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601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11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11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11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11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1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docx

《第11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1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docx

第11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

第11章:

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

第11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本章学习要求

收入分配是经济学中最富争议性的话题,而社会保障是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本章要求掌握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收入差距的度量、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演变之间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及其关系、社会保障的涵义、功能和主要内容等。

*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二节中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分配关系的调整

第三节社会保障

*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三、收入差距的产生与度量

四、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

引言:

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收入决策理论)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分析其相关经济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国民收入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一)关于国民收入的两种定义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MPS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的理解

1)社会总产品

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①实物形态:

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②价值形态:

C+V+M

2)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净产品的价值,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①实物形态:

社会总产品—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

②价值形态:

V+M

2,现代经济学和SNA核算体系(国民经济帐户体系)的理解

1)广义的国民收入:

总产出(GNP或GDP)

2)狭义的国民收入:

要素报酬总额(NI)

3,MPS体系(The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和SNA体系(TheSystemofNationalAccounts)的比较:

 

*

区别:

依据的理论基础及核算的范围、内容、方法存在差别:

①MPS:

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

SNA:

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理论

②MPS:

只有生产性劳动才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非生产性部门获得的收入是生产性部门创造和转让的。

SNA:

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活动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

联系:

两大核算体系的国民收入等指标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内容,但经过适当的调整和换算可以进行比较。

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比较

(二)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

1,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GNP:

一国(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区别:

国民原则与国土原则

收入概念与生产概念

联系:

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案例:

姚明的1760万美圆年薪应该被算进GNP还是GDP?

*

①GNP:

国民原则,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外生产要素所获得收入,不包括外国居民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收入。

GDP:

国土原则,本国国土范围内生产要素所获得收入都计算在内,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要素所获得收入

②GNP:

收入概念,表明原始收入的总规模,全面反映一国国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状况。

GDP:

生产的概念,表明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

①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本国居民得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②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与世界其他国家没有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GNP和GDP是相等的,

GNP和GDP比较

*

2,国民生产净值(NNP):

1)国民生产总值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是一个没有任何重复计算的社会最终成果指标。

2)GNP-折旧=NNP

3,国民收入(NI):

1)国民收入是生产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要素收入的总和(狭义国民收入)。

2)NNP-(间接税-政府补贴)=NI

4,个人收入(PI):

1)国民收入中减去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和社会保障金,再加上政府对个人的各种转移支付

2)NI-(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金)+转移支付=个人收入(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PI-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1)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NP)

2)国民生产净值(NNP)-间接税净额=国民收入(NI)

3)国民收入-(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

障金)+转移支付=个人收入(PI)

4)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间接税:

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能够

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

税种:

关税、消费税、销售税、货物税、营业税、增值税

 

(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

1.支出法

 

2.收入法

国民帐户之外的问题:

1)重复计算问题

2)非市场性活动的遗漏问题

3)环境破坏的遗漏问题

*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MPS体系与SNA体系的不同理解

MPS:

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所进行的分配;

再分配是非物质生产部门获得收入的过程以及政府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节的活动;

服务业获得的收入属于再分配范畴。

SNA:

初次分配是在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生产部门(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核心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的收入分配;

再分配则是指政府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调节的活动;

服务业的收入属于初次分配范畴。

*

2、SNA体系中的初次分配

——劳动收入

——资本收入

——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租金收入

——技术、专利以及其它知识产权收入

——管理者报酬

3、再分配的理由

(1)控制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

(3)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4)协调地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的需要

4、再分配的手段

(1)征税

(2)财政转移支付

*

三、收入差距的产生与度量

(一)收入差距的产生

1、要素占有的差异与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素占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市场化的分配机制

2、分配规则与机会不均等

——垄断

——分配制度和分配程序的不公平

*

(二)收入差距的度量

1、洛伦兹曲线

美国(奥地利)统计学家M.O.洛伦兹(MaxOttoLorenz)1907年提出。

2、基尼系数

*

基尼系数=A/(A+B),横轴为人口累积(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百分比(0~100%),纵横轴为收入累积的百分比(0~100%),曲线为洛伦茨曲线。

45度线为完全平等线,右面竖线为完全不平等线。

人口累积百分比

洛伦茨曲线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

小于0.2——绝对平均

0.2~0.3——比较平均

0.3~0.4——相对合理

0.4~0.5——贫富差异较大

大于0.5——贫富差距悬殊

0.4为收入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中国各种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变动情况一览表

0.3361

0.295

1999

0.403

0.3369

0.3

1998

0.4932

0.3285

0.29

1997

0.499

0.3229

0.28

1996

0.388

0.3515

0.3415

0.28

1995

0.3623

0.5111

0.321

0.3

1994

0.3592

0.4595

0.3292

0.27

1993

0.376

0.3396

0.3134

0.25

1992

0.324

0.417

0.3072

0.24

1991

0.3063

0.4015

0.3099

0.23

1990

0.3214

0.4245

0.3099

0.23

1989

0.3133

0.3624

0.4168

0.3026

0.23

1988

0.3052

0.3568

0.3045

0.2

1987

0.2968

0.3595

0.3042

0.19

1986

0.2656

0.3453

0.3042

0.19

1985

0.297

0.2784

0.2705

0.2439

0.16

1984

0.2641

0.2865

0.2461

0.15

1983

0.2494

0.2525

0.2317

0.15

1982

0.288

0.268

0.2635

0.2406

0.15

1981

居民收入

差距的基

尼系数

(e)

居民收入

差距的基

尼系数

(d)

居民收入

差别的基

尼系数

(c)

农村居民

基尼系数

(a)

城镇居民

基尼系数

(a)

(三)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

1,库兹涅茨“倒U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1955)提出

2,库兹涅茨的解释

1)第一阶段(恶化):

①储蓄和积累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储蓄和积累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必然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②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而城市的居民收入比农村更不平等,所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收入分配的恶化。

2)第二阶段(改善):

①法律干预和政治决策(遗产税、累进所得税制\救济法);②人口结构收入流动性变化;③技术进步和新兴行业导致来源于旧行业的财产和收入的比重在总收入中逐步减少。

“二元经济”理论:

经济发展初级存在着传统的自然农业经济和现代工业经济两个部门,经济发展表现为后者的扩张和前者比重的相对缩小.

1)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农业部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决定了工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在低收入水平上保持不变,而资本收益却一直在递增。

2)经济发展高级阶段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逐步消失,劳动从无限供给变为稀缺要素,而资本要素相对充裕,此时工资上升,劳动者收益上升,而资本家收益则下降,整个社会总收入差距下降。

*

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

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逐渐缩小”。

“先恶化,后改善”

收入差距

工业化的推进

围绕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争论: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亚洲“四小龙”的反例

修正后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

*

第二节中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分配关系的调整

一、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

一、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

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有两种主要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按劳分配

1,基本要求:

1)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质、量)为惟一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原则;

2)按劳分配所依据的”劳动”排除任何客观因素,只包括劳动者自身脑力与体力的支出;

3)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既非劳动者实际付出的个别劳动,也非社会必要劳动,而是劳动者在平均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劳动。

2,前提条件:

1)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消费资料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资料公有制能够消除由于生产条件占有不同造成的分配差别,使劳动成为决定消费品生产与分配的惟一因素。

2)经济、社会条件(有足够生产资料可供投入生产\有足够就业机会和充分选择职业的自由)能够保证劳动者各尽所能

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

每个人劳动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劳动者的劳动可以简单地用时间来衡量,一般都可以得到社会的承认。

4)社会可以统一对社会总产品做各项扣除。

劳动者除了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

(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基本要求:

1)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要素所有者,分配依据是要素所有权

2)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财富

3)分配的标准是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

1)劳动收入:

①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

②个体经济的个体劳动收入。

2)劳动力价值收入:

①私营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

②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

3)资本收入:

①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企业主的利润(m)。

②社会成员通过储蓄、购买债券、投资入股等所获得的利息、债息、股息、红利等。

4)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

5)技术、信息、房地产收入。

三、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

经济学的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的程度,是一个社会效用或社会福利概念:

1)技术效率(生产效率):

企业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以及选择具有技术效率的生产计划的能力,要求企业生产满足要素投入的最小化。

2)资源配置效率:

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包括整个社会要素和产品的有效配置是否实现最优。

3)制度效率:

某种制度安排能够在成本最小化的状态下运行。

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满足条件:

①消费者之间的商品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此时不可能通过改变商品的分配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同时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

②生产要素在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此时不可能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使某些生产者的产量提高,同时又不使其他生产者的产量减少;

③消费与生产的帕累托全面最优--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评价是相同的,从而此时不可能通过改变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品的分配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

(二)公平

(1)机会平等:

人们在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有平等的机会选择和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活动中有平等的机会按其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有平等的机会消费社会产品、积累私人财富和取得经济成就。

(2)结果平等:

人们获得的实际收入和拥有的财富平等。

(3)机会平等不等于结果平等:

①机会均等,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会出现结果不平等。

②经济生活中出现结果的普遍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机会不平等而造成的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社会应当努力地消除机会的不平等,而容忍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

材料

复杂的公平观——一个关于分蛋糕的思想实验

兄弟二人分配由他们共同“生产”的一个蛋糕,他们为选择“公平”的分配原则而感到苦恼,因为他们面临10种以上的分配原则,而每一种选择似乎都有道理。

1.二人均分——从人头的标准看是公平的;

2.谁劳动得多谁多分——从贡献的标准看是公平的;

3.哥哥多分,弟弟少分——从年长的标准看是公平的;

4.弟弟多分,哥哥少分——从年幼的标准看是公平的;

5.谁多出钱谁多分——从购买力的标准看是公平的;

6.用抽签办法决定分配份额——从机会的标准看是公平的;

7.谁是家长谁多分——从地位或职务的标准看是公平的;

8.谁爱吃蛋糕谁多分——从偏好强弱的标准看是公平的;

9.谁的工龄长谁多分——从过去的贡献看是公平的;

10.谁的学历(或学位)高谁多分——从掌握的知识标准看是公平的;

11.谁的职称高谁多分——从能力的标准看是公平的;

(三)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经济学中的一个二难定理

2,经济学家的选择:

1)效率优先

反对把收入分配平等作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①效率=自由(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要素的自由转移),自由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条件.追求平等会牺牲自由并破坏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基础,由此损害效率;

②行政立法干预实际上是把一部分人努力移作另一部分人所得,这种做法本身就不公平。

若人们的所得是靠“平等”而不是靠努力来决定,社会将缺乏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增加产出的机制,社会将面临巨大的效率损失。

效率与公平

2)公平优先

平等是人们的天赋权利,竞争引起的收入差别是对这种权利的侵犯:

①人们在市场上从来未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各人资源禀赋不均等,竞争引起的收入差别不是由勤奋和懒惰造成的,因而是不公平的。

②市场本身并不公平,一些经济因素(垄断)会导致不公平

③不平等收入有可能导致权利和机会的不平等(市场经济中金钱可以和权力相交换,权力又可以成为收入和财富的源泉),并导致进一步的的不平等,

制度一:

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

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

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阿克顿的结论是:

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

?

?

制度二:

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为自己分粥的权利,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

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

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

?

?

?

制度三:

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

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

?

?

制度四:

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

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可见,如果制度效率不高,就要吃凉粥,就要影响当初制定制度时所想达到的那个目的。

?

?

?

制度五:

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

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3)效率与公平兼顾

这是一种折中的观点,既不赞成效率优先,也不赞成平等优先,而是主张二者兼顾。

市场自发形成的收入分配有可能过分不平等而令人难以接受,但市场机制又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因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途径是通过政府适度干预来弥补市场缺陷,改善收入分配的平等状况。

刘国光2005年10月13日发表谈话,认为当前不应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也不要再出“初步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而要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意味着把经济效率放在第一位,把社会公平放在第二位,兼顾一下。

这个提法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段时期,不适用于初级阶段整个时期。

现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不公平造成许多矛盾紧张与社会不和谐现象,潜伏隐患,不时爆发。

如继续把社会公平放在“兼顾”的第二位,与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不符。

有人说,初次分配可以讲“效率优先”,再分配再讲注重公平。

难道初次分配社会公平问题就不重要?

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畸高畸低的个人收入,不是初次分配问题?

有些部门、企业高管人员与普通职工的畸高畸低收入,不是初次分配问题?

一些外资、内资工厂,把工人(特别是民工)工资压得那么低,而且多年不怎么涨,过量剥削剩余价值,不是初次分配的问题?

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许多不合理、不合法、不规范的黑色收入和灰色收入,不是初次分配中产生的?

初次分配秩序混乱,初次分配中的社会不公问题难道不需要重视、处理、解决?

还要等到财税等再分配杠杆来调节,这在中国是远远不够的,是解决不了分配不公问题的。

*

如何解决经济不平等问题?

西方学者对有关福利制度的认识:

国家、社会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进行干预和调节,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效益最大化。

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生产决定于分配——生产社会化

——分配社会化

——不平等根源在于私有制——消灭私有制

Pigou:

(1908-1943),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

(一)改革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

1、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演变

2、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演变

3、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

4、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

5、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

☆自然垄断部门☆创新性和技术领先性行业

☆高成长行业☆周期性行业☆特权部门

6、总体收入差距演变趋势

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其差距(人均收入单位为元)

2.46

1764

718

3.56

3.14

6280

2253

2000

2.36

1658

704

3.53

3.14

5854

2210

1999

2.24

1518

678

3.57

3.19

5425

2160

1998

2.21

1435

649

3.60

3.22

5160

2090

1997

2.26

1388

613

3.49

3.14

4839

1926

1996

2.46

1335

542

3.21

2.91

4283

1578

1995

2.59

1273

492

2.75

2.48

3496

1221

1994

2.56

1175

459

2.19

2.01

2577

922

1993

2.42

1074

443

1.89

1.77

2027

784

1992

2.33

978

420

1.74

1.69

1701

709

1991

2.19

911

416

1.66

1.65

1510

686

1990

2.21

842

381

1.63

1.58

1376

602

1989

2.03

837

413

1.41

1.32

1181

545

1988

2.10

861

410

1.16

1.13

1002

463

1987

2.09

838

400

1.07

1.06

900

424

1986

1.86

739

398

1.00

1.00

739

398

1985

城乡实际人

均收入比率

城镇实际

人均收入

农村实际

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消

费价格指数

农村居民消

费价格指数

城镇名义

人均收入

农村名义

人均收入

年份

资料来源 李实: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载《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2期,388页,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3年1月。

中国西、中、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