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手册.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86977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46 大小:84.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6页
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6页
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46页
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46页
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手册.doc

《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手册.doc(9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手册.doc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普及版)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

编委会名单

主编:

王国强

副主编:

马建中

执行主编:

许志仁

编委:

(按姓氏笔画排列)

吴凯杨龙会杨华元杨荣臣

杨荣源邴媛媛武晓冬范劲松

金二澄赵文华黄晖蒋健

编审:

齐淑兰

工作人员:

(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瑾严华国李珊杨仁轩明丽梅

程强董云龙董继开薛静怡

前言

为加强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中医医疗技术发展和临床应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保障医疗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开展了中医医疗技术整理、规范、管理、推广工作。

该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对各项中医医疗技术进行收集和整理,围绕整理的中医医疗技术,组织制定中医医疗技术操作方案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同时,通过开展联合攻关等方法解决中医医疗技术难点,不断提升现有中医医疗技术水平,拓展中医医疗技术适用范围,并注重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开发一批技术水平高、临床疗效好的中医医疗技术,并逐步形成中医观念牢固、技术水平高、临床疗效好、创新能力强的中医医疗技术人才队伍。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我们还将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中医医疗技术的效果和优势,提高中医医疗技术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增加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

为促进中医医疗技术相关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成立了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

协作组按专业类别划分成11个类别协作组,各类别协作组按照技术成立了若干个技术协作组。

2012年,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遴选、整理并规范了第一批100余项成熟、规范的中医医疗技术,并组织协作组成员单位起草了各中医医疗技术操作方案。

为方便宣传和推广,现将这些方案汇编为《中医医疗技术手册(普及版)》(以下简称《手册》)。

起草过程中,我们注重《手册》的学术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并组织相关专家多次对稿件进行审核修改,力求对相关专业临床医生中医医疗技术操作水平起到确实的推动作用。

受水平所限,《手册》内容难免有不当之处,在实际工作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相关协作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

目录

第一篇第一章毫针技术.................................10

第二章头针技术 18

第三章耳针技术 24

第四章腹针技术 29

第五章眼针技术 35

第六章手针技术......................................42

第七章腕踝针技术 50

第八章三棱针技术 56

第九章皮内针技术 65

第十章火针技术 69

第十一章皮肤针技术 76

第十二章芒针技术 83

第十三章鍉针技术 90

第十四章穴位注射技术 94

第十五章埋线技术 99

第十六章平衡针技术 107

第十七章醒脑开窍技术 113

第十八章靳三针技术 119

第十九章电针技术 124

第二十章贺氏三通技术 131

第二十一章浮针技术 137

第二篇推拿类技术 153

第一章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153

第二章脏腑推拿技术 160

第三章关节运动推拿技术 164

第四章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170

第五章经穴推拿技术 181

第六章导引技术 185

第七章小儿推拿技术 192

第八章器械辅助推拿技术 203

第九章膏摩技术 206

第三篇刮痧类技术 212

第一章刮痧技术 212

第二章放痧技术 223

第三章撮痧技术 226

第四章砭石治疗技术 231

第四篇拔罐类技术 245

第一章 拔罐(留罐、闪罐、走罐)技术 245

第二章 药罐技术 250

第三章 刺络拔罐技术 254

第四章 针罐技术 258

第五篇灸类技术 263

第一章麦粒灸技术 263

第二章隔物灸技术 273

第三章悬灸技术 278

第四章三伏天灸技术 284

第五章温针灸技术 289

第六章热敏灸技术 292

第七章雷火灸技术 308

第六篇敷熨熏浴类技术 320

第一章穴位敷贴技术 320

第二章中药热熨敷技术 333

第三章中药冷敷技术 337

第四章中药湿热敷技术 346

第五章中药熏蒸技术 351

第六章中药泡洗技术 357

第七章中药淋洗技术 363

第七篇中医微创技术 369

绪论 369

第一章针刀技术 388

第二章带刃针技术 401

第三章水针刀技术 414

第四章钩针技术 423

第五章刃针技术 431

第六章长圆针技术 440

第七章拨针(松解针)技术 445

第八章铍针技术 450

第八篇骨伤类技术 462

第一章理筋技术 462

第二章脱位整复技术 512

第三章骨折整复技术 530

第四章夹板固定技术 582

第五章石膏固定技术 609

第六章骨外固定支架技术 622

第七章牵引技术 641

第八章练功康复技术 662

第九篇肛肠类技术 684

第一章挂线技术 684

第二章枯痔(硬化)技术 688

第三章痔结扎技术 693

第四章中药灌肠技术 698

第五章注射固脱技术 701

第十篇气功类技术 707

第一章五禽戏 707

第二章六字诀 716

第三章易筋经 729

第四章八段锦 747

第五章五行掌 761

第六章保健功 777

第七章站桩功 800

第八章回春功 809

第九章放松功 828

第十章内养功 843

第十一章强壮功 854

第十二章真气运行法 860

第十三章新气功疗法 865

第十四章养气健目功 878

第十五章龟息养生功 890

第十一篇其他类技术 903

第一章脐疗法 903

第二章针刀刺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技术 908

第三章火针洞式引流技术 910

第四章烙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 915

第五章揉抓排乳技术 917

附录一:

病证索引.........................................920

附录二:

人体穴位图......................................944

第一篇针刺类技术

第一章毫针技术

毫针技术,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毫针技术的适应证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多种常见病、多发病。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器具

临床上使用的毫针主要是不锈钢针,类型主要为环柄针、平柄针,规格主要根据针体的直径和长度来区分(见表1、表2)。

表1:

毫针直径规格表

规格/号数

22

24

26

28

30

32

34

直径/mm

0.50

0.45

0.40

0.35

0.30

0.25

0.22

临床上以直径32~26号(0.25mm~0.40mm)的毫针最为常用。

粗针多用于四肢、腰臀部穴位,以及瘫痪、麻木等针感迟钝者;细针多用于头面、眼区穴位,以及小儿、体虚患者。

表2:

毫针长短规格表

规格/寸

0.5

1.0

1.5

2.0

2.5

3.0

4.0

5.0

长度/mm

15

25

40

50

65

75

90

100

临床上以长度1.0~3.0寸(25~75mm)的毫针最为常用,其中又以1.5寸(40mm)者用得最多。

长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深刺或透穴;短针多用于肌肉浅薄部位浅刺,如头面部穴位、耳穴。

(二)基本操作方法

包括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

1.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

2.进针法

进针时,一般用双手配合。

右手持针,靠拇、示、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

临床常用以下几种进针方法:

(1)指切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示指的指甲切按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2)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示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

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3)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示二指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4)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示二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

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3.行针与得气

毫针刺入后,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之得气,并进行补泻。

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

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

(1)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提插的操作方法。

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2)捻转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示、中指夹持针柄,进行前后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4.留针与出针

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

出针时,用左手拇、示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

二、常见疾病的毫针治疗技术

(一)中风病(急性脑血管病)

中风病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

本病的形成,主要在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或因忧思恼怒,或以劳累、房劳等因,致风阳煽动,心火暴盛,风火相并,气血上逆;或因嗜酒,恣食厚味,脾虚痰热内盛,化火动风,风火挟痰上扰,蒙蔽清窍,发为中风。

本病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风病的诊断标准。

临床上根据意识有无障碍而分为中脏腑和中经络,本节主要讲述中经络的毫针治疗。

【治则治法】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操作步骤】

取穴:

百会、风池、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穴。

可随症配穴,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天枢,语言不利加廉泉。

刺法:

直刺,行提插捻转手法。

风池穴操作时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廉泉穴向舌根斜刺0.8~1.5寸。

疗程:

急性期每日1次,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二)头风(紧张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头痛是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脑为“髓海”,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六腑之气皆上会于头。

外邪侵袭或内伤诸疾皆可导致气血逆乱,瘀阻脑络,脑失所养而发生头痛。

本病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

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本节主要讲述内伤头痛的毫针治疗。

【治则治法】疏经活络,行气活血止痛。

【操作步骤】

取穴:

百会、风池、合谷、太冲、头维,可随症配穴,少阳头痛加率谷、角孙;太阳头痛加天柱、太阳;阳明头痛加攒竹、印堂。

刺法:

头部穴位多予以斜刺或平刺,肢体穴位多直刺。

风池穴操作时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手法。

疗程:

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三)面瘫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病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其表现为一侧面部松弛,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被牵向健侧,不能蹙额、皱眉、示齿、鼓颊等动作,部分患者初期耳后疼痛,还可出现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甚至外耳道出现疱疹等。

本病多由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致经气阻滞,筋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其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

【治则治法】活血通络,疏调经筋。

【操作步骤】

取穴:

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谷穴。

随症配穴:

鼻唇沟平坦加迎香;鼻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目不能合加阳白、攒竹或申脉、照海。

刺法:

对于面部穴位,初起宜浅刺、轻刺,一周后酌予平刺透穴或斜刺。

疗程:

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四)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肩凝症是以肩部弥漫性疼痛伴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其表现为日轻夜重,晨起关节活动后疼痛减轻,局部可伴有广泛的压痛,手臂外旋、外展、上举、后旋等动作受限。

后期病变组织发生粘连,功能障碍逐渐加重,形成“冻肩”,最后导致肩关节功能丧失。

本病早期以疼痛为主,晚期以功能障碍为主。

一般认为,肩部受凉、过度劳累、慢性劳损与本病的形成有关。

其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

【治则治法】疏筋通络,行气活血。

【操作步骤】

取穴:

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穴、条口穴。

可随症配穴:

上臂痛加臂臑、曲池;肩胛痛加曲垣、天宗。

刺法:

直刺。

疗程:

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五)腰痛病(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病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表现为腰部重痛、酸麻,拘急不可俯仰,或痛连臀腿。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等有关。

其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

本病分为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和肾虚腰痛三大类,本节主要讲述瘀血腰痛的毫针治疗。

【治则治法】舒经通络,活血化瘀。

【操作步骤】

取穴:

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

刺法:

直刺。

疗程:

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三、禁忌症

1.孕妇不宜在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至阴等部位和腧穴进行针刺。

2.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3.皮肤感染、溃疡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4.有出血倾向者,慎行针刺。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劳累及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2.对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让患者采取卧位。

3.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深刺。

4.针刺眼区和颈部穴位(如风府、哑门等)时,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的组织器官。

5.对尿潴留的患者,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避免深刺。

五、针刺时对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1.晕针: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的患者,由于精神紧张、体位不适、针刺刺激过强等,患者会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汗出、晕厥等。

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患者去枕平卧,可指掐或针刺水沟、素髎、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涌泉等急救穴,并采取其他必要的处理措施。

2.滞针:

由于患者精神紧张,或针刺后患者因疼痛局部肌肉痉挛,或进针后患者体位变动,使肌肉纤维缠绕针体,导致行针时或留针后针下滞涩,行针或出针困难,使患者感觉疼痛。

应嘱患者放松,或在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扣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

3.弯针:

由于手法不熟练,或针下碰到坚硬的组织,或留针时患者体位变动,或因滞针处理不当,使针柄改变了进针或留针时的方向,行针及出针困难,患者感到疼痛。

应停止行针,将针顺着弯曲的方向缓慢退出。

4.断针:

由于针具质量不佳,或行针时过于用力,使针折断在人体内。

用左手拇示指在针旁按压皮肤,使针的残端暴露体外,右手用镊子将针拔出;若折断部分深入皮肤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5.血肿:

由于刺破血管导致微量的皮下出血,出现局部青紫或包块,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

若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可采用先冷敷后热敷之法。

6.气胸:

针刺胸部、背部和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而导致气胸,患者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

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起针,并让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切勿恐惧而翻转体位。

一般漏气量少者,可自然吸收;对于严重病例需及时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等。

第二章头针技术

头针技术是指在头皮特定部位针刺的一种治疗技术,适用于脑源性疾病(如中风、呆病等)及痛证等病症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分区定位

按颅骨的解剖名称额区、顶区、颞区、枕区4个区,14条标准线(左侧、右侧、中央共25条)。

1.额区(见图1)

图1头面部头针穴线图示

(1)额中线

定位:

在额部正中,前发际上下各0.5寸,即自神庭穴向下针1寸,属督脉。

主治:

头痛、强笑、自哭、失眠、健忘、多梦、癫狂病、鼻病等。

(2)额旁1线

定位:

在额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角,发际上下各半寸,即自眉冲穴沿经向下刺1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等上焦病证。

(3)额旁2线

定位:

在额部,额旁1线的外侧,直对瞳孔,发际上下各半寸,即自头临泣向下针1寸,属足少阳胆经。

主治:

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中焦病证。

(4)额旁3线

定位:

在额部,额旁2线的外侧,自头维穴的内侧0.75寸处,发际上下各0.5寸,共1寸,属足少阳胆经与足阳明胃经之间。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下焦病证。

2.顶区(见图2、图3、图4)

图2头顶头针穴线图示

图3头侧面头针穴线图示

图4头顶及侧面头针穴线图示

(1)顶中线

定位:

在头顶正中线上,自百会穴向前1.5寸至前顶穴,属督脉。

主治:

腰腿足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皮层性多尿、小儿夜尿、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头顶痛等。

(2)顶颞前斜线

定位:

在头顶侧面,从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此线斜穿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主治:

对侧肢体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

将全线分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中枢性瘫痪;中2/5治疗对侧上肢中枢性瘫痪;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硬化等。

(3)顶颞后斜线

定位:

在头顶部侧面,从百会穴至曲鬓穴的连线,此线斜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主治:

对侧肢体中枢性感觉障碍。

将全线分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感觉异常;中2/5治疗对侧上肢感觉异常;下2/5治疗对侧头面部感觉异常。

(4)顶旁1线

定位:

在头顶部,顶中线左右各旁开1.5寸的两条平行线,自承光穴起向后针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

腰腿足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5)顶旁2线

定位:

在头顶部,顶旁1线的外侧,两线相距0.75寸,距正中线2.25寸,自正营穴起沿经线向后针1.5寸,属足少阳胆经。

主治:

肩、臂、手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3.颞区(见图4)

(1)颞前线

定位:

在头部侧面,颞部两鬓内,从额角下部向前发际处颔厌穴到悬厘穴,属足少阳胆经。

主治:

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口腔疾病等。

(2)颞后线

定位:

在头部侧面,颞部耳上方,耳尖至上自率谷穴到曲鬓穴,属足少阳胆经。

主治:

偏头痛、眩晕、耳聋、耳鸣等。

4.枕区(见图5)

图5头后面头针穴线图示

(1)枕上正中线

定位:

在枕部,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线,自强间穴至脑户穴,属督脉。

主治:

眼病。

(2)枕上旁线

定位:

在枕部,枕上正中线平行向外0.5寸。

主治:

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眼、目赤肿痛等眼病。

(3)枕下旁线

定位:

在枕部,从膀胱经玉枕穴向下引一直线,长2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

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腰背两侧痛。

(二)针具及操作方法

针具:

选用直径0.35mm,长40~50mm的毫针。

操作方法:

1.进针

(1)进针角度

一般宜在针体与皮肤成30°角左右进针,然后平刺进入穴线内。

(2)快速进针

将针迅速刺入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根据不同穴线刺入不同深度。

(3)进针深度

进针深度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处方要求决定。

一般情况下,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后,使针体平卧,进针3cm左右为宜。

图6头针行针示意图

2.行针(见图6)

(1)捻转

在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后,术者肩、肘、腕关节和拇指固定不动,以保持毫针相对固定,示指第一、二节呈半屈曲状,用示指第一节的桡侧面与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持住针柄,然后示指掌指关节作伸屈运动,使针体快速旋转,要求捻转频率在90次/分钟左右,持续2~3分钟。

(2)提插

手持毫针沿皮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将针向内推进3cm左右,保持针体平卧,用拇、示指紧捏针柄,进行提插,指力应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如此反复操作,持续3~5分钟左右。

提插的幅度与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3.留针

(1)静留针

在留针期间不再施行任何针刺手法,让针体安静而自然地留置在头皮内。

一般情况下,头针留针时间宜在15~30分钟。

如症状严重、病情复杂,病程较长者,可留针2小时以上。

(2)动留针

在留针期间内,间歇重复施行相应手法,以加强刺激,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即时疗效。

一般情况下,在15~30分钟内,宜间歇行针2~3次,每次2分钟左右。

4.出针

先缓慢出针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拔针后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出血。

二、常见疾病的头针治疗技术

(一)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

本病多由气血逆乱,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于脑脉外,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依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醒脑开窍,疏通经络。

【操作步骤】

1.选穴

(1)肢体感觉障碍:

可选取对侧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等。

如头面部感觉障碍选取下2/5,上肢感觉障碍选取中2/5或顶旁2线,下肢感觉障碍选取上1/5或顶旁1线。

(2)肢体乏力:

可选取对侧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

如头面部感觉障碍选取下2/5,上肢感觉障碍选取中2/5或顶旁2线,下肢感觉障碍选取上1/5或顶旁1线。

(3)平衡障碍:

可选取枕下旁线等。

(4)失语:

可选对侧顶颞前斜线下2/5、颞前线等。

(5)尿储留:

可选取额旁3线、顶旁1线等。

2.操作:

选用直径0.35mm、长40~50mm的毫针,使针身与皮肤表面约成30°角,针尖平刺入穴内,快速进针,深度约30mm。

在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后行快速捻转手法,频率约90次/分钟,必要时可辅以小幅度的提插,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针后也可令患者活动患部,以助针效。

留针15~30分钟(病程长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每日1次。

(二)急性腰扭伤

腰部扭伤后出现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患者多为青壮年,有腰部扭伤史。

本病多为局部皮肉筋脉受损,以致经络不通,经气运行受阻,瘀血壅滞局部而致疼痛。

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舒筋通络止痛。

【操作步骤】选取双侧枕下旁线、顶旁1线等。

选用直径0.35mm、长40~50mm的毫针,使针身与皮肤表面成30°角,针尖平刺入穴内,快速进针,深度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