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7982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docx

《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docx

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全部

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

B.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

2

C.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

D.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的分子的数目为0.5NA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

Cl2+H2O═2H++Cl﹣+ClO﹣

B.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3﹣

C.Fe与盐酸反应制H2:

2Fe+6H+═2Fe3++3H2↑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

HCO3﹣+Ba2++OH﹣═BaCO3↓+H2O

4.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类别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苏打

纯净空气

CaCO3

干冰

B

碘酒

漂白粉

NH3•H20

Fe

C

明矾

铝合金

石墨

醋酸

D

盐酸

CuSO4•5H2O

Na2SO4

酒精

A.AB.BC.CD.D

5.同温同压下,xg甲气体和yg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则x:

y的值可以表示(  )

A.乙与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C.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6.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

A

B

C

D

物质中的粒子数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固体的体积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阿伏加德罗常数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

固体的密度

溶液体积

A.AB.BC.CD.D

7.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硫酸钙固体③铜④蔗糖⑤三氧化硫⑥熔融氯化钠.

A.①②⑤B.①②⑥C.③⑥D.⑥

8.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以下各组反应符合该图的是(  )

A.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

B.NaOH溶液中滴加稀HCl

C.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

D.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

9.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Cu2+、NO3﹣、SO42﹣B.K+、Na+、Cl﹣、CO32﹣

C.Mg2+、NH4+、NO3﹣、Cl﹣D.K+、Na+、MnO4﹣、SO42﹣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②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气 

④氯气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 

⑤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 

⑥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①④⑥

11.M2O7x﹣离子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

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离子中M的化合价是(  )

A.+2B.+3C.+4D.+6

12.全世界每年铜的产量为8×106t,工业上由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其中铜元素为+1价)生产铜的主要反应为:

Cu2S+O2

2Cu+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2S的摩尔质量为160

B.每生产1molCu需转移2mol电子

C.该反应中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若用该反应生产铜,全世界每年产生的SO2的体积为1.4×106L

13.在下列物质中,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的是(  )

A.HClB.Na2OC.NaClD.FeCl2

14.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中不能发生的是(  )

A.H2O2+H2SO4══SO2↑+O2↑+2H2O

B.I2+SO2+2H2O══H2SO4+2HI

C.2Fe2++Cl2══2Fe3++2Cl﹣

D.2Fe3++SO2+2H2O══2Fe2++SO42﹣+4H+

15.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CO2通过一定量的Na2O2固体后,收集到3.36L气体,则这3.36L气体的质量是(  )

A.6.0gB.4.8gC.3.2gD.5.6g

16.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4分)

17.

(1)氨气的摩尔质量是  .3.4g氨气的物质的量是  ,所含分子数为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溶于水配成200mL的溶液时,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合理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造福人类.

①生产消毒液是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②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③家庭生活中漂白粉漂白原理,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  .

18.实验需要0.10mol/LNaOH溶液470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mL容量瓶.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  g.

(3)定容时,若加入的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

(4)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低的有  ;无影响的有  .

A.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19.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贯穿古今.

(1)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

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其中水为  剂.

(2)氯化铵常用于焊接.如:

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

  CuO+  NH4Cl═  Cu+  CuCl2+  N2+  +H2O

①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

③反应中若产生0.2mol的气体,则有  个电子转移.

20.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以上空格均填写化学式).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  溶液的方法来检验.

(2)写出步骤③中的离子方程式  .

 

三、计算题:

本题共1小题,共8分.

21.将14g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生成标况下的气体1.12L,所得溶液的体积为400mL.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Na2O的质量.

(2)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全部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析】根据胶体的性质解答,胶体具有聚沉、丁达尔效应、电泳等性质.

【解答】解:

①长江水含有土壤胶体,遇海水中的电解质聚沉,从而形成三角洲,与胶体有关,故①正确;

②夜景中会观察到光束,属于丁达尔效应,与胶体有关,故②正确;

③树林中的晨曦形成光束,属于丁达尔效应,与胶体有关,故③正确,

故选D.

 

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

B.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

2

C.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

D.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的分子的数目为0.5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

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均由2个钠离子和1个阴离子构成;

C、求出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水中含10个质子来分析;

D、标况下水为液态.

【解答】解:

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1.6g混合物中含0.1mol氧原子即0.1NA个,故A正确;

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均由2个钠离子和1个阴离子构成,故在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均为1:

2,故B正确;

C、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水中含10个质子,故1mol水中含10NA个质子,故C正确;

D、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D.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

Cl2+H2O═2H++Cl﹣+ClO﹣

B.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3﹣

C.Fe与盐酸反应制H2:

2Fe+6H+═2Fe3++3H2↑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

HCO3﹣+Ba2++OH﹣═BaCO3↓+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次氯酸为弱酸,应保留化学式;

B.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等号;

C.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D.氢氧化钡足量反应生成碳酸钡、氢氧化钠和水.

【解答】解:

A.氯气溶于水,离子方程式:

Cl2+H2O═H++Cl﹣+HClO,故A错误;

B.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3﹣,故B错误;

C.Fe与盐酸反应制,离子方程式:

Fe+2H+═Fe2++H2↑,故C错误;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

HCO3﹣+Ba2++OH﹣═BaCO3↓+H2O,故D正确;

故选:

D.

 

4.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类别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苏打

纯净空气

CaCO3

干冰

B

碘酒

漂白粉

NH3•H20

Fe

C

明矾

铝合金

石墨

醋酸

D

盐酸

CuSO4•5H2O

Na2SO4

酒精

A.AB.BC.CD.D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解答】解:

A.苏打是碳酸钠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纯净空气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碳酸钙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干冰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A正确;

B.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一水合氨能电离导电属于电解质,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明矾是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铝合金是多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石墨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醋酸为电解质,故C错误;

D.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硫酸铜晶体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硫酸钠溶于水溶液导电属于电解质,酒精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5.同温同压下,xg甲气体和yg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则x:

y的值可以表示(  )

A.乙与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C.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分析】同温同压下,xg甲气体和yg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甲与乙的摩尔质量之比为x:

y,

A、根据pV=nRT,结合n=

可知,同温同压同体积,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目之比;

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密度之比等于质量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压强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解答】解:

同温同压下,xg甲气体和yg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甲与乙的摩尔质量之比为x:

y,

A、根据pV=nRT,结合n=

可知,同温同压同体积,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故乙与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y:

x,故A错误;

B、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目之比,二者体积相同,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目,故B错误;

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密度之比等于质量之比,故甲与乙的密度之比为x:

y,故C正确;

D、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压强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为y:

x,故D错误;

故选C.

 

6.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

A

B

C

D

物质中的粒子数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固体的体积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阿伏加德罗常数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

固体的密度

溶液体积

A.AB.BC.CD.D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A、根据粒子数目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来计算;

B、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来计算;

C、根据m=ρV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

D、根据公式n=cV可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

【解答】解:

A、已知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根据公式n=

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故A正确;

B、已知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根据公式n=

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故B正确;

C、已知固体的体积和固体的密度,根据m=ρV可以计算固体的质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故C错误;

D、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可以根据公式n=cV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故D正确.

故选:

C.

 

7.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硫酸钙固体③铜④蔗糖⑤三氧化硫⑥熔融氯化钠.

A.①②⑤B.①②⑥C.③⑥D.⑥

【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分析】能导电的物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能导电,但氢氧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

②硫酸钙固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但硫酸钙固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所以不导电,故错误

③铜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能导电,但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

④蔗糖是非电解质,故错误;

⑤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错误;

⑥熔融氯化钠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能导电,且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故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以下各组反应符合该图的是(  )

A.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

B.NaOH溶液中滴加稀HCl

C.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

D.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

【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分析】根据图示:

随着溶液加入量的增加,导电能力逐渐减小为0,在加入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又会会逐渐增大,根据选项中物质间的反应情况来回答.

【解答】解:

A、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直至导电能力为0,再加硫酸,导电的是硫酸,会逐渐增强,符合图示内容,故A正确;

B、NaOH溶液中滴加稀HCl,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导电能力是0的状态,不符合图示内容,故B错误;

C、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钾,开始阶段导电能力逐渐增强,不符合图示内容,故C错误;

D、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硝酸会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导电能力开始是逐渐增大的,不符合图示内容,故D错误.

故选A.

 

9.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Cu2+、NO3﹣、SO42﹣B.K+、Na+、Cl﹣、CO32﹣

C.Mg2+、NH4+、NO3﹣、Cl﹣D.K+、Na+、MnO4﹣、SO42﹣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强酸性溶液中有大量的H+,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并注意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解答】解:

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Cu2+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A不选;

B.因H+、CO32﹣能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B不选;

C.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共存,故C选;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MnO4﹣为紫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D不选;

故选C.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②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气 

④氯气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 

⑤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 

⑥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①④⑥

【考点】钠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②金属钠和盐溶液的反应,先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看氢氧化钠和盐之间是否会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④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⑤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

⑥久置的氯水含有大量盐酸.

【解答】解:

①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颜色为淡黄色,故错误;

②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是金属钠和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有气泡产生,其次是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之间的反应:

2NaOH+CuSO4=Cu(OH)2↓+Na2SO4,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错误;

③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供氧剂,故正确;

④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颜色为红棕色,故正确;

⑤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小颗粒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雾,故错误;

⑥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而生成盐酸,所以久置的氯水中含有大量盐酸,故错误;

故选A.

 

11.M2O7x﹣离子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

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离子中M的化合价是(  )

A.+2B.+3C.+4D.+6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分析】M2O7x﹣+3S2﹣+14H+=2M3++3S↓+7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利用电子守恒计算.

【解答】解:

M2O7x﹣+3S2﹣+14H+=2M3++3S↓+7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设M2O7x﹣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n,

由电子守恒可知,

2×(n﹣3)=3×[0﹣(﹣2)],

解得n=+6,

故选D.

 

12.全世界每年铜的产量为8×106t,工业上由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其中铜元素为+1价)生产铜的主要反应为:

Cu2S+O2

2Cu+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2S的摩尔质量为160

B.每生产1molCu需转移2mol电子

C.该反应中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若用该反应生产铜,全世界每年产生的SO2的体积为1.4×106L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Cu2S+O2

2Cu+SO2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O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所以Cu2S的摩尔质量为160g/mol,故A错误;

B.每生产1molCu,0.5molS失去电子,需转移0.5mol×[4﹣(﹣2)]=3mol电子,故B错误;

C.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u2S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故C正确;

D.全世界每年铜的产量为8×106t,由反应可知,Cu、SO2的物质的量比为2:

1,以此可计算其物质的量,但状况未知,不能计算其体积,故D错误;

故选C.

 

13.在下列物质中,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的是(  )

A.HClB.Na2OC.NaClD.FeCl2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Na与氧气在常温下化合生成氧化钠,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氢气与氯气化合生成HCl,故A不选;

B.Na与氧气在常温下化合生成氧化钠,故B不选;

C.Na与氯气化合生成NaCl,故C不选;

D.Fe与氯气化合生成FeCl3,故D选;

故选D.

 

14.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中不能发生的是(  )

A.H2O2+H2SO4══SO2↑+O2↑+2H2O

B.I2+SO2+2H2O══H2SO4+2HI

C.2Fe2++Cl2══2Fe3++2Cl﹣

D.2Fe3++SO2+2H2O══2Fe2++SO42﹣+4H+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对比选项中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标注元素化合价可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根据规律判断还原性强弱,还原剂H2O2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SO2,和题意不符,故A错误;

B、反应中还原剂SO2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HI,符合题给条件,反应能进行,故B正确;

C、反应中还原剂Fe2+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Cl﹣,符合题给条件,故C正确;

D、反应中还原剂SO2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Fe2+,符合题给条件,故D正确;

故选A.

 

15.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CO2通过一定量的Na2O2固体后,收集到3.36L气体,则这3.36L气体的质量是(  )

A.6.0gB.4.8gC.3.2gD.5.6g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根据差量法计算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判断3.36L气体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再根据n=

各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各组分质量并求和.

【解答】解:

令参加反应的CO2气体的体积为a,生成的O2的体积为b,则:

2CO2+2Na2O2=Na2CO3+O2△V

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