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734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福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福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福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福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泉.docx

《福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泉.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泉.docx

福泉

目录

第一章总论2

1.1评价采用标准及评价级别2

1.2评价范围、重点及保护目标3

第二章场址比选4

第三章工程分析6

3.1工程概况6

3.2工程分析6

3.3工程排污分析13

第四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17

第五章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9

第六章水环境影响评价20

第七章声环境影响分析21

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2

8.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22

8.2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22

8.3环境卫生影响分析23

8.4水土保持方案23

8.5取土场的生态影响25

8.6现有垃圾场的处置26

第九章清洁生产分析及总量控制28

9.1清洁生产分析28

9.2总量控制28

第十章建设项目环境污染防治对策29

10.1垃圾中转污染控制措施29

10.2填埋场废水污染控制29

10.3填埋气污染控制32

10.4环境噪声污染防治34

10.5固废处理与处置34

10.6取土场35

10.7填埋作业过程中和封场的环保措施35

10.8垃圾运输线路环保措施35

10.9卫生防护措施36

第十一章公众参与调查37

第十二章环境风险评价38

12.1风险识别38

12.2风险预测38

12.3应急预案40

第十三章环境管理及监测制度42

13.1环境管理42

13.2环境监测44

第十四章建设项目“三效益”分析48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49

第一章总论

目前,福泉市区的垃圾清运主要靠环卫工人转运至垃圾临时转运点,由垃圾车运至距县城西南面约6km处的五里坎垃圾堆放场堆放,场地没有设置必要的防渗、导气及渗滤液处理设施,只是利用天然沟谷倾倒堆放,对周围土壤、水体、大气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滋生蚊蝇,传染疾病,不符合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求,危及周围群众身体健康。

为解决县城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福泉市人民政府决定实施本工程,拟在县城金山片区的东南面大坡冲处建设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县城的生活垃圾。

遵照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环保法规,福泉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委托贵州省化工研究院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我们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等工作的基础上,于2007年4月编制了《福泉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2007年4月17日以黔环评估纲[2007]45号文对该大纲出具了审查意见,以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和审查的依据。

根据环评大纲及审查意见,建设单位委托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评价区的水、大气环境及环境噪声现状进行了监测;课题组成员多次亲临现场,深入项目周围村寨,调查了首选场址和比选场址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现状,征询了有关群众、专家的意见。

结合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经资料分析整理,研究计算,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提出了以工程分析、场址比选、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对策为重点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议要求,编制了《福泉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请省环保局审批。

1.1评价采用标准及评价级别

1、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

  

(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

(5)《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居住区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

填埋场区渗滤液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限值;管理区生活污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2)废气:

CH4执行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9.2款规定;H2S、CH3SH、NH3等恶臭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颗粒物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mg/m3)。

(3)噪声:

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施工期执行GB12532-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1.2评价范围、重点及保护目标

1、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

本项目2×D10%=2×2.008=4.02km,根据导则(HJ2.2-2008),本次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为以场址为中心,边长5km×5km=25km2的范围。

水环境:

废水排入浪坝河,排污口与浪坝河交汇口上游100m至下游3000m。

声环境:

厂界噪声为厂界外1m,环境噪声为厂界外100m及进场公路两侧200m。

生态环境:

以厂址为中心,项目区外延1km的范围。

2、评价重点

本评价的评价重点为场址比选、污染防治对策。

第二章场址比选

目前,福泉市区的垃圾清运主要靠环卫工人转运至垃圾临时转运点,由垃圾车运至距县城西南面约6km处的五里坎垃圾堆放场堆放,场地没有设置必要的防渗、导气及渗滤液处理设施,只是利用天然沟谷倾倒堆放,对周围土壤、水体、大气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滋生蚊蝇,传染疾病,不符合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求,危及周围群众身体健康(距垃圾场仅200m的双桥村八一组有29户居民)。

为解决县城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福泉市人民政府决定实施本工程,经过在县城周围仔细踏勘,并初步筛选,重点比较大坡冲、水洞坡、马中岭和滴水洞四个场址,各场址相对位置详见图2-1。

表2-1            场址比选

场址

比选内容

水洞坡(比选)

马中岭(比选)

滴水洞(比选)

大坡冲(推荐)

是否在城市规划范围内

在城市规划范围内*

在城市规划范围内*

不在城市规划范围内

不在城市规划范围内

与主导风关系

不在城市主导风(NE)上风方向

不在城市主导风(NE)上风方向

位于城市主导风(NE)上风方向

位于城市主导风(NE)上风方向但距离远

800m内搬迁工作

搬迁水洞坡村20户

周边500m范围内无村寨和散户,但场址南面400m处有在建的看守所及一座已建加油站。

洒金大道将由12m拓宽为40m,道路拓宽后两侧空地随之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离垃圾场很近。

周边800m范围内无村寨和散户

场址西北面500m处红岩村有8户居民需搬迁

是否在特别保护区域内

不在,距洒金谷风景区WS约0.5km

不在,距洒金谷风景区S约2.0km

不在,距洒金谷风景区NE约4.0km

不在,距洒金谷风景区NE约2.0km

是否在居民密集居住区

不在

不在

不在

不在

场区地质

无滑坡、坍塌等不良地质,但场区有灰岩出露,需要采取人工防渗

无滑坡、坍塌等不良地质,但场区有灰岩出露,需要采取人工防渗

场址为溶岩地区,地下有连串的漏斗

无滑坡、坍塌等不良地质,但场区有灰岩出露,需要采取人工防渗

与地表水体关系

位于鱼梁江西岸,最近距离约200m

位于鱼梁江东岸、蛤蚌河南岸,分别相距约1.5km

位于鱼梁江东岸,相距约1.5km

位于浪坝河南岸,相距约500m

地下水

场区内无地下泉点出露

场区内有地下泉点出露

场区内有地下泉点出露

场区内无地下泉点出露,地下水较深,利于建设

视觉影响

将占用金山-马场坪老路部分

位于洒金大道东侧200m,有一定视觉影响

不在公路干线可视范围内

不在公路干线可视范围内

库容、运行年限

可利用库容110万m3,满足12年的使用年限

可利用库容120万m3,满足12年的使用年限

可利用库容120万m3,满足12年的使用年限

可利用库容103.01万m3,满足12年的使用年限

交通

位于金山片区西南面4.0km,紧邻一条乡村公路

位于金山片区东南面4.0km,洒金大道东侧500m,交通便利

位于金山片区东面3.5km,距城市道路1km

位于金山片区东南面6.0km,有乡村公路经过

通过以上四个比选场址的比较:

滴水洞场址位于城市规划区外,由于场址区内落水洞发育,场址天然防渗、取土条件差,不能满足有关规范要求,不予推荐;

水洞坡场址运距适中,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库容满足使用要求(但无发展余地),但由于处于规划区范围内,紧邻公路,搬迁量较大(20户居民),不适合作为本项目垃圾填埋场的场址。

马中岭场址运距适中,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库容满足使用要求(但无发展余地),但由于处于规划区范围内,靠近洒金大道(洒金大道拓宽后道路两侧空地随之作为城市建设用地),500m范围内有看守所和加油站,也不适合作为本项目垃圾填埋场的场址。

大坡冲场址运距较远,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靠近公路,需搬迁8户居民,处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外,库容满足使用要求并且有发展余地,且不在公路干线可视范围内,相比上面三个场址,是比较合适的垃圾填埋场场址。

环境制约因素比选结论:

综上所述,在四个比选场址中,大坡冲场址具有处于福泉市规划范围外、搬迁量较小、不在公路干线可视范围内等优势,评价建议选取大坡冲场址作为福泉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建设场址。

第三章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

3.1.1工程名称:

福泉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

3.1.2项目性质:

新建;

3.1.3建设地点:

福泉市金山办事处双桥村关田营大坡冲;

3.1.4服务年限:

20010-2021年,共计12年;

3.1.5服务范围:

福泉市,面积:

46.8km2;

3.1.6服务人口:

15.88万人;

3.1.7项目占地:

90000m2;

3.1.8工程建设期12个月;

3.1.9定员及生产班制:

填埋场20人。

全年工作日365d,8h/d;(渗滤液处理站为三班制,其它均为一班工作制)

3.1.10项目总投资:

3983.53万元;

3.1.11项目规模:

填埋场:

起始年处理垃圾量92.7t/d,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45t/d,日处理能力属Ⅳ级;填埋场库容:

103.01万m3;

本次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是:

·填埋场:

填埋场场区内道路,场地平整,水土保持,防渗工程,坝体工程,洪雨水导排,渗滤液收集、处理和排放,填埋气导排、收集及处理,挖运土及消毒设备等。

·收运系统:

垃圾清运车与垃圾转运站配套使用,拟增加10座15吨/天的垃圾转运站(金山城区8座,马场坪片区2座),每座转运站占地面积为100m2,并分期增加15辆垃圾清运车。

3.2工程分析

3.2.1填埋工艺流程

填埋工艺分单元逐日覆土填埋,主要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的要求,填埋过程为一层垃圾一层覆盖土交替填埋并压实,在填埋中预设排渗及导气设施。

卫生填埋场采用的填埋工艺为多层分区域按单元作业。

一般以每日作业量为一个单元,做到当日覆土。

单元高度为2.3m,覆土厚度0.2m。

垃圾倾倒在作业面上,用推土机推成40~60cm厚的薄层,再碾压数次,直至垃圾密度达到0.8t/m3,日覆盖层厚度0.15m,当填埋高度达到2.3m时,覆土0.2m,构成一个2.5 m高的填埋单元。

当填埋高度达到4.8m时,覆土0.2m,构成一个5.0m高的填埋区域。

填埋单元为斜四棱体,其表面要维持的最大坡度应为1:

3。

填埋作业应尽量做到逐日覆土。

每个填埋单元覆土前,进行喷药消毒灭虫以减少和杜绝蚊蝇昆虫孽生。

为保证垃圾堆体的稳定性和减缓雨水对已填埋垃圾的冲刷,每两个填埋单元的高度(共5.0m)需要设置一个宽4.0m的堆积平台,平台上修建临时道路和截洪沟,堆积平台用于导气管的检修,截洪沟用于收集从垃圾堆体上冲刷下来的雨水,堆积平台上的截洪沟与垃圾堆体周围的永久性截洪沟顺接。

最终达到设计填埋高程和库容量,为确保填埋场安全可靠和封场后的场地利用,对填埋场进行最终覆盖并进行绿化。

在整个填埋区的表面先覆盖一层0.3m厚粗砂沼气导排层,再在粗砂沼气导排层一覆盖一层0.3m厚在的粘土防渗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粘土上再覆盖0.2m厚粗砂排水层,粗砂排水层与填埋库区四周的永久性截洪沟相连,然后再覆盖0.2m的营养土用于植被绿化。

这样,封场用的粗砂沼气导排层、粘土、粗砂排水层、营养土总覆土厚度为1.0m,最终形成一中间高、四周低的缓坡状坡地。

封场表面坡度为5%。

3.2.2填埋场主要工程

3.2.2.1防洪系统

•永久截洪沟:

为了在雨季及时将场外雨水截流排放从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在填埋库区外东、西两侧各修建一条永久性截洪沟,其总长为1477m。

排洪沟采用浆砌块石护砌,沟的粗糙系数为0.02。

•库内分区截洪沟:

填埋场运行初期,有大面积的待填埋区域,将这些区域内的汇水收集和排放可大大降低渗滤液处理量。

为减少场内渗滤液量的产生,减轻渗滤液处理负荷,根据设计确定的填埋工艺流程,在未填埋区域根据场址地形沿等高线905m设置库内分区截洪沟,长度为760m。

3.2.2.2防渗方式

防渗系统的结构组成:

A.复合防渗系统

由上至下为:

600g/m2土工布(膜上保护层)+1.5mmHDPE防渗膜(防渗层)+4800g/m2纳基膨润土垫(膜下保护层)+0.5mm厚的粘土保护层,压实粘土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7m/s。

B.在垂直高差较大的边坡铺设防渗膜时,应设锚固平台,其设置按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中的3.7.3的要求实施。

C.东岸岸坡坡度一般有15~20°,边坡坡度大于1:

2,采用锚杆或锚杆挡墙进行支护。

边坡较陡处基础采用水泥喷浆,打锚固杆。

基础处理: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的有关规定。

库区现有沟谷地形坑洼不平,沟谷及周边现状均为荒山及灌木,不能直接作为防渗层基础,必须进行基础处理。

基础处理包括清除原植被根系、平整与处理(压实密度至95%)、并控制边坡坡度(小于1:

2)。

地基基础顶必须有大于2%的纵横坡度,便于渗滤液收集和排出,清理后的土方用于填埋场封场覆盖用土及修建临时道路用土。

为避免地基基础内植物生长,必要时需均匀施放化学除萎剂。

3.2.2.3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为防止填埋场场区内垃圾渗滤液对场区地下水的污染,在填埋场库区底部设置渗滤液导排及收集系统,将填埋场内的渗滤液及时导出填埋场外并排入调节池。

渗滤液导排层:

在HDPE土工膜的膜上保护层上铺设渗滤液导排层,使渗滤液及时排至渗滤液收集系统以免污染地下水,导排层选用河卵石、砾石和粗砂级配,在填埋区底部和边坡的粘土防渗层上满铺。

渗滤液收集系统:

由导排层收集的垃圾渗滤液通过填埋场底部网状导排支盲沟和主盲沟排至垃圾坝下的渗滤液调节池内进行处理。

为便于渗滤液的收集,场区平整后在横断面上呈“U”型,在填埋场底部防渗层上分别铺设有砾石排水层和粗砂过滤层,并在排水层中沿等高线方向敷设有渗滤液收集沟,收集沟的相交角度大于90°。

收集沟内分别敷设有De160和De250的HDPE穿孔管,收集场内产生的渗滤液,并将渗滤液导出垃圾坝进入设置于垃圾坝下游的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

对于沿库区四周设置的库内分区截洪沟,当场内填埋作业未进行到分区截洪沟所处的等高线时,作为雨水收集沟用,而当场内填埋作业进行到分区截洪沟处时,则将沟内充填进大小规格不等的级配砂砾石,作为渗滤液收集盲沟用。

3.2.2.4渗滤液产生量:

根据设计文件,渗滤液处理站的规模按近十年的日平均降雨量进行计算。

根据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Q=I×(C1×A1+C2×A2)×10-3

式中:

Q——渗滤液的日平均产生量(m3/d);

I——采用年平均降雨量转换为日平均降雨量(mm/d),I取3.24mm/d;

A1——填埋分区作业区面积7.0×104(m2);

C1——填埋分区作业区渗出系数,在此取径流系数为0.33;

A2——填埋分区填埋休止或填埋终了区的面积0.36×104(m2);

C2——填埋休止或填埋终了区的渗出系数C2一般按照C2=0.6C1的原则取值。

由上式计算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平均产生量78.7m3/d。

另外项目共设置10座垃圾转运站,每座垃圾转运站渗滤液产生量约为0.1m3/d,垃圾转运站的渗滤液共1m3/d,经吸粪车送渗滤液处理站处理。

因此渗滤液处理规模按80m3/d计。

本工程中渗滤液经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限值,通过管道排入浪坝河。

渗滤液处理站出水水质确定为:

3.2.2.5渗滤液回灌

为了增大渗滤液蒸发量,减少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负荷,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减少垃圾中污染物质的溶出负荷,加快垃圾中污染物的溶出过程,使渗滤液水质得到均化,减轻对渗滤液处理厂设施的冲击负荷,提高处理厂的处理效果,使填埋场尽快稳定,本工程考虑渗滤液回灌垃圾堆体。

在调节池下游设置渗滤液提升泵井1座,在井内设潜污泵2台,并分别在882.00~924.00高程间设置喷嘴对垃圾堆体进行喷淋回灌。

3.2.2.6调节池

在1~12月,日渗滤液处理量按80m3/d计算,则未处理渗滤液的最大累积余量为7309.1m3,即调节池最低调节容积为7309.1m3,设计综合考虑调节池容量为10000m3。

3.2.5.7渗滤液处理工艺

项目对混凝初沉+反硝化池+中沉池+中空纤维膜池+纳滤系统+反渗透、UASB+硅藻精土+CMF+RO处理工艺、UASB+铁屑电解池+A2O+微滤+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进行了比选,推荐采用混凝初沉+反硝化池+中沉池+中空纤维膜池+纳滤系统+反渗透处理工艺。

3.2.2.8填埋气体控制系统

·填埋气组分:

主要包括甲烷、二氧化碳、氨、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甲烷和二氧化碳是填埋场可降解有机物发生厌氧分解的主要气体,两者之和约占填埋气的90%或更高。

·产气量:

据项目初设报告,本填埋场采用IPCC模型来计算填埋场气体的产生量。

QT,x=kRxLoe-k(T-x)

QT=SumQT,x

式中:

QT,x—垃圾Rx在当前年(T)所产生的甲烷数量,m3/a;

k—甲烷产生率常数,0.061/a;

Rx—在第(x)年所处理接收的垃圾数量,t;

Lo—甲烷产生势,14.9m3/t垃圾;

X—填埋垃圾的年份;

T—当前年;

·填埋场气体控制系统

填埋场气体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减少填埋场气体向大气的排放量和在地下的横向迁移。

为了使填埋场安全、稳定地运行,在填埋库区内每隔40m设置一个直径为1000mm的垂直导气石笼井,石笼井中部设置De160HDPE穿孔导气管,管与网笼之间填充碎石。

导气石笼的铺设随着填埋作业面逐层上升而逐段加高,本工程填埋库区内共设54个导气石笼,穿孔导气管排出口高出最终覆盖层1m。

填埋场运行初期,填埋场的排气方式为开放式排气,即每条竖向排气管直接与大气相通。

填埋场运行一段时间以后,为防止积集在填埋场附近的CH4浓度过高而引起燃烧和爆炸,在填埋场气体导排管顶端安装连续点火装置,使得外排的CH4浓度达到1.25%--2%时点燃,排气管顶端应采用耐火材料制作。

3.2.2.8垃圾坝

本垃圾填埋场为沟谷型,为取得初始容积,需要在谷口建立一垃圾主坝,以防止废弃物堆体塌滑,用于存储初始垃圾,调蓄洪水和确保垃圾填埋体坡脚稳定。

垃圾坝坝址选择建在填埋库区西北面的谷口较为窄小处,地面现状高程为886.00m。

坝顶长度为30.4m,坝高6m(坝顶高程891.00m),顶宽2.5m。

坝体结构采用浆砌块石。

坝体上游设置矩形排水沟,按1%坡降与坝体两侧的截洪沟相接。

在坝中设置地下水导排管一根,管中心高程为882.749m;渗滤液排水管一根,管中心高程为884.734m。

3.2.2.9地下水导排系统

本工程考虑在库区底部设置上层滞水及地下水导排系统,工程方案为:

在库区底部铺设厚度为60cm的碎石倒排层,顶部距防渗系统基础层底部不小于1000mm,宽度为1.15m左右,在倒排层中设置HDPE穿孔花管,管径为De350.从库区接出的孔隙水用管道将其超越调节池。

3.2.2.10道路工程

项目拟自关田营乡村公路修建长1477m的进场道路,路面车行道宽5.0m,设计行车速度为15km/h,路面采用泥结碎石面层结构。

填埋库区临时性道路从进场道路接入,作为初期填埋垃圾的进库主干道,总长600m。

路面车行道宽4.0m,路面采用泥结碎石面层结构。

3.2.2.11辅助设施主要工程

·管理区

生产管理用房包括:

行政办公、计量间、门房、车库、变配电房等。

辅助设

施用房包括:

食堂、浴室等。

各单体建(构)筑物设计有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2.3垃圾收运系统

·垃圾转运站:

增加10座15吨/天的地埋式垃圾转运站(金山城区8座、马场坪片区2座),每座转运站占地面积为100m2。

由于现有唯一一座转运站设施严重老化,因此10座转运站均新建,具体位置详见图3-8。

垃圾转运站采用双箱布置,主要包括:

2个垃圾斗,当一个转运至垃圾场时,另一个使用;四个垃圾投入口,采用手动控制;一套垃圾斗的起吊系统,采用液压控制。

·垃圾清运车:

采用垃圾清运车与垃圾转运站配套使用。

垃圾运输车辆配置按150t/d配备。

垃圾车采用5t,有效荷载为3.0t。

新建的垃圾填埋场距金山片区中心4.0km,距离马场坪片区中心5.0km,按5.5km的运距考虑,每辆车按工作8小时计算,每趟耗时2.0小时,即每辆车日转运次数为4次;同时考虑备用车系数为1.2,故实际需要车辆15辆。

现有垃圾清运车由于年久失修,故障较多且已接近报废年限,故不考虑现有车辆。

根据垃圾增长的实际情况需分期增加15辆垃圾清运车,以满足不同时期内的清运要求。

3.2.4取土场地

垃圾在填埋过程中无论是中间覆土还是最终覆土,都要消耗大量的覆盖土,

据初设,经计算需要覆盖土7.53万m3左右。

除了取自库区外(约2.44万m3),尚需寻找新的场地取得覆盖土。

经与设计编制单位沟通,拟在填埋场东南侧约200m设取土场,该处第四系粘性土厚度一般在1.8m左右,透水性弱,储量丰富,运输和开采条件较好,可满足填埋场覆土5.09万m3的需要。

3.3工程排污分析

3.3.1施工期

工程建设期土石方的大量开挖和使用期覆盖土料的挖取,进场公路、垃圾坝、调节池、土料场等主要建设作业点的现有植被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量施工土石方的临时堆放,新边坡的失稳、局部地带塌方、滑坡等,会加重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

施工队伍进场,施工人员日常排放的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噪声、作业面的扬尘等都会造成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人员约50人,以每人每天用水200L、排污系数0.85计,每天将产生生活污水8.5m3,水质为典型生活污水,应使用旱厕,或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进入附近农灌渠用作农灌,同时以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7kg计,将产生生活垃圾35kg/d,应集中堆放定期清运。

3.3.2运营期

3.3.2.1废气

本工程排放的废气有:

•填埋气:

填埋场废气是由微生物分解垃圾中的有机成份产生的,主要成份为甲烷(CH4)、氨气(NH3)、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和TSP。

CH4是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后在一定体积比范围内(CH4占5~15%)易发生爆炸,NH3、H2S和CH3SH为强刺激性气体,具有恶臭味,而且硫化氢对人体有毒。

本填埋场拟设置较完善的导气系统,引出气体采用甲烷报警器和燃烧装置监测废气中甲烷的浓度,当甲烷浓度超过5%时通过自动电子点火或人工点火燃烧排空。

正常排放时,废气燃烧后主要成份是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基本无影响。

本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