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教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86953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教案).docx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教案).docx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教案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

总学时:

52

第1章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课程章节

第1章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课时分配

4

教学目标

1.记忆并理解平法的概念

2.了解平法标准设计系列国标图集

3.领会平法结构施工图上应注明的事项

教学重点、难点

1.平法结构施工图上应注明的事项

2.钢筋及钢筋算量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板书

教学内容

1.平法基础知识

2.钢筋算量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1.1平法基础知识

一、平法的概念

1.平法的作用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以下简称平法)作为看懂图纸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

2.平法的概念

3.平法的有关知识

平法的创始人是山东大学的陈青来教授。

二、平法标准设计系列国标图集简介

1.目前已出版发行的常用平法标准设计系列国标图集,共有6种标准:

(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1

(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2

(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3

(4)《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329-1

(5)《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329-2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329-3

2.目前出版的与16G101平法图集配套使用的系列图集:

(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G901-1

(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G901-2

(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G901-3

3)图集相关知识拓展

三、平法结构施工图上应注明的事项

(1)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的图集号(如16G101-1),以免图集升级改版后在施工中用错版本。

(2)写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3)应写明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等级,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

(4)写明各类构件在不同部位所选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以确定相应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及最小搭接长度等。

(5)当标准构造详图有多种可选择的构造做法时,应写明在何部位选用何种构造做法。

(6)写明柱(包括墙柱)纵筋、墙身分布筋、梁上部贯通筋等在具体工程中需接长时所采用的连接形式及有关要求。

(7)写明结构不同部位所处的环境类别。

(8)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位置。

(9)设置后浇带时,注明后浇带的位置、浇筑时间和后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及其他特殊要求。

(10)当柱、墙或梁与填充墙需要拉结时,其构造详图应由设计者根据墙体材料和规范要求,选用相关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或自行绘制。

(11)当具体工程需要对本图集的标准构造详图做局部变更时,应注明变更的具体内容。

(12)当具体工程中有特殊要求时,应在施工图中另加说明。

1.2钢筋算量基础知识

一、钢筋及钢筋算量

1.钢筋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

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

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黏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

2.钢筋算量

建筑工程从设计到竣工阶段依次可分为:

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四个阶段。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确定造价。

二、钢筋工程量计算

1.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原理

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原理是先计算钢筋的总长度,再以总长度乘以单位长度理论重量得到总重量,计算公式为

单根钢筋长度=净长度+锚固长度+连接长度+弯钩长度

钢筋的总重量=单根钢筋长度×总根数×单位长度理论重量/1000

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即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用字母c表示。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同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符合以下要求。

(1)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2)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在一类环境中,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相应数据的1.4倍;在二、三类环境中,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3)混凝土强度不大于C25时,表1-6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

(4)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4.钢筋的锚固长度

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受力钢筋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作用,将所受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要的长度。

1)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2)简支支座钢筋混凝土构件下部纵向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

3)弯起钢筋的锚固长度

4)关于纵筋锚固长度的选用

5.钢筋的连接

由于钢筋的运输限制,较大直径钢筋的长度通常为9m,12m。

施工过程中,如遇长度不够,就必须将钢筋连接起来。

钢筋连接的方式有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三种。

根据规定,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需设在受力较小处。

6.钢筋计算的其他问题

在钢筋算量过程中,还要注意设计图纸未画出以及未明确表示的钢筋。

归纳总结

通过总结回顾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1.简单阐述传统施工图和平法施工图的不同。

2.什么是钢筋的锚固长度?

3.如何确定直锚、弯锚?

4.钢筋的连接形式有几种?

分别有何要求?

5.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第2章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课程章节

第2章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课时分配

4

教学目标

1.掌握梁平法施工图的两种表示方法

2.比较梁的平法施工图与梁的传统施工图之间的区别

3.掌握梁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

4.具备看懂梁平法施工图的能力

5.学会计算梁钢筋量

教学重点、难点

1.框架梁受力特点

2.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3.计算梁钢筋量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板书

教学内容

1.梁平法识图

2.梁钢筋标准构造及计算原理

3.梁钢筋计算实例

教学过程

2.1梁平法识图

一、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法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梁集中标注

梁集中标注包括五项必注值(梁编号、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标注、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筋或受扭钢筋标注)及一项选注值(梁顶面标高高差),简称“五项半”。

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具体规定如下。

1)梁编号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并应符合相关规定。

2)梁截面尺寸

3)梁箍筋标注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5)梁侧面纵向构造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6)梁顶面标高高差

2.梁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

2)梁下部纵筋

3)其他

3.平面注写方式与传统表示方法的区别

同样的内容分别用平面注写方式和传统表达方法进行对比绘制。

实际采用平面注写方式表达时,只需要绘制图中上半部分即可。

二、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从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并采用剖切符号引出配筋图,用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对图中出现的所有梁按规定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的梁中分别选择一根,先将截面号画在该梁上,之后再将截面配筋详图画在本图或索引到其他图上。

当某梁的顶面标高与结构层的楼面标高不持平时,在梁编号后注写梁顶面标高高差(应注写在括号内)。

截面配筋详图上的钢筋注写规定与平面注写方式相同。

截面注写方式可以单独在图中使用,如有需要,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配合应用。

2.2梁钢筋标准构造及计算原理

一、框架梁受力特点分析

1.水平荷载下的框架结构

2.竖向荷载下的框架结构

二、梁构件钢筋构造知识体系

三、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1.上部通长筋

通长筋是应抗震构造需要,沿梁顶面和底面全长配置的两根通长纵向钢筋。

判别上部通长筋的锚固方式可用下列公式:

lcaE(2-1)

式中:

l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hc——支座宽度;

c——柱钢筋保护层厚度。

满足式(2-1),钢筋为直锚;否则为弯锚。

2.端支座钢筋

1)端支座负筋构造

2)纯悬挑梁(XL)钢筋构造

3)中间支座钢筋

上部第一排跨内延伸长度ln/3,上部第二排跨内延伸长度ln/4(ln是指相邻两跨净跨长度之较大者)。

因此,中间支座等截面负筋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上部第一排负筋长度=2ln/3+hc(2-10)

上部第二排负筋长度=2ln/4+hc=ln/2+hc(2-11)

4)架立筋

架立筋不受力,只为满足箍筋肢数需求,通常与支座负筋搭接,搭接长度为150mm。

梁上部只有两根通长筋,而箍筋采用四肢箍,则梁上部应增加2根架立筋,以便于固定中间的两肢箍筋。

架立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架立筋的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架立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架立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

6)箍筋

包括箍筋长度和箍筋根数。

7)侧面钢筋

包括侧面构造钢筋和侧面受扭钢筋,拉筋。

8)附加吊筋

在主次梁交接处,一般会在主梁上设置附加吊筋或附加箍筋。

上部每侧水平段长度为20d,下部水平段长度为次梁宽度两端各加50mm,中间采取弯折,弯折角度如下。

(1)当主梁高大于800mm时,夹角为60°;

(2)当主梁高不大于800mm时,夹角为45°。

9)附加箍筋

附加箍筋是在主梁箍筋正常布置的基础上另外附加的箍筋。

s为布置附加箍筋的长度范围。

四、抗震屋面框架梁WKL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1.抗震屋面框架梁与抗震楼层框架梁在构造上的区别

2.抗震屋面框架梁端支座上部纵筋锚固构造。

3.中间支座变截面钢筋构造

抗震WKL中间支座变截面有三种构造形式。

(1)梁底部有高差(Δh/(hc-50)>1/6)时,低位钢筋弯锚,平直段长度不小于0.4labE,向上弯折15d;高位钢筋直锚,长度为max{laE , 0.5hc+5d}。

(2)梁顶有高差(Δh/(hc-50)>1/6)时,高位钢筋伸至对边向下弯折,自低梁顶面算起向下laE处截断;低位钢筋直锚,长度为max{laE , 0.5hc+5d}。

(3)梁截面宽度不同时,截面宽度较大一侧宽出部位的钢筋采取弯锚。

五、非框架梁L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1.非框架梁L与框架梁KL在构造的区别:

非框架梁L与框架梁KL在构造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①一般按非抗震考虑;②下部纵筋在支座处锚固一般按简支支座考虑;③一般无箍筋加密区。

2.非框架梁L钢筋具体构造要点

(1)非框架梁上部钢筋端支座锚固构造为伸至主梁外侧纵筋内侧后向下弯折15d;当伸入端支座直段长度满足la时,可直锚。

(2)支座负筋端支座延伸长度:

设计按铰接时为ln1/5;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为ln1/3,ln1为端跨净长。

工程中设计按铰接的居多。

支座负筋中间支座延伸长度为ln/3,ln取相邻两跨较大的净跨长。

(3)架立筋与支座负筋搭接150mm。

(4)下部钢筋锚固长度:

带肋钢筋12d,光圆钢筋15d。

平面为弧形的梁因有扭矩作用,纵筋在支座处受力,所以锚入支座长度取la。

(5)箍筋没有加密区,如果端部采用不同间距的箍筋,需注明根数。

2.3梁钢筋计算实例

例题1:

计算多跨楼层框架梁KL1的钢筋量,如图所示。

例题2:

某现浇楼层框架结构,框架梁截面尺寸为b×h=0.3 m×0.6 m,楼板厚度为100mm,柱子截面尺寸b=h=0.5 m,柱、梁保护层厚度为20mm;相邻两榀框架间距为3.6m。

在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内力如图2-36所示。

采用C2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α1=1.0,ξb=0.550,as=40 mm;柱纵筋类别为HRB335,直径为25mm;柱箍筋类别为HPB300,直径为8mm。

轴线与柱中线重合。

试求框架梁的配筋情况。

(环境类别一类、四级抗震)

归纳总结

通过总结回顾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1.简述结构楼层标高与建筑图中的楼面标高之间的关系?

2.梁集中标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梁平法中标注KL1(2A)表示什么意思?

4.梁平法中标注KL7(3)300×700表示什么意思?

5.平法表示中,若某梁箍筋为A8@100/200(4),则括号中4表示什么意思?

6.梁的上部有4根纵筋,2A25放在角部,2A12放在中部作为架立筋,在梁支座上部应如何注写?

第3章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课程章节

第3章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课时分配

10

教学目标

1.掌握柱平法施工图的两种表示方法

2.比较柱的平法施工图与梁的传统施工图之间的区别

3.掌握柱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

4.具备看懂柱平法施工图的能力

5.掌握不同类型柱中钢筋量的计算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钢筋混凝土柱平法施工图识图的一般规则

2.柱平法的制图规则

3.不同类型柱中钢筋量的计算过程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板书

教学内容

1.柱平法识图

2.柱钢筋标准构造及计算原理

3.柱钢筋计算实例

教学过程

3.1柱平法识图

一、列表注写方式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是指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需要选择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其中,在柱表中需要标注很多内容,包括:

柱编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和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

1.注写柱编号

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应符合相关规定。

2.注写各段柱的起止标高

3.各种柱截面尺寸与轴线关系的表述方式

4.注写柱纵筋

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同时,可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除此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筋三项分别注写。

5.注写箍筋类型号及箍筋肢数

具体工程所设计的各种箍筋类型图以及箍筋复合的具体方式,需画在表的上部或图中的适当位置,并在其上标注与表中相对应的b,h和类型号。

6.注写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

例题:

A10@100/200

A10@100/200(A12@100)

A10@100

LA10@100/200

二、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是在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截面注写方式适用于各种柱结构类型。

3.2柱钢筋标准构造及计算原理

一、框架柱受力特点简述

1.框架柱受水平荷载

2.框架柱受竖向荷载

柱按受力类型属于偏压构件。

框架柱上下两端受力较大,所以柱子端部箍筋需进行加密设置;中间受力相对偏小,所以柱子中部箍筋通常不需要进行加密。

在柱子纵筋连接时,箍筋加密区一般为非连接区。

风荷载和地震作用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框架柱可能受到反号的弯矩作用,所以框架柱采用对称配筋的情况居多。

二、框架柱构件钢筋构造知识体系

框架柱构件的钢筋构造分布在16G101-1和16G101-3中。

三、基础内柱插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基础内柱插筋相当于柱内纵筋插入基础内锚固,即“柱生根”,所以其直径、级别、根数、位置与其对应的柱纵筋一致。

基础内柱插筋分为低位钢筋和高位钢筋,其中:

低位钢筋长度=基础内长度h1+弯折长度a+伸出基础非连接区高度(3-1)

高位钢筋长度=基础内长度h1+弯折长度a+伸出基础非连接区高度+错开连接高度(3-2)

其中,基础内钢筋长度h1的计算公式为

h1=hyxj(3-3)

式中:

hj——基础底面至基础顶面的高度;

c——钢筋保护层厚度,最外边缘钢筋外侧至构件外边缘的距离;

 dx——基础底部x方向钢筋直径;

 dy——基础底部y方向钢筋直径。

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一般有四种构造做法,下面分别阐述。

1.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一

柱子在基础中部,插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d且基础高度满足直锚(hj≥laE)。

钢筋构造要点如下。

(1)柱插筋插至基础板底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

(2)插筋底部弯折长度a=max{6d , 150},弯折方向不同。

(3)基础内箍筋间距不大于500mm,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箍筋(非复合箍)。

2.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二

柱子在基础中部,插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d且基础高度不满足直锚(hj

钢筋构造要点如下。

(1)柱插筋插至基础板底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且在基础内的竖直段长度不小于0.6labE且不小于20d。

(2)插筋底部弯折长度a=15d,弯折方向不同。

(3)基础内箍筋间距不大于500mm,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箍筋(非复合箍)。

3.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三

柱子在基础端部,柱外侧插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且基础高度满足直锚(hj≥laE),钢筋构造要点如下。

(1)柱插筋插至基础板底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

(2)插筋底部弯折长度a=max{6d , 150},弯折方向相同并朝向基础内部;

(3)插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的部位应设置锚固区横向箍筋,锚固区横向箍筋应满足直径不小于d/4(d为插筋最大直径)、间距不大于5d(d为插筋最小直径)且不大于100mm的要求。

4.柱插筋在基础中锚固构造四

柱子在基础端部,插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且基础高度不满足直锚(h_j

(1)柱插筋插至基础板底部,支在底板钢筋网上,且在基础内的竖直段长度不小于0.6l_"abE"且不小于20d。

(2)插筋底部弯折长度a="15"d,弯折方向相同并朝向基础内部。

(3)插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的部位应设置锚固区横向箍筋,锚固区横向箍筋应满足直径不小于d/4(d为插筋最大直径)、间距不大于5d(d为插筋最小直径)且不大于100mm的要求。

在上述四种柱插筋构造中,独立基础和桩基承台的柱插筋以及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的中柱插筋应选用前两种构造;端部无悬挑的条形基础和筏形基础的边、角柱插筋应选用后两种构造。

四、地下室框架柱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一般情况下,有地下室时,嵌固部位位于地下室顶板;无地下室时,嵌固部位位于基础顶面。

对于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可在地下室顶面,如图3-10所示,或地下室中间楼层)的情况,地下室部分(基础顶面至嵌固部位)的柱。

当嵌固部位在基础底面时,同普通框架柱。

钢筋构造要点如下。

(1)钢筋长度计算:

低位钢筋长度=本层层高-本层下端非连接区高度-伸入上层的非连接区高度(3-4)

高位钢筋长度=本层层高-本层下端非连接区高度-错开接头高度+伸入上层的非连接区高度+错开接头高度(3-5)

(2)楼层中非连接区高度取值有两种:

①“单控”,即非连接区高度=Hn/3;

②“三控”,即非连接区高度=max{Hn/6 , hc , 500}。

其中,Hn表示所在楼层柱净高,Hbn;hc表示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表示截面直径)。

紧邻嵌固部位上方柱的箍筋加密区为“单控”,其他部位为“三控”。

一般情况下,非连接区高度即箍筋加密区长度。

(3)错开接头高度取值有两种:

当采用机械连接时,错开接头高度=35d;

当采用焊接连接时,错开接头高度=max{35d , 500}。

五、中间层抗震框架柱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1.中间楼层抗震框架柱钢筋的基本构造(无变截面、无变钢筋)

中间楼层抗震框架柱纵筋连接的基本构造(无变截面、无变钢筋)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一、二级抗震等级及三级抗震等级的底层框架柱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也可采用绑扎或焊接接头。

三级抗震等级的其他部位和四级抗震等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

(2)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的百分率不宜超过50%。

(3)当接头位置无法避开柱端箍筋加密区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的百分率不宜超过50%。

中间抗震框架柱纵筋的长度计算公式为

低位纵筋长度=中间层高-本层底部非连接区长度+上一层非连接区长度(3-6)

高位钢筋长度=中间层高-本层下端非连接区高度-错开接头高度+伸入上层的非连接区高度+错开接头高度(3-7)

2.框架柱中间层变截面构造

1)框架柱中间层变截面构造一(Δ/hb>1/6)

框架柱中间层变截面构造一,其钢筋构造要点如下。

(1)下层柱纵筋伸入该层框架梁内不小于0.5labE+12d(因无法直锚,所以采用弯锚)。

(2)上层柱纵筋深入下层1.2laE(能直锚则直锚)。

2)框架柱中间层变截面构造二(Δ/hb>1/6)

框架柱中间层变截面构造二如图3-14所示,其钢筋构造要点如下。

(1)平齐一侧,按基本构造处理。

(2)不平齐一侧。

4)框架柱中间层变截面构造四(Δ/hb≤1/6)

框架柱中间层变截面构造四,其钢筋构造要点:

下层柱纵筋斜弯连续伸入上层,且不断开。

以上四种框架柱中间层变截面构造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当钢筋弯折坡度不超过1/6时,直接弯折拉通;

(2)当钢筋弯折坡度超过1/6时,钢筋断开,并各自伸入节点锚固,能直锚就直锚(1.2laE);不能直锚则弯锚(0.5labE+12d)。

3.上下柱变钢筋构造

1)上柱钢筋根数比下柱多

上柱钢筋根数比下柱多时,其钢筋构造要点:

上柱多出的钢筋伸入下层1.2laE(注意起算位置),其余钢筋构造符合钢筋连接基本构造要求。

2)下柱钢筋根数比上柱多

下柱钢筋根数比上柱多时,其钢筋构造要点为:

下柱多出的钢筋伸入上层1.2laE(注意起算位置)。

3)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大

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大时,其钢筋构造要点如下。

(1)上柱直径大的钢筋伸入下层柱内,在下层的上部非连接区以下位置连接。

(2)下柱小直径钢筋由下层直接伸到本层上部,与上层伸下来的大直径钢筋连接,即钢筋接头位置由上柱底部改为下柱顶部。

4)下柱钢筋比上柱钢筋大

下柱钢筋比上柱钢筋大时,其钢筋构造要点如下。

(1)下柱直径大的钢筋伸入上层柱内,在上层的下部非连接区以上位置连接。

(2)上柱小直径钢筋由上层直接伸到本层下部,与下层伸上来的大直径钢筋连接,即钢筋接头位置由下柱顶部改为上柱底部。

以上四种上下柱变钢筋的情况,其构造原则是柱端不少于设计要求的纵筋能充分发挥作用。

六、顶层柱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1.顶层边柱、角柱与中柱

2.顶层中柱钢筋构造

3.顶层边柱、角柱钢筋构造

以上顶层柱钢筋构造,无论中柱、边柱、角柱,其钢筋构造做法可概括为:

内侧边钢筋按中柱钢筋构造要求,外侧边钢筋按边柱(角柱)钢筋构造要求,即内侧边钢筋直锚或弯锚,外侧边钢筋“柱包梁”或“梁包柱”。

七、框架柱箍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需要注意: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或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即短柱),一级和二级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