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202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9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docx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docx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湘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ΟΟ八年七月

 

参加编制专家

 

1总论

1.1项目提出的背景

经济增长优先的模式在我国运行了多年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人民的关注。

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两型社会”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竹埠港作为长株潭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区和敏感区域,其今后的发展模式和环境问题将成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循环经济模式是以环境友好为前提,以资源节约为核心,坚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能源与资源消耗,切实推进3R原则,积极改变“资源依赖型”和“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两型社会试点建设的有效突破口,亦是竹埠港地区发展模式的首选。

由于历史形成原因、场地受限等因素,湘潭竹埠港地区现有的产业结构是以冶金和化工为主体的重化工型产业,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相对较大,园区内的大部分企业产业规模偏小,单位产品或单位工业增加值的综合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系数偏高。

我们应抓住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积极调整和提升园区的产业结构,建立健全公共环境服务物品和管理体制,对园区内已自发形成的循环经济雏形进行有效规划和引导,运用市场经济和政策的综合手段与机制推动园区内的循环经济建设,在园区逐步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处理,能量和水的梯级利用、基础设施共享、信息交流共享,从而推进整个生产方式与经济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解决竹埠港的环境污染问题彻底解决竹布港的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将该区打造成为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社会消费四大体系协调、和合、共进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1.2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湘潭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规划面积:

6.8km2

规划投资:

35.44亿元

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3.1编制依据

a)湘潭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b)湘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c)《湖南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d)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e)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f)《长株潭三市环境同治规划》;

g)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3.2编制范围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行业规范、规程,对拟建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的战略定位、市场需求、建设规模、内外部建设条件、项目功能分区、总体建设方案、基础设施工程、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计划、人力资源配置以及投资估算、融资方案、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测算、研究、论证,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供决策参考。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占地面积

m2

6802400

2

总建筑面积

m2

1423000

3

建筑占地面积

m2

435000

4

道路广场用地

m2

1224000

5

绿地

m2

2176768

6

建筑密度

%

12.4

7

绿地率

%

32

8

容积率

0.21

9

园区道路

km

38.193

其中:

快速路

km

2.41

主干道

km

12.844

次干道

km

14.449

10

中心变电站容量

MW

137.12

11

日最大用水量

m3/d

59034

其中循环用水33488

12

时最大勇气量

m3/h

855

1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54384.17

13

吸引投资

亿元

160

建成后

14

形成固定资产

亿元

110

建成后

15

年工业产值

亿元

130

基础设施

正常年

16

年地税收入

万元

28851

基础设施

正常年

17

投资利润率

%

9.51

基础设施

所得税前

18

内部收益率

14.49

基础设施

所得税前

19

财务净现值

万元

64158.4

基础设施

所得税前

20

投资回收期

9.14

基础设施

含建设期

21

贷款偿还期

7.97

2项目建设的目标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加速园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推进园区产业优化调整和升级,将湘潭高新区新材料工业园打造成为“清洁生产、绿色环保、高新技术主导、经济环境效益双赢”的两型社会建设示范点,从而达到促进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资源的安全保障和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需要

竹埠港地处长株潭“金三角”、湖南省“一点一线”战略和高新技术产业走廊的中心,具备优良的区位条件。

地貌平缓、交通便捷,工业发展基础条件良好。

但是由于长期发展传统化工产业,环境污染积累严重,外围4-5平方公里的土地受镉、砷、铅等重金属及难降解有机物的复合污染,农田已丧失种植功能,每年都因农田补偿等问题引起各种纠纷。

特别是该地区距离湘江下游长沙市饮用水水源仅35公里,其污染状况直接关系湘江水质,关系长株潭人民的饮水安全,因此竹埠港地区的环境治理问题一直受到长株潭乃至湖南省人民的关注。

2007年《长株潭环境同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制定并获得通过,《规划》中将长株潭地区确定为湖南省的环保重点区域,规划对三市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固体废弃物等方面均提出了硬性的控制指标,并对竹埠港等重点控制区域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竹埠港作为长株潭的环境影响控制的重要节点,其节能减排成功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因此在竹埠港区域内展开循环经济的模式探索,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合理进行产业分工和布局,不但是解决该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更是“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建设成功,将为湘潭市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模式参考,为长株谭“两型社会”试验区提供建设思路和突破口。

2.2.2项目建设是湘潭市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湘潭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湖南的工业重镇。

早在“一五”、“二五”时期,湘潭就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工业城市,这一时期湘潭兴建的在全国屈指可数的大企业就有10个,国家对湘潭工业的投资超过了湖南工业总投资的五分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湘潭拥有规模工业企业684家,其中大中型企业42家。

已形成以冶金、机电、化纤纺织、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比较发达的工业制造体系,是全球最大的电解二氧化锰生产基地,是全国重要的机电、精细化工、氟化盐生产基地,是湖南省最大的钢铁、机电、建材工业基地。

尤其是近几年通过坚持以大工业的思路抓工业,推进结构调整,加快产业集群,工业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216.3亿元,工业对地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0%,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湘潭作为长株潭的核心一极,进入了全国“两型社会”的先试先行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战略良机。

抓住这个机遇,抢占先机,加速湘潭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改变传统工业城市的实质和形象,改变传统经济增长的模式,推进湘潭现代化工业道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的建设,主要是利用湘潭原有的优势产业基础,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业延伸和细分,与长沙、株洲等其他区域实行资源互补,错位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物优势,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的绿色电池制造产业,可进口替代的多层、小型功能陶瓷电子元器件及为长株潭航空城产业配套的特殊合金金属材料及深加工产业等具有极大市场前景和技术领先、环境友好的高新尖技术产业,并配套建设以共性创新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服务业,为湘潭高新尖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主导产业的优化转型提供强大的研发孵化功能、技术支撑和产业实施基础,加速湘潭市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形成。

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定位是一个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扩张的源动力,因此合理的产业规划十分重要。

厦门目前正定位于亚洲的软件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目前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湖南省配合国家的“大飞机”产业,在长株潭地区发展航空产业,长沙为起落架基地,目前已和望城签订框架协议,株洲为中小航空器发动机基地,湘潭市有着优势的钢铁、材料、重型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风电制造等工业产业,可利用其人、财、物的优势,发展跟自己、跟长沙、株洲配套的新型航空材料、汽车材料和发动机等零部件加工等相关产业,不但可以填补湖南省内的产业空白,更可以发挥产业龙头的集聚效应,对湘潭市乃至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

2.2.3项目建设是园区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

作为湘潭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湘潭高新区新材料工业园首期规划面积1.74km2,单位面积产值达到,在湘潭市处于前列。

园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却存在极大的发展瓶颈:

a)缺乏规划,投资环境差:

由于是老的化工基地,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企业散落园内,没有清晰的产业功能分区;厂区和居民住宅、农田交杂分布;缺少必要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工厂和工厂间甚至一墙之隔,没有发展预留空间。

b)基础设施不健全:

园区内土地大多没有经过平整,路网极不完善,难以组织起有效的物流;由于缺乏基础设施投入,污水处理等工程一直未修建,与现代化园区相距甚远,更不用说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

c)规划面积狭小,土地供需矛盾尖锐:

随着湘潭市政中心东移,湘潭高新区的用地不断被占用,孵化企业和产业化用地十分紧张,作为即将被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缺乏必要的地域和发展空间。

新材料工业园首期规划面积1.74km2,已无法满足现有产业继续发展的用地需要,更不要说进行产业调整和合理布局。

园区内部分发展势头看好的企业由于用地受限,不得不将部分新的项目转移至外地,造成收入和税收的流失。

据调查,金天材料、金科实业、科源科技等部分园区内企业在外地建厂投资已超过湘潭。

d)管理体制不畅:

目前,园区现有入园企业27家,其中属高新区管辖的有12家,其余为湘潭市属、行业办和岳塘区管理,多头征税、管理主体与征税主体不一致的弊端较为明显,财税利益分配的矛盾很大。

因利益的关系,项目招商入园形成恶性竞争,影响园区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

而在开发建设时,又出现利益主体间的相互推诿,造成拆迁安置工作难度大。

目前,园区管理主体分离和权力分散,造成责任不明,规划不统一,不利于园区管理效率的提高。

以上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园区数年来未能成功引进新的企业,产业调整和发展举步维艰。

本项目的建设在湘潭市产业规划的大前提下,对园区的发展进行了重新布局、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对园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基本条件和保障。

3园区循环经济总体建设思路

3.1环境现状及循环经济实施的基础

3.1.1园区现状

竹埠港地区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化工企业,80年代被国家认定为全国首批14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湖南的四个示范区之一,2003年正式更名为湘潭高新区新材料工业园。

湘潭高新区新材料工业园(以下简称工业园)作为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三个重点园区之一,首期规划面积1.74km2,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先进能源材料、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稀贵金属等产业特色。

目前园区入园企业27家,其中以先进能源材料和新型化工材料为主的企业22家,冶炼企业3家,纺织印染企业1家,从业人员近万人。

至2007年底,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25亿元,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渐成体系。

2007年,园区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3.8亿元,销售收入23.5亿元,税收6000万元,出口创汇6760万美元,较上年呈大幅上升趋势,园区经济获得高速发展,成为湘潭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作为老的化工基地,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园区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位于省会长沙湘江上游的竹埠港地区其三废排放问题也一直是个敏感话题。

近年来,湘潭市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并大力推进环保工作,园区先后关停了13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园内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环保设施建设,如:

湘潭电化、金天能源等企业进行重金属污水治理,金环颜料利用先进技术回收含镉废水实现达标排放,立发颜料煤改天然气工程,湘大比德大幅削减并计划关停阻燃剂生产线等,园区管理部门亦投入资金建设了天然气入园工程,并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集中供热等环保基础设施,这些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园区内的日污水量已有原来的2万多吨锐减到6000多吨,2008年6月竹埠港带了很多年的湖南省“三大重点污染地区”的黑帽子被摘除。

3.1.2环境现状

园区共有企业27家,主要污染源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噪声污染较小。

3.1.2.1污水排放现状

本园区生产企业所属行业甚多,其中废水量较大的集中在湘潭电化,颜料化工,电源材料、染织、明胶等单位,详见表3-1。

据实测数据,现有综合废水水质成份范围为:

PH6-9,CODcr57-219mg/L,BoD530-70mg/L

TP30-47mg/L,SS52-655mg/L,苯胺0.6-3.2mg/L

硝基苯0.45-2.3mg/L,硫化物1-2.6mg/L,Mn、Ni,Ca,Zn等重金属。

现工业园每天的生产污水排放量约为6800m3/d,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300m3/d。

表3-1污水排放情况一览表

排放废水单位

治理设施情况

主要污染成分

工业企业

1

湘潭电化

有处理设施

Mn、COD

2

湘潭陈氏精密化学

有处理设施

硝基苯、苯胺

3

湘潭颜料化学

有处理设施

COD、总磷、磺酸钠

4

湖南立发颜料化工

有处理设施

5

湘潭金环化工

有处理设施

6

湘潭金莹有限公司

有处理设施

COD、镍、镉

7

光华日用化工

有处理设施

Mn、Nacl、色度

8

湘大比德化工

目前主要生产线已搬迁,只留中试基地

COD、酸雾

9

湘潭昌盛精细化工

有处理设施

铅、盐

10

湘潭金科实业

有处理设施

钴、镍

11

矿冶院湘潭电源材料

有处理设施

氨、氮、硫化物、NaOH

12

湘潭韶峰明胶

已停产

13

湘潭昭山冶金化工

有处理设施

14

湘潭万事达染织

有处理设施

COD、色度、PH值、硫化物

15

湘潭开元化学(医药)

有处理设施

甲醛、COD、硫化物

16

湘潭三兴塑料助剂

有处理设施

铅、总磷

17

湘潭正潭有色金属

有处理设施

氯化锌

18

湘潭超燃实业

有处理设施,除油

油、PH

合计

居民区

生活污水

居民及从业人员数约5000人

3.1.2.2固体废弃物排放现状

由于工业园区入园企业的多样性,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种类较多,既有含危险物质的固废物,如个别企业工艺流程中排出的滤渣和污泥等,也有一般性质的固体废弃物,如锅炉炉渣和污水处理污泥等,其中以湘潭电化废渣产生量最大,每年超过10万吨。

现将有代表性的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和清运处置现状列于下表3-2。

表3-2工业园固体废弃物情况一览表

序号

排放固废物单位

固废物类型

清运处置情况

1

湘潭电化

含锰废渣

已成立内部环保公司,具备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产业化基础

2

矿冶院湘潭电源材料

滤渣(含Ni,Ca,Zn)

由金料实业收购作原料

3

金科实业

滤渣及污泥(含Ni,Cu,Mn)

炉渣

由长沙兆联实业收购利用

4

光华日用化工

废渣(含氨基酸钾等)

外运填埋

5

科源科技化工

焙烧碴

污泥渣(含石膏)

部份返回配料

有企业用作水泥料

6

科旺化工

炉渣

外运

7

超燃油料

过滤渣(含油)

炉渣

锅炉焚烧

出售外运

8

开元化学

污泥渣、炉渣

外运

9

立发颜料化工

废弃陶钵(含Ca,Ni,Cr)污泥渣

危险物品

外运

10

陈氏化学

化学石膏(CaSO4)

外运

11

湘大比德

炉渣

出售外运

13

其他企业(已入园)

炉渣与污泥渣

外运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在湘潭市高新区新材料工业园的基础上,以现有入园企业和产业为基础,遵循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园区循环经济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力争在企业内和企业间建立起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的循环链条,形成有园区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1.2.2废气排放现状

园区各企业生产中不同程度的产生含有重金属离子的粉尘,含有各种有机物的废气、酸雾、炉窑烟气、锅炉的SO2、NOX的烟气和烟尘。

废气的污染物成分复杂,由单一的SO2污染变成SO2、HF、NPX多种气体的综合污染。

表3-3工业园工业废气排放现状一览表

企业名称(简称)

主要大气污染物

有无处理设施

1

湘潭电化

SO2烟气、烟尘

拟上热电联产项目

1

科源科技化工公司

SO2烟气、烟尘氯气

有处理设施

2

正潭有色金属公司

氯气、硫酸雾

3

长沙矿冶湘潭电源材料分部

硫酸雾、氨气、NOX

有处理设施

4

开元化学公司

有机类废气、SO2烟气、烟尘

有除尘(烟气)装置

5

湘大比德化工公司

氯气、氯化氢、硫酸

6

金科实业公司

苯、硫酸、甲醛、SO2

7

立发颜料公司

SO2烟气、烟尘、粉尘,含氟废气

改用天然气锅炉

8

金鑫颜料化工公司

SO2烟气、烟尘

9

科旺化工公司

SO2烟气、烟尘、盐酸雾、苯甲醇

企业2008年已关停

10

超然实业公司

SO2烟气、烟尘、臭氧氨基甲醇

有处理设施

11

林盛化工公司

SO2烟气、烟尘

12

远光化工公司

SO2烟气、烟尘

13

万事达染织整理厂公司

SO2烟气、烟尘

14

森泰化工公司

SO2烟气、烟尘

15

三兴塑料助燃剂公司

硫酸雾、SO2烟气、烟尘

16

昌盛精细化工公司

废气、粉尘

17

金环颜料化工公司

酸雾、废气、粉尘

有处理设施

18

韶峰明胶公司

SO2烟气、烟尘

企业停产

19

海通颜料公司

废气

20

湘潭颜料化学公司

SO2烟气、烟尘

21

华莹精化公司

SO2烟气、烟尘

22

光华日用化工厂

SO2烟气、烟尘

23

湘潭陈氏精密化学公司

SO2烟气、烟尘

24

昭山冶金化工厂

SO2烟尘,含铅、铋废气

有处理设施

25

环鑫化工厂

废气、粉尘

3.1.3循环经济实施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环保整治,目前在园区企业内部和企业间已经自发性地形成了一些废物、副产品回收再利用的循环链条。

在企业内部开展循环的有,如:

a)湘潭电化已建立了环保中心,主要工艺用水实现零排放,每日可回收再利用生产废水7200t/d,年回收锰380t;建立了裕丰建材有限公司,利用锰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已经具备实施产业化的基础;b)金环颜料化工、立发颜料通过工艺改进,循环利用生产废水,其中金环每年可回收再利用废水80000t;c)湘大比德、湘潭颜料化学、金科实业等企业实现冷却水循环利用,已金科为例,每年可节水60000t;d)湘潭颜料化学每年回收甲醇1200t、310t;利用废磷酸生产磷肥,年产磷肥1500t;e)金环颜料年回收硫化镉450kg左右;f)金天能源回收尾气中的氨,回收后再利用。

在企业间开展循环的有,如:

长沙矿冶研究院湘潭电池材料产生的滤渣150吨/年(含Ni,Ca,Zn)被金科实业收购作为加工原料,而金科实业产生的滤渣和污泥55吨/年(含Ni,Cu,Mn)则被长沙兆联实业收购再利用,冶炼企业的炉渣被附近的水泥厂收购作为生产原料,万事达的印染废水被飞达用作生产原材料,这些企业的自发行为不但减少了废水、废渣的排放,而且赢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次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可出台相应政策和从管理上积极引导园区内企业往循环经济的模式发展,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资源共享和再利用的渠道中来。

3.2指导思想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循环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实施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作推手,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改善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动参与的协同和合机制,逐步建立适合园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控制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宏观上要按“优化形态布局,增强综合功能,提升产业能级”的战略要求,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布推进。

3.3总体目标与任务

3.3.1总体目标

湘潭竹埠港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是湘潭市及长株潭城市群实现“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导示范,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应该根据资源禀赋优势,优选合适的产业和产业群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基点和载体,有序的逐步全方位推进,构筑全方位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系统的支撑保障体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循环体系、消费循环体系、城市运行体系、生态循环体系构建等主要问题,实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宏大系统的良性循环。

园区的关系定位上要同长株潭城市群相衔接、相配合、相彰益,在2020年前后园区要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园区,2030年要争取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乃至全国的循环经济先导区。

3.3.2基本任务

a)优选发展模式产业。

根据要素禀赋优势,优选产业和技术及具体发展模式。

b)承纳产业转移。

要充分考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产业重组、转移和中园东南沿海产业重构、转移的历史机遇与严峻挑战、积极迎接挑战、明智抓住机遇,做好迎承产业转移的准备,配置必要而合适的硬软服务业。

c)增强服务功能。

园区循环经济建设中,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动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综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新途径的开拓,一是依靠理念、体制、技术的创新,二是具有良好的完善的公共服务功能。

d)发展高新的优势产业。

加快发展向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逐步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低、效益低的限制型产业,产业发展在总体上要立足“两型”,促进“两新”,其基本主线是自主创新,循环节约,高端带动,重点突破。

e)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是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点,并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的逐级攀升和优化,力求使要素禀赋和产业技术水平得到最佳的有效提升,形成经济优质快速增长,资源消耗不断降低的新格局。

f)激活创新。

以创新激励循环经济的活力,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创新。

首先是理念的创新,只有思维理念的范式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