙江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杭州市)科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

【答案】A

【解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C18中18的含义是一个C18分子中含有18个碳原子。

故选A

2.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氧化钠:

2NaNO3+10Na=6Na2O+N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NaNO3属于氧化物

B.生成物N2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N2)保持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A.氧化物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而NaNCh由3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物质的化学性质由直接构成它的微粒保持,而氮气由氮气分子组成,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保持,故B正确;

C.复分解反应指的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而该反应是化合物与单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该反应中钠元素从0价变为了+1价,氮元素由+5价变为了0价,两者化合价都变了,故D错误;故选B

3.2020年初以来,世界多地先后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遗传病

B.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没有预防效果

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D.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4.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

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

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A.皮肤血管收缩B.汗液分泌增加C.浑身肌肉颤抖D适当增添衣裤

【答案】B

【解析】环境温度高于体温,需要增加散热,可以通过血管舒张、增加汗液分泌和适当减少衣物来实现

A.血管收缩减少散热,故A不正确;

B.汗液分泌增加可以增加散热,故B正确;

C.肌肉颤抖会增加产热,是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的反应,故C不正确;

D.适当增添衣裤可以减少散热,故D不正确;故选B

5.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B.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nm

C.一个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3m/s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常识与单位换算问题

A.中学生体重约50kg,G=mg,即重力约500N,A错误;

B.100张纸厚度约为8mm,即8xl0_3m,平均一张纸厚度为lnm=10_9m,故B错误;

C.一个成年人质量约为60kg,重力约为600N,双脚面积约为20cmx20cm=400cm2=0.04m2根据P=F/S,可知P=600N/0.04m2=15000Pa;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1.5m/s,D正确;

故选D。

6.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答案】C

【解析】

A.视野中没有细胞,如果没有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则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细胞,故A正确;

B.如果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则没有光线通过,所以视野中不会出现光斑,故B正确;

C.视野中如果有黑色圆圈,是有气泡产生,不是细胞数量太多,故C错误;

D.显微镜所成的像是上下左右都相反的像,显微镜下往左移动,其实际操作是往右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7.小金在野外观察到4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

A.PB.QC.RD.S

【答案】C

【解析】通过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对桃树进行检索,首先桃树是有叶的,选择的是la,对应到检索目录2,然后桃花是有花粉的,对应到2a,对应检索目录3,同时桃树是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种子是有果皮包被的,对应检索目录3a,则检索到的是R,故C正确;故选C。

8.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有利于关节的灵活运动

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

C.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

【答案】B

【解析】

A.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运动灵活自如,故A正确;

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故B错误;

C.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气体交换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故C正确;

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故D正确;

故选B

9.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

D.青藏高原是由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答案】C

【解析】

A.岩石圈被断裂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故A选项错误;

B.板块交界带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多火山、地震等地壳运动,而不是地球表面的陆地,B选项错误;

C.中国位于亚欧板块,所以杭州是处于亚欧板块上的,C选项正确;

D.青藏高原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而不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C。

10.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牧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答案】A(

【解析】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若釆用稀硫酸会生成硫酸钙,由于硫酸钙是微溶物,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从而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A错误;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釆用向上排空气法来进行收集,故B正确;

B.将二氧化碳导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C正确;

由图可知蜡烛熄灭了,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正确;故选A

1l.有外形相同的两根钢条M、N,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都有较大吸引力。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M无磁性、N无磁性B.M无磁性、N有磁性

C.M有磁性、N无磁性D.M有磁性、N有磁性

【答案】D

【解析】

A.若M无磁性,N无磁性。

则甲图、乙图两种接触方式,均不会产生较大吸引力,A

错误;

B.若M无磁性,N有磁性。

则甲图,二者间产生较大吸引力,因为N钢条具有吸引M钢条的能力;但乙图,M钢条接触的为N钢条的中间位置,此处磁性较弱,无法产生较大吸引力,B错误。

C.若N无磁性,M有磁性。

则与B选项相反:

甲图,N钢条接触的为M钢条的中间位置,此处磁性较弱,无法产生较大吸引力;乙图,二者间产生较大吸引力,因为M钢条具有吸引N钢条的能力,C错误;

D.若M有磁性,N有磁性。

甲图中,接触部位处为N钢条磁极,磁性强,产生较大吸引力;乙图中,接触部位为M钢条的磁极,磁性强,产生较大吸引力。

满足题目描述现象;

故选D。

12.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

据图分析可知

A.纬线a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答案】B

【解析】

A.a纬线为北回归线,故A错误;

B.①位置在春分之后、秋分之前。

可知①节气为夏至,故B正确;

C.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分或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故C错误;

D.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

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不是同一平面,产生了黄赤交角。

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可以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13.小金在配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C,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答案】D

【解析】

A.10°C时在100克水中加入40克硝酸钾,最后得到的溶液为120.9克,说明只有20.9克的硝酸钾溶于水中,所以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故A错误;

B.60°C时在100克水中加入40克硝酸钾,最后得到的溶液为140克,说明此温度下100克的水可以溶解40克的硝酸钾,但不能说明是最多溶解40克,得到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不能得到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故B错误;

C.未加热时,溶质质量为20.9克,溶液质量为120.9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3%,加热将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加为40克,溶液质量为1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故C错误;

D.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C,因为在IO。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克,降温时,溶解度减小,硝酸钾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

【答案】D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且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ABC选项都不正确,故选D。

15.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

对应右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

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照相机:

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放大镜:

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D.放大镜:

被观察物体应在内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答案】A

【解析】

A、B选项:

照相机成像在相机内部胶片上,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对应物距应大于两倍焦距,故应在甲区域内,A正确,B错误;

C、D选项:

放大镜的使用,人眼观察到的像与物体在同一侧,并且放大正立,属于虚像,则此时对应的物距应小于焦距,故应在丙区域内,所以C,D都错误;故选A

16.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A.混合物中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镒,加热蒸发得到的还是二者的混合物。

二氧化镒不溶于水,应该将混合物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镒固体,故A错误;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只能检验是否有氧气,不能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B错误;

C.加入氯化钥,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盐酸,所以可以通过加氯化钥鉴别盐酸和硫酸,故c正确;

D.铜和银都不与盐酸反应,无法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去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故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