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35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丁美洲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拉丁美洲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拉丁美洲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拉丁美洲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拉丁美洲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拉丁美洲教学设计1.doc

《拉丁美洲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丁美洲教学设计1.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拉丁美洲教学设计1.doc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教学设计

黟县中学王振坤

教学课题

拉丁美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明确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区别。

2、记住拉丁美洲的地形,说出主要的地形单元和特点

3、能够说出拉丁美洲的气候,并能够分析非地带性气候形成原因,特别是安第斯山脉南纬40°以南地区东西侧气候类型的差异以及原因。

4、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并能归纳总结完整

5、学会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大的原因。

6、说出拉丁美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分析拉丁美洲的发展状况。

7、利用地图了解巴拿马运河的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读图寻找地形与河流、气候的分布情况,结合地图分析特点

2、通过与规律性分布对比,分析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区

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雨林的重要性,形成雨林保护的思想。

学会正确的处理人地关系。

教学重点

1.拉丁美洲的三大河流、三大平原、三大高原。

2.熟记拉丁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非地带性气候形成的原因。

3.学会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热带雨林的危机与保护

2.南美洲城市与人口的分布。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

课   型

讲授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课程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我们说美国的人口组成中有有百分之三的人口是来自于亚洲和拉丁美洲。

也有好多同学喜欢看足球,知道拉美的足球非常的强。

师问:

在今年的南非世界杯上南美有几只球队进入八强

对,有4只球队进入了8强,分别是?

这些国家都是南美足球很强的国家,今天呢,我们将一起学习下拉丁美洲。

(板书:

拉丁美洲)

4

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

 

我们说七大洲里美洲分为北美洲、南美洲,没有听说七大洲里有拉丁美洲,那拉丁美洲究竟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一下拉丁美洲

板书:

一.印第安人的故乡

(一)地理位置

1.范围与组成

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组成包括自南向北分别是墨西哥高原(墨西哥)、中美地峡(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西印度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家),这是属于北美洲的部分,然后是巴拿马运河,我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划分把整个美洲划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

主要国家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丁美洲,这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

下面我们简单的讲一下南美洲的主要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乌拉圭、巴拉圭。

2.经纬度

经纬度:

位于35°w-115°W之间,纬度55°S-32°N之间。

主要经纬线:

经线:

40°W、60°W、80°W

纬线:

0°、23°26′S、23°26′N、50°S

3.海陆位置

东邻:

大西洋

西濒:

太平洋

北接:

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

南部:

以德雷克海峡为界与南极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说过拉丁美洲的组成我们就来看一下在着广阔的土地上都发育了那些地形区。

(二)地形地势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板书):

1.地形高原山地为主南北多岛屿

(1)南北两端岛屿众多:

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①北部:

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间。

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岛上盛产甘蔗。

其次为海地岛,另外需要简单的了解下:

多米尼加、牙买加。

复习我们上次讲澳大利亚时曾经讲到岛屿有三个分类,分别为?

大陆岛:

大安的列斯群岛

火山岛:

小安的列斯群岛

珊瑚岛:

巴哈马群岛

②南部:

南美洲南端岛屿也较多,最大的是火地岛。

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为麦哲伦海峡,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

大家在地图上找一下麦哲伦海峡的经纬度位置,在50°S以南,70°W穿过其中央,大家看一下它的形状。

在麦哲伦海峡的南部还有一个重要的海峡,大家看一下60°S,西经70°W穿过交汇的海峡是哪一个海峡,这一个海峡是那两个州的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在巴拿马运河开凿之前,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

下面有一个合恩角:

67°W。

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

(2)巴拿马运河分割南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是和苏伊士运河相并列的世界性的著名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中美地峡最窄处,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联通了太平洋与加勒比海,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与大西洋沿岸的航程,大约缩短了14500千米的距离,可通航5万—10万吨级的轮船。

大家看课本53页上有巴拿马运河的剖面图,靠升船闸来帮助船只度过,相信班上有很多人去看过三峡大坝吧!

三峡大坝也有升船闸,升船闸就类似于一个连通器。

对于巴拿马运河我们需要记住三点

(1)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2)经纬度:

79°W、10°N

(3)通过的吨位:

5万—10万

(2)山地纵列分布,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西部安第斯山脉:

拉丁美洲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墨西哥高原和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高大、绵长,全长9000多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它的形成是由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山间有盆地高原,并多火山和地震。

南美大陆的东部:

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由北向南依次为:

奥里(利)诺科(克)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其中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是由亚马孙河的泥沙冲积而成。

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铁矿资源丰富。

拉普拉塔平原主要位于阿根廷境内,草原广阔,有大面积的草原牧区,牧牛(肉牛为主)业发达,主要为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地形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下面我们讲一下南美的气候。

(三)湿热为主的气候

1.特点:

①热:

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热,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除山地地区外,拉丁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均大于0℃;

②湿:

拉丁美洲周围海洋面积广阔——湿,大部分地区降水在1000mm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大洲东侧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使得湿热的气候特点更加突出。

2.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亚马孙平原、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东面迎风地带、巴西高原的东南迎风坡,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是由于地处赤道附近,空气上升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分布在纬度南北纬十度之间,其他三个分布区是因为a受来自海洋上得信风控制,b有赤道暖流经过增温增湿c地势较高对气流有很明显的抬升作用。

用一句话说就是来自海洋上得风进过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携带大量的水汽遇到地形的抬升形成大量的降水。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西侧

热带草原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带的两侧,分为雨季和旱季,全年高温。

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都是,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地势较高温度降低,不然也可能形成热带雨林,这就是气候分析中地形地势的作用。

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西侧,是由于处在地形区西侧,信风是东部吹来的处在雨影区降水相对较少,就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测太平洋东海岸,呈南北狭长型分布,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可是这里的热带沙漠气候却分布到了赤道附近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山地紧逼海岸,使得热带沙漠只能沿海岸南北延伸,西侧秘鲁寒流的影响使得沙漠大向北延伸。

(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巴西高原南部和拉普拉塔平原东部。

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造成的

(5)温带面积较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0ºS-30ºS西岸狭窄地带热带沙漠气候,30°S—40ºS西岸狭长地带为地中海气候,40°S—60°S的大陆西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拉普拉塔平原西部为温带草原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为温带沙漠气候。

(四)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②受西部山地直逼海岸的影响,大陆西侧气候南北狭长,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于大陆西侧的沿海狭长地带,呈现出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分变化规律。

③安第斯山脉南段(40º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形的影响所致。

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④广阔的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湿热而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温和。

⑤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与西印度东侧(还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气候,都是因为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和暖流增温增湿的同时,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举例提问:

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

A.从纬度位置看:

拉丁美洲热带面积广阔(南美大陆北宽南窄呈倒置的三角形,赤道穿过北部较宽广部位),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范围广,气流上升,降水丰富;

B.大气环流的角度看:

赤道两侧的信风均来自大西洋,含有大量的水汽;

C.从地形的角度看,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气流受安第斯山的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D.从洋流的角度看:

东侧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看过地形气候我们来看一下,复杂的地形和湿热的气候下发育了那些河流?

板书(五)河流与湖泊

世界第一大河

(1)水文特征:

拉丁美洲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2)三大河流及分布:

主要河流由北向南依次为:

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

它们的中下游都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

(3)亚马河-世界是大河: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尼罗河的50倍以上)、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

全长6400多千米,为世界第二年河。

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向东注入大西洋,河口正好位于赤道上(50ºW,0º)。

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大,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但由于流域内人口稀少,利用率低。

问题:

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

A.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富

B.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有大量水汽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而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

C.东侧的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的的喀喀湖:

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

它位于位于安第斯山脉中段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

海拔3800多米。

印第安人一向把的的喀喀湖奉为“圣湖

古印第安人和玛雅人以这里为故乡繁衍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引文这里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各种那个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看完了拉丁美洲的自然条件,我们就来看一下这里的自然资源!

板书(六)丰富的自然资源

拉丁美洲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森林、草场、水及水能资源和海洋水产特别丰富。

(1)石油:

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2)金属矿产:

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区。

例如:

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和秘鲁的铜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3)水能资源:

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

巴西和巴拉圭交界处有世界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

(4)海洋资源:

秘鲁附近的海域由于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饵料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渔场之一。

(5)生物资源:

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

特有的动物有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卷尾猴、蜂鸟等。

       

二、发展中的拉丁美洲

1、居民

(1)人种复杂

拉丁美洲人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