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
学反思
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
1、学会尊重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方法筛选和整理资料。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学生对于“尊重”有一定了解,能初步感受尊重对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但落实到日常的行为细节中,对于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还缺乏深入的思考,没有较深层次的理解。
在突破重难点时,我注意在学习内容上,以课本内容为引导,力求选择一些让学生能感受、能理解、能进行比较的事与物,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切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运用提供的资料、视频等信息资源,希望学生在讨论汇报中,在情景分析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入思考,学会判断,获得感悟和认识,提升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觉得把学生带着往前走,他们不知不觉就进入我预设的环节。
因为我用了习总书记和钟南山院士的事例,以及环卫工人和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的视频,所以学生的反映都比较好。
我在反复思考当时备课、上课的环节,更充分地认识到老师的精心准备会给孩子更好的引导,也更充分地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课标要求学生提高的是自身的学习能力,他们需要不断锻炼,而这种合作学习的课堂就成了练兵场,更好的让学生大胆思维、积极思考、慢慢提高,因此,我需要在这条路上更好的摸索探究。
2、学会宽容教学反思
现代的小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大多是在父母及家人宽容中、甚至是溺爱着长大的,他们已习惯了别人对他们的宽容,却不知道自己也要宽容待人。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常常遇到误解、不快乐等事情的发生,尤其是同龄朋友之间常常为一件小事而互不相让,闹得不可开交。
我觉得对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指导、培养他们宽容待人等健全的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我正是由此思想而设计的。
本节课我采用了“测试一激情一导行一内化”的心理活动教学模式:
第一,测试。
活动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做一系列的测试题,这一类的题目是每天都会在学生身边出现的,贴近生活实际。
让学生进行心理小测验,学生的情感由此及彼,对学生正确自我认识、自我反省很有帮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大致了解到自己的心态,并可以参考结果分析知道自己今后该怎样做。
第二,激情。
我先让学生看动画情景剧,先看别人如何处理日常学习中出现的事情,再让学生评价这样处理事情有什么好处。
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真实地体验了日常学习生活中待人宽容的重要性,我这节课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懂得待人宽容的重要性”初步达成。
第三,导行。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调节。
因而,学生能否明理、自省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成败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我趁机让学生说说平时因为自己不宽容而影响同学间的友情,并与同学亲切握手或拥抱,与同学重拾友情。
第四,内化、升华。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所以,领悟、内化是最终目的。
在课的结束部分,我让孩子们说一说收获与感受。
我将这些收获加以总结,把它编成易颂易记的儿歌,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内化。
这节活动课预设的几个目标基本达到,在这节活动课后我们班很少有人来告状,孩子们基本上能用宽容心对待同学,原谅同学的不小心,有时进教室经常能听到他们用宽容的名言或儿歌教育同学,同学关系和睦了好多。
本节活动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学会反思教学反思
《学会反思》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3课,皆在鼓励学生要善于反思、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上完这节课,我顺势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小作业:
将本节课的收获写成一篇课堂反思。
原本想着学生可能会敷衍地随便写两条,但是在批改中发现很多学生真的能够静下心来去反思,并且运用了课堂上学习的反思方法,例如,在这节课中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对?
哪些地方做的不对?
一部分学生既大胆肯定自己的优点,又诚实地指出自身的不足,最后还提出了改进方法,也就是下节课自己准备怎么做,虽然谈不上是深刻地剖析,但是“自省”的意识已经初步具备,着实让我感到欣慰。
转念一想,学生都能认真去反思一节课的收获,作为她们的老师,我岂不是更应该反思?
重新回顾一下这节课,我发现也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
一是在联播时出现了问题,直播莫名其妙暂停导致一个班正常,一个班不正常,我没有及时发现;二是在运用反思的方法分析案例时我耽误了不少时间;三是没有更好地关注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
想着想着,我忽然感觉有点自责,那接下来如何改进呢?
一、熟悉直播上课的流程,提前要多试几遍,正式上课时用手机和电脑同时直播,关注互动面板中学生的信息,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二、精练自己的教学语言。
一些问题之所以学生没有回答上来,也有可能是老师的引导不到位,教学语言的指向性不明确造成的。
三、在直播时,多设置一些简单、可操作性强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
最后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从中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反思无须太长,但贵在坚持。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来,那确实必有收获。
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学生如此,教师更是这样。
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
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反思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也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但地球的生态环境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作为地球的一员,我们有义务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了解人类对地球的依赖。
这个话题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既熟悉又感兴趣,平时就耳闻过学生谈论“探索第二个星球”,具备通过互联网来搜集、整理和初步分析资料的能力,但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比如有的了解人类在尝试探索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颗星球,却不了解人类试图创造第二个地球等。
他们能对己有材料呈现的现象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存在片面性,不够
深入,需要老师的引导,进行深入地思考。
5、应对自然灾害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做的斗争,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条件的重要性。
这节课我力争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包括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各种灾害对农业和人类的破坏,以及人们的预防方法。
课上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去探索、发现、了解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危害有一种感性认识。
在实际上课时,从学生的交流来看,搜集的资料比较集中在常见的几种,如旱灾、水灾、雪灾和地震等,而对蝗灾、风灾和沙漠化等资料了解的甚少。
针对这种情况好在我课前有所准备,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能及时补充,从而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会学生搜集资料时要注意广度。
通过教学实践我也知道了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性,要想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充分备课,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要吃透教材,课中所涉及的知识教师要充分了解,知识丰富。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增长各种知识,充实自己。
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
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反思
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所以课前的准备是课堂交流的重要过程,六年级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尤其对网络更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己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习惯,在网上读名人故事,会下载图片,会下载和打印学习资料。
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引导学生从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了解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搜集资料及交流中感悟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同时,在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学会珍惜领悟和传承古代文明遗迹,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感到自豪,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宣传中国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7、多元文化多样魅力教学反思
本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初步形成了愿意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乐于和他人交往。
而小调查的小组活动也是学生平时经常进行的,这次的活动将继续考验他们的小组分工、合作能力。
本课《多元文化多样魅力》是第三单元《多样文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侧重于让学生在感受不同的文化活动中,体会多样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去了解他国文化,尊重他国文化的意识。
“文化”-词说起来抽象,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不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因此在设计时,我从“文化”一词入手,让学生知道文化其实也看得见,摸得着,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通过对于各国不同的“舞蹈”“见面礼仪”、“建筑”、“饮食习惯”入手进行调查,就会发现了各国不同的文化碰撞,激发出他们认同文化融合的魅力。
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反思
在知识技能领域中采用“经历、体验、感受、探索”等学习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交流等方式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悟,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使他们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懂得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和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了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我们的共识。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学生们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
例如,我在课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把问题布置给学生,课前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我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
可是在一节课里我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把权利从一个小组传递到另一个小组,就像一个置身于世外的旁观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缺乏有效的指导。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
这个时候的教师就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9、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教学反思
六年级学生开始关注世界发生的事情,并初步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但由于年龄、信息来源渠道的限制,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尚处于孤立的、不完善的、不成熟的阶段,因此有必要通过国家课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了解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全球治理体系以及中国发挥的积极作用。
当前国际社会人们面临着两大主题一和平与发展。
让学生从全球视野,关注世界发生的事情,形成一种对世界的关心,做一个世界人。
知道当今世界人民相依相存的关系,知道国际组织的分类及重要作用,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构成和作用,明白中国与国际组织的相互交流、支持作用。
10、我们爱和平教学反思
《我们爱和平》一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中我体会到应着重给学生讲清三点:
1.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课文通过一个普通中国女孩的一封信,说
明这一观点。
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
个问题:
第一,中国的这个女学生并没有受到战争的、侵害,她为什么感到忧虑?
以此体会这个少女对人类和平事业的关注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并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新中国少年儿童应有的态度。
第二,为什么一个普通中国女孩的信会赢得那么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是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2.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课文以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为例,说明战争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抗日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的事例,学生从电影、电视、书籍、展览中看到不少,并不陌生。
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说一些,也可以列举二次大战中和近些年发生的两伊战争、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中给人们带来灾难等事实,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
从而激发学生对战争的厌恶与仇恨之情;感受今日和平环境的可贵。
3.为了争取和平,许多人为之奋斗了一生,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新中国的少年也要为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