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习题集.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134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9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习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习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习题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习题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习题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习题集.doc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习题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习题集.doc(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习题集.doc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学习题集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63

第一章绪论

【选择题】

(一)A型题

1.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精神病学是生物医学的分枝学科

B.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枝学科

C.精神病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枝学科

D.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枝学科

E.精神病学是心理学的分枝学科

2.当前广泛提倡的新的医学模式是

A.生物医学模式B.整体平衡模式C.心理社会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社会文化模式

3.一般认为,使用成瘾性物质后产生“快感”是由于

A.突触间隙DA浓度升高B.突触间隙NE浓度升高

C.细胞内NE水平升高D.突触间隙5-HT浓度增加

E.突触间隙DA水平降低

4.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

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

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

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

E.一般认为,人类是具有精神活动的唯一动物

5.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A.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

B.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

C.5-HT系统功能亢进

D.5-HT系统功能低下

E.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不足

6.关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以下说法哪项不对

A.脑的结构与化学活动处于变化之中

B.从神经元到神经环路都可能存在

C.神经系统可塑性是行为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D.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都存在

E.只存在于机体的发育阶段

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统计,精神障碍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比重为

A.10.5%(中低收入国家);23.5%(高收入国家)

B.8%(中低收入国家);15%(高收入国家)

C.6%(中低收入国家);10%(高收入国家)

D.15%(中低收入国家);30%(高收入国家)

E.5%(中低收入国家);15%(高收入国家)

8.有关心身疾病的描述,哪项不对

A.也称为心理生理疾病

B.是一组与心理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

C.有器质性病变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

D.冠心病和消化性溃疡不属于心身疾病

E.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

9.以下精神障碍在全球疾病负担中排首位的是

A.酒依赖B.双相情感障碍C.药物依赖

D.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

E.单相抑郁

10.以下不属于心身医学研究范围的是

A.把精神医学与行为医学的方法运用于躯体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

B.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在疾病病原学、症状学、病程和预后中的相互作用

C.提倡医疗服务的整体观念,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其转归

E.研究特殊的社会、心理因素与正常或异常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11.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

B.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D.可以引起心身疾病E.与躯体疾病毫无关系

12.关于精神病学与临床其他学科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躯体疾病的症状可以作为心理应激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

B.各种躯体疾病均可影响大脑机能而出现精神症状

C.临床上某些药物可导致精神异常

D.精神疾病也可以伴随一系列的内脏和代谢功能紊乱

E.精神异常也可以使某些药物的疗效下降

(二)B型题

A.多巴胺(DA)B.5-羟色胺(5-HT)

C.去甲肾上腺素(NE)D.γ-氨基丁酸(GABA)

E.谷氨酸

1.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可能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亢进有关

2.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能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有关

3.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食欲减退、昼夜节律紊乱、失眠等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有关

4.目前认为,新型抗抑郁药,如氟西汀主要是通过阻滞哪种神经递质的回收,产生抗抑郁作用

A.谷氨酸B.甘氨酸C.多巴胺D.乙酰胆碱

E.脑啡肽

5.属于兴奋性氨基酸的是

6.属于抑制性氨基酸的是

7.属于单胺类递质的是

(三)X型题

1.可能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的因素有

A.遗传因素B.应激性生活事件C.感染D.人格特征

E.个人的特殊经历

2.对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关系的正确理解包括

A.心理因素可能是导致某些躯体疾病的原因

B.心理症状可以是躯体疾病的结果

C.心理因素可导致躯体症状

D.心理因素和躯体疾病是各自独立的,没有任何关系

E.任何躯体疾病的发生都与心理因素有关

3.与精神障碍关系密切的神经递质包括

A.兴奋性氨基酸B.抑制性氨基酸C.单胺类神经递质

D.神经肽E.乙酰胆碱

4.神经系统可塑性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A.宏观上可表现为脑功能的改变B.突触数目的改变

C.神经化学物质的改变D.仅在中枢神经系统发生

E.微观上有神经元突触、神经环路的微细结构变化

5.精神疾病的康复和社区服务的宗旨是

A.功能训练B.全面康复C.重返社会D.提高生活质量

E.完全治愈,不再复发

6.新世纪精神病院的现代化前景是实行

A.管理开放化B.治疗多元化C.院内园林化D.室内家庭化E.医疗、护理工作合并

7.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

A.应激性生活事件B.情绪状态C.人格特征

D.父母的教养方式E.社会阶层和社会经济状况

8.下列生活事件中能作为应激源的是

A.离婚、丧偶等家庭危机

B.学校与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紧张

C.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D.战争、移民等社会事件

E.个人的某种特殊遭遇

【填空题】

1.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枝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的______、_______、______、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______和______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改变,伴有_______和/或_______。

3.21世纪是“___”的世纪,世界卫生组织也在积极倡导和推进全球性的“______”研究计划,其中包括________与________及_________。

4.J.Olds应用颅内________,即植入一根与杠杆相连的细电线至鼠脑,发现______与______是“犒赏中枢”。

5.医学心理学是以医学为对象形成的应用心理学分支,研究_______在人体_______和________及其转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规律。

6.行为医学是一门将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________和_______整合起来,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的边缘学科。

7.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的信号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脑内常见的神经递质可大致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神经递质与相应______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8.人格可以定义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_______和_________,此特征相对稳定并可预测。

9.人格障碍是指性格自幼就明显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害人害己的程度。

10.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精神障碍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作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人类行为。

【简答题】

1、简述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答:

大脑是一切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均由大脑调控。

正常的大脑功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异常的大脑功能与结构可能导致精神活动的异常。

大脑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形成了神经环路,构成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构基础,脑通过不同环路处理信息,并对所处理的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与之有关的触觉、听觉体验,既往的经历、记忆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觉体验。

神经递质在这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然后通过第二、第三信使系统调节其效应的时程和强度。

体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脑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神经递质和受体分布,参与不同的精神活动。

大脑还具有可塑性,从宏观和微观上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从而影响整个精神活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精神活动的影响。

2、如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理解精神疾病?

答:

精神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学易感性是必要因素,但不能足以说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全部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是必要因素,但也不足以解释全部的病因。

由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心理的、社会文化的东西通过记忆、学习等会使大脑的结构、化学和神经活动不断发生变化。

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既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还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导致心身疾病。

【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A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D

A

C

A

E

A

D

E

D

E

E

B型题

1

2

3

4

5

6

7

A

A

B

B

A

B

C

X型题

1

2

3

4

ABCDE

ABC

ABCDE

ABCE

5

6

7

8

ABCD

ABCD

ABCDE

ABCDE

二、填空题

1.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预防

2.情绪,认知,行为,痛苦体验,功能损害

3.脑,脑10年,精神病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

4.自我刺激法,VTA,NAs

5.心理因素,健康,疾病

6.行为科学技术,生物医学技术

7.小分子,大分子,受体

8.情绪,行为特征

9.偏离正常,适应不良

10.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选择题】

(一)A型题

1.感知的定义为

A.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B.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意识到的过程

C.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D.客观刺激作用于人脑的过程

E.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引起错觉的常见因素为

A.感觉条件差B.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C.疲劳D.谵妄状态E.以上都对

3.关于幻觉的定义为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

4.不一定有诊断意义的听幻觉为

A.争论性幻听B.评论性幻听C.命令性幻听D.原始性幻听E.内容为指责、辱骂的听幻觉

5.听幻觉最常见于

A.躁狂症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癔症E.强迫症

6.病人对幻觉的反应有

A.恐惧、愤怒及敌对B.否认、隐瞒C.无所谓D.愉快

E.以上都对

7.正常思维一般都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