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中专物理通用类第三版完整版教案大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213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64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中专物理通用类第三版完整版教案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中专物理通用类第三版完整版教案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中专物理通用类第三版完整版教案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中专物理通用类第三版完整版教案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中专物理通用类第三版完整版教案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中专物理通用类第三版完整版教案大全.doc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中专物理通用类第三版完整版教案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中专物理通用类第三版完整版教案大全.doc(1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中专物理通用类第三版完整版教案大全.doc

课题

绪论

1课时

知识目标

1.了解物理的定义、研究范围及作用;

2.了解物理学习的主要方法、纪律要求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物理定义的了解,增加认识自然的信心;

2.通过对物理课程要求的了解,做好学习物理的心理准备。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物理课程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兴趣;

2.通过对物理课程要求的了解,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重点

物理的概念;学习物理的要求

难点

对物理课程的理解、学习物理的原因

教具

多媒体展示系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要做自我介绍

姓名、年龄、职称、毕业学校、参加工作时间、主要工作经历等。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首先让教师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是今后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

因此,教师对自己的仪表进行适当的修饰也是必须的)

二、什么是物理

提问:

什么是物理?

(学生一般都到书上去找“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及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这一段话)

讲解:

物理者,万物之理也。

“物理”两字最早出现在《礼记·大学》中的词句“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都是聪明、有灵性的,都会学习新知识;而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

”其中的“莫不”是语文中的双重否定的修辞手法。

“物理”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17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其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给物理学下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用数学工具解决自然哲学问题,即用数学了解整个自然界的运动规律。

现代物理学的定义为: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及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逐层递进,让学生了解物理的真实含义。

三、为什么要学习物理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向学生播放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物理的关系视频。

(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今天,物理学的发展已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与物理学相关的技术和产品。

飞机、汽车、电视、空调、电脑、手机、磁卡……无不与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关。

“我们的时代是科学和技术的时代。

科学技术以极高的速度发展,又推动社会飞速发展,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们不仅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强大的手段,又是探索宇宙和微观世界及人类自身的前沿研究、改善我们日常生活质量的工具,而且它们已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思想方法、各种观念和思潮,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

一个民族只有普及科学知识,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崇尚科学,才能告别愚昧,自立于今日世界的民族之林。

”(赵凯华)

中职各专业的学生,虽然将来从事的不是专门的科学研究,但从事的职业,却无不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同时,还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因此同样应当受到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

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当具备起码的科学精神,了解必需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物理学作为研究自然界最普遍规律的科学,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最直接的,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方法的典型代表。

对公民的科学素质的教育,物理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一些物理知识,但都比较浅显,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中职物理将展现比初中物理更精彩、更多姿的世界。

四、怎样学好物理

自身要求:

对各种物理现象感兴趣,保持强烈的好奇心。

喜欢问为什么?

课堂要求:

对语言文明、课堂纪律等一些细节都要有要求。

实验要求:

要认真做好学生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用实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作业要求:

努力思考,独立完成。

本课程平时学生回答问题的评分标准说明:

共分为六档:

1.不回答………………………………得0分。

2.回答“不知道”……………………得1分。

3.回答完全错误………………………得2分。

4.回答对少部分………………………得3分。

5.回答对约一半………………………得4分。

6.回答对90%以上……………………得5分。

教材绪论部分最后一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意思是:

“前人中具备高尚道德的,我就仰慕他;具有光明正大的行为的,我就效仿他。

虽然不能达到前人的那种程度,做得像他一样好,可是我心里却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板书

板书

学生回答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一、自我介绍

二、什么是物理

三、为什么要学习物理

四、怎样学好物理

回顾本节知识

准备学习物理需要的文具、作业本等。

课题

第一章运动与力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2课时

知识目标

1.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标量和矢量的概念;

3.理解速率和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质点概念的学习,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通过对速度概念的学习,知道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原因;

3.通过对速度-时间图像的学习,初步了解用图像描述物理过程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时刻、时间、瞬时速度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刘翔破世界纪录等事迹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

位移、瞬时速度的概念;速度公式。

难点

对位移概念的理解。

教具

多媒体展示系统、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数字信息系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课题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播放刘翔创造世界纪录和夺得奥运会冠军的视频。

提问:

你知道刘翔跑得到底有多快吗?

你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出来吗?

(一般情况下,学生回答不出来或回答不准确)

引入课题:

在物理上,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些概念。

二、质点

提问:

同学们猜一猜,“质点”这个词中的“质”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先不说答案,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举例:

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即有火车整体相对于地面的平动,又有车轮的转动,还有车体的振动,等等,因此要全面描述火车的运动是相当复杂的。

为了便于研究,就需要对物体进行简化,突出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

例如,在研究一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的运动问题时,由于火车的总长度约为150m,而从北京到上海的总里程约为1500km,火车的长度是总里程的万分之一,因此火车的大小、形状等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可以不予考虑,只突出火车的质量及其占据空间的某一位置这两个主要因素。

把火车简单地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质点,它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提问:

物理中的“质点”与数学中的“几何点”有何不同?

答案:

物理中的“质点”与数学中的“几何点”的不同之处在于“质点”有质量,它代表的是物体。

三、时刻和时间

举例:

在百米赛跑中,“枪响”是一个瞬间发生的事,它代表一个时刻;“运动员撞线”是一个时刻,这两个时刻之间的就是一段时间。

如果用一个时间轴来表示时刻和时间,则时刻应该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

板书:

在黑板上画一个时间轴,依次向学生说明零时刻、1s末、1s内、第1s内、第1s末、第2s初等解决运动问题时常用的时刻、时间。

提问:

中央电视台一套的“新闻联播”节目前5s,总要插播一段报时的镜头。

伴随着一个钟表秒针的走动,发出几个短促的报时声:

“叮、叮、叮、嘀!

”请问这个小栏目给我们报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答案:

刚才的那一声“嘀”,其实是“八点的时刻”。

四、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

提问:

“位移”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有很多学生能回答出来:

位置的移动)

例如:

教师可以先向左方走2m,然后再向右方走2m,回到原地,问同学们老师的位移是多少?

(学生回答一般有对有错,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解答:

位移应该是0)

当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时,我们从初位置A到末位置B作一条有向线段AB,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物体在这次运动中发生的位移。

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在物理学中,像位移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矢量。

例如初中物理中的力、速度、压强等。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在物理学中,像路程这样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标量。

例如初中物理中的长度、路程、质量、密度、时间等。

(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1+1是否等于2)

五、速度和速率

提问:

有两个运动员,运动员甲在8s内跑过了64m;运动员乙在6s内跑过了54m。

他俩谁跑得快呢?

问学生回答的依据是什么?

他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比值定义法。

要求学生记住常用的速度单位换算:

1m/s=3.6km/h

我们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出的速度,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或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叫作平均速度。

如果这段时间取得非常小,就可以认为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这个速度叫作瞬时速度。

教师做“演示实验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利用现代的数字信息系统,可以更加快捷、精确地测量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像(不做要求)

速度的大小叫作速率。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中的“表1-1一些运动物体的速率或平均速率”。

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

学生猜想、回答

学生明白了刚才问题的答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可以进行单独提问

板书

学生记忆

学生观察

板书

学生讨论

运动的描述:

1.质点

质点是一种物理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将物体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

2.时刻和时间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一个点;时间是指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一个线段。

3.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终了位置的一个有向线段,是矢量。

4.速度和速率

速度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常把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作物体的速度,它是一个矢量;速度的大小叫作速率,是标量。

速度又可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回顾本节知识;体会思考方法;感受情感态度

练习1-1

1.解因为地球的直径约为12800km=1.28×104km,远小于与太阳相距1.5×108km(研究的范围)。

所以当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研究地球上纬度不同地区的物体随着地球自转的情况时,研究的范围小于地球,所以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

3.解根据路程与位移的定义可知:

运动员跑过的路程是

400m×3=1200m。

位移是0。

4.参考答案因为雷达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

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