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621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_精品文档.doc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_精品文档.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_精品文档.doc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

摘要                                                                                                           

 

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食物,所以食品安全一直是人类重视的问题。

生 物技术是食品安全的强有力基础和支撑,是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有力武器。

同时,生物技术又使食品安全领域持续不断地潜在着较大的风险。

食品安全是生物技术的目标和方向,是人类社会提高整体生活质量的核心要素,科学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是解生物技术带来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保障。

                                              

 

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从食品数量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角度,第一次提出了“食品安全”的概念。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食品安全”,的含义包括了几个大的方面:

从数量的角度,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从质量的角度,要求食品的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从发展的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由此看来,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才能得到全面解决。

特别是经过了突如其来的非典风波之后,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更是成为公众、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将要达到高峰期,预计达到16亿人口,粮食等食品安全将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不断增加,粮食作为饲料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标准应有所提高。

(由于我国统计中没有饲料作物,这里的“粮食”实际上包括口粮、饲料粮和其它工业原料用粮等)。

 

1.1.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之一。

从有关部门不定期对食品质量抽查的情况看,当前,我国常见的食品质量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卫生指标超标,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等严重超出国家强制性标准,个别的甚至超过国家标准许多倍;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已经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例如苯甲酸、山梨酸含量超标,违规使用已经禁用的人工合成色素、“瘦肉精”、“吊白块”等;三是食品包装、标签等不规范,虚假标签、以次充好等人为“造假”现象较多。

  

1.2.食品资源安全

 

食品资源安全受到广泛关注。

食品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为食品的生产提供“基础载体”的资源,比如耕地资源、水域资源、草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国家已经通过实施“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和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保护耕地资源;通过治理水污染、大力发展海洋健康食品和水产养殖业,保护和开发水域资源等。

另一类是为食品提供多样性的物种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物种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种子植物3万种、脊椎动物4千种、无脊椎动物20多万种、昆虫15万种,还有成千上万种苔藓、蕨类和微生物物种等。

对食品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开发,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1.3.食品工业发展

食品工业取得长足进展。

由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善等原因,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

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1939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2913.54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2002年同期增长19.6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329.50亿元,同比增长20.64%;实现利税总额2267.52亿元,同比增长18.24%,其中实现利润698.04亿元,同比增长32.47%。

2003年我国食品进出口总值330.5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40%,其中出口金额187.59亿美元,进口金额142.9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93%和54.28%,实现贸易顺差44.65亿美元。

 

2 科学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是解决生物技术带来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保障

2.1完善食品安全的理论、法规体系

   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取得长足的进步。

为规范和加强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的安全管理,我国国家技术委员会于1993年颁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7]。

在此办法指导下,农业、医药、食品等领域也先后制定或正在制定相关的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食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虽然有争论,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总趋势是:

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而不是限制生物技术产品的发展。

 

重组DNA技术在我国食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规范遗传工程体的管理,颁布食品领域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建立相应的专业分析实验室和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全国食品领域生物基因工作的安全性评价和监督工作,已是当务之急。

2.2 HACCP是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质量保证系统

  HACCP是一个确认、分析、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的系统,它不同于传统的质量检验系统(即最终产品检验),而是对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全程控制。

HACCP主要包括HAI即危害分析(hazardanalysis),以及关键控制点CCP(criticalcontrolpoint)。

HACCP由七个基本原理组成:

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

确定关键限值保证控制点受控制;确立监控关键控制点的措施;确立纠偏措施;确立有效的原始记录保存措施;建立审核措施,亦即通过对某一点、或某一步骤、或某一程序的有效控制来防止、去除或减少食品的危害性,所有被确认的关键控制点都有相应的有效措施来保证。

HACCP系统是以对人体健康危险性研究为依据,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评估和控制食品的生产、采集、加工、贮备、销售和食用过程,即包括从食品最初的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每个环节,以确保食物在食用时是安全的,而对健康别无任何潜在危害。

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HACCP系统的应用对预防食源性疾病是行之有效的。

2.3 食品标识体系

逐渐采用和完善食品标识管理体系是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方面。

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参与食品标识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为管理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例如:

2000年7月17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共同制定了(EC)第1760/2000号法规,建立了对牛的验证和注册体系,并对牛肉和牛肉制品的标签标识作出了规定。

这一体系包括以下因素:

牛耳标签、电子数据库、动物护照、企业注册。

欧委会和各成员国政府主管部门将随时通过这一体系搜取有关信息。

按原规定,所有于1997年12月31日之后出生的牛或1998年1月1日之后在欧盟区内进行销售的牛,都必须在牛耳上加挂标签,每一标签均有单独的校验码,如无标签,不得向外转运。

对从欧盟之外第三国进口的牛,也同样须根据上述规定在牛的进口地加挂牛耳标签,未经成员国主管部门许可,牛耳标签不得挪动或更换。

每头牛在其出生后14天内,成员国主管部门应为其签发一本护照。

一旦这头牛突然死亡或被屠宰或出口到欧盟之外的第三国,其护照须交回成员国主管部门。

在销售的各个环节,经营者均需对牛肉加贴标签,标签内容

 

3生物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同20世纪尤其是战后大部分应用技术的产生一样.生物技术的发生也是建立在——系列基础科学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基础上的,这其中主要是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学、量子力学、信息科学做出的工作。

当代生物技术的基础是经典遗传学。

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

摩尔根发现了基因的连锁和交接现象:

这两位先驱所采用的统计与实验方法为生物遗传学从描述性科学向精确性科学转变奠定了基础,与遗传学的进展相适应、传统生物化学对生物大分子化学结构的研究在20世纪初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世纪20年代发现了核酿,并区分出核酸的两种形式RNA和DNA.它们的化学组成也初步被证明了:

到1930年,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全部被发现。

正是这些进展直接为DNA空间结构模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标志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以及在此基础上遗传密码破译和遗传中心法则的确定,这些令人眩目的成果是20世纪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2月建立DNA的空间结构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此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便势如破竹。

到1969年,64种遗传密码全部被破译。

1953—l955年沃森和克里克又提出基因自我复制和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中心法则,生物大分子基础上的遗传机理初被揭示了。

在此基础上,7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DNA重组技术,此后又相继发现了一批能够切割和连接DNA分子的“工具酶”,这样,生物技术的“软件”与“硬件”都己具备。

从而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包括细胞工程、蓖工程和发酵工程在内的遗传工程于70年代后迅速进入了产业阶段。

日本在80年代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工业生产,年产值已达到了500亿美元。

到1993年仅美国从事生物技术制品生产的公司就有1100家。

工程菌、酶摧化技术,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医药、基因治疗、物种基因库、克隆技术等正在改变着生产与消费、环境与发展、健康与长寿、伦理与道德、军事与科技、人与自然等一系列传统观念。

“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并不是一切妄言[1]。

 

1998年3月有人提出,生物技术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不管这个观点是否会被普遍接受,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农业生产、食品、能源、环境、军事、伦理道德、行为观念等方方面面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无法否认的。

四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当前大家议论较多的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公众纷纷抵制转基因食品,担心食用了转基因食品会对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特别是有报道说,有些实验室对小鼠喂以转基因食品后得了一些病,更引起人们的恐慌,后来经验证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此外,在转基因操作过程中,要有一些标记基因或选择基因转进去,有人担心,如果抗青霉素等基因转到食物中,人吃了以后是否日后注射相应抗生素会失效,这些部是公众担心的问题[3]。

4.1生物技术是食品安全的强有力基础和支撑,是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有力武器。

  目前世界人口有60亿,估计到2030年将达到80亿[11]。

这样,在解决世界人口吃饭难和医疗问题上必须依靠生物工程技术。

谨慎应用遗传工程技术,可以便生活更美好,改善人类健康和幸福,节约时间和金钱。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1996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约为170万公顷,1997年为1100万公顷。

1998年近3000万公顷.1999年上升至4000万公顷.2000年达到4420万公顷,转基因食品的安

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4]。

由于一些地区的抵制,2000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估计将减少10%~25%。

据美国农业部2000年6月统计[5],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该作物在美国种植总面积的比例:

耐除草剂大豆由1999年的47%增加到54%;抗虫玉米由1999年的37%下降为25%。

地球的自然承载力是有限的,超过一定程度就会报复人类。

因此,利用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提高作物、动物的产量,首先满足和保障人类食物的数量安全,然后才去解决质量上的安全。

也就是人类需要先生存后发展,技术就起一个桥梁的作用。

关键就在于人类能否把握好一个“尺度”。

对于生物技术,使用过度就会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使用不足,也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因而,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4.2生物技术使食品安全领域持续不断地潜在着较大的风险

  随着转基因食品不断地走上人们的餐桌,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争论也更加激烈。

目前我国在转基因食品方面的研究、应用历史都不长,已获准实行商业化的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