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966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箱涵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箱涵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箱涵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箱涵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箱涵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箱涵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箱涵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涵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箱涵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箱涵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新长铁路阜宁段龙窝村、东凤村

平改立改造道口引道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南京广恒新长线平改立工程项目部

2016年4月22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

第二章工程简况综述

一、工程概况

二、主要工程项目数量

三、工期要求

四、质量目标

五、安全目标

第三章施工部署

一、施工组织机构

二、初步的施工安排及施工总进度计划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第四章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二、施工现场准备

第五章施工方法及分项工程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U型槽施工工艺

二、沉井泵房施工工艺

三、

四、引道内、外排水工程

五、泵站工程

六、

七、

八、交通标志、标线工程

第六章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一、排水工程

二、道路工程

三、结构工程

四、其它

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证: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二、制度保证

三、现场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第八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九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第十一章扬尘治理措施

第十二章安全应急预案

新长铁路阜宁段龙窝村、东凤村

平改立改造道口引道工程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⑴.新长铁路阜宁段平改立改造道口引道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及图纸;

⑵.我公司现场考察资料;

⑶.招标文件要求的相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⑷.本单位以往同类工程建设中的经验及有关资料;

⑸.建设单位对本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二、编制原则

⑴.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⑵.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工程简况综述

为适应新长铁路阜宁段平改立改造道口引道工程要求,本工程主要包括:

引道工程、U型槽、混凝土挡墙、泵站、沉井泵工程等。

一、工程概况

新长铁路阜宁段平改立改造道口引道工程概况:

引道道路工程含U型槽及相应混凝土挡墙等。

1、引道

1)横断面:

①龙窝村新长线K165+257新建1-4*4m立交涵引道:

从设计起点K0+000以3.8%的下坡到达K0+011,再以4.5%的下坡下穿新长铁路到达K0+92.7,然后以4.3%的上坡到达K0+192,最后以1.01%的下坡到达设计终点K0+225。

4m宽路幅供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

②东凤村新长线K159+180新建1-5*4m立交涵引道:

从设计起点K0+000以0.5%的上坡到达K0+020,再以3.5%的下坡下穿新长铁路到达K0+145,然后以3.5%的上坡到达K0+272,最后以0.667%的下坡到达设计终点K0+290。

5m宽路幅供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

2)路面结构:

道路路面总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

4cm厚AC-13密级配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5m厚AC-16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cm厚AC-25密级配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0cm厚石灰粉煤灰碎石;25cm厚石灰粉煤灰土,结构层总厚71cm。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

3cm厚AC-13密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n厚AC-16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8cm厚石灰粉煤灰碎石,15cm厚石灰粉煤灰土,结构层总厚41cm。

2、挡土墙:

引道挡土墙采用重力式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每15m设一道沉降缝,缝宽2cm,挡土墙的基础及墙身均断开,沿挡土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充高压聚乙烯闭孔泡沫嵌缝板,填充深度20cm。

挡土墙外贴60×40×3cm仿蘑菇石花岗岩石板。

挡土墙墙背填土,墙背填料采用砂砾石、碎石土。

引道排水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收集引道范围内雨水,汇合后接入提升泵站。

分别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设置集水井。

引道最低点在箱涵西侧,机动车道最低点为桩号6+323、非机动车道最低点为桩号6+326。

1、平面布置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下均设雨水槽。

雨水流向为从引道两侧向箱涵西侧最低点。

2、管材及检查井

引道范围内雨水管管径为d=0.6m,引入泵站部分管道管径为d=0.6m。

雨水管均选用承插口式钢筋砼管(Ⅱ级管),橡胶圈接口,管径d=0.6m及以上管道采用120o砂石基础。

管径d=0.5m管道上直线井、转弯井、三通井均选用Φ1000mm圆形砼砌块雨水检查井。

3、雨水口及连接管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最低点雨水口选用偏沟式六联篦雨水口,该雨水口必须设在最低点处,不得调整位置。

连接管采用d=0.6m钢筋砼承插管,采用120o砂石基础。

其它处雨水口均采用偏沟式双篦雨水口,雨水连接管采用d=0.3m钢筋砼承插管坡度≥1%,采用150o砂石基础。

集水井及联通管均采用C35混凝土,抗渗等级P8,集水井及联通管基底换集水井基底设10cm厚C20混凝土垫层和10cm厚碎石垫层,集水井内设置成品拦污钢格栅。

xx国道改造工程概况:

xx改线后,新建下穿京广铁路、xx国道箱涵。

为保证净空要求,需要局部抬高xx国道。

下穿xx国道箱涵施工时,为保证xx国道车辆正常通行,需要在xx国道东侧修建一条与现状xx国道相同宽度的临时路,来解决车辆通行问题。

待xx国道改造完毕,原线xx国道恢复通车后将临时路拆除。

1、纵断面:

改造后xx国道最高比现状xx国道高出1.74m,分别在0+90和0+430处设置变坡点,与原xx国道相接。

2、横断面:

改造段xx国道红线宽70m,全长500m,标准横断面为:

中央隔离墩1m,机动车道2×15.5m,机非分隔带2×1m,非机动车道2×9m,人行道2×4m,路侧绿化带2×5米。

改造后xx国道道路横坡1.2%,采用直线坡,并与现状xx国道现状横坡顺接。

3、路面结构:

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①改造后xx国道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

4cm(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5cm(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7c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0cm石灰粉煤灰碎石,25cm二灰土,结构总厚71cm。

②箱涵上路段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

4cm(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5cm(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7c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3.8cm~60.2cm石灰粉煤灰碎石。

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①非机动车道一般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

3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15cm二灰土,结构总厚41cm。

②箱涵上路段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

3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8.6~49.6cm石灰粉煤灰碎石。

旧xx箱涵与改造后xx国道之间道路路面结构与非机动车道路路面结构相同。

交叉口八字范围内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应与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相同。

4、人行道铺装、缘石:

人行道铺装采用6cm彩色透水混凝土砖,3cm碎石屑找平,15cm级配碎石基层。

便道砖尺寸为20cm×10cm×6cm及10cm×10cm×6cm。

路缘石材质为青石,规格为:

79×15×35。

为方便排水,改造xx国道与原xx国道横断面顺接段路缘石与路面齐平,并且与道路采用相同横坡。

5、其他:

1)xx国道抬高后,要对道路进行填方施工,路堤边坡1:

3,植草防护。

2)道路两侧挡土墙分为重力式挡土墙和矮挡土墙两类。

3)矮挡土墙装修与箱涵引道范围内矮挡土墙相同。

4)栏杆仅在重力式挡土墙上设置,采用草白玉栏杆。

6、临时路工程概况:

1)临时路从xx国道与xx设计交叉口南侧370m处绕出xx国道,在设计交叉口北侧340处重新回到xx国道,临时路距离新建箱涵边最短距离为10m,临时路与道路现状xx国道路边顺接,临时路全长860m,横断面与原xx国道宽度相同。

其中机动车道宽16m(双向四车道),非机动车道宽2×4m,不设置人行道。

2)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

5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c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6cm厚石灰粉煤灰碎石,一层17cm厚石灰粉煤灰土,结构总厚66cm。

基层与沥青面层间应设置透层油和下封层。

平石采用C30混凝土预制,规格为:

30×15×10。

7、施工注意事项:

临时路路边距新建下穿xx国道箱涵边10-13米不等,根据箱涵施工开槽深度确定是否对边坡进行护理。

xx国道改造照明工程概况:

1、路灯电源:

与xx交口箱涵以北段临时路东、西侧路灯电缆分别接自原xx国道北端,东侧人行道内,未拆迁的最近路灯电缆;与xx交口箱涵以南段临时路东、西侧路灯电缆分别接自原xx国道南端,东侧人行道内未拆迁的最近路灯电缆。

2、道路照明:

1)路灯布置

①xx国道路灯布置:

分别在路东、西两侧分隔带中心对称安装12m高双臂热镀锌喷塑钢杆路灯,路灯间距45米左右。

②临时路路灯布置:

分别在路东、西两侧路堤边坡上,距路边线0.8m,对称安装12m高单臂热镀锌喷塑钢杆路灯,路灯间距60米,单侧布灯部分,灯间距45米。

2)灯杆灯具

照明灯具采用具有翼形配光特性的半截光型灯具。

①xx国道改造12m双臂路灯,机动车道灯具型号为R2000TNB,采用一只SON-TPlus400w,一只SON-TPlus250W高压钠灯光源;非机动车道灯具型号为R2000SNB,采用SON-TPlus250W高压钠灯光源;12m单臂路灯灯具型号为R2000TNB,采用一只SON-TPlus400W,一只SON-TPlus250W高压钠灯光源。

②临时路照明工程:

12m单臂路灯,(灯杆、灯具)均为xx国道改造段拆迁下来的路灯,光源:

去掉一只250W光源,只装一只SON-TPlus400W光源高压钠灯。

所有灯具带电控装置。

灯杆采用一次成型圆锥形镀锌钢管,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所有灯杆均进行镀锌后喷塑处理。

灯杆下部维护门内设有固定接线端子板的支架和接地螺栓。

3、电缆敷设:

路灯供电电缆采用VV-0.6/14Χ25电力电缆,穿Φ65CFRP型阻燃电缆保护管敷设,埋深0.8米。

电缆在路灯灯杆内接线,灯杆电气窗至灯具的线为BVVB-3Χ2.5,相线上装RT14-20熔断器保护,在各路口预埋钢管处,设45Χ45Χ86(cm3)电缆井。

每条路灯供电线路接灯时三相均衡跳接。

4、接地保护:

接地采用TT制保护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所有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可靠接地;每一灯杆单独做接地极作为保护接地(50Χ50Χ5Χ2500镀锌角钢),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5、其它:

1)施工时路灯电缆遇树木时穿管绕行,灯杆灯臂应避开10KV电力架空线2.5米以上。

2)电缆井及灯杆等照明设施的设置位置,不应妨碍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路灯的埋设应避开流水口2米以上。

3)由于修临时路,原xx国道段北端、南端各拆迁的3根路灯,待临时路拆除后,需在原灯位附近恢复。

xx国道箱涵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xx下穿xx国道箱涵位于xx与xx国道交叉口,为单箱四孔箱涵,净宽8+13+13+8米。

箱涵长61.33米,结构净高6.82米。

竣工后机动车道使用净高为5米,非机动车道使用净高为4.3米。

与xx国道斜交。

斜交角为78。

1’40”,箱涵顶板厚90厘米,底板厚100厘米,中墙厚90厘米,边墙厚100厘米,采用C35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P8,施工采用原位明挖,分三段现浇,3段间设置3cm变形缝。

2.防水:

箱涵顶板和侧墙的外侧刷FYT-1型防水层。

3.装饰:

箱涵内墙喷涂氟碳漆,便道以上1.5m范围为青灰色,其余部分颜色为皓月白。

4.箱涵基础:

箱涵底板下做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