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1067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ocx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ocx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刘传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视听节目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重庆市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和总体部署,依托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启动了多项新媒体开发业务,取得了初步成绩,迈出了我市新媒体发展的第一步。

最近,笔者对全市广播电视及新媒体开发相关行业作了一次调研,现结合调研情况,就其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作一分析和研究。

一、新媒体兴起对传统媒体格局的影响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

目前新媒体的流行定义(NewMedia)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即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其信息内容的海量性、传播节奏的时效性、开办方式的开放性、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及其所拥有全新的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较之传统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因而,新媒体是媒体传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至少有三:

(一)新媒体大量涌现,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被打破

据统计,传统媒体的信息量还不到互联网的1/4。

到2008年底,全球网站数已接近1亿个,我国境内网站已超过192万个,重庆网站有3万多个。

手机被称为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报、手机电视等以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构成了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五媒体。

IPTV已经成为电信宽带增值业务的重要选择。

可见,传统媒体的竞争对手不但有同行,而且有其他行业,且实力悬殊,如,广播电视行业远远不及通信行业,全国电视行业一年的收入约500亿元,只相当于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一年的短信收入。

(二)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更为受众青睐,读者、听众、观众的分流势不可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到年底,有望增加到3亿人。

全国网民中,网络音乐使用率达845%;网络视频用户增长迅速,2005年到2008年的3年间,从4118万人增加到20647万人。

另据调查,全国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约7300万人,全国手机电视的用户已达800万户,全国已有IPTV用户约100万户。

此外,据2007年的统计,我国手机用户的数量已达到4.2亿户,计算机显示器、阅读器有1.3亿台,市场上流通的电子书有30多万种,新媒体的终端设备已经相当普及。

这些终端设备的拥有者无疑会从传统媒体中分身更多的精力投向新媒体。

(三)新媒体的广泛传播,致使部分商业广告客户广告投向改变难以逆转

围绕新媒体的广告公司近年来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大速度惊人,如,全国影响较大的分众通过对好耶、艾瑞、玺诚等的收购逐渐构建出户外数字媒体、网络广告、移动媒体相结合的多元业务体系。

目前,分众已在我市圈定了近2000个楼宇,约100多个大卖场和部分医院、药店,去年甚至还出现客户排满想上广告却上不了的现象。

去年我国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160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231%,成为第四大广告投放市场。

如果传统媒体不能迅速完成转型,广告投放转向新媒体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二、重庆新媒体开发现状

近几年,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传统媒体开办主体清醒地看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市场先机,积极与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等通信单位合作,打开了重庆新媒体发展的局面,2008年的进步尤为明显。

(一)移动车载电视

重庆广电移动电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13日,同年12月28日移动电视在重庆主城区试播成功,2005年6月18日正式开播。

目前,重庆广电移动电视公交车终端规模已累计达到130条公交线路3800多辆公交车、319辆出租车、22辆机场大巴以及200个户外终端。

在现有空录编辑、新闻(大型节目)转播、节目共用、社会联办的基础上,移动电视公司自制播出了《好运通看路况》《移动看新闻》《与你同行》《爱在山城》《音乐新势力》5个特色栏目,《好运通看路况》2258期。

移动电视节目每天从早上7点到凌晨2点,全天19个小时播出,日收视人群已高达五百多万人次。

重庆移动车载电视在短短的3年多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充分发挥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功能,经济创收以每年400万元的增幅递增,截至2008年底,已累计创收6000多万元。

(二)手机电视

初步建立了流媒体手机电视业务的技术平台、节目制作平台、营运平台。

重庆数字传媒公司与重庆移动正式签署了流媒体“CQTV手机电视”业务的合作协议,并确定了“CQTV手机电视”业务的资费政策。

2008年3月重庆移动部分重点用户开始第一轮业务体验,5月,与重庆移动合作的“CQTV手机电视”业务通过测试运行和用户体验后正式进入商用。

与此同时,还制定了2008年重庆移动“CQTV手机电视”业务市场推广整体计划和方案。

2008年5月至7月,与重庆联通签署了“增值业务合作协议”,涵盖C网和G网的短信、彩信、语音和WAP等业务类别,并确定了合作方式和资费政策,经测试运行和用户体验,8月进入正式商用。

分别在移动、联通网上开播手机电视节目掌上88.1、综艺、国内时政、国际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军事科技、精编630、民生、文教医疗等共11套节目。

此外,手机电视的电信增值业务获得了重庆市通信管理局颁发的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和短信类SP业务接入代码证,为SP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质条件。

完成了网上营业厅一期平台的硬件建设、软件系统开发和调试,完成了短信、彩信、WAP三大增值业务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基础功能的开发,并完成了增值业务管理平台的一期开发和验收。

进行了与重庆移动合作的“重庆广播电视手机报”(彩信业务)的业务测试。

完成了与重庆联通合作开展综合语音类炫铃业务的申报、相关接入测试和开始进行用户体验活动。

完成了与重庆联通合作开展的“渝州手机报”彩信业务的申报、相关接入测试和开始进行用户体验活动。

完成了与重庆电信签署“增值业务合作协议”。

即把原来重庆联通C网业务迁移到重庆电信后的过渡期协议。

(三)网络电视

重庆网络电视发展年内已见端倪。

重庆电信从上年起,与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的上海百视通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在重庆开始IPTV的试验性传播。

截至今年底,在各区县发展的网络电视用户将达到30000户以上,因未取得在重庆的传播资格而被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展用户。

重庆广电集团也已对网络电视的开发形成了自己的思路,而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加大数字电视节目中的点播、回访节目量,并将双向互动的机顶盒投向市场。

(四)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2008年,建立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业务技术平台。

完成了主城区CMMB覆盖网络的实施规划方案、理论技术论证和全市CMMB室外覆盖网络的规划。

并在总局的支持下,开通了佛图关发射点和北碚试验发射站以及炮台山试验点。

完成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频道节目策划和节目准备,并实现了“在路上”、“男性频道”、“财富天下”的试播。

同时,成立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与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的合作方案,决定成立以重庆为主体的子公司。

(五)有线数字电视新业务

我市数字电视付费频道汽摩频道和公众彩票频道加快了频道改版和节目引进,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今年,国家广电总局又批准全国第一个杂技艺术专业电视频道在我市开播。

试播近一年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1~10月,数字频道累计播出电影178部,电视剧3488集,共完成节目采集、上载编目7344小时。

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继续加大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力度,2008年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用户逼近100万户的同时,积极推广新业务,已发展互动电视用户1400户,新增IP个人用户15000户,新增数据专线41条。

(六)地面数字电视

自2006年起,重庆广电集团(总台)进行了地面数字电视试点工作,目前,已在我市永川区的黄泥塘发射台等地进行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射传输试验,永川、大足、铜梁等区县的部分地区可以接收8套数字电视节目。

2008年底正式修订的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方案,已将地面数字建设列入村村通工程建设的主体方式。

年底前,已对试点单位武隆、荣昌两县作了前期考察。

(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

2008年5月,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测系统监测到的在重庆注册备案或IP地段在我市的网站中,传播视听节目及开办有音视频栏目的网站共295个。

其中,综合门户网站78个,占26.44%,视听网站62个,占21.02%;教育、商贸、咨询、IT等其他专业类网站155个,占52.54%。

专业网站中,教育类网站最多,为53个,占专业类网站的34.19%,其次是计算机软件、电子游戏、影视BT下载等IT类网站25个,占16.13%。

目前,在重庆市通信部门备案并在市文化广电局履行登记手续的已近200个,已取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有4个,已经市文化广电局正式备案取得备案文号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开办的视听网站4个。

三、重庆新媒体发展的特点

(一)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发展中居主导地位

重庆广电集团(总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电脑报》等主流媒体和国有企业在新媒体开发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继视界网、重庆有线电视网之后,2008年,华龙网、天极网申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得到国家广电总局批准。

华龙网经过改版,扩大了区县专栏,开办了视听节目传播业务,从而吸引力大增,与上年同期比,网上视听节目的上传量增加40%,点击率提高50%,实现收支基本平衡,在西部的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一,国内新闻网站中排名第六。

《重庆手机报》用户突破35万。

天极网作为全国最大的中文IT门户网站,连续5年蝉联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评选的全国十佳,2008年通过网站播放科技类视听节目受到受众欢迎。

视界网自2007年8月新版成功上线,改版后的视界网整合了重庆广电集团旗下的各子网站,并依托集团的广播电视节目资源优势,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致力发展成为一个以网络音视频为主的,集新闻、信息娱乐、服务为一体,具有互动特色的综合性宽频门户网站,为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咨询和服务,注册用户达到10万户。

2008年12月,视界网在全国省级电视台网站中排名第四。

目前,我市以华龙网、天极网、视界网等主流媒体为主导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二)新媒体开办单位中非公有经济占相当比例

据对视听网站清理结果的分析,全市有视音频节目的网站中,国有资本(含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网站153个,占51.86%,非公有成分的142个,占48.14%。

62个视听专业网站中,41个为非公有经济,占66.13%。

可见,新媒体已成为非公有经济关注的一大热点。

部分民营网站已有相当规模和业绩,如,2004年成立的民营音乐专业网站分贝网已拥有500万注册用户,日均访问量300万左右,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

(三)传统媒体跨行业合作呈现良好势头

2006年4月,腾讯公司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重庆商报》战略合作,联手推出“腾讯·大渝网”,经过两年多的磨合,大渝网在地方性网站生存状况普遍不理想的情况下异军突起,目前日均流量在400万以上;日访问独立IP突破60万。

据专业调查公司——新生代的数据调查表明:

大渝网在重庆市民中的知名度达到81.6%。

视界网已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方正电子)达成协议,为重庆视界网提供核心内容管理发布系统等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硬件设备的整体建设服务,根据重庆视界网的个性化需求,对系统和方案进行了细致的优化和调整。

(四)“三网融合”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新媒体发展中,广播电视播出传输机构与通信系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密切合作。

以手机电视为例,重庆广电集团不但取得了相应的通信资质证书,而且得到了重庆电信、移动、网通等通信单位的支持。

无论是“CQTV手机电视”的开播,还是手机电视增值业务的开办,都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初步显示出合作共赢的前景。

四、重庆新媒体开发的差距和原因

对于重庆新媒体的发展,用纵向尺子量,的确有长足的进步;但用标准尺子量,还没有资格说达到了国家的要求;用横向尺子量,与全国先进地区的差距更为明显。

比如,上海文广作为国内传统媒体行业的先锋,旗下已经聚集起四大新媒体板块,即经营网上视听业务的东方宽频、经营数字电视与高清电视的文广互动、经营IPTV的百视通及经营手机电视的东方龙。

经过几年的运作实践,每个板块都取得了不菲的业绩:

数字电视已实现盈利,在全国领先;手机电视和IPTV都是全球第一张牌照的拥有者,IPTV用户已超过15万户;宽频借助世界杯网络版权摸索出了新的商业模式。

按照计划,未来3到5年内,上海文广旗下新媒体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将从2%提升到10%以上。

我市新媒体发展与先进地区比,差距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起步晚

新媒体兴起于新世纪之初,2006年已大规模展开,其间,我市除了重庆广电集团开办的车载电视起步外,其他新媒体领域基本没有触动,现有的几项开发基本上是2006年以后的事,从总体上看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规模小

手机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平台虽已搭建,但尚处于建设投入期,手机电视的用户只有2万左右,还谈不上回报,IPTV用户只有3万多户。

IP地段在我市网站的多数为外地网站租用重庆的服务器,本市自办网站不到一半。

(三)影响弱

在全国同行中,我市除开办较早的车载电视排位靠前外,其他新媒体还没有突出表现。

全国互联网站的综合排名中,除天极网能够保持前80位上下外,其他网站基本没有进入100强行列的机会。

开办视听服务业务的专业网站中,除个别网站有较为稳定的访问群体外,大多数网站在市外的浏览人数很少。

重庆新媒体发展不如上海等先进地区,除了经济基础不如他地外,主要原因还在于思想理念的偏颇。

集中表现为没有正确处理好三对矛盾:

一是发展新媒体与保持传统媒体活力的矛盾。

我市从事传统媒体工作的部分同志对新媒体的发展前景没有清醒认识,对如何适应新媒体发展缺乏心理准备,对新媒体的强劲冲击没有应对措施,甚至指望依靠政策性保护来维护传统媒体的地位。

二是依托广电网络与利用其他传输平台的矛盾。

广电网、通信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的一号文件已有明确规定。

但对于从真正内涵上实行融合,网络拥有者还缺乏大局意识,在网络电视业务开发、因特网出口等方面还没有表现应有的姿态。

而在这方面,湖南、上海等省市早已先行,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三是新媒体发展迅速与管理相对滞后的矛盾。

目前,广播影视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方式不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而新媒体目前的管理上又普遍缺乏成熟成型的管理规章制度。

管理部门在法规政策上没有未雨绸缪,当新兴媒体蜂拥而至之时而感到措手不及,如,对于如何促进“三网融合”,如何联合各方力量开辟重庆新媒体市场,没有显现管理部门的权威和力量;对如何促进互联网站做强做大,扩大在全国的影响,没有成功的招数。

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发展中的依存关系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具有传统媒体的本质特征,所不同的只是传播渠道、方式的演变。

传统媒体在长期的传播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构成了在竞争中获胜的有利条件。

(一)新媒体的政治属性决定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与传统广播电视一样,新媒体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其政治属性是不可能改变的,党和国家加强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媒体管理的力度不会减弱,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开发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目前,全国的手机报、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开办主体基本是以主流媒体为主体。

(二)传统媒体独有的节目资源是新媒体开发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决定新媒体开发成败的最核心的元素是节目,而这一点传统媒体机构恰好独具优势。

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特别是广播电台、电视台集聚了数以万计的节目,以此为基础搭建的节目平台是新媒体必须依赖的能源,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掌控的。

以央视网为例,其节目存储系统的容量已达到250T,存储的高质量精品视频节目就达5万小时。

(三)传统媒体拥有的人力资源为向新媒体顺利转型提供了保证

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依然是新媒体基本的传播形态。

长期的工作历练培养的一大批有实践经验的记者、编辑、主持人、摄影师以及工程技术和管理组织的专业人才,在新媒体的策划、采编、制作、播出中都可以驾轻就熟,实施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可谓得心应手。

基于这一点,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牵手新媒体也会众心所向。

(四)传统媒体已有的覆盖领域和受众群体为新媒体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广播电视行业为例,有线网络正在打造成数字电视平台,无线网络也正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目前,全国的电视用户数量已超过3亿户,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超过1亿户,数字电视用户超过4000万户。

重庆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430万户,数字电视接近100万户。

这一庞大的用户市场将成为广播电视系统进军新媒体的大本营。

六、新媒体市场的发展前景和应有对策

新媒体开发运用是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新技术条件下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欧洲的IP电视市场仅用3年的时间,就从2002年的1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1亿美元,由它带来的相关收入则超过170亿美元。

从2004年开始,英、美等发达国家新媒体收入就超过广电广告收入。

据权威人士分析,我国新媒体经过近5年的发展,市值增长10多倍,已经超过600亿美元。

2008年,企业投向新媒体广告的支出约275亿元,同比增长65%。

尽管受金融风暴影响,2009年的增幅会有所降低,但仍将达到375亿元左右。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新兴传播载体。

充分发挥国家主流媒体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丰富内容,创立品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中央有关部门关于新媒体发展的大政方略已基本确立,如,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明确了构建移动多媒体(CMMB)传输覆盖网络“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统一标准、全国漫游”的技术体制。

无论从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观察,还是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考虑,新媒体都将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当前,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正在蔓延,但在我国政府的强有力措施下,中国经济市场的平稳过渡是有保障的。

在此国际背景下,新媒体发展虽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媒体的分化和并购将可能发生,但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据有关分析,2009年,我国新媒体将全面发展,其主要项目将集中在数字电视转换、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推广、3G手机及衍生业务发展、IPTV市场扩大、地面数字电视试点等方面,市场竞争会愈演愈烈。

为适应全球新媒体发展的趋势,紧跟国家有关新媒体发展的战略部署,缩短重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在促进我市新媒体进步和发展上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快基础建设

根据我市新媒体发展基础和计划,以已经展开业务和正在试验的新媒体作为立足基础,加快手机电视、车载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媒体的建设进度,争取在短期内有新的突破。

1.在手机电视开发方面。

做好基础性建设工作,抓紧设计建设运营支撑系统、内容加密管理系统,尤其是CA系统建设。

做好手机电视节目集成平台建设,丰富节目内容。

加强吸引用户的经营策略研究,推动用户发展。

2.在车载电视建设方面。

在完成重庆主城的下穿隧道等盲区的信号补点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国标信号覆盖全网测试,扩大信号覆盖范围,大力拓展主城区中级以上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私家车以及社区液晶显示屏、数字爱心亭等终端市场。

3.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方面。

抓紧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覆盖网络,完成炮台山等发射点的建设及室外无线补点、室内补点的实施工作,形成较完善的主城区CMMB单频网。

建立统一的条件接收和运营支撑体系,支持多种业务的复合运行。

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合格市场运营主体,完善市子公司和区县分公司的组建手续。

4.在地面数字电视工程建设方面。

结合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加强地面数字电视的推广工作,逐步扩大试点区县,做好二级以下转发台站的选址和建设,实现有线数字信号与无线数字传输的有机结合,通过新媒体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数字覆盖,将中央、本市和当地区县的广播电视节目传向广大农村。

(二)实施台报网联动

在新的形势下,使用传统媒体应凭借自身的优势,按照新的媒介产业发展逻辑,去打造新的运作体制、运作架构,在激烈的竞争中完善自我扩大发展空间,壮大自身力量,引领新媒体发展。

2008北京奥运期间,央视网与新华网、人民网等实施联动,开幕式第一天,网站看奥运的人数就达到1.5亿人。

实行网台联动是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

一是加大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网站的建设力度,视界网的定位应不仅仅为重庆电台、电视台的专业网站,而应与华龙网一样成为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门户网站。

二是全面发挥新媒体在大型宣传中的作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大型宣传活动都应有网站参与。

三是充分利用网站互动特点,把电台、电视台播出的节目重新编辑后放在网上供网民点播。

如此,既扩大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又促进新媒体的发展。

(三)强化节目优势

节目资源是新媒体发展的核心,当前新媒体发展的希望和瓶颈都是节目资源。

针对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制作、集成、播出适合不同新媒体的节目。

1.在节目的特点上,实行快、短、新、多“四字方针”。

新闻信息要快,在第一时间与受众见面;手机电视、车载电视的节目要短,片长控制在3~5分钟;网络电视的节目要新,要经常保持热播的电影、电视剧。

新媒体的节目要多,可满足不同受众个性化选择的需要。

2.在频道、频率、栏目的设置上,体现个性化、小众化和服务化。

通过开办各类专业化的收费频道,如财经、教育、文化、卫生、农业、生活、妇女、儿童等专业频道,培养体现服务的小众市场,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爱好和兴趣。

3.在播出方式上,形成直播+录播+独播的“铁三角”。

加强直播新闻的组织,加快录播节目的传递速度,增加独播节目的比例,以此打造特色媒体,扩大媒体的影响力。

4.在节目来源上,可通过三条供应渠道。

一是传统媒体首轮播出的节目可以同步在新媒体播出,经典节目可以在新媒体重播。

二是组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为新媒体量身打造适合媒体传播特点和受众身份的节目。

三是独家引进或者联合引进国外的大片、新剧,首先在新媒体播出。

5.在节目付费上,可采取三种付费方式。

一是分时段支付方式:

对首播第一时段(前七天)、第二时段(第二周)、第三时段(第三周及以后)按照不同的收费标准由高向低收取费用,使价格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心理和付费能力。

二是微支付方式:

针对点播内容,降低收费门槛,以量取胜,尤其适合电视剧内容。

三是分包支付方式:

即数字电视收费普遍采用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将频道和节目搭配起来,按包收取费用。

(四)整合网络资源

建立全市贯通的数字电视平台,是推进数字电视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发展新媒体业务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央的一贯指示要求和广电总局关于广电网络集团化、规模化的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09年起,在全市实施广播电视有线网络资源整合,由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控股,与各区县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机构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加强网络双向改造,推动数字电视转化由主城向区县发展,拓展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的新媒体业务。

(五)促成“三网融合”

按照中央关于“三网融合”的战略部署,加强广播电视系统与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单位的更广泛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发挥广播电视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