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红色旅游开发分析与战略思1.docx
《威信县红色旅游开发分析与战略思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信县红色旅游开发分析与战略思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威信县红色旅游开发分析与战略思1
威信县红色旅游开发战略分析
威信县隶属云南省昭通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位于东经104°41′—105°08′,北纬27°42′—28°07′之间,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
2008年年未总人口40.07万人。
2008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589万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5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3元。
县城扎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35年2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红军长征到此并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
1988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第九批九个风景名胜区”之一,扎西红军烈士陵园1996年被国家民政部公布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扎西会议会址2001年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9年威信县被省政府公布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区,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一、威信县红色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红色旅游”的教育意义。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通过“红色旅游”,使越来越多的人特别使未成年人能更真切的体会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憾、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同时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完善党的领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红色旅游”有利于带动威信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红色旅游”是促进观念更新的重要力量。
威信“红色旅游”的开发,立旨是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
作为土地革命时期的老区威信,在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继承和发扬了红军长征精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发展“红色旅游”,弘扬红军精神,将更加激励老区人民发挥红军精神,促进革命老区与外界文化信息的交流,迈开更大的发展步子,利用旅游业带来的全新服务理念,增强本地群众的市场服务意识,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威信县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红色旅游”有利于提升威信县的区域形象,提高其他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由于与外界交流不畅,威信县的各种资源优势,还不被外人所熟知,而作为革命胜地,则是广为人知的,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更好地整合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红”“绿”结合,优势互补,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威信县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实现旅游产品的总体成功促销。
(3)发展“红色旅游”,将极大地促进和改善威信的基础设施条件。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红色旅游”的开发能吸引外来或民间投资,加快威信县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整个威信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游客的直接消费会产生多种就业机会,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行业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5)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优化威信县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是推动旅游地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种需求为其他部门、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部门提供了可能,同时旅游业的关联性特征使得旅游收入有较大的乘数效应。
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威信县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整个经济总量会获得成倍的增长,同时使威信县内部产业结构也逐步适应了市场的变化,既完成了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总之,通过“红色旅游”的发展,将极大改善威信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威信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使威信县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可以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进而发挥出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民收入,切实解决脱贫致富问题,为威信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强大的动力。
3、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威信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4、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把旅游业培育为威信县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步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的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
红色旅游作为威信县旅游业的龙头,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威信县旅游业发展,增强威信县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二、威信县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因素
1、具有典型和意义深刻的红色旅游资源。
(1)扎西会议会址、扎西红军烈士陵园。
1935年2月4日到14日,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一渡赤水进入威信,先后在威信水田花房子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石坎大河滩庄子上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县城扎西江西会馆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学界把这几次会议统称为“扎西会议”。
这次会议以博古交权为标志,彻底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和红军的统治,红军实现了新的战略转移,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
“扎西会议”在中国革命旅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扎西会议会址位于扎西老街,1935年2月中央红军聚集扎西,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整编队伍、二渡赤水、成立川南游击纵队。
1975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批准在原址按木结构原貌恢复,1977年12月26日修复竣工,占地约10亩。
1985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扎西会议会址”匾名,199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扎西会议会址“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扎西烈士陵园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也是民政部1995年批准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水田寨花房子会议会址。
1935年红军长征过水田,党中央在花房子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博古交权,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大事件。
花房子会议解决了组织问题即领导权问题。
花房子为当时交权的房屋,为清代所建民房,以门、窗精工木刻得名,穿架式木结构,一进三开间瓦房。
1987年12月被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3)石坎庄子上会议会址。
1935年2月8日,中央政治局在大河滩庄子上召开会议。
通过了张闻天同志重新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及决议大纲,即著名的《遵义会议决议》,第一次历史性地总结和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
(4)两合岩。
两合岩位于县城南部5公里处。
为高200米,宽20米,长500米峡谷,扎西河奔泻其间。
右侧峭壁下小道,据陈云《随军西行见闻录》记载,为中央红军西行以来最险要处。
洞口建有红军过两合岩碑记。
(5)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大雪山基地。
大雪山原始森林位于威信县、彝良县及四川珙县、筠连县4县交界处,距县城扎西46公里,海拨1600米,曾是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主要活动基地。
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留下的第一支红军游击队,共500多人,师级干部逾10人。
此外,威信红色旅游景点还有红军卫生部驻地旧址杨家寨、扎西红军烈士陵园、云南游击支队郭家坟营地、旧城红山顶战场遗址、铁炉红军标语、白水庙红军标语等景点。
2、重要的革命历史地位。
扎西会议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地位,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首先扎西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未来得及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遵义会议最后作出的四项决定,有两项即常委重新分工和会议决议的讨论通过,都是由扎西会议完成的;博古交权,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提出的组织领导问题,保证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也就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通过了张闻天同志重新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及决议大纲,第一次历史性地总结和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
其次扎西会议确定了中央红军新的战略行动方针,保证党中央和红军的战略转移,从而取得了遵义战役的重大胜利,从此红军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并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此外,扎西会议对全国的革命斗争进行了总的部署,实施了全党全军全国革命斗争的历史转折。
近二十多年来,扎西会议的历史功绩不断得到发掘,来威考察、参观、接受传统教育的各界人士日益增加,“红色旅游”的品牌正在树立。
3、具有充足的客源和广阔的市场。
威信红色旅游的客源主要是常住本地的青少年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基层党组织团组织成员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县外人士到扎西会址参观,接受传统教育。
四川泸州、叙永、宜宾、市内昭阳、彝良、镇雄等地的机关团体也纷纷组织人员前来举行入党宣誓。
2004以来,每年专程来扎西会议会址旅游者都在4万人次以上。
威信县处于川、滇、黔三省的结合部,是周围三省人流移动的重要通道。
威信县周围又有宜宾、泸州、遵义、曲靖、贵阳等几个重要的城市,因此说威信红色旅游的客源充足,市场广阔。
4、旅游区位相对优越。
威信处于川、滇、黔三省的结合部,历来是云南通往四川、贵州的交通要道,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从宜宾、泸州到达威信均为二级水泥路,仅6、7个小时车程,去成都、重庆也十分方便,且有靠近内昆铁路和云南第一港水富的独特优势。
同时,威信县与“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洞乡”、“自贡恐龙”、“乐山大佛”等川南旅游区紧密相连,与“威宁草海”、“黔西百里杜鹃”、“赤水自然保护区”等黔西北旅游区毗邻,相互辉映,因而,威信县具有跨越川、黔西北、滇东北三大旅游的跨省域旅游区的区位优势。
5、优异的自然生态环境。
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区域不仅有灿烂的革命文化,更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厚重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
威信县红色旅游所依托的各革命景点大多与一些风景名胜区相邻或相近,景色十分优美。
如麟凤天台山溶洞和观斗山石雕群、小三峡、天星国家级森林公园、僰人悬棺、苗家民族风情等。
6、后发优势。
威信县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还相对较落后,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红色旅游”开发也相对较晚,因此,在今后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培育中可以借鉴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结合威信县自身条件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能做到因地制宜,不重复建设,少走弯路,后来者居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威信县红色旅游开发的劣势因素
1、革命景点的管理机构、发展机构基本还是事业接待型,未向旅游产业型转变。
扎西会议会址、烈士陵园等革命景点的管理机构、发展机构尚存在体制不顺问题,表现为其仍带有不同程度的事业接待型特色,政企不分,企事不分,经营较为落后,不能很好的与市场经济接轨,无法满足红色旅游发展的需要。
2、“红色旅游”知名度不高,影响力有限。
威信县“红色旅游”刚刚起步,没有形成独特的促销主题形象,缺乏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的系统营销运作,解放六十年来,云南省的建设重点主要放在滇中、滇西、滇南,加之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的党中央和中共工农红军在威信境内进行的一系列重要活动这段历史发掘较晚,“扎西会议”虽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与“遵义会议”相比,知名度不高,影响力有限,很多人们并未意识到扎西会议的重要性,所以,以此开发起来的红色旅游要吸引更多的区外游客,特别是省外、海外游客的工作难度较大。
3、旅游交通条件滞后。
由于历史上的诸多原因,交通发展显得明显滞后。
公路等级低、路面窄、路况差、弯道多等交通状况,在旅游业发展中既缺乏旅游行车的舒适性,又大大增加了旅游者的时间消耗,造成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整体下降。
而威信县红色旅游的核心是“扎西会议”遗址,三处会议遗址均有公路贯通,但不能形成环线,公路等级较低,路况差,严重地抑制了红色旅游的开展。
4、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环境氛围较差。
威信县的红色旅游开发无论在浓度还是在广度上都极为薄弱,绝大多数旅游资源完全处于未开发的沉睡状态,除极少数旅游景点在历史上形成的本地居民游览外,绝大多数旅游资源均未向旅游产品转化,旅游景区和景点配套不完善,可进入性差,因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受到较为明显的限制,这就从根本上抑制了威信县红色旅游的发展。
此外,旅游标识系统、形象工程尚属空白,旅游的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氛围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以改善和优化。
5、红色旅游产品单一,手段单调。
威信县革命景点目前提供的产品基本上只是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除了扎西会议会址,其他革命景点还没有配备导游讲解,且讲解缺乏现代化手段,缺乏熟知历史等有关“红色旅游”专业人才;同时各革命景点仅有参观游览一种活动方式,缺乏参与式体验式的旅游项目,更没有相应的红色旅游餐饮、红色旅游商品等。
产品单一,手段单调,未形成“红色”系列旅游产品。
6、许多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
党和红军在威信开展革命活动的遗址、遗迹较多,但因缺乏投入,主要遗址、遗迹的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水田花房子会议会址、庄子上会议会址的农户搬迁、文物收集、道路建设、周围环境平整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其他一些红色旅游资源也存在着类似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威信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现状
威信县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威信县旅游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逐步发展历程。
旅游业对威信县国民经济的贡献正在不断显现出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上升。
1、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和水平反映着一个地区旅游吸引力的大小。
威信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已经起步,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初步具有一定规模。
以扎西会议会址、扎西烈士陵园、扎西陈列馆、大雪山原始森林(川滇黔游击队主要活动地)等为代表的一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正在规划开发和建设完善中。
但目前这些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均规模不大,开发建设的特色亦不够鲜明,旅游设施的配套条件也较为简陋。
扎西会议会址、水田花房子会议会址、庄子上会议会址三地建筑基本保持了原貌,但由于年代久远,遗址遗物均有不同程度破坏,从威信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看,一是基础设施条件较为薄弱,从而制约旅游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二是投资开发建设资金短缺,普遍存在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是景区景点开发的规划设计工作薄弱,使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定位和旅游主题不清,存在一定程度的低层次重复开发现象;四是对一些红色革命文化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开发。
2、旅游服务设施现状。
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完善及经营状况,是一个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其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直接反映。
威信县现有宾馆饭店300多家,从结构档次来看,旅行社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住宿设施构成档次低、功能少、配套设施不完善。
旅游交通方面,威信县至各乡镇的公路网初步形成,但至各主要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依然存在等级低、舒适性差,有的景区景点甚至公路尚未完全开通。
目前全县还没有专用的旅游车辆和游船。
此外,威信县拥有初具规模、设施较为完备的各种餐馆,主要经营滇味、川味、黔味及地方风味菜肴。
在餐饮方面,威信县形成川、滇、黔味于一体的特色饮食文化;在旅游娱乐方面,威信县拥有卡拉OK及歌舞厅60家、洗脚城8家以及咖啡厅等休闲娱乐场所,但其档次较低,规模较小;在旅游购物方面,威信县盛产天麻、竹荪、木耳、香菌、木漆、苦丁茶、山葵、蕨粉及锁阳春、寒冰烧、淫阳霍等酒类,还有一些特色的民族服饰和民间刺绣等,但尚未形成特色红色旅游购物品。
3、县委县政府为发展红色旅游所做的工作。
首先,举办了“红军长征过扎西理论学术讨论会”,邀请了国内有关党史专家对扎西会议的历史事实、历史地位和如何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掘;其次,抓规划,抓开发,抓管理,在规划的指导下,近年来对花房子遗址进行了恢复开发,对扎西会议纪念馆按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要求进行扩充。
200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要将红色文化旅游作为全县产业的支柱来抓,要将扎西会议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红色旅游”的精品。
近年来,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历史革命教育的延续,来扎西会议会址参观、游览人数与日俱增,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五一”、“六一”、“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期间,外地组团队(如四川泸州、叙永、宜宾、市内昭阳、彝良、镇雄等地)前来参观、入党宣誓、入团宣誓的人员逐年增多,有许多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来威信开展“重走长征路等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扎西会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已在滇、川、黔边界日益显现。
扎西红色旅游宣传也频频见诸于电视和报刊,这既给威信红色旅游的开发带来了良机,同时也给开发好威信“红色旅游”提出了挑战。
五、对威信县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目标、工作措施的建议
(一)明确建设目标。
威信红色旅游区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旅游前景广阔,开发“红色旅游”不仅会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功能,同时也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红色旅游”建设带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主要目标是:
1、遵循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营造产业发展环境,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加大开发力度,尽快形成以红色旅游为鲜明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格局。
2、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以及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使以红军长征革命历史遗产为主的历史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在革命传统教育中持续不断地发挥特殊的教育作用。
4、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以促进威信旅游业尽快培育成为骨干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三年的努力,威信红色旅游年收入达到2.1亿元以上,接待游客量达到46万人次以上,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2万人。
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万人。
(二)科学布局、狠抓落实。
威信县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可以彩用123456的形体布局方式,即“一条主线、两级中心、三类产品、四大片区、五项工程、六个重点项目”。
(1)一条主线。
指围绕中央红军集结扎西、召开扎西会议这一条主线索,打造威信红色旅游的核心产品。
重点抓住水田花房子政治局常委会、石坎庄子上政治局会议、扎西江西会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三次主要会议,利用自然、民俗旅游资源丰富沿途的旅游内容,培育成威信红色旅游的精品线路。
由于威信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目前扎西系列会议还不能贯穿起来;所以打造这一红色旅游精品就必须保证交通便利,使之能够形成环线并向周边辐射。
在这条线的两旁,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其他旅游资源,通过各种旅游资源的组合开发,由线带面,形成扎西会议红色旅游带。
(2)两级中心。
扎西会议红色旅游知名度较大,但由于威信整体旅游发展水平较低、县域范围较小,不利于延长旅游停留时间:
所以,应该建设几个红色旅游城镇,完善红色旅游接待依托中心。
根据威信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几个红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城镇,培育成红色旅游依托中心,形成旅游城与旅游镇两级配套体系。
在旅游城方面,把威信县城建设为全县的红色旅游依托中心,尽力完善基础设施,搞好市政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同时,把扎西纪念馆建设成为红色旅游精品,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而旅游镇方面,应把水田、旧城与长安(或麟凤)三个乡政府驻地建设成为与县城相配套的次级接待中心,提高产品档次,改善接待设施,分流县城压力,使之成为各次级红色旅游区的中心,充实威信红色旅游的层级布局。
(3)三类产品。
指在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威信红色旅游结合市场需求分析,需要重点开发的三类不同功能的红色旅游产品。
一是以会址驻地等现存革命史迹为主的观光型红色旅游产品,它以展现红色革命文物、再现历史风貌为重点,这也是目前比较常规的红色旅游产品。
二是以革命烈士陵墓为主的教育型红色旅游产品,以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徐策墓、曹德钦墓等为代表:
红军长征在威信牺牲的师级以上干部约占总数的1/3,通过对他们生平事迹的了解,认识先烈们为革命献身的伟大气魄,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也是威信红色旅游的一个特色。
三是以“吃红军饭”、“唱红军歌”、“走红军路”为主的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它主要以红军驻地的设施建设为主,如开发红军纪律歌;通过红色旅游参与,使游客获得精神满足与教益,应该会成为最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产品,这也是最容易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的产品形式。
(4)四个片区。
指依据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与旅游基本要素的配置状况,威信红色旅游可以划分成四片不同特色的旅游区。
它们以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组合串联其他旅游资源,从而产生聚集优势。
它们分别为:
一是以威信县城为依托中心,范围包括扎西镇的扎西会议红色旅游区,它通过与扎西老街的结合,打造扎西会议纪念馆红色旅游精品,是威信红色旅游区的核心片区。
二是以水田寨为依托中心,范围包括双河乡、水田乡和石坎乡的鸡鸣三省红色旅游区,结合自然景观和民俗凤情,突出花房子会议与庄子上会议的历史地位,是威信红色旅游区的一般片区。
三是以长安为依托中心,范围包括长安乡、麟凤乡、三桃乡和庙沟乡的雪山基地红色旅游区,它以红军游击纵队的大雪山基地与铁炉红军标语为代表,是威信红色旅游区的一般片区。
四是以旧城为依托中心,范围包括旧城镇、高田乡和罗布乡的威北战场红色旅游区,它主要包括郭家坟营地、红山顶战役遗址以及红军将领墓等景点,可以与观斗山、天星森林公园组合开发,也是威信红色旅游区的一般片区。
可以说,威信红色旅游的空间分布是“一个核心、三片辅助”。
(5)五项工程。
指应当重点开发的、对威信红色旅游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五项工作。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指通过改善旅游交通条件、提高水、电、通讯设施水平,方便游客旅游生活,保证“进得来、散得开、住得下、玩得好”;二是景区接待设施建设工程,指围绕扎西三次会议,创建几个国内知名的红色旅游景区,提升它们的服务接待能力;三是红色旅游商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四是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工程,是指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热情,利用各种渠道提高威信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全力营建威信红色旅游产品的良好市场形象;五是旅游环境保护治理工程,它涉及到对革命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红色旅游氛围的营造、当地社区居民与红色旅游开发之间的和谐关系等等。
(6)六大项目。
指抓好与扎西会议有关的六个红色旅游景点,对其进行重点先期开发,使之成为红色旅游示范景点,带动威信全县的红色旅游发展。
这六大重点建设项目依次为:
扎西会议纪念馆、花房子会议会址、庄子上会议会址、扎西烈士陵园、扎西陈列馆、两合岩天险。
开发过程中,每个项目都必须注意整治红色旅游环境,挖掘最核心的产品优势,如对会议旧址的修复完善、红色革命文化氛围的营造、先进陈列设备手段的运用等。
总之,通过这六大红色旅游项目,应该让游客全面把握威信红色旅游精髓,并留下持久深刻的良好印象。
(三)多方筹资,确保目标实现。
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投资和省、市和地方投资将是威信县红色旅游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主要用于公共性项目建设,资金数额估算为2.46亿元;同时,宾馆、购物、停车、娱乐设施、传统民居恢复等建设资金估算7000万元,需要依靠社会融资解决。
1、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
处于起步阶段的威信县旅游业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水电、环保、城镇建设等)需要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仅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也是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把它纳入全县的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