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376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docx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docx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9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1题;共74分)

1.(4分)(2017高三上·芗城期中)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阶段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2.(2分)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

A.经济能不断发展    

B.工农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C.既要发展,又不危害环境    

D.尽量不用或少用能源、资源    

3.(4分)(2017高一下·南阳期中)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

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

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慢生鸭”饲养者在保障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2)

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分)(2017高一下·江苏期末)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

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①引起大气污染②造成资源浪费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6分)(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2)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a、b、c、d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a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    

B.b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    

C.c地种植苹果、柑橘等水果    

D.南水北调后,d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6.(2分)(2017高二上·浙江月考)风水学以天地为观察对象,以人为依归,强调人与自然和谐。

风水学与古代人地思想较为一致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论    

C.适应论    

D.天人相关论    

7.(4分)(2018高二下·宁波期末)鳗鱼是东亚地区传统食物,它在远海繁殖,洄游淡水河流长大。

至今无法低成本人工育,需要捕捞幼鳗养殖后出售(技术较为成熟),近几年幼鳗捕货量锐减,鳗鱼产业面临机。

回答下面小题。

(1)近年幼鳗捕获量锐减的原因是()

①河流污染   ②过度捕捞   ③天敌增多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为实现鳗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切实落实伏季休渔    

B.大力发展鳗鱼养殖    

C.饭店禁止售卖鳗鱼    

D.推进人工繁育研究    

8.(4分)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是()

①化肥 ②农药 ③污水灌溉 ④固体废弃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分)(2018高二上·长春期末)读下图(某产业园生产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产业园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橡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降低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B.通过循环利用实现了废弃物和二氧化碳的零产生、零排放

C.通过缩短产业链,减少各种废弃物的产生和能源的消耗

D.通过废水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2)该产业园可能位于()

A.新疆    

B.海南    

C.江苏    

D.湖南    

10.(4分)(2017高一下·福州期末)下图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生态园()

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1.(6分)(2017高一下·宁德期末)上海世博“零碳馆”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并且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及的天然“空调”。

馆内的剩菜剩饭可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

下图为世博“零破馆”设计效果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世博“零碳馆”的设计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世博“零碳馆”的设计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人类崇拜自然    

B.地理环境决定论    

C.人类主宰自然    

D.人地协调思想    

12.(2分)(2018高二下·台州期中)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是集中处理电子废弃物的一个垃圾场,被称为“世界垃圾终点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按性质属于()

A.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生态破坏问题    

D.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2)其他国家把电子垃圾运输到“世界垃圾终点站”,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13.(2分)(2017高一下·邢台期末)推广节能灯的使用时节能降耗意义重大。

如果我国所有家庭都将白炽灯替换为节能灯,那么年节电总量接近三峡水库一年的发电量。

由于节能灯的价格是白炽灯的数倍,尽管全球90%以上的节能灯在我国生产,但我国居民节能灯的使用率却不到20%,这不利于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节能灯的生产和使用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下列活动中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沿海滩涂大力填海造陆    

B.珠三角桑基鱼塘农业    

C.西北荒漠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D.东北地区沼泽变农田    

(2)下列方式能有效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是()

①提倡居民超前消费

②节能灯生产企业降低成本

③政府倡导节能消费方式

④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4分)(2017高一下·福建期末)下图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生态园()

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B.增加了甘蔗的生产成本    

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    

D.实现了生产过程能量和资源的梯级利用    

(2)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

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①庞大的人口数量  ②生态恶化   ③资源超常规利用   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4分)(2017高一下·西湖月考)下列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A.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B.人们只要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改造和战胜自然

C.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环境的摆布

D.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16.(6分)(2018·浙江模拟)“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17.(4分)(2018高二下·灌南期中)读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过程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数字序号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生产产出   ②经济过程   ③资源      ④环境    

B.①经济过程   ②生产产出   ③环境      ④资源    

C.①资源       ②经济过程   ③生产产出  ④环境    

D.①生产产出   ②资源       ③环境      ④经济过程    

(2)下列行为或现象,与环节⑤的含义相吻合的是()

A.实行清洁生产    

B.实施节能减排    

C.退耕还林还草    

D.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3)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和环境相对立的生产活动有()

A.建设“三北”防护林    

B.在黄土高原修筑水平梯田,栽树种草    

C.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    

D.在北京市内修建多层立交桥    

18.(2分)(2017高一下·西湖月考)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    

D.黄土高原区严重水土流失    

19.(2分)下列可持续发展内容对应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配对正确的是()

A.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持续性原则

B.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共同性原则

C.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公平性原则

D.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阶段性原则

20.(4分)(2018高一下·江苏期末)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

下图为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大化原则    

(2)下列关于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减轻了环境污染    

C.提高了经济效益    

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    

21.(4分)(2017高二下·红桥期末)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

读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里下河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地    

(2)里下河地区开挖入海新河,修筑蓄洪水库等措施的目的是()

A.防风    

B.防旱    

C.防虫    

D.防洪    

二、综合题(共2题;共16分)

22.(6分)读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分析沼气作为能源的特点:

①清洁能源,理由是________;

②原料丰富,原因是________;

③可提高土壤肥力,因为________。

(2)

秸秆作为饲料喂牲畜后,将畜粪下沼气池,再以沼渣施入。

试简述这种方式的优点。

(3)

若鱼池水已经发绿,能否将沼液排入鱼池?

为什么?

23.(10分)读知识结构图,分析回答有关人类与环境的问题。

(1)

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的方框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②人类与环境统一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对立⑤物质资料生产⑥统一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2)

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3)

当人类向环境中排出的废弃物或有害物质超出________ 能力,或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出环境中资源的________ 能力时,就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三、问答题(共1题;共5分)

24.(5分)(2017高一下·山东期末)读图填充。

上图表示的是某些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将以下各项内容的字母代号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图内空框中。

A.滥伐森林、滥垦草原  B.酸雨  C.过量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D.环境问题   E.水土流失  

F.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G.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H.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   I.温室效应   J.土地荒漠化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21题;共74分)

1-1、

2-1、

3-1、

3-2、

4-1、

4-2、

5-1、

5-2、

6-1、

7-1、

7-2、

8-1、

9-1、

9-2、

10-1、

11-1、

11-2、

12-1、

12-2、

13-1、

13-2、

14-1、

14-2、

15-1、

16-1、

17-1、

17-2、

17-3、

18-1、

19-1、

20-1、

20-2、

21-1、

21-2、

二、综合题(共2题;共16分)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三、问答题(共1题;共5分)

2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