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古诗词集锦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6878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材古诗词集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校本教材古诗词集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校本教材古诗词集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校本教材古诗词集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校本教材古诗词集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教材古诗词集锦1.docx

《校本教材古诗词集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材古诗词集锦1.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教材古诗词集锦1.docx

校本教材古诗词集锦1

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近几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针对西方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在中国的盲目泛滥,提出要保护中华传统节日。

其建议主要为三方面:

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假日;重新命名或修改相关节日;重视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在全国人民热情关注和政府高度重视下,传统节日放假已指日可待;而吁请设立中华母亲节(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修改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9月28日)等建议也得到大多数国人的支持;而去年韩国人抢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成功,更是刺激了我们的神经……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校研究决定,把中华传统节日列为校本课程以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加强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增添新的内涵。

毫无疑问,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可以说,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可以说千年来一脉相承。

细细探究,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

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为今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喜庆,举国同歌,世界各地华人共舞,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强烈再现。

这里所介绍的主要是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众多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今天,通过这一校本教材,如果能使第六小学师生对中华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能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则实现了我们制定编写这一校本课程及教材的教学目标。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的仓促与编者水平能力的有限。

我们对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挖掘的不够深刻。

望各位领导和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编者:

苏元平

 

目录

第一篇章:

春节古诗词集锦1

1.《除夜》1

2.《拜年》2

3.《甲午元旦》3

4.《凤城新年词》4

5.《新年作》5

6.《癸巳除夕偶成》6

7.《春节看花市》7

8.《迎春》8

9.《除夜宿石头驿》9

10.《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11

第二篇章:

元宵古诗词集锦13

1.《上元夜》13

2.《辛亥元夕》16

3.《鹧鸪天·元夕有所梦》17

4.《十五夜观灯》19

5.《生查子·元夕》20

6.《元夕二首》21

7.《元夕①无月》24

8.《青玉案·元夕》①26

9.《正月十五夜灯》29

10.《上元竹枝词》31

第三篇章:

清明古诗词集锦32

1.《清明》32

2.《清明》33

3.《郊行即事》34

4.《清明》35

5.《清明日对酒》37

6.《清明夜》38

7.《清明即事》39

8.《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40

9.《清明日》41

10.《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43

第四篇章:

端午节古诗词集锦44

1.《端午》44

2.《竞渡曲 》46

3.《五月五日》48

4.《竞渡歌 》 49

5.《七律·端午》50

6.《和端午》51

7.《已酉端午》52

8.《乙卯重五诗》54

9.《端午日赐衣》  56

10.乙卯重五诗58

第五篇章:

中秋节古诗词集锦60

1.水调歌头·丙辰中秋60

2.望月怀古63

3.中秋月65

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66

5.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67

6.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68

7.阳关曲69

8.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70

9.中秋72

10.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73

第六篇章:

重阳节古诗词集锦75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5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76

3.九月十日即事78

4.蜀中九日79

5.九日齐山登高80

6.九日82

7.长安九日诗83

8.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84

9.九日送别85

10.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86

第一篇章:

春节古诗词集锦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

  

(1)除夜:

除夕的晚上。

  

(2)转:

变得。

  (3)凄然:

凄凉悲伤。

  (4)霜鬓:

白色的鬓发。

(5)明朝(zhāo):

明天。

【译文】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

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2.《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译文】

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

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世人们只会认为这样更简易,但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礼节。

 

3.《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译文】

头上已是是稀疏的白发,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而无法入睡。

(剪烛——蜡烛点的时间长了之后,烛心会变长还会分岔,不剪的话无法看清东西,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剪烛的剪子,前面比较的长,不容易烧到手的)蜡烛一点一点的燃烧,这里指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作者也慢慢的喝着酒,仿佛有人在催他喝干这夜酒,这里作者的感情有点消极。

将身上的钱分给家里的小辈,让他们去买春钱(春钱,据《闲居录》中记载:

“至大改元,妇女首饰皆以金银作作小钱戴之,谓之春钱。

”它是古时民间习俗中使用的仿钱形饰物。

)——这里我觉得是给的压岁钱。

听爆竹声声好像自己的童心仍在,看到更换桃符的人有老有少。

四周鼓角(多在古诗中只战鼓和号角!

这里只的是春节时人们敲锣打鼓吧)声不断,梅花也争相开放,待到五更时分人们欢笑着相互拜年!

4.《凤城新年词》

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译文】

江水分流终又回转,你走了,无法再属於我;无法属於我的你,必定会后悔万分!

江水中央有孤独的小岛,你走了,无法再与我相守;无法再与我相守的你,必定会痛苦无比!

江水歧流分岔连去,你走了,无法再与我相会;无法再见到你的我,如今只能狂歌当哭啊!

5.《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解】

切:

迫切。

潸(shān)然:

流泪的样子。

居人下:

处于作客的地位。

寄人篱下。

客:

诗人自指。

春归句:

春已归而自己尚未回去。

岭:

指五岭。

作者时贬潘州南巴,过此岭。

旦暮:

日夜。

风烟:

风物,风景。

长沙傅:

指贾谊。

西汉贾谊曾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

这里借以自喻。

【翻译】

  新岁新年,思乡心更切,我独自在天涯,泣流伤心泪。

年纪老大,还屈居人下,春又归来,我还不曾回家。

山中猿猴,朝夕与我做伴。

江边的柳树,与我同领水上的风烟。

我就像当年的贾谊,不知还要淹沉多少年。

  

 

6.《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译文】

除夕之夜,时间在千家万户欢声笑语中慢慢逝去。

诗人孤独寂寞,一人站在市桥之上,长时间仰望星空,陷入沉思。

 

7.《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译文】

新年佳节大家约好了一起去看花,外面十分热闹好看就好像走在画中.盆栽的植物整齐划一地摆放着.鲜花绿草争鲜逗艳.晚上时候灯火通明人们互相穿梭着.唱歌跳舞热闹非常,正是因为今年美丽的风景,就连花草树木也争抢着向大家传递着春天的美丽。

 

8.《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

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

春在千门万户中。

【注释】

①律转鸿钧,指乐律与历法制度变革,律,乐律,历法制度。

鸿钧,太平。

⑦肩摩毂击,形容路上行人车辆拥挤。

接辐条,有圆孔可插轴的圆木,亦泛指车.喻指转入太平盛世.(毂gu),车轮中心连接辐条,有圆孔可插轴的圆木,亦泛指车。

【赏析】

春节,车如流水人如潮。

春天的气息,荡漾在城乡巷陌,荡漾在人们心头。

诗人叶燮抓住屋内户外的热闹盛况和人们内心的无限春意,三言两语.写出了年节一派新春气象。

 

9.《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释】

⑴除夜:

除夕之夜。

石头驿:

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赣江西岸。

《全唐诗》题下注曰:

“一作石桥馆”。

⑵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此二句脱胎于梁武帝萧衍《冬歌》:

“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

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

”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也有相似诗句: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⑶寥落:

稀少,冷落。

此处有孤独、寂寞之意。

⑷支离:

即分散。

《全唐诗》校:

“一作羁离”。

⑸愁颜与衰鬓:

《全唐诗》校:

“一作衰颜与愁鬓”。

【译文】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10.《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注释】

①口占:

随口吟出,不打草稿。

②红岩:

指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红岩村。

士女:

青年男女。

③屠苏酒:

酒名。

此指宴会上所饮之酒。

④胜利茶:

当时重庆市商店出售纸包茶,名“胜利茶”,表示预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意思。

(诗人自注)

⑤陪都:

指重庆。

国民党政府的首都本来在南京,因陷落,临时迁至重庆,故称陪都。

⑥景物华:

景物有光彩。

此为祝颂延安繁荣。

【译文】

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十分热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大家在一起举杯互相敬酒,表达着新年的祝愿,散席后众人意犹未尽,又一起品尝这胜利茶,谈论当今时事。

只有精忠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地方去寻求一家安乐。

我们在陪都重庆载歌载舞地欢庆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让我们遥祝延安解放区繁荣昌盛。

 

第二篇章:

元宵古诗词集锦

1.《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鉴赏】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

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

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

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

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

“神龙(唐中宗年号,公元705—707年)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

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车马喧阗,人不得顾。

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

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

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

”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就可按度计时,击鼓报更。

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于是说:

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

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

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

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

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莫相催”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后面接着连用两个问句: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谁家”、“何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

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

因而,“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

连用两个诘句,不仅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2.《辛亥元夕》

何中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译文】

因为贪玩所以常常要到天昏地暗的时候才知道回家,一边走嘴里还一边地自言自语地我要快点儿我要快点儿。

行走在两旁种满梅树的石路上,天空中下起了小雪,村中飘着酒香正在迎接客人的到来。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对我来说除了鬓发之中又多几缕霜雪之外又有什么意义呢?

看看满村满园的小孩子里里外外都是一片嬉闹的景象,他们正对新年的到来表示出满心的欢喜。

放眼街头巷弄,家家户户的门口都已经挂上大红灯笼,到处透视出一种浓浓的年味,而我却还在赶路之中连城西门还没到呢!

 

3.《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

①元夕:

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②肥水:

源出安微合肥紫蓬山,东南流经将军岭,至施口入巢湖。

③种相思:

留下相思之情,谓当初不应该动情,动情后尤不该分别。

④丹青:

泛指图画,此处指画像。

⑤红莲夜:

指元夕。

红莲,指花灯。

【译文】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

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

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

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4.《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简析】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

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

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宋代以后,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更是盛况空前,人们不但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而且尽情歌舞游戏。

更为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较为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5.《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

元夜:

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唐代以来有元夜观灯的风俗。

花市:

指元夜花灯照耀的灯市。

【译文】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

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沾透了她那身春衫的袖子。

 

6.《元夕二首》

王守仁

[一]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①。

 堂上花灯诸第集②,重闱应念一身遥③。

[二]

 去年今日卧燕台④,铜鼓中宵隐地雷⑤。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⑥。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⑦。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⑧。

【注释】

①虚庭:

空空的庭院。

②花灯:

即灯花。

诸弟:

指在余姚家乡的兄弟。

③重闱:

父母居室。

④卧燕台:

住在京城。

燕台,指燕京。

⑤隐地雷:

隐隐的雷声。

⑥阁道:

古宫苑中架木通车的复道。

⑦羌笛:

羌族的一种乐器,此处借指龙场苗族百姓吹奏的乐器。

⑧孝皇:

指明朝的孝宗皇帝。

【译文】

[一]

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

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

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

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二]

去年的今天还住在京城,元宵节的铜鼓声隐约如滚地的雷响。

月儿依傍着苑楼灯影暗淡,风中传来阁道上来回的马蹄声。

在万里炎荒之地频频回首往事,夜深时听见百姓的笛声使人徒自悲哀。

还记得先朝许多快乐的事情,孝宗皇帝曾经为两宫开禁。

【简析】

每逢佳节倍思亲,元霄之夜,诗人自然是要怀念亲人的,而在这种时候,远离亲人的游子更会感到寂寞冷清,回忆往事也是十分自然的了。

作者把这种感受如实写来,更加显得真挚、深沉。

 

7.《元夕①无月》

丘逢甲

[其一]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②,神山沦没已三年③!

[其二]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④。

【注释】

①元夕:

农历正月十五之夜。

②六鳌句:

鳌同鼇,《列子·汤问》:

“龙伯之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鳌”,又《摭遗》:

“李白自称海上钓鳌客,谒宰相问他:

“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为钩线?

”后来诗家就常用钓鳌客来比喻豪迈有为的人。

这里借指鳌山,是把灯彩迭成山的形状;仙是作者自比,因看鳌山灯彩联想到后句的神山沦没而伤心流泪。

③神山:

《史记·秦始皇纪》:

“海中有三神仙:

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这里指台湾岛。

④五更:

以前把一夜分成五更,一更大约两小时,此处指深夜。

鲲洋:

台湾南部有海口名七鲲身,鲲洋,指台湾海峡。

【译文】

[其一]

满城灯火荡漾着一片春烟,

天色阴沉,月亮隐在海天的那边。

看到鳌山灯彩,引起了仙人流泪,

海外的神山已经沉沦三年!

[其二]

三年后的今夜天空不见月光,

美丽的月亮大概在台湾故乡。

想到海天之外去寻找明月,

半夜里做梦,神魂飞渡重洋。

【赏析】

这些诗是作者在故乡台湾被割让后三年的一个元宵节晚上所写。

因望月而引起乡思,又不能回去,只可向梦中寻求,其心情的悲苦可知。

 

8.《青玉案·元夕》①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②,

更吹落,星如雨③。

宝马雕车④香满路。

凤箫⑤声动,玉壶⑥光转,一夜鱼龙舞⑦。

蛾儿雪柳黄金缕⑧,

笑语盈盈⑨暗香⑩去。

众里寻他千XX,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

括号处两字缺,明代刊本作灯火。

【注释】

①元夕:

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②花千树:

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

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④宝马雕车:

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

箫的名称。

⑥玉壶:

比喻明月。

⑦鱼龙舞:

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即舞鱼舞龙。

是元宵节的表演节目)

⑧蛾儿、雪柳、黄金缕:

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

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⑩暗香:

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⑪他:

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

⑫千XX:

千百遍。

⑬蓦然:

突然,猛然。

⑭阑珊:

零落稀疏的样子。

【译文】

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

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

凤萧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

热闹的夜晚里,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

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

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处。

 

9.《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注释】

①千门,形容宫毁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

如杜甫《哀江头》:

“江头宫殿锁于门”。

②著,同着,犹“有”。

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赏析】

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千门开锁万灯明:

“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

正月中旬动帝京:

“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

“动”震动。

形容热闹。

“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

“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

“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

“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

“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10.《上元竹枝词》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

试灯风里卖元宵。

【译文】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

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

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第三篇章:

清明古诗词集锦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及注释】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

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

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

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2.《清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