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818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含答案.docx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含答案.docx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含答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名:

1、【学习目标】

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2.知道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三朝更替的顺序。

3.了解西周分封制及其作用。

二、【重难点】

重点:

夏朝的建立与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

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18-22,用笔划出关键词)

1、请找出夏、商、西周的相关事件(建立、灭亡的时间、建立者、都城、重大事件,暴君)

2、思考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区别

3、西周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

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

1、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

 

2、从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五、【当堂训练】

1、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

2、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3、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朝建立商朝

C.周文王建立周朝 D.周武王建立周朝

4、我国历史上的牧野之战发生在()

A.公元前1600年 B.公元前771年  

C.公元前1046年D.公元前770年

5、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把都城定在()

A.牧野B.镐京C.洛邑D.殷

6、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记载:

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六、【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统治残暴,失去民心,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亡国

2、任用贤者、勤政爱民,得民心者的天下

【当堂训练】

1、B2、B3、C4、C5、B6、A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同步练习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以上解读源于(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3.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

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说明(  )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能够巩固统治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5.历史课上,小华问小东:

“‘暴君’是什么意思?

”小东得意地说:

“‘暴君’是指统治极度暴虐腐朽的统治者”,下列君王中不属于暴君的是(  )

A.夏桀    B.成汤    C.商纣王   D.周幽王

6.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此时是(  )

A.公元20世纪 B.公元前20世纪 C.公元21世纪 D.公元前21世纪

7.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8.下列符合西周分封制内容的选项包括(  )

①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天子作战

③诸侯要向天子纳贡

④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古语云:

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那个人物的遭遇,能体现这一点(  )

A.尧     B.汤     C.纣     D.启

10.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  )

A.黄河下游地区          B.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C.今陕西泾水,渭水流域      D.今河南洛阳一带

 

问答题:

11.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周王自称天子,由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原则把本封地内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士、士以下没有土地、不再分封。

请填写完整。

12.西周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分封制之下,诸侯可以从周天子那里得到哪些权利?

对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材料分析题:

13.读图和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如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哪一项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受封的对象是什么人?

(3)实施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

……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

传统与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在当时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实行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些诸侯要对周王承担哪些义务?

(4)材料反映的制度对周朝统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 2.D 3.D 4.B 5.B 6.D 7.B 8.A 9.C 10.B    

11.西周通过分封制,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在自己的封土内,又将土地、平民、奴隶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所得的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士.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是统治阶级。

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

故答案为:

12.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等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西周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所以西周实行分封的目的是巩固西周的统治;分封制之下,诸侯可以从周天子那里得到的权利是从周天子那里分得土地和人口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的权力;对周天子承担的义务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故答案为:

目的:

巩固西周的统治;

权利:

从周天子那里分得土地和人口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的权力;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13.

(1)由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可知,题干中的材料与图片反映的是我国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

(2)由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可知分封制中受封的对象是宗亲、功臣、先代贵族的后裔等;

(3)西周建立后,为维护周朝的统治,巩固疆土,实行了分封制。

故答案为:

(1)周朝;分封制;

(2)宗亲、功臣、先代贵族的后裔等;

(3)维护周朝的统治,巩固疆土。

14.

(1)由材料“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周朝实行的分封制;

(2)由材料“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3)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4)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答案为:

(1)分封制;

(2)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3)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4)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解析】

1.“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强调的是血缘和家族亲情的关系,是宗法制的表现,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B符合题意.A、B、C的内容都没有强调血缘和家族亲情的关系;

故选B;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前代贵族后裔为诸侯;

掌握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2.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故选D;

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3.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历史上成为西周.由“武王伐纣”的铭文可知该青铜器可能铸造于西周;

故选D;

本题以“武王伐纣”的铭文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建立的知识;

本题以“武王伐纣”的铭文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4.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反映的正是西周分封制。

故选B;

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5.依据所学,夏舛、商纣王、周幽王分别是夏、商、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统治腐朽残暴,导致国家灭亡;成汤是商朝的建立者,汤建国后,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

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

故选B;

本题夏、商、西周的灭亡;

本题以夏、商、西周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公元前2070年是公元前21世纪。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7.商王盘庚统治时期,曾经迁都到殷,中国安阳殷墟就是商朝都城的遗址。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盘庚迁殷的知识点;

本题以商朝的建立和灭亡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盘庚迁殷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8.西周分封制规定,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当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故选A;

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内容;

本题重在让学生掌握分封制的内容,学生需熟练掌握。

9.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酒池肉林,生活腐化,统治残暴,导致人民反抗,公元前1046年,商朝被周武王灭亡。

体现了“多行不义必自毙”;

故选C;

本题考查商朝的灭亡;

本题以商朝的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认识问题能力。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主要是以安阳为中心,四周辐射;

故选B;

本题考查夏朝建立的知识点.重点掌握夏朝主要统治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

11.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点;

本题以西周等级制度示意图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2.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目的、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

(1)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点;

(1)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内容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目的知识点;

本题以分封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4.

(1)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目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内容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影响的知识点;

本题以分封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