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题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696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25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考研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考研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考研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考研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题1.docx

《考研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题1.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题1.docx

考研题1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最后冲刺讲义)

张俊芳编讲

 

2010年11月

绪论部分(考纲第一章)

一、总复习理论框架:

二、主要考点

1、马克思主义的涵义。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三、主要考点精述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实践基础、理论来源。

(1)社会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2)实践基础(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3)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初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个主要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一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这是由: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②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品质是: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②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③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考纲第二、三、四章)

一、总复习理论框架:

定义

提出

内容

作用

地位

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

 

 

 

不可知论

可知论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可知论

唯物主义可知论

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

旧唯物主义可知论

 

古代自发辩证法

近代唯心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

形而上学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唯物论

古代形而上学

近代以来的形而上学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和静止及其关系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的产生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观

 

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人和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实践观

 

普遍联系的三层含义

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发展与过程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质变和量变-质、量、度-质变和量变及其关系

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辩证法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基本规律

同一性

斗争性

普遍性

特殊性

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两重性质

矛盾问题的精髓

对立统一规律

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内容

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必然性和偶然性

本质和现象

原因和结果

可能和现实

形式和内容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辩证法

基本范畴

 

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逻辑与历史

抽象与具体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

规律及其客观性

 

主体、客体的含义、内容、特点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

理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认识论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关系——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的无限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辩证过程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和谬误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及其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真理观

 

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自由和必然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关系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阶级斗争的社会作用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

历史观

 

 

人的本质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考查历史创造者的原则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个人与社会历史——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人的问题

 

二、大型分析题需要背的原理

1、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世界上每一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

(2)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一个纽结,并通过这一个一个的具体事物体现出世界的普遍联系。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

历史上的任何东西,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都有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又会丧失其存在的根本和理由,从而转化为其他事物。

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

3、大综合:

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学说或矛盾规律原理。

(1)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3)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4)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4、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

(1)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不平衡的。

由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2)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在坚持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二者辩证统一的前提下,去解决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5、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关系表现在:

(1)部分依赖于整体,整体由部分构成。

(2)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3)整体是各部分有机之和。

(4)整体的作用就在于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

(5)整体和部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6、度的原理及其意义。

(1)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或数量界限。

(2)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事物。

在实践中要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使工作正常发展,“过”或“不及”都是错误的。

7、大综合: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

(1)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

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否定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

(2)否定之否定是指,事物以其内在矛盾为动力,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

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便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8、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辩证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3)人的认识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无限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9、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1)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是指人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和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激发的作用;调控的作用;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3)在认识活动中,理性因素起主导作用、决定作用,非理性因素受理性因素的决定和制约。

10、真理及其客观性、具体真理。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真理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变化。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2)真理的具体性或具体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从真理的相对性看,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离开具体条件,无法确定认识的真理性。

1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及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

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依据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以转化真理。

(3)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回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

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12、价值观原理。

(1)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2)价值具有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

对同一客体不同主体的评价不同;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3)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

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1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其中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14、大综合: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就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2)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存在的决定下具有独立发展的规律性,即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5、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关系。

(1)所谓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

历史主体的选择性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

(2)社会历史发展表明,当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历史时空条件下,往往给人们以多种可能性供人们选择,这时主体选择性将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

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16、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1)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

”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

(2)社会规律存在并实践于人的活动之中,但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3)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这就是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

三、哲学上对立的派别和观点

唯物论部分:

1、一元论和二元论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4、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部分: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

3、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4、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5、机械决定论和辨证决定论

认识论部分:

1、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唯心主义先验论)

2、辨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直观反映)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5、唯理论和经验论

6、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

7、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

8、主观真理观和客观真理观

历史观部分:

1、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2、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四、主要考点精述

唯物论(考纲第二章)

哲学的一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因为:

①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②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

③它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④它也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关系得以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实践,从而建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2)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②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唯心主义是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产物。

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就是不可知论。

(2)不可知论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否定人类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

休谟认为,人只知道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是不能回答的。

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休谟割裂了感觉和客观事物的联系;康德割裂了本质与现象的联系。

(3)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认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反对一切不可知论。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1)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

(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物质观:

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

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

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6、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

(2)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8、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2)时间、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