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8312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它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从时间上看,本课纵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等时期;从文学样式上看,包括诗歌、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杂剧、小说等多种体裁。

本课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简要勾勒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各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既力求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强调大量积累和掌握优秀的作品,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阐释的能力。

本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它可以使学生充分接受优秀传统文学的熏陶,为其将来从事具体的中文应用工作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的成败。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课程适用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中国三千年古代文学的发展概貌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熟练掌握中国历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背诵一定量的优秀篇章,能够就具体的文学作品写出简要的文学评论。

结合本课程的自身特点和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将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文学评价能力,重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为此将抽出一定的课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锻炼的舞台。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它同另外一门基础课程——古代汉语之间的关系至为密切。

因为本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对于具体文本的解读,而古代汉语学习的情况,又直接决定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高低;而学生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大量的文本阅读,又有助于古代汉语的学习。

本课程与现当代文学构成纵向联系,同外国文学构成横向联系。

本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学好现当代文学固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它对于外国文学史的学习,也具有极其重点的对比和参照意义。

相对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性质尤为明显。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本课共安排192学时,分四个学期。

每学期48个学时,3学分;共计12学分。

四个学期的具体分段为: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一)先秦两汉段(48学时)

绪论

1、学习目的及要求

引导学生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并掌握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中国文学的演变和分期   本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开列参考书目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诗经》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诗经》的成书过程,掌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及对后世文学的重大影响

2、教学时数:

6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诗经》概说

《诗经》的作者和作品产生的年代及地域 对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的评介   《诗经》的构成、分类及风、雅、颂的含义 《诗经》的流传。

鲁、齐、韩、毛四家诗

第二节 《诗经》的题材分类及思想内容

农事劳作诗 兵役、徭役诗 婚姻爱情诗 政治诗 燕飨诗,古老的祭歌与创业史诗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诗经》的影响

第二章历史散文

1、学习目的及要求

先秦历史散文繁荣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左传》与《战国策》等书的文学成就,先秦历史散文对于后世文学的巨大影响。

2、教学时数:

6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左传》

《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左传》的思想倾向 《左传》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战国策》

《战国策》的编定和体例 《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第三章 诸子散文

1、学习目的及要求

诸子散文繁荣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

背诵一定数量的诸子散文精彩篇章。

2、教学时数:

8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说

诸子散文繁荣的背景和原因。

   诸子散文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过程。

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   《墨子》、《老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概说。

第二节 《论语》、《孟子》

孔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论语》的编定、体例及主要内容。

 《论语》的艺术特点。

《孟子》的作者、篇数和主要内容。

 孟子的生平和思想主张。

  《孟子》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庄子

庄子的生平。

《庄子》的篇数及内、外、杂篇的区分。

 《庄子》的主要思想及艺术成就。

第四节 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

第四章 楚辞

1、学习目的及要求

楚辞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屈原的创作情况及艺术个性。

背诵楚辞的代表作品。

2、教学时数:

8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楚辞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楚辞产生的政治背景及主要作家。

第二节 《离骚》

屈原的生平和创作。

 《离骚》解题。

 结构和思想内容。

 艺术成就及文学史上的影响。

第三节屈原的其他作品选读

《九歌》、《九章》、《天问》、《招魂》、《山鬼》

第四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编 两汉文学

第一章汉赋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汉赋的发展过程,掌握赋的表现手法与汉赋的基本特点,重点阅读东汉抒情小赋。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赋的产生与发展

赋的渊源   赋的表现手法与汉赋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

汉初到汉武初年(约70年)——形成期

汉武到东汉中叶(约200年)——成熟期

东汉中叶到汉末(约100余年)——衰微期

第三节抒情小赋

抒情小赋的形成   抒情小赋的特点

精读及背诵篇目

  《服鸟赋》、《归田赋》

第二章 两汉诗歌

1、学习目的及要求

掌握汉诗的总体情况,重点把握汉乐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教学时数:

8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诗概况

楚歌 汉乐府与乐府诗 汉代文人诗

第二节《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两汉史传文学

1、学习目的及要求

掌握汉诗的总体情况,重点把握汉乐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教学时数:

6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传文学的产生

史传文学的渊源与产生  史传文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第二节 《史记》的体例和对史传文学的贡献

《史记》的体例 《史记》对史传文学的贡献 《史记》的风格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节 班固与《汉书》

《汉书》的体例 《汉书》的特点

第四节 其他史传散文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段(48学时)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文学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建安文学的思想内容,掌握其主要艺术特征,熟悉重要的作家作品。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安文学概说

建安文学的思想内容  掌握建安文学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曹操与曹丕

曹操诗歌的思想内容 曹操诗歌的艺术特点 曹丕的创作情况

第三节 曹植

曹植的生平与创作   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四节 建安七子及其它作家

建安七子   蔡琰   其它作家和作品

第二章 正始文学、太康文学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正始和太康时期的文学总体风貌,熟悉重要的作家作品。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阮籍和嵇康

阮籍的生平与思想   掌握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嵇康的生平与思想   掌握嵇康的文学成就

第二节 太康文学

陆机和潘岳   左思、刘琨、郭璞

第三章 陶渊明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掌握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背诵相关作品。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陶渊明生平   陶渊明的思想

第二节 陶渊明的诗歌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

第四章 南北朝诗歌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南北朝诗歌发展的总体风貌,了解相关的作家创作,背诵相关作品。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谢灵运和山水诗的兴起

山水诗兴起于宋初的原因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第二节鲍照与七言诗

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谢朓与新体诗

新体诗的概念   谢朓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梁陈诗人和宫体诗

萧氏父子和宫体诗   梁陈其他诗人:

何逊、阴铿、江淹、吴均

第五节庾信及北朝诗人

北朝文坛概况 庾信的生平和创作分期 庾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六节 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的产生环境  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北朝民歌思想内容   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南北朝的骈文、辞赋和小说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南北朝的骈文、辞赋、小说创作总体情况,重点学习相关的代表作品。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南北朝的骈文和辞赋

骈文的概念 骈文的产生和成熟 南北朝骈文的创作情况 南北朝辞赋的创作情况

第二节 南北朝的小说

志怪小说艺术成就及影响 志人小说的概念和主要作家、作品 《世说新语》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唐代文学概况

1、学习目的及要求

宏观把握唐代文学的总体风貌。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唐代文学繁荣盛况   唐诗繁荣的原因   唐诗的发展进程

第二章初唐诗歌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初唐诗歌在整个唐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熟读和背诵相关作家的代表作品。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

贞观诗风与上官体   初唐四杰创作上的不同个性特点

第二节 陈子昂与张若虚

陈子昂诗歌的复古倾向   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春江花月夜》的诗境。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1、学习目的及要求

重点掌握王孟高岑四位作家的创作情况,精读及背诵其代表作品。

2、教学时数:

6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特点 禅宗对王维的影响及归隐诗的空静之美 孟浩然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及其艺术创造 王昌龄的边塞诗 王之涣的诗歌

第三章李白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理解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背诵一定数量的作品。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李白的生平   李白的思想与人格特点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歌行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主观色彩想象特色多样化的风格结构特点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

第五节 李白的影响

第四章 杜甫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杜诗的诗史性质和集大成的特点,背诵杜诗的代表性作品。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

杜甫坎坷的一生 社会动乱引起诗歌题材的大转变 杜诗的诗史性质 杜诗的叙事技巧

第二节杜甫的律诗

拓宽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 以律诗写时事 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

第三节杜诗的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 风格的另一面:

萧散自然

第四节杜诗的地位和影响

杜诗之集大成的内涵及其表现特征 对后代诗人的影响

第五章中唐诗歌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中唐诗歌的总体情况,重点学习相关的代表作品。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韩孟诗派的形成   “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 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第二节韩愈与李贺的诗歌创作

韩愈的生平  韩诗的特点  李贺的生平和心态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韩孟诗派的散文化倾向

第三节刘禹锡与柳宗元

刘、柳的政治遭遇与心理激愤   刘诗的雄直劲健和民歌情调   柳诗的冷峭简淡

第四节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元稹的诗歌创作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 白居易的感伤诗、闲适诗与元白唱和诗  《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 韩柳古文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中唐政治背景与当时文体文风改革的关系,重点学习韩柳古文的代表作品。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中唐士人的中兴愿望与政治改革   由此而触风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二节倡导古文的理论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韩、柳的古文理论 杂文学观念对散文发展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韩、柳的开拓 韩愈的论说文、杂文与碑志 柳宗元的杂文与山水游记

第七章晚唐诗歌与李商隐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晚唐诗歌创作总体情况,重点学习相关的代表作品。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社会衰败中士人怀古伤今情绪的反映   杜牧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

士人的闺阁情怀与诗歌的爱情题材、艳丽诗风   温庭筠等人的创作

第三节 李商隐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 诗歌的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 凄艳浑融的风格

第八章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词的起源和初期的发展情况,重点学习温庭筠和李煜的作品。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燕乐的兴起  词的起源  早期民间词  早期文人词

第二节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花间集》及花间词风   温庭筠、韦庄等人的词作

第三节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冯延巳  李煜的生平及前后期词作  情致缠绵的南唐词风

(三)宋元段(48学时)

第五编宋辽金文学

绪论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把握宋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 宋代文学的若干特征 宋代各体文学的演变

第一章宋初文学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宋初诗风及文风,王禹偁和西昆体的创作。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宋初的诗风与文风

宋初的诗风 文风承前启后

第二节王禹偁

王禹偁的生平 王禹偁的作品 王禹偁的文学地位

第三节西昆派

“西昆派”的来由 “西昆派”诗人及其作品 “西昆派”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北宋诗文革新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北宋诗文革新的背景,掌握欧、梅、苏诗文创作的基本情况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诗文革新的开展

北宋诗文革新的背景 北宋诗文革新的主要人物 北宋诗文革新的主张、意义

第二节 欧阳修

欧阳修的文学思想 欧阳修的与诗文革新的关系 欧阳修的文坛地位

第三节梅尧臣与苏舜钦

梅、苏的生平 梅、苏的作品、风格 梅、苏的文坛地位

第四节 王安石

王安石的生平 在政治、文学方面的主张 散文和诗歌写作

第五节曾巩、苏洵及其他作家

第三章北宋前期词

1、学习目的及要求

理解北宋前期词与花间词的渊源关系,学习晏殊、柳永、张先、晏几道等人的创作。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晏殊及其他词人

晏殊的生平、作品及风格 欧阳修的词风 张先生平、作品及风格 晏几道

第二节柳永

柳永生平 作品及风格

第四章苏轼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苏轼的政治经历和文学思想,全面掌握苏轼诗文词的创作。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苏轼的散文

苏轼不同内容散文的作品 苏轼的散文风格 

第三节 苏轼的诗

苏轼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四节苏轼的词

苏词词风、题材、作品 苏词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北宋后期文学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北宋后期文学发展态势,掌握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创作情况,北宋后期词的发展情况。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黄庭坚的文学主张 “苏门四学士”形成背景及成员特点 江西诗派形成背景及成员特点

第二节秦观贺铸

秦观、贺铸生平的词风 秦观、贺铸的作品 

第三节周邦彦

周邦彦生平、作品 周词艺术特点

第六章南宋前期文学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南宋前期文学的政治背景,江西诗派的发展情况,重点学习李清照词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李清照

李清照生平、文坛地位、作品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第二节陈与义吕本中

第三节张元干朱敦儒张孝祥

第七章南宋中期文学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南宋中期诗词的流变,重点学习杨万里和范成大的创作。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杨万里

杨万里生平、作品 “诚斋体”的特点与不足

第二节 范成大

范成大的生平 范成大的作品

第三节朱熹叶适

第八章陆游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陆游的生平和思想,重点掌握陆游诗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陆游诗的内容

第三节陆游诗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陆游的词和文

陆游的词和文内容及风格 陆游对后世的影响

第九章辛弃疾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认识稼轩词的独特风貌,辛弃疾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了解辛派词人的创作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辛弃疾词的内容

第三节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辛派词人

陈亮 刘过

第十章南宋后期文学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南宋后期文学的基本情况,重点学习南宋后期的词。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四灵和江湖诗人

第二节姜夔、吴文英等词人

姜夔、吴文英的生平 姜夔、吴文英的词风及作品

第三节严羽和《沧浪诗话》

诗话的形成及特点 严羽生平、文学批评主张及对历代诗歌的评价

第四节文天祥及其他爱国作家

第十一章辽金文学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辽金文学的概貌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辽代文学概况

辽代的历史背景及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金代文学概况

金代历史背景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元好问

元好问的生平、作品、风格 元好问的艺术造诣

第四节《西厢记诸宫调》

第六编元代文学

绪论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元代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以及元代文学的概况。

2、教学时数:

1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元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元杂剧概况

1、学习目的及要求

杂剧形成的文化背景,杂剧的体制、主要作家。

2、教学时数:

1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杂剧的形成与流变。

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经济、政治、文人) 杂剧的南移和衰落

第二节 杂剧的体制

第三节 杂剧作品的流传及其版本

有关元杂剧作家 元杂剧作家作品的流传及其版本。

第二章关汉卿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关汉卿的创作,关汉卿杂剧创作的艺术成就。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节 汉卿的社会剧和爱情婚姻剧

关汉卿社会剧代表作的内容、结构 关汉卿社会剧思想分析 关汉卿爱情婚姻剧代表作的内容、思想 塑造的一系列妇女形象。

第三节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后人的评价。

第三章王实甫和《西厢记》

1、学习目的及要求

王实甫的生平和创作情况,西厢记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厢记》的作者和王实甫的生平

第二节 《西厢记》故事的流变

了解《西厢记》故事模型从唐传奇小说到元杂剧的演变过程

第三节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崔莺莺、张生、红娘形象分析及相关情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第四章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元代其他杂剧作家的创作情况。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白朴的生平及《梧桐雨》分析

第二节 马致远《汉宫秋》分析

第三节 郑光祖的作品及后人评价

第五章元代散曲和南戏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元代散曲的发展情况。

2、教学时数:

1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发展

散曲的定义 散曲的形成  代表作家及风格

第二节 散曲的体制和风格

小令、套曲的体制和风格  曲与诗词的比较

第三节 主要作家及代表作

第四节 元代南戏的基本情况

南戏的发展及其体制 高明和《琵琶记》 荆刘拜杀

(四)明清段(48学时)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绪论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明代文学概貌。

2、教学时数:

1学时

3、教学内容:

一、明代社会及思想文化的特点

二、明代的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三、明代文学的分期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小说的成书和作者。

理解小说的思想倾向。

非凡的艺术成就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章回小说的产生及形式特点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及作者

三国故事的长期流传与发展 关于罗贯中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时间及主要版本

第三节 三国志演义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政治上向往“仁政” 人格上注重道德 才能上崇尚智勇 关于“拥刘反曹”

第四节 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虚与实的结合 非凡的叙事才能 全景式的战争描写 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 历史演义体语言

第五节 三国志演义的影响

第二章 水浒传

1、学习目的及要求

  《水浒传》的成书与作者,对于“忠义”的理解,英雄传奇的开端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作者

水浒故事的流传与发展 作者问题 《水浒传》的版本

第二节 水浒传的内容和思想

“忠义”的悲歌 “忠义”观的形成及其复杂性 丰富的思想内涵《水浒传》与农民起义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 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 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连环勾锁、百川入海的结构

第四节 水浒传的影响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明代前期诗文发展情况。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宋濂 刘基 高启

第二节 台阁体与茶陵诗派

台阁体 茶陵派的代表人物李东阳 向台阁体发起冲击:

提出文学复古的主张

第三节 前七子的复古诗文

第四章 明代戏剧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明代戏曲的发展情况。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明前期戏剧的特点

第二节 王九思与康海

第三节 明后期戏剧的特点

第四节 徐渭和《四声猿》

徐渭生平  徐渭的戏剧创作  《四声猿》在明代杂剧史上的地位

第五节 昆腔兴起与《浣纱记》

昆腔兴起及其特点  《浣纱记》故事来源及成就

第六节 沈璟和吴江派

第五章 汤显祖

1、学习目的及要求

  汤显祖的生平情况,《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2、教学时数:

2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

坎坷的仕途 徘徊于儒、道、释之间 人生的“至情”论

第二节 牡丹亭

《牡丹亭》的题材渊源 人物性格冲突  浪漫主义风格  文化警示意义

第三节 其他戏剧作品

第七章 西游记

1、学习目的及要求

  了解《西游记》的成书和版本。

对小说内容与思想的理解。

2、教学时数:

4学时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成书与作者

  历史事件——历史记录——进入传说——进入文学作品 中国通俗小说作者的尴尬与研究者的尴尬 西游记作者的大幸与大不幸 版本

第二节 内容与思想

  孙悟空与大闹天宫 唐僧出世故事 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