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城区20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168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城市城区2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晋城市城区2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晋城市城区2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晋城市城区2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晋城市城区2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晋城市城区20年.docx

《晋城市城区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城市城区20年.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晋城市城区20年.docx

晋城市城区20年

晋城市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二十年综述

——晋城市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二十年综述

   晋城市城区是在1985年的市管县体制改革中由原晋城县划分组建,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的中心腹地,面积149.6平方公里,现辖1个镇、7个办事处,137个村(居)委,辖区内总户数10万余户,总人口29.77万人。

   自1985年5月建区以来,城区区委、区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社会事业空前发展,奠定了今天在全市的中心地位。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建区二十年,是城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这一时期,城区的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8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15.63倍,年均递增15.95%;人均生产总值1274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11.02倍,年均递增13.98%。

农村经济总量显著增加,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2004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8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2.42倍,年均递增6.68%;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5973万元,比1985年增长17.42倍,年均递增16.57%。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2004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24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9.92倍,年均递增13.41%。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004年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65134万元,比1985年增长6.6倍,年均递增11.27%。

交通运输、商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各种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2004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1134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39.26倍,年均递增21.47%。

财政总收入2004年突破2亿元大关,达到20611万元;比1985年新增长9倍,年均递增12.92%;实现一般财政收入8957万元,比1985年增长3.38倍,年均递增8.08%。

 

   二、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建区以来,城区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

   

(一) 三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第三产业异军突起

   建区以来,城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1985年的15.6:

58.2:

26.2调整为2004年的2.9:

41.4:

55.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1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29.5个百分点。

 

   

(二)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经过建区二十年的努力,城区经济结构逐步由单一的、以传统的粮食种植和煤、铁为主的资源型结构发展成以优势为主,多业并举、整体发展的新格局。

   1、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年来,城区农村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业生产稳步提高,种植结构明显改善。

建区以来,在耕地逐年减少、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一靠科技,二靠投入,三靠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使粮食生产基本保持了稳定。

1985年城区粮食产量为1.95万吨,1993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2.43万吨,比1985年增长24.98%,近几年城区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粮食产量有所下降,2004年为1.68万吨。

另一方面,在“稳粮、扩经、增特、创精”的农业调产思路的指导下,多种经营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2004年,水果产量达到2858吨,比1985年增长7.8倍。

   副食品生产规模扩大,总量迅速增加,有效供给水平大大提高。

2004年肉类总产量达到997吨,比1985年增长43.04%,年均增长1.90%;禽蛋产量为2205吨,比1985年增长4.9倍,年均增长9.79%;牛奶产量从无到有,2004年为1129吨;蔬菜产量达到71359吨,比1985年增长2.9倍,年均增长7.43%。

 

   农村经济总量显著增加,非农产业发展迅速。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区农村经济逐步扭转和改变了徘徊不前、经济单一的局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2004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8.58亿元,比1985年增长12.9倍,年均递增14.86%。

非农产业和多种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体系。

2004年,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为6.03%,比1985年下降了10.73个百分点;农村工业产值占到58.06%,比1985年下降了1.39个百分点;其它产值占到35.91%,比1985年上升了12.12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建区以来,城区工业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高,经济规模显著扩大,产业、产品结构趋向优化。

   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00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67225.3万元,比1985年增长3.62倍,平均每年递增8.39%。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升级换代。

自建区初期乡镇企业蓬勃兴起、90年代初达到鼎盛之后,受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煤铁资源枯竭的影响工业经济发展一度受挫,近年来城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和发展了一批新兴行业,基本确立了以轻工饮品、玻璃制品、建筑建材、医药、化工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新格局。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产量大幅度增加。

   3、三产发展日新月异

   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5年的26.21%提高到2004年的55.71%,上升了29.5个百分点。

   一批新兴三产发展迅速。

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拓展到许多新的领域,房地产、旅游、教育、信息咨询、广告、家政服务等一批新兴行业已经形成规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连锁经营、物业管理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开始起步。

   (三) 所有制结构日趋改变,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非公有制发展迅速,民营经济渐成经济发展的亮点,尤其是自1998年以来,陆续涌现出了像九州玻璃、丰泰实业、凤展购物、崇安堂药业、红太阳家具等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民营企业,2004年民营经济产值达到36.67亿元,是1997年的20.2倍,年均递增53.64%。

   三、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建区20年来,城区商贸市场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整个流通市场始终保持着繁荣活跃、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建区以来,充分发挥全市中心城市的优势,城区商品市场得到迅猛发展,数量、规模扩大,零售总额成倍增长。

2004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020万元,比1985年增长13.5倍,年均递增15.11%。

市场商品琳琅满目,种类、花色繁多,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购物难、吃饭难、住宿难的“消费难”状况。

 

   流通网络日趋完善。

建区初期,商品流通仅局限在新市街、南大街的老市区范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流通网络日趋完善,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流通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白云、华鑫、商业大厦、银都、凤展、丰华等一批综合商场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福旺多、金辇、白云等各类自选超市和连锁商店及专卖店日渐兴起,建材、小商品等各类专业市场、综合市场日益增多,商业网点布局日趋合理,大大满足了市民生活需要;晋城大酒店、金辇大酒店、煤海宾馆等一批星级服务餐饮企业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住宿餐饮的服务品位。

   非公经济比重聚增。

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营主体日益分化,新的经济成份大量涌现,逐步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1985年,国有、集体经济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达75.95%,个体及其他经济零售额仅占24.05%;到了1995年,国有、集体经济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下降到45.04%,个体及其他经济零售额所占比重提高到54.96%。

2004年,国有和集体经济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12.17%,非公有经济所占比重已高达87.83%,分别比1985年和1995年上升了63.78和32.87个百分点。

   四、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建区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水平已由温饱跨入小康,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加。

1985年我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508元,到2004年增加到8097元,比1985年增长了14.9倍,年均递增15.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9元,比1985年增长6.2倍,年均递增10.94%。

 

   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5696元,比1985年增长11.6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80.4元,比1996年增长32.16%。

消费结构明显改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5年的51.88%下降到2004年的29.9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96年的33.67%下降到33.13%。

 居住条件达到改善。

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快了对老城区的改造和新生活区的建设,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极大提高,城市住房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农村住房质量大为改善。

到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9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5.7平方米,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小康生活水平标准。

   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消费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重视。

2004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5万户,电视覆盖率98%。

彩色电视机和收录机基本普及,影碟机、组合音响、家庭电脑等一大批新兴文娱用家用电器进入普通家庭。

2004年末,城市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28台,空调18台,彩色电视机117台;农村家庭彩电达到109台,家用电脑15台,空调6台。

   五、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逐年提高

   建区二十年来,就业总量持续增长,职工人数逐年增加。

2004年底,全区共有在岗职工10414人,比1985年增加2297人,年均递增1.32%;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到12443万元,比1985年增长14.37倍,年均递增15.46%。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建区以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城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网络。

2004年底,全区有5282名职工参加了企业养老保险,有4066名职工参加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2910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有城市贫困居民9041人和农村贫困居民2585人领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共计646.7万元。

   

(二)科教兴区”效果显著

   90年代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区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不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壮大科技人员队伍,提高科技进步水平,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发展。

自2000年到2004年的5年,区级科技三项费用共投入497万元。

   教育事业发展巩固。

自建区以来,城区始终把教育工作当作百年大计放在第一位来抓,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教师队伍逐年壮大,教学条件逐年改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

目前已建立起一个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类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全面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到2004年,城区各级各类学校达到110所,比1992年分开管辖时增加9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4605万人,比1992年增长83.31%;教职工人数达到2558人,比1992年增长86.85%。

   (三)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计划生育工作持续保持全市领先,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2004仅为2.46‰,比1985年建区时下降6.84个千分点。

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城区医院进入一等甲级医院行列,卫生所遍布各个社区和村(居)委。

文化体育娱乐设施逐年增多,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普及。

经营和管理城市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城管执法、环境卫生等工作逐年增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日益舒适的生活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