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308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稼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邓稼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邓稼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邓稼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邓稼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邓稼先.docx

《邓稼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稼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邓稼先.docx

邓稼先

《邓稼先》导学案

姜士宝

一、知识储备,读书自学

【资料助读】

人物简介: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

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

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

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

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土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1950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

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

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了,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

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壁。

l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

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氢弹试验成功。

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字词积累】

懈怠xiè署名shǔ交瘁cuì奠基diàn元勋xūn难堪kān日曛xūn孕育yùn选聘pìn无垠yín夐xiòng黯兮ànxī挚友zhì鲜为人知xiǎn妇孺皆知rú

马革裹尸: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截然不同:

家喻户晓:

层出不穷:

本课中我关注的其他字词:

【内容感知】1.理清文章内容结构(请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

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2、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采用发现阅读地,深入阅读课文,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学法指导】整体把握六部分大意,其中把重点放在第五部分。

三、问题引领,探究合作

1.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

④文革初期,──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⑥一封短短的信──。

⑦1982年,“我不能走”。

──。

2.概括人物品质。

圈出文章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采用给文章作批注的方式进行,要特别关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然后概括人物性格。

邓稼先是一位、、、的科学家。

3.尝试运用“发现阅读”法

请你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把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用小圆圈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答案的语言。

4.合作探究: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

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

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

赞颂了。

5.个性阅读: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

(2)“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读写训练,拓展练习

1.通过读课文,你肯定还有许多发现,诸如在修辞手法上、标点符号上、结构安排上、描写方法上等,请把你的发现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2.更多地搜集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仿照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写一段话礼赞伟大的科学家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读准下面加横线字的字音。

 

钻探(       )    地壳(     )弥高(     ) 无暇(    )淋漓(   )(   )  

漂白(     )硕果(   )校补(   ) 赫然(   ) 迭起(   )   臧克家(   ) 

诗兴不作(   ) 锲而不舍(   ) 炯炯目光(   ) 目不窥园(   ) 

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   ) 迥乎不同(   ) 气冲斗牛(   ) 

2、解释下面词语的含义。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气冲斗牛:

                              群蚁排衙:

3、搜集资料,了解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

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

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

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革命家: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

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

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

二、整体感知

4.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以此为脉络,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的?

5、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用课文原话回答)  

三、合作探究,赏析形象  

6、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

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

目的是什么?

  

 

7、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

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意图何在?

8、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四、达标检测

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uāi)微 (hè)然 (qiè) 而不舍  (wù)穷年

(lì)尽心血(qián)心贯注(jióng)乎不同慷(kǎi)淋漓

1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1)诗兴不作:

 (7)迥乎不同:

(2)锲而不舍:

 (8)一反既往:

(3)群蚁排衙:

 (9)潜心贯注:

(4)兀兀穷年:

 (10)气冲斗牛:

(5)弥高:

(11)目不窥园(   )

(6)无暇:

 

11、散文常用叙议结合的方法表明作者的见解,这篇散文也是如此。

文中的议论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前(A),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后(B),还有的放在叙述的中间;它们的作用或提示下文(a),或过渡衔接(b),或归纳总结(c)。

请指出下面几处议论的位置和作用。

 

(1)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       )(    )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   )(   ) 

(3)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     )(    ) 

(4)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  )(  ) 

12、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

13、阅读课文“课文开头”至“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用不超过20字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意思是: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是一处       描写,表现出                                      。

(4)怎样理解“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这一句话的意思?

(5)用一个成语概括闻一多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

            。

(6)选文的最后一段在表达上属于       。

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探究,了解贝多芬,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运用肖像描写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手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培养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预习】

1.查找资料,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重要音乐作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1820年两耳失聪,但仍坚持音乐创作。

他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10首小提琴鸣奏曲等。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称为乐圣。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佣()重荷()丧()失

佣荷丧

佣()金荷()花丧()乱

深suìchóu躇喧xiāoníng重pán石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喧嚣: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3.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2)课文写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中,写了哪几件事?

4.在文中圈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同学老师交流。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预习1、2”成果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展示“预习3”

(二)本文层次清晰,是按照拜访的先后顺序,从三个角度表现贝多芬这一形象的。

请浏览全文,思考,然后具体说说是从哪三个角度表现的?

三、品读课文,赏析句子。

认真品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然后分小组讨论,弄懂这些句子的含义,最后和全班同学交流。

(下面几个句子提供作参考,如有其它句子,请再找出来)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2.贝多芬为什么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5.“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淌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6.“听我心里的音乐!

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

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走进贝多芬心灵,感受贝多芬形象。

1.读完全文,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他的什么精神?

2.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五、课外作业

课后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

活动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方法。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1、前面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要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2、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设计:

体现新课标的理论,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思考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活动步骤:

课前预习:

家长签字:

组长检查:

同学,一定要认真预习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克服读音障碍

魁梧 魅力戏谑 义愤填膺

荒谬白皙钦佩捋胡须

其他自查字词:

2、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你能给大家介绍这四位大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作家,代表作有等。

屠格涅夫(181-1883),作家,代表作有等。

都德(1840-1897),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

左拉(1840-1902),小说家,代表作有等。

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文学家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

3.理清文章的结构提纲及表明行文顺序的语言

全文好像是一出舞台剧。

时间:

地点:

人物:

以为核心人物,、、

逐个登场。

主要内容:

全文结构好像是舞台剧的结构。

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哪些?

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些作家串连在一起的?

4、《同步学习》1、2、3、4。

5、《配套练习》一题。

课堂自学:

(我有能力!

6、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在人物描写上显示了作者卓越的才能。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四位作家肖像、动作、语言的语句,并分析这四位作家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填写表格)

肖  像

语 言

性 格

福楼拜

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7.比较描写:

针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外貌、语言、行动等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于哪一方面?

明确:

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和。

合作研讨:

(一个好汉三个帮!

8.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试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9.找出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并加以赏析。

展示交流:

(我是最优秀的!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6-9题。

检测延伸:

(我学会了!

10、本文作者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写,今后我们在作文中,一定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来刻画人物。

另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留心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现,各有侧重地来进行描写。

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肯定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学习本文写法,写出一位同学(或好友)的不同个性特点。

要求:

①从外貌(肖像)、语言、行动三方面来写。

②不少于200字。

《孙权劝学》导学案

教师寄语: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学习目标:

1.初读:

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顺句子。

2.研读:

读清字词,读懂文意。

3.精读:

读丰故事,读出个性。

二、学习层次:

A层:

读懂课文,领略古文的语言之美,培养语感。

B层:

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C层:

使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三、学习步骤:

合作探究读出味道,个性解读读出思考。

【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自己查找资料,了解鲁肃、吕蒙、孙权的相关信息并整理记录。

2、查阅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自己整理并填写在下面。

《孙权劝学》选自,这部书是主持编纂的体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本书的编者是(朝代)、家。

3、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⑦更()

4、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①权谓吕蒙曰:

②卿:

③当涂:

④辞:

⑤治经:

⑥邪:

⑦涉猎:

⑧见往事:

⑨及鲁肃过寻阳:

⑩过寻阳:

⑾即更刮目相待:

⑿见事:

⒀蒙乃始就学:

⒁肃遂拜蒙母: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④即更刮目相待。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课堂自主学习】

(一)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小组活动:

1、推选一位同学负责读课文一遍

  2、其余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圈出你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的字词;

  3、读完后,大家把圈出的字词正音。

方法链接:

如何读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停顿?

结构原则:

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意义原则:

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二)、二读──理解大意

小组活动:

1、结合课前导学,组长分工,组内成员轮流作口头翻译,并指出个人翻译部分里的重点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指出他翻译的不足。

2、学习文言翻译五字法,小组合作译读练习。

3、将疑难词句的解释讨论解决。

友情提示:

①疏通文意时要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会圈点勾画。

②学习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

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保留不用翻译。

  

替:

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

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

补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

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三)三读──朗读竞赛

请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小组内逐句揣摩三位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语气。

展示交流:

【温馨提示】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

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卿言多务,孰若孤?

"(反问句。

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E."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在上述基础上,小组内先分角色朗读课文,用现代文表演人物对话。

小组当场表演孙权与吕蒙、吕蒙与鲁肃的对话,再现当时情境。

比比看哪组表现得好。

(四)品读──合作探究

1、轻声朗读,梳理课文内容,概括本文情节。

①(用原文回答)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吕蒙推辞的理由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

劝的语言是:

吕蒙就学,鲁肃称赞。

②孙权劝学——吕蒙()学——鲁肃()学

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哪个词最关键?

那么,孙权是如何“劝”的呢?

请找出孙权“劝”的语句,并揣摩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A、讨论、模仿:

   

B、人物形象点拨:

从这番劝说中,可看出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3、孙权劝学的结果如何?

试找出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并揣摩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请同学朗读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A、讨论、模仿: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模仿语气朗读。

  

B、人物形象点拨:

  

从这些语句及行动中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吕蒙能听从劝告“就学”,从昔日的“吴下阿蒙”到如今的“刮目相待”,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

学会逐步深入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从而体会人物形象这种学习方法。

  

4、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

文中有两个成语突出表现了吕蒙前后的变化,请大家找出并解释。

5、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的学习,最终让同僚刮目相待,学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另外一个关于学习的故事《伤仲永》。

比较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6、积累延伸:

①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②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你又知道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