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432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

《统计——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统计——平均数》第42页例1。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

在统计学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也为高年级学习统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简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学中平均数的价值。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

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

学法:

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

七、教学准备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前请学生了解自身身高情况。

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水面图(课件):

同学们,来看看眼前这几杯水,哎,我们怎样才能使四杯水都同样高呢?

让学生想想,然后指名发表意见。

2、出示圆片图(课件):

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小球同样多。

老师提出问题:

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要这样分?

3、象这样把多的匀给少的使每排一样高,我们可以称之为“移多补少法。

”总数一样,既然总数不变了,我就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的数量。

老师:

这种分法叫做什么?

这种分做平均分,每排放5个,这里的5就是672的平均数。

(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么求平均数。

(揭示课题:

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老师:

同学们都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为了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再受到破坏,有些小朋友行动起来了。

咱们来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2、课件出示课件例1

A、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

他们在收集矿泉水瓶。

B、从这张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

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数据。

C、他们4个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个数一样多吗?

生:

不一样多。

D、如果要求出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同学们想想,这是什么意思?

生:

使得他们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一样多。

E、根据你得到的信息,怎样才能使得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一样多呢?

每个人平均收集多少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然后点名回答。

3、用课件展示统计图变化的过程。

我们把多的矿泉水瓶拿出来,补给那些少的,使得每个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一样多,这种方法就叫做“移多补少”。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求出他们4个人平均每人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

(板书:

移多补少)

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每个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

4、除了通过这种“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求到他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小朋友们想想看,还可以怎么想?

把他们组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生:

先要求出他们组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怎么求?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4+12+11+15)

要平均分成4份,还应该怎么办?

生:

除以4。

学生说出列式,老师板书。

板书:

(14+12+11+15)÷4=52÷4=13(个)

小结:

要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可以先把他们收集到的一共有多少个先求出来,再平均分成4份。

提问:

为什么要分成4份呢?

观察这几个数据,能发现什么吗?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平均数一定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要大。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请每组同学根据小组课前要求调查的身高,算出平均身高。

分小组汇报平均身高,要求学生说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老师给予评价。

2、课件展示P44练习十一第2题

从画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如何去完成表格?

什么是最高温度?

什么是最低温度?

怎么看?

引导学生看表,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根据本周温度记录先完成填写最高、最低温度的空格,再计算出本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

(四)总结

老师: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下。

(强调:

平均数就是几个数总和的平均值。

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还可以先求出他们的总和,再除以它们的份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平均数一定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要大。

老师:

联系实际生活,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

九、板书                 

 

平均数

移多补少

           (14+12+11+15)÷4=52÷4=13(个)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联系学生自己身边的事情,从调水,移圆片,是学生熟悉的,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活动、感悟,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领悟移多补少是求平均数的灵魂思想,先合后分的方法是求平均数的根本方法。

在课堂练习教学中,围绕着本课的内容“平均数”展开,形式多样,内容比较丰富,对教学重点内容进一步升华,对学生的理解有帮助。

最后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联系生活,又一次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本节课要让学生记住平均数的求法是总和除以份数,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其实应用最多的是用了“移多补少”的思想。

而这种方法在以后的解决问题中也经常会被用到,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该让学生体验这种方法。

动手操作,既可以体验平均数的含义,也可以得到一种“移多补少”的思考方法。

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课堂成为所有学生的表演舞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从生活实例入手,由浅入深地导入新授内容,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强调思考的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实际操作和演算过程中学会求“平均数”,运用“平均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学生虽然对求平均数的方法、意义已有所了解,但是还是不够深入,可以通过多做练习,多思考,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