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民间戏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964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民间戏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滨州民间戏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滨州民间戏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滨州民间戏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滨州民间戏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州民间戏曲.docx

《滨州民间戏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民间戏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滨州民间戏曲.docx

滨州民间戏曲

从里巷歌谣乡野小调到山东代表剧种

——滨州的民间戏曲

滨州地处渤海地区黄河入海口的冲积平原,东临渤海,北部与沧州搭界,西部与德州接壤,南部与淄博为临,黄河由西流入贯穿全境,华夏先民,逐水而居,在这片广袤无际的大地上创造了辉煌的大汶口—龙山文化,为后代子孙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奠定了基础。

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变迁,民族间交流融合日渐密切,明代数度移民,及至民国初年,鲁西又大批迁民垦荒,促成了渤海地区文化及民俗的多元化。

这里沙碱土薄,加之自然灾祸频仍,迫使一些农民以当地里巷歌谣、乡野小调,扮演具有当地风俗民情的小故事来谋求生路。

农民历来有自编自演自娱的习惯,这些村坊小曲,里巷歌谣,说唱艺术,与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相结合,在每年的正月和节庆时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逐步形成戏曲形式。

加之历次大规模的移民带来不同的戏曲形式深入到了民间,和当地的方言结合,和土生土长的民间小戏相融合,这就构成了地方戏如雨后春笋般的繁荣。

就像吕剧音乐唱腔上吸收民间说唱——“北路琴书”和“东路大鼓”的音乐成份;借鉴北路琴书的坠琴、扬琴作为主弦乐器;后又汲取当地戏曲“扽腔”、“东路梆子”的音乐素养和表演样式,利用皮黄的部分锣鼓经,逐渐形成简单的表演歌舞形式,初具地方小戏的基本特征。

由于吸纳了民间音乐素材如小曲小调、民歌、说唱艺术等,地域特色则显得尤为突出。

因为地方小戏的创始人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后来的传承人也全是农民子弟,决定了题材必然是具有浓郁乡土况味的乡土百事;“数黄瓜,道茄子,打老婆,骂孩子”,就是这种乡土题材的俗称,“邻里人唱邻里的事”,“庄户人唱庄户的歌”,是这种乡土题材的形象说法。

“‘二板’、‘四平’、‘浪荡腔’,你能演来我能唱”,就是说小戏的音乐是以“二板”和“四平”为基本板式,后又创作了“反四平”、“快板”等板式。

音乐旋律简单、平实、朴素,无高亢、激越、跌宕和大起大落,是其基本特征。

源于生活,演生活中的人,唱生活中的事,甚至直接搬用生活的原始动作,而缺少高歌阔舞和高难度的武打表演,所以“你能演来我能唱”,说的就是这种乡土表演情态。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各地的民间戏曲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博兴、惠民等县陆续成立了专业剧团,民间的业余演出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演员经过正规化的训练,演唱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逐渐发展为舞台演出,向地方大戏演变,充满勃勃生机,繁花似锦,根深叶茂。

无论是城市的剧场,还是小城镇的舞台,乃至广大农村的土台子都是戏曲演出的场所,民间戏曲活跃在村村寨寨,活跃在每一个角落,它犹如夏夜的繁星,数不胜数。

吕剧

1880年(清光绪六年),滨州市博兴县纯化镇王文村的民间艺人孙中新,同邻村的唱曲艺人张保光、张贵兰和刘銮峰四人搭伙,把带有故事情节的曲子,按照故事中的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戏剧的样子化妆演出。

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后娘打孩子》、《吕洞宾戏牡丹》等,继而发展到《卖油郎独占花魁》等表述历史故事的大段子。

常用的曲牌也由原来的俚曲、乡野小调扩展到《铺地锦》、《靠山调》等20多个曲牌。

登台演员由原来的2-3人,增至5-6人,表演形式由原来的演唱人员兼操乐器,发展为乐手专操乐器,并且退到戏台边缘伴奏,演唱人员后台化妆,登前台演出。

这时新型小剧种的表演形式上基本完备。

第三代艺人组成的“顺和班”,先后在博兴、蒲台、高苑、桓台等地演出。

1930年,第四代艺人张传海、张明然、张传河等,又分别组成“义和班”、“庆和班”进入济南新市场和南岗子演出。

剧目增加了以章回小说为底本的连台本戏《王华买父》等。

角色行当由原来的“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发展到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音乐唱腔形成了“四平”、“二板”、“流水”、“娃娃腔”等基本板式。

至此,一种新型地方戏已趋于成熟。

新剧种在起源、形成、发展、兴盛的过程中曾有过不少称谓。

如“小戏”、“驴戏”、“捋戏”、“闾戏”、“旅戏”、“化妆扬琴”、“吕戏”等等。

1944年,渤海根据地的《渤海日报》上刊登了彭飞创作的“吕剧”剧本《双寻夫》,从此,“吕剧”这一名称广泛流传开。

“吕剧”这一名称广泛流传,树起了这一代代民间艺人向山东代表剧种拓荒的里程碑。

1951年,博兴县民间艺人张传海,张明然等人成立了一支近30人的农村业余吕剧团。

这是山东省境内最早的吕剧团。

1956年,张明然、张传海的剧团转为国营职业剧团,正式定名博兴县吕剧团。

1958年,博兴吕剧团上调淄博专区,时称淄博专区吕剧团(当时惠民地区撤销并入淄博专区)。

1961年又划归惠民专区,时称惠民专区吕剧团,1966年改称惠民地区吕剧团,1992年更名为滨州地区吕剧团,现名为滨州市吕剧团。

吕剧自1870年孙中新等艺人首创以来至今140余年。

由开创者4人,发展到全滨州市专业吕剧团5个,专业吕剧工作人员300余人。

业余吕剧团50多个,演职员约1300余人;吕剧票友约2000余人。

专业吕剧团已发展到全国8个省、1个自治区,遍及山东省内各市、县。

吕剧以韵味醇浓的唱腔,泼辣地道的方言和极富乡土气息的表演著称,蕴涵着浓郁的乡村气息,许多优秀剧目生动地反映出齐鲁民俗风情,内容健康活泼,戏词风趣诙谐,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而雅俗共赏,成为亿万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著名地方戏曲,并造就了一批吕剧表演艺术家和舞台新秀。

吕剧音乐表现形式,共有36个曲牌,分别是:

1.明清俗曲、时调类:

如叠断桥、劈破玉等。

2.古代宫廷乐府类:

如西江月、闹五更、浪淘沙、铺地锦等。

3.古代词牌、古曲类:

如一剪梅、鹧鸪天、莲花落等。

4.南北曲类:

小上坟、杨柳青、凤阳歌等。

5.本地艺人传承类:

娃娃腔、嫁老雕、呀儿呦等。

吕剧的伴奏乐器:

文场主要有坠琴、杨琴、二胡、三弦、琵琶、唢呐、笛子、笙等。

武场有皮鼓、堂鼓、大锣、手锣、钹、板等。

吕剧的主要剧目,鼎盛时共有300余个,内容分别来自几个方面:

1.孙中新等艺人自己创作的剧目,主要有《吕洞宾戏牡丹》、《三打四劝》等。

2.由“扽腔”移植的剧目,主要有《王小赶脚》、《风筝记》、等。

3.由“梆子”、“京剧”、“琴书”等移植的剧目,主要有《小姑贤》、《武大郎拾麦子》、《砸蛮船》等。

4.由章回小说改编的剧目,主要有《回龙传》、《兴唐传》、《大八义》等。

5.由民间传说搬演而成的剧目,主要有《梁祝下山》、《郭巨埋子》等。

6.新编古装剧目,主要有《墙头记》、《喝面叶》、《姊妹易嫁》、《逼婚记》、《桃李梅》、《胡林抢亲》、《屠夫状元》、《井台会》、《唐知县审诰命》、《生死牌》、《卓文君》等。

7.新编现代戏,主要有《攀亲记》、《混凝图》、《庄稼汉子泥瓦匠》、《滩回水转》、《军嫂》、《红嫂》、《红雪》、《拉郎配》、《鼓韵》、《金水河风波》、《杨广和》等。

多年来,滨州市吕剧团始终坚持“二为”方向,贯彻执行“双百”方针,排演剧目160多个。

常年演出于鲁北各市县的广大农村,多次巡回演出于冀、辽及北京、天津等地。

多年来参加省慰问团慰问解放军指战员,还曾进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场演出。

滨州市吕剧团1991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先进剧团”;1999年,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剧团创作演出的剧目多次在全省、全国获得大奖,还获得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已经实现山东省委宣传部“精品工程”奖七联冠,并两度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文艺奖”。

吕剧已跻身为全国大剧种,为推动山东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繁荣基层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6年底,吕剧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沾化渔鼓戏

渔鼓戏发祥于山东省沾化县胡家营村,距今已有284年历史。

据《沾化县志》《山东艺术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载:

1723年(清雍正元年),胡家营村重修道观时,有道士来此说唱,村民学会其腔调,并逐渐予以衍化,把说唱形式的渔鼓搬上舞台化妆演出,遂发展成为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渔鼓戏。

渔鼓戏以沾化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无棣、阳信、惠民、滨城、博兴等县区,山东省东营市及河北省黄骅市等沿海一带,渔鼓戏也广为流布。

沾化境内胡营村、双陈村、樊桥村、大蔡村、付家村、韩家村以及河北省黄骅市的冯家堡、赵家堡、岐口等村都曾有颇具规模的业余戏班。

渔鼓戏集渔鼓(道情)、地方歌舞、武术和渔民号子于一身,吸纳弋阳腔(高腔)和其他剧种之优长,使其衍化为一个以板式变化体为音乐体制的古老剧种,其主要艺术特征:

一、唱腔音乐:

1、旋律旋法:

在五声调式的框架内,其唱腔旋律以高亢、古朴、明快、跳荡见长,尤以五度、八度至十一度的旋法跳进促成唱腔的极度灵活变化,为其它剧种所少见。

2、句式结构:

以主要板腔[三句一扣]为标志,这种俗称“三条腿”的句式结构,打破了一般唱词音乐的对称规律,明显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上下句式及起承转合式的规整结构。

加之结合当地船号形成的“一人唱众人合、领合呼应”和“帮、打、唱”三位一体的演唱形式,以及弱拍反强、强拍反弱的锣经,形成了跌宕起伏、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这在戏曲剧种中极为独特。

二、表演形式:

渔鼓戏以武当派的”福寿长拳南宫靠”之一脉——孙家拳为基础,吸收其他剧种的表演程式,构成了“硬功为实、花架为辅”亦功亦舞的套路,全然有别于其他剧种。

渔鼓戏作为绵延近三百年的稀有剧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改革开放后社会急速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趋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多元化传媒技术的普及,渔鼓戏的保护、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目前,绝大部分渔鼓戏艺人已经亡故,既是幸存者也大多年逾古稀,渔鼓戏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为抢救、挖掘、整理、保护这一古老剧种,滨州市戏曲音乐专家王永昌自1983年开始曾先后四次到胡营村、付家村采访渔鼓戏老艺人,积累了大量原始唱腔及口述笔记等可贵资料,为挖掘、整理和研究这一稀有剧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文体局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滨州市有关专家深入胡营村,将仅存的四位老艺人所能记忆的《二度》《高老庄》《出家》等多个剧目整理完毕,并发现了当年演出时的服装、道具、乐器和道观旧址。

为将渔鼓戏进一步继承、创新和发展,沾化县成立了中国沾化渔鼓戏剧团,复排了部分传统戏,还创作排演了新戏应邀晋京演出并获成功。

2006年底,沾化渔鼓戏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路梆子

惠民县东路梆子戏,原名梆子腔,也叫山东吼,是古老剧种之一,它的历史悠久,演出场面较大,流行区域较广,被群众称为“大戏”。

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多方面的调查,东路梆子的历史已有三百多年,在明末清初时,山西省同州梆子的流散艺人,随商船沿黄河来山东谋生,到处演唱和传授同州梆子(即梆子腔)。

公元1628年传入惠民县,这种腔调和演唱形式随之在惠民县逐渐兴起、流行和发展起来。

后来经过艺人们的加工、创造和受当地方言、民间戏曲的影响,这种同州梆子无论在念白、唱腔、表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

当时,这种变化了的同州梆子,都称梆子腔。

可是横笛梆子(即现在的河北梆子)也称梆子腔,这两种梆子还经常同台演出,为了区别这两种梆子,同州梆子被称为东路梆子,横笛梆子被称为西路梆子。

到清代嘉庆年间,惠民县大湾老艺人张广成、张久成等人,把它进一步发展起来,盛极一时,整个渤海区,无论是买卖会还是神社会,只要唱戏,都愿唱东路梆子戏。

东路梆子日渐受到群众欢迎,其流行区域不断扩大,到清末,山东大部,河北南部以及京津地区,以周康、周买子、贾兴、连拐子为代表的东路梆子戏,就很出名了。

东路梆子的唱腔形式属于“板腔体”,它的板式很多,可分为下列几种:

大一板及大慢板,二板(也叫慢二版)、三板、四板、尖板及导板、小导板、一句一打、三泣板、哭腔。

除此主要板式外,还有很多曲调如:

乱弹、昆腔、柳腔、娃娃腔、滑溜腔、戳腔、磨古噜油子、倒拉车,叫板等二十多种唱腔。

同时,还在唱腔加入了合唱、伴唱和对唱等。

东路梆子的曲牌有数十种,主要唢呐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