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8281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版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版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版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版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docx

《完整版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docx

完整版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

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终稿)

题目:

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升贬值现象的分析研究

 

专业:

经济学学院:

商学院

指导老师:

杨弘

 

 

目录

绪论···································································

(2)

摘要及关键词···························································(3)

1.次贷危机后的经济现象介绍············································(4)

2.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5)

3.人民币升贬值对经济的影响···········································(6)

4.对此现象的对策和建议···············································(9)

5.汇率与其他经济指标相关性分析········································(11)

6.总结·······················································(12)

参考文献·······················································(6)

绪论

1.选题及研究意义

货币价值是一种常见的概念,是指货币的购买力。

它具有两个属性值,内部和外部的价值,内在价值是指资金,一般以价格为代表的国内购买力;对外价值是外汇货币的能力,往往在汇率。

经济学理论认为,这两个密切相关,同向改变。

一般汇率的上升表明该国对外价值的上升,从而带动本国对内价值增加,即本国物价水平下降;反之依然。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人民币出现了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的现象使人民币的内外价值出现偏离,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货币价值长期的内外眼中偏离往往都有深刻的经济背景和制度背景,这种状况有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也会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

所以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物价和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而且对相应货币政策的决策和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另外,如何选择适当的汇率制度对我国实现反通胀目标和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参考作用。

2.相关理论

较早提出相关理论的是杜文(1995),他指出:

分析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从国内外汇市场的外汇供求方面看,其成因在于1994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国内外汇供给远远大于外汇需求。

因汇率制度的改革,这些原因已不能完全解释当前人民币汇率的悖论。

随着人民币不断对外升值,以及国内物价持续上涨,专家学者对人民币内外价值的研究逐渐增多。

史焕平(2007)认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失衡是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根本原因。

我国一直倡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高出口、高投资、高储蓄的模式,进而引发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国内资产价格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的不断上扬。

温建东(2008)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了货币外升内贬的现象,指出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重要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并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软。

刘崇献(2008)通过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引起流动性过剩的效应分析,指出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是人民币对外升值的根本原因,同时人民币升值及升值预期是人民币对内贬值的直接原因。

摘要:

本文先由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例子引出对主题的思考,然后通过先以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以及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等数据为基础,根据我国人民币当前汇率水平,从国际贸易双顺差、货币供应量增加、流动性过剩、经济发展失衡等方面深入研究人民币出现外升内贬的原因。

然后是综合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重点研究人民币外升内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对资本流动,进出口,银行业和通货膨胀。

最后是结合上述对人民币外升内贬成因的探讨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重大影响的阐述,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上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我国历年来外汇储备及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等数据将人民币外升内贬与国际贸易顺差、货币供应增加等联系起来。

关键词:

货币价值通货膨胀人民币升贬值的影响

1.次贷危机后的经济现象介绍

次贷危机后我们可以在平时生活中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幅度比00年到07年要高,人民币在持续的贬值。

但在国外,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却从几年前的8:

1左右增长到现在的6:

1左右。

我们用大米来作为标的物,就可以直观地看出几年来人民币购买力的下滑程度——以种在2005年为1.90元/斤的大米,在当下已经是3.30元每斤,如果我们按照这个物价的比例来测算,人民币10年间的贬值高达43%。

然而,人民币对外的情况却与此大相径庭。

人民币对外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汇率来表示,对内我们用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揭示人民币的对内贬值,从05到11年来,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超过30%。

下图分别是05年到11年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和年度CPI指数。

表1-1

我国03年到11年CPI

2003

1.20%

2004

3.90%

2005

1.80%

2006

1.50%

2007

4.80%

2008

5.90%

2009

-0.70%

 2010

3.30%

       2011      5.4%      表1-2 

我们从上两个图表可以看到,从03年到06年国内CPI基本都稳定在2%以下但在07年到11年五年中有四年都在3%以上,最高甚至在08年5.9%,但是我们从人民币汇率变化可以看出,人民币在05年到11年是一直升值的。

由此一对比,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不平衡相当明显。

由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国和美国也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中国并没有名义上的QE,但几个主要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由超大规模的人民币超发来构成。

从实际的观点来看,在货币购买力的差异改变双方是显而易见的。

货币贬值中国方面自不必说。

但美国,美元的跌势并不明显。

经过四轮QE中,至少20万亿美元的流动性释放,但是,美国的通胀水平每年增长一直保持不到3%。

美元的商品价格对比可以发现,至少在过去五年中,美元的购买力缩水最小。

为什么美元的购买力没有大幅度下降?

古典经济理论认为:

货币价值的内部和外部的价值应该是一致的,对内价值是对外价值的基础;变化在货币汇率和通货膨胀率和方向是互逆的,即通货膨胀和本币汇率就会下降,反之亦然。

这显然与我国的情况矛盾,所以说人民币升贬值的不平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的问题。

这个问题引起了各界专家学着的关注,从文献上来看,学着专家们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

下面将从几个角度来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

2.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

2.1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增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双顺差状态,尽管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略有短暂逆差,但2001年以后加入WTO后,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又开始扩大。

通过查找外汇收支数据我们看到,2010年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顺差达3878亿,同比增长26.65%,资本和金融项目达2869亿顺差,同比增长61.97%。

由于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见下表)急剧增加,为2011年9月达到32020亿美元,外汇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这意味着外汇面临贬值,本币面临升值压力。

因此,在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中国的国际收支大幅增加为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

我国外汇储备(万亿美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0.818

1.066

1.330

1.946

2.339

2.843

以上数据来源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表2-1

2.2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2005年-2010年人民币货币供应量

表2-2

经济理论上认为,过量的货币追逐商品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见图),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要。

2010年,央行宣布广义货币供应量是725800亿,其中外汇基础货币供给占货币供应总量四分之一以上,高额外汇储备和结售汇制度迫使央行被动投入了大量的基础货币,相比与实体经济的需求,货币供应量似乎高基数,这反过来又导致了基础货币变得难以控制。

此外,在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向下游产品转移大幅上涨的带动,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继续上升,并在2011年7月达到6.5%,创近11-年内新高(见下表)。

CPI指标(2011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4.90%

4.90%

5.40%

5.30%

5.50%

6.40%

6.50%

CPI即国内消费价格指数,以上数据来源自国家统计局。

表2-3

2.3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上升

为了保持经济增长,不得不让人民币央行升值,由于目前强制结售汇制度,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大量收购外汇,形成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然后央行加大了基础货币,因为货币乘数效应,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市场。

流动性过剩导致银行放贷加速,房地产和股票的价格也急剧上升,虽然国家已经采取了多种控制措施,但收效甚微。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仍在上涨,真正作为自住房的购房者买不起房,而购买经济适用房大多数是房地产投资者。

从2006年下半年到第2007年上海和深圳的股票价格连续翻番,上证指数从1000多点到6000多点,投机气氛飙到最高。

通过财富效应在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大幅飙升引发的通胀感染,促使实体经济的价格上涨

2.4国内经济结构发展失衡

中国共产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一直在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促使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增长,为综合国力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随着国际环境变化和进一步改革,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没有做出调整。

目前,经济增长势头仍然是“高投入”和“高出口,”这在西方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的最终消费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而这导致了“高储蓄”,从而又促使了“高投入”和“高出口。

”大量的引进外国投资和出口导致了大量的国际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因此人民币一直在升值,而升值预期产生又加强国际热钱进入,并导致资产价格上涨,所以说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根源。

3.人民币升贬值对经济影响

3.1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3.1.1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1美元换取人民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那么对于出口商而言,同样出口1美元品换回人民币的数量就会因汇率变动而减少,从而使出口商的利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自2007年5月对人民币的30%以上,美元的贬值,这意味着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将使得中国出口企业的成本增加了30%,导致一些企业的利润率较低出口,从而导致产品出口量下降。

在对美元,人民币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国内出口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出现,这表现在当人民币对某一货币明显升值时,中国与该货币发行国/区的出口增速就明显下降,而进口增长显著增加,主要是在美国和香港。

此外,生产型企业和外贸企业巨大的差异在出口产品利润,生产型企业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除了汇率的突然升值的短期影响,基本上保持5%以上,最好是他们的生活环境。

产生的外贸企业出口的产品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汇价的突然升值是处于亏损状态。

2008年中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到2008年11月首次出现负增长,与2000年出口同比下降2.2%,进口下降17.9%。

如果再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所有这些都对中国未来出口形势造成不利影响。

3.1.2、人民币升值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2007年以来,人民币大幅升值,引起国际热钱流入我国,造成外汇占款增加,这样由人民升值预期推动的流动性过剩逐渐显现。

另外,受国际环境影响,人民币升值较快,境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高,一些国外机构为赚取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高额利润和规避外汇监控,利用贸易名义和国内企业签订相关合同,以预付款的名义从国外汇入资金,经过投机经营获得利差后,以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或错汇为借口,再将资金抽出,造成资本流动的非正常因素增加。

3.1.3、人民币升值对银行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后,中国的资本市场将有大量的热钱涌入,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对金融市场的银行业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他们的财务状况将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后,由银行,特别是美元资产持有的外国资产,在汇率的下降下会有一些损失。

其次,对进口和出口行业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后,银行客户做出口业务的收入会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银行的业务。

最后,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从存款方面,外币存款持有量将大大减少,导致银行存款的金额下降;贷款,贷款人都比较能接受外币贷款,外币存款减少,产生银行,外汇贷款增加的矛盾,外汇资金来源等将受到影响。

3.2人民币升值的有利影响

3.2.1.从今天的全球生产结构来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大部分的世界上生产的,可以说短期内,中国的出口在世界市场上不可替代的广泛劳动密集型产品。

因此,我们可以假设:

即使是改善我们的产品选择集体大宗商品价格,国外消费者的情况下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继续购买我们的产品。

中国的商品与自然吉芬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大宗商品价格在外国消费者的反应可能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商品的消费。

因此,人民币升值并不必然带来对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利润减少。

有一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在同一时间利用国外的消费品,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效益在其中的分布,使中国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受益。

3.2.2、即使假设上述效果的作用并不明显,人民币升值并减少出口,从而导致个别企业的破产,但如果从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也许不能算作目前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国面临严峻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不平衡,要调整这两个部门之间经济资源配置。

通过货币升值的方式可以最有效的使制造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的制造业务被挤出市场,这是完全符合中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这将进一步释放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

与此同时,货币升值将在行业内引发更激烈的竞争,鼓励企业创新,通过技术管理,以提升竞争力,提高一些公司的竞争力,自主国际品牌的培训。

许多国际品牌如日本,德国等国家都是在本币升值过程中成长。

3.2.3、本币升值降低了出口生产,这将影响到这些产业部门的就业情况。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降低就业在出口部门并不等同于降低我们的总体就业。

因为,货币升值将有助于提高服务产品的更优惠的价格吸引的相对价格,服务产业将扩大就业的需求。

中国的新增就业岗位90年代末以来,几乎所有的服务部门,服务部门的能力来吸收就业远远超过了制造业。

从长远来看,推广服务部门就业的作用,人民币升值会释放更多的空间,并最终提升就业率。

3.3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影响

非常直观的表现就是通货膨胀,但我们知道通货膨胀也分为好几种,中国近几年来的通货膨胀是温和的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在实体经济中生活必需品,消费品,奢侈品等物价的变动并不一致。

在出现平衡的和可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每一种商品、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劳动的价格都会按同一比例上升,人们的货币收入和财富的市场价值也会按相同比例上升,在此情况下,通货膨胀不会对人们的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产生影响。

但是,如果在经济中出现非平衡的或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情况:

1.通货膨胀会对拥有固定货币收入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

2.通货膨胀还会对储蓄者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储蓄者的收入水平下降

3.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还会将债权人的一部分财富再分配给债务人,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使债务人获得意外收益。

由此可见,通货膨胀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实现了收入和利益的再分配。

第一,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第二,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第三,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对产出的影响

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和长期中对产出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短期内,如果通货膨胀率较低,那么通货膨胀与产出水平就是正相关的,即是说,在价格水平上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伴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经济增长速度也会相应加快,因而产出水平也就比较高;相反,在存在通货紧缩即价格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通常比较慢,因而产出水平也会比较低。

通货膨胀与产出之间的这种正相关的关系仅仅表现在短期内,而且以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为前提。

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例如超级通货膨胀、急剧的通货膨胀或是恶性通货膨胀,这种正相关的关系也许就不存在。

通货膨胀与产出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如图7-1

所示。

短期内通货膨胀与产出关系

在图中,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横轴表示经济增长率(g)和就业率(n),坐标中斜率为正的曲线表示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亦即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的正相关关系。

由于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是正相关的,因此,坐标中的曲线也表示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如果我们把上图坐标的横轴表示为失业率,就会得到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这条斜率为负的曲线就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虽然在短期内产出水平与通货膨胀水平正相关,但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对一个经济社会的产出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即是说,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无关。

可以用下图来表示长期中两者的关系。

长期中通货膨胀与产出关系

在上图的坐标中,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横轴表示失业率,坐标中垂直于横轴的垂线被称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垂直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中,无论价格水平怎样变动,失业率均为自然失业率不变,在只存在自然失业率的条件下即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所实现的产出水平实际上就是潜在的产出水平。

因此,上图中的垂线不仅意味着自然失业率或充分就业的就业率与价格水平无关,也意味着潜在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无关。

在长期中,潜在产出与价格水平之所以无关,是因为潜在产出水平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生产要素的效率,而不是取决于价格水平。

4.对此现象的对策建议

人民币外升内贬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产生巨大损害,我国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危害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一些对策建议:

1.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内外均衡

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和出口导向型和高投入,高消耗的开放经济发展模式,高污染的特点是广泛的,扩展型,扩张型的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也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经济,同时提供资源和原材料的巨大浪费。

因此,中国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减少依赖出口,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调动内需,提高国内居民的消费率,增强内部的经济增长势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实施,向集约型。

内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为了减少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必须下大力气调整经济结构。

没有经济内外均衡,它不能抗拒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不能维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2.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拉动内需

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是关键,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包括努力拉动内需,扩大生产和消费需求。

扩大国内需求和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最终转化为消费需求。

因此,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应该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之间良好的关系。

符合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的速率,优化一方面需要投资结构;在另一方面,重点应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

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调整,引导人们多样化,提高消费水平。

同时,出口继续推进在保持进出口贸易平衡发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外贸结构。

3.推进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减缓资金流入和外汇储备投资压力。

坚持多元化投资策略,稳步拓展投资领域。

进一步的研究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外汇储备管理的评价,继续加大在研发,产品和工具领域的投入,并在坚持长期的战略投资理念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多元化投资的审慎评估,以实现安全保留的流动和提高目标的值。

继续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以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统筹多方资源优化,渠道和平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效益的投资决策和经营,加强人员。

妥善处理好储备经营管理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

与国家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提高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的整体反映情况,加强沟通交流和舆论引导,对有关国家长远根本利益的问题上,传递和谐有力的声音和信号。

4.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现行管理可自由兑换的非自由兑换,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市场供求的作用,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在分配汇率资源是有限的,国家承担全部汇率风险,经济主体外汇风险意淡薄等。

因此,这就对加快我国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提出了要求。

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应该是提高汇率灵活性和敏捷性,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兑美元交易区间人民币每日波动可能会逐渐放松和下降0.8%至1%范围,并逐步过渡到汇率自由浮动。

越来越多的市场和人民币的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程度,不仅有利于促进合理的对外价格,但也有助于确保货币政策,汇率形成机制的独立性,以提高透明度和增强信心的中国经济,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声誉。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应根据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逐步将强制结售汇制过渡到意愿结售汇制,由国家集中储备外汇向民间分散外汇转变,同时进一步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度,直至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

汇率是调节跨境资金流动的重要经济杠杆,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对保证中国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稳定有重要意义。

实现汇率完全市场化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也是我国汇率制度的最佳选择。

5.汇率与其他经济指标相关性分析

一.利率差异与人民币汇率

 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周边的国家,将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使得对本币需求上升,可能会导致本币汇率上扬。

利率平价理论的提出者凯恩斯认为:

汇率变动与两国相对利差有关,投资者根据两国利差大小以及对未来汇率的预期进行投资选择,以期获取收益或避免风险。

利率平价表达式为:

(F-S)/S=i-i*

S是将本币换成外币的汇率,F是将外币换成本币的汇率。

i是本国利率,i*是外国利率。

上式反映了汇率与两国利差的相互关系:

当本国利率相对外国利率上升时,两国利差增大,汇率下跌;反之,汇率上升,即F与i-i*成正比。

通过对表中F和利差进行一元线形回归分析,发现两者的相关性不高,相关系数为-0.45064。

分析的结果显示F与i-i*成反比,即我国的汇率变动与中美之间的利差正相关。

这与利率平价理论是矛盾的。

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率水平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

但是我国加入WTO后的几年来,对外资银行的逐渐开放,利率的市场化水平也将逐步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汇率水平就可以较好地反映利差的变动。

二.国际收支与人民币汇率

 如果国际收支赤字,外债增加,余额造成增加对外汇和外汇汇率的需求可能会导致本币汇率的上升和下降。

盈余意味着外债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可能会促使本币汇率。

近年来,国际收支中国的国际收支一直呈现顺差,支持汇率走高。

三。

人民银行干预与人民币汇率

在1994年中国实行汇率的统一,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自1994年以来,中国的汇率,双向波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