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1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062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201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南开区201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

《天津市南开区201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南开区201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南开区201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

天津市南开区201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区二模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8页,共100分。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西周建立之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镐京的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而统治中心的渭水流域及西面、北面几乎没有。

其如此封侯布局的主要意图是

 

A.开拓边远地区疆土B.监督商族残余势力

C.利于周朝文化远播D.防范诸侯割据称雄

2.“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此材料主要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B.导致读书人不关注社会实际

C.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严重束缚了读书人思想自由

3.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

其根本出发点是

A.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和稳定社会秩序D.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4.美国历史学者丹尼斯·舍曼等著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

“如果说是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

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

对这段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古希腊

A.追求民主和自由                  B.尊崇理性道德作用

C.崇尚法律和秩序                  D.民主政治存在缺陷

5.西方新航路开辟与古代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对世界的相同影响是

A.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B.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C.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6.光荣革命发生后的几十年中,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权力持续弱化、下议院中心地位

逐步确立。

这些重大变化并不是在光荣革命之后迅速发生的,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

小的时间差。

这说明英国宪政

A.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B.不断实现自我调整与发展

C.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D.巩固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7.学者许倬云曾把某一时期的中国比作“兔子”。

欧洲已在脱胎换骨,“兔子与乌龟赛跑,不但兔子中途停下来休息,而且兔子根本不知道有此正在进行中的赛跑”。

据此判断,该时期最有可能是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

C.康乾盛世D.同光中兴

8.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国家为指向的

“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该历史现象应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D.国民大革命时期

9.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

“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种态度

A.基于两岸经济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B.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C.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

D.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0.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使英国经济情况逐渐好转。

下列对这些改革措施的解读,最全面准确的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负担

C.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滞胀”

D.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投资

11.巴黎和会的美国记者贝克尔曾说:

“俄国问题对巴黎会议的影响是深刻的,没有莫斯科就不能理解巴黎。

虽然布尔什维克和布尔什维主义在巴黎不曾有代表,但经常都是强有力的因素。

”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内容是

A.英、美联合反对法国严厉处置德国的主张

B.英国为巩固世界霸权地位与美国矛盾尖锐

C.英、法、日等国瓜分了德国海外的殖民地

D.法国主张严厉惩罚德国以获得欧洲大陆霸权

第Ⅱ卷

题号

12

13

14

得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答案写在每道题后面的答题框内)

2.本卷共3题,共56分。

1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2.3%提高到32.9%,GDP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4.9%提高到了26.6%,GDP年增长率为0.58%。

——摘编自[英]麦迪森著《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公元960~2030年》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经济在1700~1820年间发展的哪些特点?

(4分)

材料二 

(18世纪的清朝)不仅西南以及东北得到大开发,中部也得到进一步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在18、19世纪,中国东部由于居于东亚贸易圈的内核,所以日本的铜,美洲的银,东南亚的粮食、木材、锡、香料、药材,印度的棉花、染料,俄国、美国的皮毛,都流向中国东部来了。

……珠江三角洲人民用印度输入的棉花纺织出来的棉布,大部分出口到英国。

景德镇德化的瓷,福建安徽的茶,都是外销的。

——摘编自清华国学院编《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6分)

材料三

按照林毅夫教授在《中国的奇迹》的新版序言中所提供的数字,从1978到2013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超过9.8%年平均增速,中国的GDP总量达到了8.3万亿美元。

一个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能保持35年GDP超过9%以上的年平均增速,这在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因此将之称作中国经济奇迹。

——摘编自韦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原因再反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

(8分)

12.得分

(1)

 

(2)

 

(3)

 

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学术思想大为发达,则在春秋战国之世。

因为西周以前,学术为贵族所专有……东周以后,封建政体渐次破坏。

居官任职的贵族,多有失其官守,降为平民的。

于是在官之学,一变而为私家之学。

亦因时势艰难,仁人君子都想有所建明,以救时之弊,而其时社会阶级,渐次动摇,人民能从事于学问的亦渐多,于是一个大师往往聚徒至于千百,而学术之兴遂如风起云涌了。

——摘编自吕思勉著《每天学点中国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学术之兴风起云涌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学术之兴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8分)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4分)

材料三

达尔文主义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

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

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

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

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

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达尔文主义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6分)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与经济政治活动关系的认识。

(4分)

 

13.得分

(1)

 

(2)

 

(3)

 

(4)

 

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地继承了古代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观中的“戒杀”原则……虽然甘地的“非暴力”学说带有很浓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但是也表现出他对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强烈追求。

——摘编自朱明忠《学者评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甘地“非暴力”学说的特点。

(4分)

材料二

1942年7月6日,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在瓦尔达召开会议,经过9天讨论,通过了甘地起草的“英国退出印度”的决议。

“本党主张英国撤出印度,并无意和英国为难,妨碍联合国家正在进行的战争……”“如果这一要求不被接受,本党将不惜一切牺牲,运用一切非暴力的力量来达到目的。

” 

——摘编自《甘地传》

(2)材料二中所说的“联合国家正在进行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英国最终是如何解决印度独立问题的?

(4分)

材料三

1948年1月13日~18日,甘地举行一生的最后一次绝食。

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

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

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

——[法]米尼克·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甘地怎样的思想主张?

(4分)

(4)综上,你认为甘地的思想对解决当今社会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4分)

 

14.得分

(1)

 

(2)

 

(3)

 

(4)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区二模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Ⅰ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B2.A3.C4.D5.D6.B7.C8.B9.D10.C11.A

Ⅱ卷共3题,共56分。

12.【18分】

(1)特点:

1820年中国GDP占世界GDP比重及增长率(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均领先于欧洲。

(4分)

(2)原因:

开发疆土,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中国东部是东亚贸易圈的核心;对外贸易的发展。

(6分)

(3)原因:

1978年以后,我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对和平的国内国际环境。

(8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3.【22分】

(1)原因:

西周封建政体遭破坏,私学兴起,仁人君子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士阶层崛起),社会阶级变动剧烈。

(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影响:

促进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分)

(2)理解:

“印记”指马丁·路德思想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深化”指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强调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分)

(3)影响:

促进了以德国统一为代表的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借口。

(6分)

(4)认识:

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它又影响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促进或制约社会的发展。

(4分)

14.【16分】

(1)特点:

带有宗教色彩,是东西方思想融合的产物。

(4分)

(2)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2分)

解决:

实施“蒙巴顿方案”,印巴分立。

(2分)

(3)主张:

反对教派纷争,主张各教派和谐相处。

(4分)

(4)借鉴意义: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与冲突;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