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546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案.docx

《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案.docx

地理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案

课题: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①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②熟悉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

③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使用说明】

①新课前一天,速读本课学习目标,用红笔勾画出目标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及重点;

②带着学习目标进入本课的预习学案,花10分钟左右通读课本,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及预习自测;

③将自主预习中收获的知识技能要点写在“我的收获”处,将预习中看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要点写在“我的疑惑”处,完成课前预习。

预习案(自主预习、梳理知识)

【知识梳理】认真阅读课本P6~P12页,在课本上勾画、标注知识要点,将本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建立知识体系、设计框架图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地理信息技术概述(P6页)

1、概念: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        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          等。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广泛应用于     、     、          、国土

资源管理及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

大众化应用:

          、        、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2、应用

二、遥感(RS)(P6~P8页)

1、概念:

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   。

目标物:

物体辐射和反射的     。

传感器:

   的关键装置,收集并传输        。

       ↓

2、主要环节 ↓

遥感地面系统:

分析、处理   。

成果:

专业图件、     。

       ↓

3、特点:

监测范围  、速度  、精度  、投入  、效率  。

4、应用领域: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应用于     、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P8~P10页)

1、概念:

利用   ,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   、   的系统。

指的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空间部分——     星座,由  颗工作卫星和  颗备用卫星组成。

我国建有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     。

2、组成

用户设备部分——      接收机。

3、功能:

为用户提供精密的     、   和   ,并且具有     、     、

全天侯、     和     的特点。

4、应用领域:

野外调查中确定     (经度和纬度)、   (海拔),生活中的   服务等。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P10~P11页)

1、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   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功能:

能对地理   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3、简要程序:

     →数据处理→     →空间分析→   。

4、应用领域:

凡是用到   或需要处理地理   数据的领域,都可借助GIS。

如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提供各种     ,对区域条件进行精确的     、     ,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     及     。

还广泛应用于     。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P11页)

遥感:

用于   地理信息数据。

1、数字地球:

指     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     后,由       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用于地理信息的     。

2、技术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

对     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预习自测】

右图为遥感直观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遥感技术装备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A为卫星,B为传感器  B.B为传感器,C为发射塔

C.A为卫星,B为传真机  D.B为摄相机,C为地面接收站

2、遥感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是:

(  )

A.人口普查     B.高程测量

C.定位导航     D.环境监测

3、有关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一种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C.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D.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4、下列叙述中需要运用GIS技术的是:

(  )

A.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         B.交通线路、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相关性分析

C.汽车导航服务            D.珠穆朗玛峰高程的测量

【预习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探究案(规律总结、疑难突破)

【问题探究】

探究一:

遥感(RS)

1、阅读课本P6~P8页“遥感(RS)”标题框下的课文,在课本上勾画要点,结合图1.5“1998年7月27~31日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遥感图像”和图1.6“1998年8月28日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卫星遥感图像”探究下列问题。

⑴.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什么?

为什么能够远距离感知地物?

 

⑵.遥感技术有哪些主要环节?

用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⑶.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有哪些作用?

 

⑷.图1.5是飞机遥感影像(左图)及处理后的图像(右图),图1.6是是卫星遥感影像(左图)及处理后的图像(右图)。

试比较两种遥感平台监测范围、监测速度及地物分辨率的差异。

 

2、读右图,完成⑴~⑶题。

⑴.图中内容说明航天遥感的什么特点:

(  )

A.监测范围广     B.监测精度高

C.连续性强 D.监测速度慢

⑵.就航空遥感而言,飞机飞行高度越高,则:

(  )

A.其探测的范围越窄   B.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

C.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  D.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⑶.有人说:

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归纳总结】①熟记遥感的概念、特点、主要环节及应用领域:

(见知识梳理二)

探究二:

全球定位系统(GPS)

3、阅读课本P8~P10页“全球定位系统(GPS)”标题框下的课文,在课本上勾画要点,结合图1.7“GPS卫星星座”、图1.9“GPS汽车导航”探究下列问题。

⑴.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GPS卫星星座由多少颗卫星组成?

 

⑵.全球定位系统有什么用途?

 

⑶.全球定位系统在区域地理研究中及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⑷.在GPS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怎样传递的?

 

【归纳总结】①熟记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组成、功能及应用领域:

(见知识梳理三)

探究三:

地理信息系统(GIS)

4、阅读课本P10~P11页“地理信息系统(GIS)”标题框下的课文,在课本上勾画要点,结合图1.11“某城区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部分显示”探究下列问题。

⑴.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

用联系框图说明GIS的简要程序。

 

⑵.图1.11所示的地理信息系统中可能用到哪些方面的数据?

 

⑶.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⑷.有人说: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

你怎样理解?

 

5、下列图甲为“数字北京行天下”的主界面,图乙为“搜遍京城”次界面,图丙为“京城百事通”次界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乙            图甲           图丙

⑴.若家住济南的某同学计划利用暑假到北京旅游,想住在天安门附近,便于早晨看升国旗。

但他不知道住在什么旅店,他应如何利用“数字北京行天下”查询合适的旅店?

 

⑵.到了旅店后,他打算游览长城、故宫、颐和园,他将如何选择恰当的乘车路线?

 

【归纳总结】①熟记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简要程序及应用领域:

(见知识梳理四)

探究四: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6、阅读课本P11页“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标题框下的课文,在课本上勾画要点,并探究下列问题。

⑴.什么是“数字地球”?

“3S”技术在构建“数字地球”中的作用和分工有何不同?

 

⑵.举例说明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⑶.给下列研究选择最适宜的地理信息技术:

①监测森林火灾;②规划城市道路;③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高程;④汽车导航;⑤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⑥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

7、完成课本P11页活动。

【归纳总结】①熟记数字地球的概念与技术基础:

(见知识梳理五)

②“3S”技术的区别与选取:

   的工作对象是“点”,如导航服务、高程测量等;RS和GIS的工作对象是“面”,   侧重于收集地理信息的感知手段,本质上是“看”的过程,如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   侧重于分析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过程,相当于“想”“算”的活动,如城市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等。

训练案(知识巩固、拓展运用)

【课堂检测】(约10分钟)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

2、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GIS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

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以便于及时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订灭火方案

D.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4~5题。

4、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5、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大地高程测量

C.地震监测和预报  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

读图完成6~7题。

6、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    C.商店布局    D.客货流量

7、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

A.甲与乙     B.甲与丁     D.乙与丁     D.甲、乙、丁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

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

读图回答8~9题。

8、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

A.蓝波段     B.绿波段     C.红波段     D.近红外波段

9、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相期在6月份

B.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

C.北疆地区是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