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510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U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DU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DU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DU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DU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U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docx

《DU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U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U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docx

DU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

兰州理工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

仿真实验报告

院系:

电信学院

班级:

电气项目及其自动化<2)班

姓名:

杜秀壮

学号:

08230209

时间:

2018年12月17日

电气项目与信息项目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仿真实验任务书<2018)

一.仿真实验内容及要求:

1.MATLAB软件

要求学生通过课余时间自学掌握MATLAB软件的基本数值运算、基本符号运算、基本程序设计方法及常用的图形命令操作;熟悉MATLAB仿真集成环境Simulink的使用。

2.各章节实验内容及要求

1)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对教材P136.3-5系统进行动态性能仿真,并与忽略闭环零点的系统动态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

对教材P136.3-9系统的动态性能及稳态性能通过的仿真进行分析,说明不同控制器的作用;

在MATLAB环境下完成英文讲义P153.E3.3。

对英文讲义中的循序渐进实例“DiskDriveReadSystem”,在时,试采用微分反馈使系统的性能满足给定的设计指标。

2)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在MATLAB环境下完成英文讲义P157.E4.5;

利用MATLAB绘制教材P181.4-5-(3);

在MATLAB环境下选择完成教材第四章习题4-10或4-18,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利用MATLAB绘制本章作业中任意2个习题的频域特性曲线;

4)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

利用MATLAB选择设计本章作业中至少2个习题的控制器,并利用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说明所设计控制器的功能。

5)第七章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利用MATLAB完成教材P383.7-20的最小拍系统设计及验证。

利用MATLAB完成教材P385.7-25的控制器的设计及验证。

二.仿真实验时间安排及相关事宜

1.依据课程教案大纲要求,仿真实验共6学时,教师可随课程进度安排上机时间,学生须在实验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以确保在有限的机时内完成仿真实验要求的内容;

2.实验完成后按规定完成相关的仿真实验报告;

3.仿真实验报告请参照有关样本制作并打印装订;

4.仿真实验报告必须在本学期第15学周结束之前上交授课教师。

自动化系《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组

2018.12

2.各章节实验内容

1)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对教材P136.3-5系统进行动态性能仿真,并与忽略闭环零点的系统动态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

分析:

原系统:

0.4s+1

sys=-----------

s^2+s+1

忽略闭环零点:

1

sys=-----------

s^2+s+1

分析:

忽略闭环零点的系统阻尼比变大,使调节时间、超调量变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变大,使系统动态性能变好。

对教材P136.3-9系统的动态性能及稳态性能通过的仿真进行分析,说明不同控制器的作用;

程序:

G1=tf([01],[1]>。

G2=tf([10],[110]>。

G=series(G1,G2>。

sys1=feedback(G,1>

t=0:

0.01:

12。

figure

step(sys1,t>。

gtext('校正前'>

holdon

G1=tf([01],[1]>。

G2=tf([10],[120]>。

G=series(G1,G2>。

sys2=feedback(G,1>

step(sys2,t>。

gtext('测速反馈校正'>

G1=tf([0.11],[1]>。

G2=tf([10],[110]>。

G=series(G1,G2>。

sys3=feedback(G,1>

step(sys3,t>。

gtext('比例-微分校正'>

结果:

Transferfunction:

10

sys1=------------

s^2+s+10

Transferfunction:

10

sys2=--------------

s^2+2s+10

Transferfunction:

s+10

sys3=--------------

s^2+2s+10

分析:

比例-微分校正:

开环增益、自然频率不变,增加了一个闭环零点,阻尼比变大,使峰值时间上升时间变大,但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变小,震荡减缓震荡衰减更快。

测速反馈校正:

自然频率不变,阻尼比变大,闭环增益减小,使峰值时间上升时间变大,但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变小,但加大系统的稳态误差。

在MATLAB环境下完成英文讲义P153.E3.3。

程序:

G=tf([6205],[11312810]>。

sys=feedback(G,1>

p=roots([11312810]>

t=0:

0.02:

5。

figure(1>

step(sys,t>。

grid。

结果:

Transferfunction:

6205

sys=----------------------------

s^3+13s^2+1281s+6205

p=0

-6.5000+35.1959i

-6.5000-35.1959i

分析:

该特征方程的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响应曲线单调上升,故闭环系统稳定,实数根输出表现为过阻尼单调上升,复数根输出表现为震荡上升。

对英文讲义中的循序渐进实例“DiskDriveReadSystem”,在

时,试采用微分反馈使系统的性能满足给定的设计指标。

程序:

G1=tf([5000],[11000]>。

G2=tf([1],[120]>。

Ga=series(100,G1>。

Gb=series(Ga,G2>。

G3=tf([1],[10]>。

Gc=series(Gb,G3>。

sys0=feedback(Gc,1>

t=0:

0.01:

1。

step(sys0,t>。

grid。

gtext('校正前'>

holdon

sys1=feedback(Gb,0.05>。

sys2=series(sys1,G3>。

sys=feedback(sys2,1>。

step(sys,t>。

gtext('校正后'>

结果:

Transferfunction:

500000

sys0=---------------------------------

s^3+1020s^2+45000s+500000

分析:

添加微分反馈后系统系统扰动减小,自然频率不变,阻尼比变大,由欠阻尼变为过阻尼,使上升时间变大,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变小,动态性能变好。

但闭环增益减小,加大了系统的稳态误差。

2)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在MATLAB环境下完成英文讲义P157.E4.5;

程序:

G0=tf([1],[1-10]>

figure(1>

rlocus(G0>

G=zpk([-2],[0-201],1>

figure(2>

rlocus(G>

结果:

Transferfunction:

1

G0=-------

s^2-s

Zero/pole/gain:

(s+2>

G=--------------

s(s+20>(s-1>

图1:

当Gc(s>=K时系统根轨迹

图2:

当Gc(s>=K(s+2>/(s+20>时系统根轨迹

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当Gc(s>=K时,根轨迹恒在S右半平面,故系统不稳定。

由图2可以看出当Gc(s>=K(s+2>/(s+20>,当K>21.1时,根轨迹位于S左半平面,系统稳定;当0

利用MATLAB绘制教材P181.4-5-(3);

程序:

Go=zpk([],[0-1-3.5-3-j*2-3+j*2],[1]>。

rlocus(Go>

结果:

selected_point=-0.4194-0.0311i

ans=8.0300

selected_point=0.0071+0.9006i

ans=58.9408

分析:

由图,分离点坐标为<-0.419,0),分离点增益为8.0300;根轨迹于虚轴交点增益为58.940,与虚轴交点坐标为<0,±1.09)

在MATLAB环境下选择完成教材第四章习题4-10或4-18,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4-10

程序:

G1=zpk([],[00-2-5],1>。

G2=zpk([-0.5],[00-2-5],1>。

figure(1>

rlocus(G1>

figure(2>

rlocus(G2>

结果:

图1:

当H(s>=1时系统根轨迹

图2:

当H(s>=1+2s时系统根轨迹

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当H(s>=1时,根轨迹恒有一部分在S右半平面,故系统不稳定。

由图2可以看出,当H(s>=1+2s时,当0

当引入闭环零点后,使系统的峰值时间提前,减小了系统的阻尼,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但超调量增大。

3)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利用MATLAB绘制本章作业中任意2个习题的频域特性曲线;

5-11(1>

程序:

Go=zpk([],[-0.5-0.125],[0.125]>。

figure(1>margin(Go>

figure(2>nyquist(Go>

结果:

(2>

程序:

num=[808]。

den1=conv([111],[0.51]>。

den=conv(den1,[10]>。

Go=tf(num,den>。

figure(1>margin(Go>。

figure(2>nyquist(Go>。

4)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

利用MATLAB选择设计本章作业中至少2个习题的控制器,并利用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说明所设计控制器的功能。

6-1

取k=6,

程序:

Go=zpk([],[0-5-2],60>

Gc=tf([0.41],[0.081]>

G=series(Gc,Go>

sys1=feedback(Go,1>。

sys2=feedback(G,1>。

figure(1>。

margin(Go>。

gtext('校正前'>。

gtext('校正前'>

holdon。

[ho,ro,wxo,wco]=margin(Go>

margin(G>。

gtext('校正后'>。

gtext('校正后'>

[h,r,wx,wc]=margin(G>

figure(2>。

step(sys1>。

gtext('校正前'>。

holdon。

step(sys2>。

gtext('校正后'>

结果:

h0=1.1667r0=4.0534wx0=3.1623wc0=2.9240

h=3.1249r=29.7673wx=7.3814wc=3.8473

分析:

校正前h0=1.1667,h0=1.1667,r0=4.0534,wx0=3.1623,wc0=2.9240;校正后h=3.1249,r=29.7673,wx=7.3814,wc=3.8473。

可见,相角裕度、幅值裕度、剪切频率、穿越频率均变大,系统频率特性得到改善。

由阶跃响应图可以看出校正后阻尼比变大,峰值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变小,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变好。

6-2

取k=20,

程序:

G0=tf([20],[110]>。

[h0,r0,wx0,wc0]=margin(G0>

margin(G0>

gtext('校正前'>

gtext('校正前'>

holdon

Gc=tf([0.41],[0.0391]>。

G=series(Go,Gc>。

[h,r,wx,wc]=margin(G>

margin(G>

gtext('校正后'>

gtext('校正后'>

figure(2>

step(sys0,t>

gtext('校正前'>

holdon。

step(sys,t>

gtext('校正后'>

结果:

h0=Infr0=14.7105wx0=Infwc0=3.8089

h=Infr=74.3485wx=Infwc=7.5164

分析:

校正前r0=14.7105,wc0=3.8089;校正后r=74.3485≥45,wc=7.5164≥7.5,ess<1/15,满足要求。

系统频率特性得到改善。

由阶跃响应图可以看出校正后阻尼比变大,峰值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变小,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变好。

5)第七章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利用MATLAB完成教材P383.7-20的最小拍系统设计及验证。

程序:

G0=tf([1],[110]>。

G=c2d(G0,1>。

sys0=feedback(G,1>。

t=0:

1:

30。

step(sys0,t>

gtext('校正前'>

holdon

sys=tf([1],[1,0],1>。

step(sys,t>

gtext('校正后'>

结果:

分析:

由图可看出该系统校正后经一拍时间就可以跟踪上输入信号,同时使稳态误差为零。

利用MATLAB完成教材P385.7-25的控制器的设计及验证。

<1)取K=150,a=0.7,b=0.4,

程序:

G0=tf([1],[1100]>。

t=0:

0.01:

2.5。

Gc=zpk([-0.7],[-0.4],150>。

G=G0*Gc。

sys=feedback(G,1>。

step(sys,t>

figure(2>t=0:

0.01:

3。

u=t。

lsim(sys,u,t,0>

结果:

分析:

由图可看出校正后超调量2为8%<30%,满足要求。

稳态误差也满足要求。

(3>T=0.1。

sys1=tf([150,105],[1,10.1,151,105]>。

sys2=tf([0.568,-0.1221,-0.3795],[1,-1.79,1.6,-0.743],T>figure(1>。

step(sys1,sys2,5>

gtext('连续系统'>

gtext('离散系统'>

分析:

由图可见连续系统离散化后,动态性能会恶化且输出有纹波。

(4>

程序:

Go=zpk([],[0,-10],1>。

Gd=c2d(Go,0.01,'zoh'>。

G1=zpk([0.993],[0.999],150,0.01>。

G=Gd*G1;

sys=feedback(G,1>;

sys1=tf([150,105],[1,10.1,151,105]>;

T=0:

0.01:

2。

figure(1>。

step(sys,sys1,T>

结果:

<5)程序:

G0=tf([1],[1100]>。

Gc=zpk([-0.7],[-0.4],150>。

G=series(G0,Gc>。

sys=feedback(G,1>。

t=0:

0.01:

2。

u=t。

lsim(sys,t,u,0>holdon;

sys=tf([0.568,-0.1221,-0.3795],[1,-1.79,1.6,-0.743],0.1>。

t=0:

0.1:

2。

u=t。

lsim(sys,t,u,0>

结果:

分析:

比较连续与离散系统的斜坡响应,可以发现离散系统的输出有纹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