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573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2

三、施工安排3

四、混凝土性能要求4

五、预拌混凝土供应、质量控制及资料管理5

六、混凝土浇筑6

七、梁柱砼强度不同节点处理8

八、砼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9

九、混凝土试块留置9

十、混凝土的养护9

十一、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10

十二、雨期施工11

十三、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11

十四、冬季施工13

十五、成品保护13

十六、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注意事项14

十七、成本节约措施14

附图1、2

 

一.编制依据

1.1。

工程施工图;

1.2。

目施工组织设计;

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1.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二、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项目

内容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建筑功能

办公

建筑面积

栋号

总建筑面积

地上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1#

29615.07

22472.44

7142.63

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

筏板基础

结构类型

框架剪力墙

楼梯结构形式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楼号

地下

地上

地下

层高

地上层高

檐口高度

绝对标高

1#楼

3层

20层

3.9m、4.47m、6.0m

1.2m~4.5m

78.95m

37.70

2.2混凝土分项工程概况

结构形式

基础

主体(办公楼)

筏板基础

框架剪力墙结构

墙体尺寸(mm)

650、450、400、300、200

楼板厚度(mm)

110、130、150、160、180

混凝土

强度等级

C15

混凝土垫层

C20

二次结构构件

C30

楼梯

C35

地下三-地下一层外墙及扶壁柱(P8)、十五层及以上室内剪力墙、八-十三层顶板及梁

C40

基础底板(P8)、九-十四层室内剪力墙、十八及以上层框柱、三-七层顶板及梁

C45

地下三-地上八层室内剪力墙、十四-十七层框柱、地下三-地上三层顶板及梁

C50

八-十三层框柱

C55

四-七层框柱

C60

地下三-地上三层框柱

后浇带

沉降后浇带

位置:

主楼及地下车库连接部位及主楼内。

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确定浇注时间,混凝土等级提高一个标号

2.3工程难点

2.3.1管理方面

工期紧投入劳动力较多,管理困难。

施工难度大,主体结构主要要经历雨季,天气变化对施工进度影响很大。

2.3.2技术方面

平面造型复杂,梁柱节点多、设有后浇带,给施工带来了难度,模板支设施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

三、施工安排

3.1工期要求

主体封顶自出±0.000起145(20F)天完成。

在冬季施工来临前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3.2劳动组织

3.2.1管理层(生产经理)负责人:

3.2.2劳务层(工长)负责人:

3.2.3工人数量及分工

楼栋号

技工

振捣工

劳力工

抹灰工

1#楼

10人

6人

20人

10人

3.2.4机械数量

楼栋号

HBT80型砼输送泵

自动液压式(R=15)砼布料机

Φ30型插入式振捣棒

Φ50型插入式振捣棒

1#楼

1台

1台

5根

8根

3.3混凝土供应

本工程所需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混凝土供应单位提前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进行考察、筛选,供应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同时到施工现场的运距尽量较短。

确定混凝土供应单位后,与其签订经济及技术质量合同;本工程选择两家混凝土搅拌站作为预拌混凝土供应商。

3.4施工试验准备

施工现场建一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室,采用陶粒砖墙砌筑,屋面采用钢筋砼现浇,内设办公室、操作间、标养间。

标养间内安装成套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现场配有砼抗压试模(100×100×100)20组,抗渗试模4组,振动台一副。

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报监理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共安排2名专职试验员负责本工程的施工试验,试验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试验员上岗证书。

四、混凝土性能要求

4.1混凝土性能要求见下表:

混凝土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

水灰比

按试验室配比

2

坍落度

楼面

140~160mm

墙体

160~180mm

3

初凝时间(h)

底板砼

8~10h

除底板砼外

4~5h

4

外加剂掺量

按试验室配比

4.2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

坍落度(mm)

允许偏差(mm)

≥100

±20

4.3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要求:

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施工前就此与预拌混凝土厂家进行明确,同时混凝土要选用低碱水泥(含碱当量0.6%以下)、低碱活性集料、掺加矿粉掺合料及低碱或无碱外加剂,预拌混凝土厂家必须提供相应的混凝土碱含量及氯离子含量计算书。

五、预拌混凝土供应、质量控制及资料管理

5.1预拌混凝土供应

5.1.1在与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签定合同后,要及时将该工程所需的全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及所使用的工程部位以及总体的施工进度计划书面告之,以便其提前做好原材料的选用、复试以及混凝土试配工作。

5.1.2每日根据施工进度确定次日要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及时间,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技术要求,并根据预算员提供的该部位混凝土浇筑量,填写“商品混凝土业务联系单”,业务联系单中要写明区号、部位、轴线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是否泵送、需要砂浆数量、混凝土方量等具体内容,以及混凝土的到场时间,然后于当日下午传真给搅拌站,以便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5.1.3如因现场原因而改变混凝土浇筑时间,必须提前电话通知搅拌站,并将变动后的浇筑时间详细告之。

5.2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5.2.1预拌混凝土到场后,必须随车附带混凝土开盘鉴定混凝土配比通知单、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氯化物及碱含量计算书;同时要在混凝土浇筑32天内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5.2.2混凝土到场后,主管工长必须先检查混凝土随车资料是否齐全,以及资料上标明的工程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是否与业务联系单及本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如不相符,则不得签收及卸料并要求其立即退场。

5.2.3每一车混凝土卸料前都要检查该车混凝土的出场时间,如与到场时间的时间差大于2小时,则该车混凝土必须退场,不得使用;每车混凝土到场后均要将其到场时间、开始卸料时间及卸完时间如实签在混凝土运输单上,卸料人必须签字确认。

5.2.4混凝土坍落度检测:

混凝土浇筑前要先检测混凝土的实际坍落度是否与资料相符,在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抽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如发现坍落度过大、混凝土离析等异常情况,则该车混凝土必须退场,不得使用。

雨天和雨后要增加混凝土坍落度抽测的次数,防止混凝土坍落度过大。

砼坍落度测试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三次,以浇筑点实测值为准,并做好记录。

5.3预拌混凝土资料管理

预拌混凝土的配比通知单、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氯化物及碱含量计算书评估报告等资料在混凝土到场后由主管工长收集,浇筑完毕后统一交由资料员整理归档;同时,于32天之内提供预搅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并交资料员归档。

搅拌站除上述资料外还应保证以下资料的追溯性,以供查询:

试配记录、水泥出厂合格证、水泥复试报告、砂子试验报告、碎石试验报告、轻集料试验报告、外加剂产品合格证、外加剂材料试验报告、掺合料试验报告、混凝土开盘鉴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

六、混凝土浇筑

施工段的划分原则:

按变形缝或后浇带为界划分施工流水段,同时满足小流水施工原则,划分1#楼为4个流水段。

6.1施工流程及流向

6.1.1每个施工段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流程为:

(垫层、底板→)剪力墙(柱)→板及楼梯

6.1.2施工流向:

1段→2段(→3段)→……

6.2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

6.2.1施工准备:

6.2.1.1机具准备及检查:

混凝土浇筑前,对料斗、振动机械、混凝土泵、布料机计量器、防雨材料、夜间施工照明设施等按需要准备落实。

对易损机具,应有备用。

所用的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和试运转正常,同时配有专职技工。

6.2.1.2确保水、电的连续供应:

加强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并派专人值班。

确保现场水、电供应正常。

6.2.1.3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加强气象预测、预报部门的联系。

在每次混凝土施工前,了解天气发展变化趋势,以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6.2.1.4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模板的标高、位置和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安装的支架是否稳定;模板内的垃圾等是否清除干净。

6.2.1.5浇筑混凝土前,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的隐蔽验收及预检工作均已完成并验收合格。

6.2.1.6浇筑混凝土所用操作架搭设完毕并安全可靠;顶板钢筋上在人员通行处及操作地点要铺好架高跳板,防止人员踩踏钢筋。

6.2.1.7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班组进行现场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准备好浇筑竖向构件控制浇筑厚度的标杆尺,浇筑部位及混凝土输送泵处挂好标示牌,标明工程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及班组负责人,责任到人,同时防止同时多处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混淆。

6.3混凝土的泵送

6.3.1在泵送前,先用适量的水湿润泵车的受料斗、泵室及输送泵管,经检查各处无异常且泵管固定牢固后,再用适量与待浇混凝土同配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润滑输送管内壁。

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存有足够的砼,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堵塞。

6.3.2开始泵送时,泵机应处于低速运转状态,并注意观察泵机的压力和各部分工作情况。

输送压力一般不大于泵主油缸最大工作压力的1/3。

能顺利压送后,方可提高到正常工作速度。

6.3.3当遇到泵送困难,泵的压力升高,管路产生振动时,不可强行压送,应先对管路进行检查,并放慢泵送速度或使泵反转,以防堵塞泵管。

当泵管堵塞时,可用木槌敲击泵管,找出堵塞管段,将混凝土泵卸压后,拆除堵塞管段,取出堵塞物,并检查其余管段是否堵塞,若无堵塞再进行泵管的连接。

重新压送时,必须先将空气排尽。

6.3.4在泵送过程中,应注意料斗内混凝土不可低于料斗上口200mm,防止泵送中吸入空气。

如遇吸入空气,应立即使泵反向运转,将混凝土泵管内空气排出后再进行压送。

6.3.5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当泵送中断时间超过30min或遇压送困难时,混凝土应作间隔推动,每4-5min进行4个行程的反转,以防混凝土离析或堵塞。

6.3.6为了保证混凝土泵送质量,防止泵管堵塞,喂料斗处上口铁栅,发现杂物及时捡出。

6.4混凝土的浇筑

本工程所有混凝土的浇筑全部采用泵送方式,施工现场设置5台HBT80型混凝土输送泵,其中一台为柴油泵,以防止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备用。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配合使用自动液压布料机分散布料;在浇筑过程中,木工应有专门人员进行看模。

6.4.1墙体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墙体混凝土前,先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无石子砼(无石子砼用塔吊吊至作业部位时用铁锹浇筑),且与混凝土溶合,以防发生烂根现象。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注意门窗洞口两侧应同时下料,高差不可太大,以防洞口模板变形。

先浇捣窗台下部,后浇窗间墙,以防窗台下出现蜂窝、孔洞。

墙体混凝土浇筑至顶板底向上20mm,以便剔除软弱层,露出石子。

浇筑厚度: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浇筑厚度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

型振捣棒的作用长度为350~385mm,故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控制在400mm左右,浇筑时使用浇筑高度标杆尺进行控制。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墙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要用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距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

混凝土墙体浇筑时,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根据标高线将墙体上口混凝土振捣直流平。

6.4.2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必须用清水冲洗,但不得有积水。

根据结构竖向钢筋500mm线,预先准备好一根500mm的木条进行标高控制。

楼面浇筑混凝土时刮平,根部压光,木抹子搓平不少于三遍。

浇筑混凝土时,应沿施工段的长方向,从一端平行推进至另一端。

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保证墙板施工缝处混凝土的密实性,并加强振捣。

板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必须完全凿毛、清理干净并加以充分润湿;施工缝处砼采用同标号无石子砼浇筑,应细致振捣,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板施工缝的表面与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锯成齿形板挡牢,将板筋嵌入锯齿内。

6.4.3楼梯混凝土浇筑:

浇筑楼梯混凝土时,应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振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表面抹平。

6.4.4框架柱混凝土的浇筑:

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柱子混凝土浇筑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

每段高度不得超过3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模板洞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后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

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6.5混凝土的振捣

6.5.1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为40cm,且要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h,即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

6.5.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

振捣棒移动间距小于50cm,洞口两侧暗柱、内外墙交接点要注意振捣密实,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

6.5.3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振捣棒严禁碰撞各种埋件,避免振捣钢筋。

墙体暗柱部位振捣时间不得过长,避免过振。

6.5.4板浇筑砼用插入式振捣棒平卧拖拉振捣,移动时成排依次振捣前进。

振捣完毕后用长刮杠刮平,木抹子来回搓平;尤其在墙根部位,必须与大面楼面一起找平。

6.5.5为防止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墙根部位漏浆、烂根,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墙根部位必须拉通线用3m长刮尺找平,墙根20cm范围内用铁抹子压光,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内。

6.5.6由于柱帽、梁柱节点部位钢筋比较密集,因而采用直径为30mm的振动棒进行振捣。

七、梁柱砼强度不同节点处理

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实行先高后低的原则,即先浇筑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后浇筑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士。

在高低强度等混凝土的交界处,设置金属丝网,以便操作者容易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范围。

施工缝留在梁底可以,但节点区必须要用高强砼浇捣,节点砼应按照高强度柱砼进行浇筑.并按梁高的1/2留置,呈45度角与梁、板的底强度砼结合,柱节点砼采用料斗进行逐个浇筑。

具体如下图所示:

 

梁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终凝前再振捣一次,特别是梁柱节点处,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收缩。

在容易产生裂缝的梁侧面增加水平构造筋,提高梁的抗裂性。

八、砼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

地下室、内外墙竖向施工缝用50mm厚木板条、钢丝网封挡混凝土,靠近模板处板条厚度应等于钢筋保护层厚度。

当墙模板拆除后,在距施工缝20mm处的墙面上均匀弹线,用云石机沿墨线切一道5mm深的直缝,再用钎子将直缝以外的混凝土软弱层剔掉露石子,清理干净,保证混凝土接茬质量。

施工缝采用竹夹板条闸茬。

施工缝留设位置为单元与单元交界处偏出墙体一米,详见结构施工图

竖向施工缝必须全部凿毛、剔除松散石子露出密实砼并清理干净;水平施工缝必须剔除软弱层露石子,清理干净。

所有施工缝部位的凿毛处理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

地下部分的外墙、顶板间的水平施工缝及外墙竖向施工逢均在墙中加设通长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地下室外墙导墙位置设钢板止水带。

后浇带位置见附图(后浇带位置图),豁口方法与施工缝相同详见《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九、混凝土试块留置

9.1抗渗混凝土:

每500m3留置试块一组,每一楼层、每一施工段留置不少于一组,一组6块,养护条件20±2℃,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60天。

9.2普通混凝土:

每一楼层、每一施工段同一配比的混凝土每100m3留置标准养护试件一组,不足100m3时留置一组;养护条件20±2℃,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28天。

9.3拆模用同条件试块的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顶板混凝土不少于1组,另备1组。

9.4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

同一强度等级留置数量不宜少于10组,且不得少于3组;具体的取样部位及留置数量依据《试验与检验施工方案》,并与监理共同选定。

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要放置在现场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放置在钢筋笼内并加锁、做好标识,并采取与结构实体相同的养护方法养护。

同条件养护试件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等效养护龄期为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得大于60d。

9.5按规定做好监理见证取样的工作,见证数量不得少于全部试验数量的100%。

9.6混凝土试块详见试验方案。

十、混凝土的养护

10.1楼板砼在浇筑后12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

10.2砼强度达到1.2Mpa以后,始允许操作人员在上行走,安装模板及支架,但不得有冲击性操作。

10.3为保证装修施工质量,墙、顶板均采用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准。

每栋楼至少配备两根浇水软管用于混凝土养护,软管长度必须覆盖整个楼层;另外,墙体混凝土养护时每栋楼再配备一台肩负式喷雾器,加强对竖向构件的养护。

夏季炎热天气用草帘(或塑料布)覆盖,再浇水养护,平均每2小时浇水1次。

10.4养护时间:

普通砼养护不少于7d,防水混凝土养护不小于14天。

10.5混凝土养护由专人负责,每栋楼配备不少于两人,高温天气再适当增加养护人员。

十一、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11.1质量标准

11.1.1砼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1.1.2混凝土拆模后只进行清理,不得进行剔凿、打磨、修补,保持原貌。

11.1.3整体结构混凝土密实整洁,面层平整,棱角整齐平直,墙板交角、线、面顺直清晰,起拱线面平顺;无蜂窝、麻面、掉皮、孔洞;无漏浆、跑模、涨模、错台、烂根、裂缝;施工缝结合严密平整、无夹杂物,无冷缝、无砂浆隔层。

11.1.4结构面层无气泡或轻微气泡分散,且气泡深度小于2mm,最大直径在10mm以内的气泡面积,在每平方米墙面不大于20cm2。

11.1.5保护层准确,无露筋、无透锈,预留孔洞和施工缝洞口边缘整齐;预埋件底部密实、表面平整。

11.1.6现浇结构不得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11.1.7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国家标准

1

轴线

位置

基础

15

尺量

墙、柱、梁

8

2

垂直度

层高≤5m

8

经纬仪吊线尺量

全高(H)

H/1000,且≤30

3

标高

层高

±10

水准仪、尺量

全高

±30

4

截面

尺寸

基础宽、高

+8,-5

尺量

柱墙梁宽、高

+8,-5

5

表面平整度

8

2米靠尺、塞尺

6

电梯

井筒

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经纬仪、尺量

筒全高(H)垂直度

H/1000且≤30

7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5

尺量

8

预埋

螺栓

中心线位置

10

尺量

螺栓外露长度

5

11.2质量保证措施

11.2.1严格按照混凝土工程控制流程图进行施工全过程控制管理,混凝土工程控制流程图见附页。

11.2.2建立岗位责任制及施工挂牌制度,混凝土振捣、找平等均要挂牌施工,确保责任到人。

11.2.3建立质量管理QC小组,掌握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动态,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11.2.4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质量动态及时采取对策,并随机抽查混凝土配合比情况。

11.2.5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工作,主管工长为第一责任人,质量员、技术员要经常抽查,确保进场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进场后,严禁加水使用。

11.2.6严格控制浇筑厚度不大于400mm,必须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振捣。

11.2.7混凝土浇水养护必须定人定岗,责任到人。

11.3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11.3.1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将接槎处清理干净,用水湿润。

11.3.2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浇筑厚度,以确保其振捣质量。

11.3.3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模板的支撑、预留洞、预埋件及钢筋的位置等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进行处理。

11.3.4顶板混凝土终凝前,用木抹子搓平不少于两次,表面要平整。

11.3.5振捣混凝土时,严禁将振动泵棒触及钢筋、模板、预留洞等,以防其移位、变形。

11.3.6在浇筑砼前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收听天气预报,大雨天禁止浇筑砼。

如在浇筑砼时或砼浇筑后没有终凝之前遇雨应采取相应措施,墙体及顶板上面盖塑料布。

待雨过后清去积水再继续浇筑。

如时间间歇超过砼初凝时间,该部位按施工缝处理。

十二、雨期施工

12.1雨施季节浇筑墙、柱砼前,必须检查脚手架和脚手板是否牢固,防滑措施是否可靠。

  12.2在砼浇筑前应及时准确地掌握天气情况。

小雨天气可浇筑墙柱砼,梁板只能在晴天和阴天进行浇筑,尽量避开雨天施工。

12.3梁、板浇筑时准备足够的塑料布、木板等,若施工时突遇降雨,应立即将浇筑完的砼盖起来,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同时将施工缝留在跨中1/3范围内,并停止施工。

 12.4小雨浇筑混凝土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坍落度,浇筑后及时覆盖防雨。

进行浇筑前要将模板内的积水清理干净。

  12.5混凝土输送泵应搭设防雨棚。

  12.6雨后浇筑混凝土要将模板及钢筋上的淤泥清理干净。

十三、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13.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3.1.1、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1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