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答案解析.docx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答案解析
201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试
参考答案、答题思路及考点分析
一、单选题
1.【参考答案】C;【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一章第22页,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
【考点解析】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受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即“助人自助”。
选项“C协助他人自己帮助自己”最符合题意。
2.【参考答案】A;【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一章第3页,社会工作的特点。
【考点解析】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专业助人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社会上有多种多样的助人活动,扶老携幼、济贫助弱、救人于水火、助人成好事,都属于助人活动。
如本题中王大妈的行为。
而社会工作不是一般的助人活动,而是专业的、以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以社会上极度困难和比较困难的群体为主,决定了这种助人活动的艰巨性,而国家和社会对这种活动的较高要求使其走向职业化。
显然,社会工作与一般的做好事、志愿服务有所不同。
在性质上,它是以服务于有困难群体的、以利他为目的的职业活动。
与王大妈相比,小杜从事的专业助人活动的特点是其职业性。
3.【参考答案】B;【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一章第4页,社会工作的特点。
【考点解析】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六个方面:
职业助人活动、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
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大多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常常既需要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分工,也需要他们之间的合作,很多时候社会工作者也要与其他人员合作,共同去解决服务对象所遇到的比较复杂的问题。
多方协同、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一个特征。
团队协同解决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本题体现的就是社会工作的多方协同性。
4.【参考答案】B;【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一章第5页,社会工作的目标。
【考点解析】社会工作有如下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包括解救危机、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包括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选项A、C为社会层面的目标,故排除;选项D解救危难中,危难是因社会或个人原因,人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个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至生命遭遇危机的状态。
题干中显然不是,排除。
本题正确答案为B。
5.【参考答案】A;【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一章第9页,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考点解析】社会工作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等功能。
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具体的帮助和服务,解决其困难,增强其能力,更深层的目标是帮助他们能正常生活。
社会工作在物质帮助、心理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具体的,这可以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迫切问题。
但是社会工作者的用意和追求并不止于此,社会工作者希望通过提供这些帮助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服务对象能以此为契机走出困境,走向正常的社会生活,并不再如此依赖于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选择A。
6.【参考答案】A;【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一章第14页,社会工作的要素。
【考点解析】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自己行动的目标。
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只有在牢固地为他人服务的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才会自觉地、持久地开展工作,才会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人。
7.【参考答案】C;【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一章第18页,家庭服务。
【考点解析】家庭服务也叫家庭社会工作,它是因社会或家庭成员方面的原因使正常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而由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支持性服务。
家庭服务以家庭整体为服务对象,其目的是通过协调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恢复家庭的正常生活,发挥其正常功能。
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变迁,使得家庭成员或整个家庭难以适应而陷入困境,进而影响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
例如夫妻不睦、离婚、家庭暴力、亲子关系紧张等都会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
某家庭成员的严重疾病及其照顾也会打乱原来的家庭生活。
家庭成员失业会给家庭的经济生活乃至家庭成员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国十分注重家庭的地位。
当家庭出现上述较严重问题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家庭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家庭和谐。
本题中所涉及的亲子关系即属于社会工作的家庭服务领域。
8.【参考答案】D;【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二章第34页,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考点解析】在专业实践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实践专业价值观。
(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做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绝不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或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
在这里,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包容,也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大众的统一的服务态度,是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重要前提。
对服务对象而言,他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专业服务。
(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在这里,尊重的含义不仅在于对服务对象保持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充分保障他们获得基本的资源和可靠的专业服务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是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
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社会工作者可以和服务对象共同分享与服务内容有关的个人感受和经验,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并提供尽力解决问题的建议,但社会工作者不得直接或间接迫使服务对象接受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3)注重个别化原则:
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
尊重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个人潜能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不过,不同的社会工作方法在应用个别化原则时应有所区别。
个案工作方法最强调个别化原则,而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则相对关注服务对象的共性需求。
(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
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
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服务对象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由他人代进行选择和决策权利。
自决权是个人尊严的体现,除万不得已,即便是社会工作者出于好意,一般也不主张由社会工作社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因为这样做可能不利于服务对象发展自尊和挖掘潜能。
(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
社会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
除非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如果在紧急情形下,必须打破保密原则而来不及提出报告时,社会工作者事后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并补办手续,以记录必要的工作程序。
9.【参考答案】B;【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二章第35页,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考点解析】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将服务对象看作是一个与自己有平等价值的人,是有潜力改变且有能动性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要充分相信服务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将他们视为合作伙伴,确立与服务对象的民主工作关系。
10.【参考答案】D;【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二章第41页,社会工作实践中面临的伦理困境和伦理决定。
【考点解析】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决定(或决策)是在一个价值情境中做出的,而专业的伦理是建立在一些最根本的价值观之基础上。
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在伦理决定过程中,两个核心的价值观是必须考虑的:
(1)尊重受助者的尊严和独特性。
(2)努力促成受助者的自我决定,在专业实践中鼓励受助者个人对自己负责并做出适当的决定,同时社会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
社会工作的伦理过程涉及不同的人,甚至不同的制度环境和机构,因此,对决策的专业人员来说,应该尽力收集更多的信息,同时列出可能的选择方案,最后统一做出抉择。
11.【参考答案】C;【考试类型】知识应用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四章第73页,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考点解析】根据危机介入及时处理原则,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时间有限,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接案、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他人的伤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
12.【参考答案】D;【考试类型】知识应用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二章第35页,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考点解析】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
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
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服务对象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由他人代进行选择和决策权利。
自决权是个人尊严的体现,除万不得已,即便是社会工作者出于好意,一般也不主张由社会工作社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因为这样做可能不利于服务对象发展自尊和挖掘潜能。
显然,本题中失智老人并不知情,也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
因此小马需向福利院相关部门报告此事。
13.【参考答案】B;【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三章第48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考点解析】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归属于某个集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二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
小影的行为属于归属与爱的需要。
14.【参考答案】A;【考试类型】单纯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三章第60页,婴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
【考点解析】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有三个阶段,出生至6个月的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7个月至2周岁是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2~3周岁是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发生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游戏伙伴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退缩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我意识出现阶段。
在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依恋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依恋产生于婴儿与其照顾人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拥有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往往有更多的探索行为,而这能够促进他更早地形成自我认识。
15.【参考答案】C;【考试类型】知识应用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三章第67页,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考点解析】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退出就业领域可能产生的无用感;经济收入减少会产生生活上的困难;退出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会使人际关系淡化,进而产生孤独感;老年疾病增加,使老年人身心受到折磨;面对疾病和死亡产生的无奈和恐惧感。
社会工作者要推动政府进一步完善各项老年人保障政策,确保其基本的生活和健康,维护其各项合法权利与生活尊严,推动老年人积极地参与社会,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本题张大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疾病和死亡产生的恐惧感。
16.【参考答案】D;【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三章第55页,家庭教养模式。
【考点解析】家庭教养模式包括:
娇纵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民主型。
民主型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
这种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
本题即属于典型的民主型教养方式。
17.【参考答案】D;【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三章第49页,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考点解析】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
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
(1)生存需要。
这类需要关系到集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
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2)关系需要。
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
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
它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3)成长需要。
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
这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18.【参考答案】C;【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四章第69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考点解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运用的技巧比较多,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所谓直接治疗技巧,顾名思义,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除了直接治疗技巧之外,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还强调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方来影响服务对象的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虽然没有直接影响服务对象,但对服务对象的影响来说仍是非常重要的。
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这就把个案工作服务介入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服务对象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19.【参考答案】B;【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四章第71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考点解析】对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这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阶段。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
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
如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就是心理动态诊断的重要内容;缘由诊断则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
例如,服务对象的困扰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有什么重要的影响事件、在服务对象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变化等,是对服务对象个人历史的考察;分类诊断是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做出判断。
20.【参考答案】A;【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四章第72页,危机的定义。
【考点解析】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显然,这样的状态不利于服务对象有效面对和处理危机带来的挑战。
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而开展的调试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危机通常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而是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
21.【参考答案】C;【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四章第82页,个案工作中制订服务工作计划。
【考点解析】服务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涉及以下六个方面:
(1)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服务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等情况。
(2)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包括主要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问题。
(3)工作计划的目标,包括总目标和每一阶段的子目标。
(4)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包括各阶段需要发掘和运用的资源。
(5)服务开展的期限,包括每一阶段的时间安排和总的时间期限。
(6)联系方式,包括直接见面和不直接见面的联系方式。
22.【参考答案】D;【考试类型】知识应用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四章第87页,个案工作之建立关系的常用技巧。
【考点解析】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社会工作者在整个服务介入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里所说的建立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合作关系,以便个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服务对象在初次接触过程中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以下一些技巧:
(1)感同身受。
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接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服务对象所面对的处境,把自己置于服务对象的位置上,体会服务对象面对的压力和挑战。
(2)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初次接触,有的甚至是初次寻求帮助,通常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不了解。
此时,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借助澄清服务对象的目标、彼此的希望和角色等方式,与服务对象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制造气氛。
通过选择和安排与服务对象初次见面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气氛,促进专业合作关系的建立。
(4)积极主动。
服务对象寻求帮助时通常内心充满矛盾,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友善的行为可以减轻服务对象的紧张和不安,增强服务对象的改变信心。
本题中D选项最为适宜。
23.【参考答案】D;【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四章第86页,个案工作之会谈的常用技巧。
【考点解析】个案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专业谈话(又称个案面谈)。
它的主要技巧包括:
(1)支持性技巧:
专注、倾听、同理、鼓励;
(2)引领性技巧:
澄清、对焦、摘要;(3)影响性技巧:
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要仔细阅读教材并认真区分各自的含义,出题的概率比较大。
本题中可以比较容易地排除A、B、C选项。
本题选D。
“对焦”是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
但是编者认为,本体更加符合引领性技巧中的“摘要”:
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者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
但选择答案中最接近的,因此正确答案是D。
24.【参考答案】A;【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四章第86页,个案工作之会谈的常用技巧。
【考点解析】自我披露是社会工作者有选择地袒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处理事情的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
社会工作者在披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时,为避免给服务对象造成没有必要的压力,可以强调:
“这是我个人的经验。
”最符合本题。
25.【参考答案】B;【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四章第86页,个案工作之会谈的常用技巧。
【考点解析】会谈技巧中的“摘要”:
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者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
26.【参考答案】C;【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五章第103页,小组契约。
【考点解析】小组契约是社会工作者与组员之间共同商定的有关小组目标及工作方式的一种协议约定。
它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承诺的形式,大致涵盖小组程序和组员目标两方面的内容。
其中,小组程序包括小组的基本要求,如出席会议的注意事项、有关保密的规定、召开小组会议的时间等;组员目标则包括预期行为的正向变化以及用来评估结果的标准等。
27.【参考答案】D;【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五章第94页,小组工作中的治疗小组。
【考点解析】治疗小组的组员一般来自那些不适应社会环境,或其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破损而导致其行为出现问题的人群。
治疗小组对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其具备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娴熟的实务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学术训练和临床经验。
社会工作者在治疗小组中的角色在于,通过小组工作的活动过程,帮助小组组员了解自己的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利用小组的经验交流和分享,辅以一定的资源整合或社会支持网络,以达到对小组组员的心理相社会行为问题的治疗,从而改变小组组员的行为,重塑其人格,开发其潜能,促使其成为健康、健全的社会人。
例如,为吸毒人员提供服务的“美沙酮治疗小组”、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的“星星点灯小组”以及针对家庭暴力受害者开展的治疗小组等,均属于这一类的治疗小组。
本题即为此类。
28.【参考答案】D;【考试类型】知识应用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五章第105页,在转折阶段协调和处理冲突。
【考点解析】面对小组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在转折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处理小组冲突。
社会工作者要学习如何面对和处理小组的冲突,并协助组员让冲突成为他们正向成长的经验。
在面对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有包容、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在解决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这样一些具体措施:
一是帮助组员澄清冲突的本质,特别是澄清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差异;二是增进小组组员对自我的理解,如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复制或重现类似冲突情境,以增进自我了解和对他人处境的敏感度;三是重新调整小组规范和契约;四是协助组员面对和解决由冲突带来的紧张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五是运用焦点回归法,即将问题抛回给组员,让他们自己解决。
本题可以请小刘直接回应小张的质疑,来澄清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差异。
29.【参考答案】C;【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五章第99页,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
【考点解析】一般而言,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属于制订计划的阶段,还不是小组组员参与过程的开始。
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必须精心遴选小组组员,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及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
选C。
30.【参考答案】B;【考试类型】综合理解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五章第102页,小组工作开始阶段。
【考点解析】从第一次聚会起,小组工作就进入了开始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小组组员之间、社会工作者与小组组员之间关系建构的阶段,是小组组员对小组产生认同的阶段,也是小组规范化的阶段。
这一阶段这个阶段小组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
(2)帮助小组组员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3)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
(4)制定小组规范。
本题内容是在制定小组规范,属于小组工作开始阶段。
31.【参考答案】B;【考试类型】知识应用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五章第96页,社会目标模式。
【考点解析】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
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
为了实现这一社会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至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1)致力于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2)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3)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
(4)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最符合本题。
32.【参考答案】C;【考试类型】理解记忆型
【对应考点】教材第五章第111页,小组工作中与组员沟通的技巧包括。
【考点解析】小组工作中与组员沟通的技巧包括:
(1)营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