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7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docx

《《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docx

《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

《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够学会与父母去沟通,与父母之间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并使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还要使学生能够合理的在青春期调控自己的情绪,克制住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逆反心理”,使自己与父母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2、能力目标:

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拓展学生知识范围与视野,并通过做学案上的选择题和判断题,提高对学生关于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现象的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解决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3、情感目标:

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要尽自己的所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二、  教材的地位:

1、本单元以爱小家(家庭)和爱大家(家庭)为教育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能够孝敬父母和长辈,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学会主动与父母沟通,与家庭成员共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教育学生认同祖国文化,珍惜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继承伟大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在整个初二上册教材中,本单元具有基础和铺垫的作用。

初二上册政治主要内容就是学会交往、合作,本课的内容是如何在家庭中学会交往,可以说为其他单元知识的讲授奠定基础,地位非常重要。

而本课题:

学会与父母沟通。

则是本单元的落脚点和承接点。

只有能够与父母正常的交往沟通,才能有正常的寂庭生活,从而为爱家,爱国,与他人交往打下基础。

因此本课题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作为教师,对此必须具有清醒的认识

教材分析:

1、重点:

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一般人认为父母与子女是至亲骨肉,即便有矛盾,也不会影响与子女的关系,却很少想到子女长大了独立生活、摆脱父母“监视”的欲望。

因此研究影响子女父母沟通的原因,对于父母子女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把它列为本课的重点。

2、难点:

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初中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意义和重要性,但是怎样去与父母交流,学生由于自己的经验却很难有一个正确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体系。

因此我们把它列为本课的难点。

3、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

(1)理论引导。

通过讲述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论上对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一个全面的了解。

(2)实践锻炼。

通过以简短的语言概括与父母交流的方法,使学生感性的了解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

(3)为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教材设置了几个同学不同的事例和其它几个阅读材料,并结合材料提出了思考、讨论、交流的相关问题,“相关链接”中又提出了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告诉我们应怎样去控制。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以上栏目内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并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分析式等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活动

四、教学方法

教学是门艺术,既需要规范性,更需要创造和有所实践,针对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创造性思维培养法、当堂训练法、演讲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事例、材料的分析,归纳出有关的观点和原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学法

针对本课特点,我指导学生用以下学法:

分析归纳法、讨论法、知识迁移法。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具体教学进程设计思路

环节一:

话题讨论,精彩案例导入新课(3分钟)

环节二:

出示目标(1分钟)

环节三:

阅读感悟,探究新知(7分钟)

环节四:

分析原因,了解认识(10分钟)

环节五:

拓展练习,巩固提高(16分钟)

环节六:

课堂小结(2分钟)

环节七:

深入感受情感养成知识迁移:

血脉情深,感受父母养育恩。

(7分钟)

七、具体教学进程设计:

1、环节一:

话题讨论,精彩案例导入新课

2000年6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一个名叫晓琴的孩子写下了令人吃惊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有位读者张心爱在看见这“十四条”之后,经过深入的思考,写下了《给晓琴的十四条回答》,下面摘其要点,展示给大家:

晓琴

心爱

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

只有我们的帮助,你才能独立。

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一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存。

你打破个碗,可以原谅;你要是说谎,那绝对不行!

即使您能帮我做所有的事,也请您把它们留给我自己。

我累时,的确需要有人递杯茶

请不要第101次告诉我某事该怎样做!

以后最多说三次!

自觉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

父母、女儿都有自尊心;若谈“隐私”,你在18岁之前的监护权归父母。

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采下松子。

父母不是完人,该你学的,该原谅的,该摒弃的,需要思考的是你;还有一句话,父母不是“省长”,你的要求,大多是不能满足的

导入语:

同学们,晓琴和心爱的对话表明:

相当一部分父母与子女存在着沟通困难的问题。

你们在与父母相处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想不想解决类似的矛盾和冲突呢?

那么我们就一块来学习本课:

学会与父母沟通。

2、环节二:

出示目标

此环节采用多媒体展示目标和小黑板展示目标的展示方法,因为多媒体展示目标,往往展示了之后,就一去不返,学生记不住,用这两种方法可以互取其长处

3、环节三:

阅读感悟,探究新知:

在此环节,要求学生依据目标,自主学习,自己找出目标问题的答案自己阅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上第9页的案例和第10页的“相关链接”,并依据所学知识,自己初步组织一个答案。

4、环节四:

分析原因,了解认识

以教学目标为引导,结合课本上案例和“相关链接”的内容,师生共同探讨两大问题:

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如何搭建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本上第9页案例的主要内容:

王娜在日记里写到:

“上初中后,我与父母的关系好象疏远了许多。

每天放学回家,父母还和往常一样,问我的学习情况。

自己也想对他们说说心里话,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可话一出口,就变了味道,让父母很不高兴,影响了与父母的交流。

所以心里特别烦,也恨自己笨。

由此很自然的课本上就提出了两个问题:

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答出第1问的答案:

1、在生理上—青春发育期;2、在心理上—处于断乳期;3、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误解;4、两代人的差异。

引导学生答出第2问的答案1、理解父母;2、尊重父母:

3、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5、环节五、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张凯的父母喜欢打牌,常常弄得屋子乌七八糟,张凯回到家,常常没有写作业的地方,为此张凯经常生闷气,他解决矛盾所采取的行动正确的是()

•A、在学校写完作业,回到家里躲在一边

•B、试图劝说父母,不再打牌,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C、回家跟父母一起玩•D、放学后,不回家,跟同学一起玩

•2、丽丽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自上初中以后,日记中多了许多小秘密,丽丽便把它放在自己的小抽屉里锁起来,这引起了妈妈的怀疑,有一天,妈妈趁丽丽不在家,撬开了抽屉,偷看了日记,这时的丽丽正确的做法是()

•①指责妈妈为什么看她的日记②从此对妈妈不理不采,冷淡相对③很生气,但对妈妈表示理解,走近妈妈,沟通情感④向父母敞开心灵,打消妈妈对她的疑虑和担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进入中学后,学习更加紧张,雷雷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急于给他找家教,但雷雷非常反对,认为这会剥夺他更多玩耍的时间,况且雷雷的学习比较优秀,于是他与父母之间便有了一时不可调和的矛盾,你认为他们产生矛盾主要原因是()

•A、雷雷贪玩B、父母要求过高

•C、相互不理解D、以上原因都有

•4、雷雷和父母之间的矛盾要想解决,正确的做法是()

•A、雷雷与父母据理力争•B、雷雷静观其变,不动声色

•C、雷雷首先做出让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商量与沟通,寻求最佳结果

•D、雷雷一意孤行,直到父母妥协

(二)材料分析题(七嘴八舌说一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

阅读感悟: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

铁杆奇怪地问:

“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

”钥匙说:

“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

问:

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用这个材料突破重点和难点)

6、环节六:

课堂小结

以“三字经”的方式进行小节,形式比较活跃,学生也容易记住!

与父母交往三字经的内容:

听唠叨,莫心烦,细思量,藏箴言。

提要求,莫过高,没满足,不计较。

要外出,打招呼,让父母,免担忧。

有错误,敢承认,听批评,得教训。

7、环节七:

深入感受情感养成知识迁移(5分钟)

1、血脉情深:

(通过填表,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

内容

我知道父母的

父母知道我的

生日

 

 

兴趣爱好

 

 

身体状况

 

 

压力

 

 

最近的苦恼

 

 

好友

 

 

 

2、感受父母养育恩(通过听flash歌曲:

《天亮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父母的深情厚谊。

)具体步骤:

 

(1)《天亮了》背景介绍:

1999年秋,广西一组游客到贵州兴义马岭河峡谷风景区游玩,在乘坐缆车时出现意外,造成5死11伤的事件,其中一个家庭,在缆车下坠的时候,父亲用手高高托起年仅二岁的儿子,使儿子幸免于难,但小孩的父母永远却离开人世。

韩红以此事件并以小孩的口吻,创作了《天亮了》。

据说韩红还领养了这个小孩

(2)听歌曲《天亮了》

(3)请学生谈一谈你听歌曲《天亮了》的感受

(4)教师趁热打铁,渗透情感目标,情感养成:

同学们,父母赐予了我们生命,对我们有养育大恩,我们理应感受父母对我们的深情厚谊,好好的报答他们,热爱、关心我们的父母吧!

九、板书设计

 

1、在生理上—青春发育期

 

2、在心理上—处于断乳期

 

3、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误解

 

4、两代人的差异

 

一、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1、理解父母

 

 

2、尊重父母

 

3、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