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葫芦丝曲意理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331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葫芦丝曲意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葫芦丝曲意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葫芦丝曲意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葫芦丝曲意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葫芦丝曲意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葫芦丝曲意理解.docx

《对葫芦丝曲意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葫芦丝曲意理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葫芦丝曲意理解.docx

对葫芦丝曲意理解

对葫芦丝曲意的理解

彩云之南——很难想象白云之边泛着彩,天透明的蓝,草绿极了,多么有生意。

竹林、孔雀,一切风情万种,恰在此时,一支葫芦声起,融化了——所有情感,夜的情绪被点燃,忧郁、急躁、迷茫的心消失了,一切随你,漫步彩云之南,象水波一样柔软,彩影在心际流转。

"月光下的凤尾竹"

很多人记住和喜欢葫芦的第一支曲子就是"月光下的凤尾竹",这支曲子本不是葫芦丝的独奏曲,但和葫芦丝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孔雀——竹林——月光,在相遇的那一刻,迸发出灵感,似乎她最能开掘出葫芦丝特有的气质和神韵,这是天作之合。

我曾设想过很多葫芦丝声起的场景,"月光下的凤尾竹"是这样的。

在一个灯光炫目的晚会现场,人声嘈杂,空气中弥散着市井的咸味,一阵狂乱的现代舞后,情绪烦躁,人群躁动,热流蒸腾。

大幕落下,明亮的只有天上那弯月,音乐渐渐升起,是龚家铭的小提琴前奏,所有人心颤了一下,声毕,一个声音从远古传来,月光为她牵针引线,现场嘈杂声戛然而止,静极了,前后强烈的反差,衬托的,就是人们对美最原始的向往。

"婚誓"

个人觉得这个曲子是两个人双方交流情感的最好的曲子,绵绵情意,互诉衷肠,演奏时我想眼神也应该是痴情的,不需言语,只要用心去追随,所有情谊都懂了,都会感动在这份情怀里,这应该是热恋时候,善感多情,真希望爱在"婚誓"这一刻停留,该曲由雷振邦教师谱曲,"蝴蝶泉边"也是同种风格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个曲子第一次听还是大一时候,那个迎新晚会是第一次听葫芦丝的现场演奏,印象不深,后来却成为了解葫芦丝曲最多的一首,这首曲子不华美、不扬,但很有傣味,曲声隐去,情谊悠长,作曲菲老先生已仙逝,曲留人去,成人间绝唱,瑞丽政府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定为瑞丽市歌,一方面表达对菲老先生的尊敬和艺术生涯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充分表达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对瑞丽的正确艺术解读,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同,还有明显的时代印记,曲中一段"白白的棉花送地,高高的山上走马帮〞,写实地描绘出那个时代的热情。

每个曲子在不同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感受,我个人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理解就是其中表达了一种离别的深深眷恋,不单单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风光宜人,而更多是曲作者对这方净土的热爱和深情。

"情深意长"

曲名来的最贴切、最能表达旋律情感的要算"情深意长"了,那个时代创作的乐曲都很深情,此曲就是一例,很多电影的主题曲或插曲比影片本身更让人记忆深刻,我想是曲作者充分融入了影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而此曲创作与此十分吻合,有感而发才相得益彰,无感空发是没有创作灵魂的。

"红"是部舞剧,昏黄间看到怀旧效果,还真是打动情绪,一种单纯的浓于血的鱼水深情,真挚!

"映像"之"月光"

表现主题的艺术形式压轴时刻都会有葫芦丝出现,就像提到就不能不提葫芦丝一样。

丽萍是"映像"的核心人物,这点毋容置疑,而个人认为"月光"则是"映像"的灵魂所在,"雀之灵"以压轴形式在舞剧末了升华出现,"雀之灵"大家都很熟悉,86年春晚"雀之灵"艺惊四座,她带给我们美的冲击至今难忘,这次,丽萍对"雀之灵"进展了艺术再创作,结尾处更是匠心独运,可以说灵感是源自对艺术的执着:

昏黄的灯光下,一支孔雀缓缓升起,美丽的片羽占尽了人们关于美的所有想象,掌声顿起,惊艳四座。

可以说"映像"通篇反映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敬仰和劳动美的追求。

"月亮"是最有神韵的篇章,"月亮"开场和灯光、场景布置印证了一句话:

只为美存在。

其实丽萍在筹备整个"映像"过程中历尽艰辛,不少商家认为这种纯艺术的原生态舞剧无市场利润可寻,梦想与现实碰撞间都很残酷,我们无法去诉说丽萍历尽艰辛的百味杂,但,也许正因为这样,这一刻,她幻化成蝶,破茧而出,充满坚韧不屈美的力量,丽萍的舞蹈很有灵性,无法复制,看过其他版本的"月光",但表现力无法匹及,"月光"〔"月亮"这个篇章的曲名〕中有很多经典造型,葫芦丝更是经典,很亘古悠远的曲子,伤感中透着股力量,喜欢葫芦丝的朋友真的不能错过,如果说"映像"中有则惊艳决绝的一刻,则这一刻一定是属于"月光"的

"高山青"

很传统、流传很广的民歌"高山青"与葫芦丝不期而遇,经小D葫芦的倾情演绎,清澈婉转——潺潺水流,青青山色,尽收眼底。

而乐曲表达的那份明媚的情感,也被小D葫芦点亮。

先不说"高山青",先谈谈小D葫芦,很多人说,接触葫芦丝各个调的时间久了,就会走"极端〞:

只喜欢高音和低音,这点我是感同身受,高音和低音葫芦表达的情感最强烈,高音葫芦的明亮与低音葫芦的深情,同一首曲子中搭配,真是相得益彰。

〔我最喜欢"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版本就是小D葫芦和大D葫芦共同演绎的〕。

小D葫芦的声线象青春的、绿色的风,大家会发现适合小D葫芦曲子的共性,如"竹林深处",可以说小D葫芦是寄情山水得天下,出于自然,止乎情感。

再说"高山青",有些乐曲经得起时间的磨砺,经久不息,"高山青"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高山青"有很多版本,另名"阿里山的姑娘",歌曲很好听,但是小D葫芦的出现,令旁者哑然失色。

网上盛传5.4MB版本的"高山青"最动情,"高山青"可以说是高山族人民勤劳、幸福的生动名片,山明水秀,小D葫芦传情达意,是"明〞、"秀〞最好的代言。

"月亮升起来"

民乐真是部宝典。

佤族民歌"月亮升起来"从葫芦声中走出的时候,别样风情。

全曲分三个篇章,虽然韵律一样,但情感逐级升华。

"月亮升起来呦,山寨静悄悄,晚风轻轻吹,心儿多爽朗〞,可以说月光是葫芦丝的代表色,带月光的曲子我一般都很喜欢,皎洁恬静,不动声色,却撩人心弦。

"月亮升起来"就是这样一首优秀的作品,曲子简单流畅,上面的几句点明了曲子的主色调,升——静——轻——朗,气氛流动间烘衬出来,"弹起我心爱的小三弦,心上的人儿你快快来〞,这首词有着古代诗词的韵致:

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此情此景,怎会不感人心怀."心上的人儿你快快来〞——民间的优秀艺术作品离心就是这样近,让人心头一热的都是那份不加修饰的情怀,完全没有距离,就在你我心头流淌,这,就是"月亮升起来"。

此曲伴奏多是降B调版本,充分揉合了降B的抒情叙事风格:

不强烈、不扬、不低厚,象清风下柔和的月光。

"太阳出来喜洋洋"

简单一句,明了。

此曲源自民歌,印象中唢呐演奏,喜庆、欢跃。

"太阳出来喜洋洋"在中国民乐中有相当的地位,有句话说真理都是简单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艺术创作的一个真理:

来自山野、简单明快、感人肺腑。

同一首曲子,不同乐器演奏,风格迥异,而小D葫芦很好地延续了唢呐的风格,更添新彩。

"太阳出来喜洋洋"曲谱只一句,但演奏时细节的情感处理还真考验功力,并不是简单的曲子更容易演奏出味道,而应该说是更难了,情感的跌宕起伏需要情绪的投入和气息的跟进控制,越简单的曲子越需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不是玩玄,大家都会的东西更能表达差异性,就像"婚誓"。

如果此曲对唢呐和小D葫芦加以比拟的话,个人还是比拟喜欢葫芦版本,唢呐的曲风较直,就像一个人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葫芦则把心思写在眼神里,让你去读,"太阳出来喜洋洋",我喜欢——用心去读的那个。

插播:

开这个帖子,就像我最上头说的,想和大家一起说说葫芦丝曲子与我们的故事,怪我,起的有点高,大家不好参与,本来就想写写感受而已,写着写着不自觉的就严肃起来了,呵呵,我会陆续写下去。

花絮:

以前接触过一个学古筝的小朋友,我问他:

你想学葫芦丝吗.哥哥教你!

这时很幽默的一幕出现了,小朋友对葫芦丝是一脸的排斥,愤愤的说:

不想学,真难听!

哈哈!

我当时有些纳闷:

葫芦丝声音很好听啊,很多人都是听一次就爱上葫芦丝的啊,难道小朋友对葫芦丝有过敏症不成.呵呵。

为给葫芦讨回个"公正〞,我追问:

小朋友,谁教你的啊.他说是邻居一个大哥,也是初学,而且是自学,出于好心吧,要教教这个小朋友,结果在小朋友心中栽种下对葫芦丝不好的第一印象,哈哈。

"神话"之"无尽的爱"

"神话"的定位是部商业片,在中国传统印象中,商业的东西可能都或多或少含有功利世俗的成分,这点无可厚非,文艺也是有市场才能生存,其实,商业片无非是抓住当下吸引人眼球的热点加以渲染和艺术化,以到达增强卖点的效果,而"神话"就是这样一部市场运作应运而生的"商业片〞。

就像一片森林,有人看到的是树木,有人看到的是风景,"神话",我看到了她唯美的一面,当金喜善宛假设仙子翩翩飞起之时,"无尽的爱"深情飘落。

成龙版的投入,楠版的专业、而论坛胡晓教师版的动情!

我前面说过,我个人喜欢大小D葫芦丝联袂登场的曲子,胡版的"无尽的爱",大D牵针,小D引线,细密情感的交织处天衣无缝,胡版的其它曲子我也非常喜欢,喜欢他的演奏风格,曲子表现的分寸把握得特别好,从不扬技巧,这可能还与个人的为人处事有关呢!

"万事沧桑唯有爱是无尽的神话,潮起潮落始终不移真爱的相约〞,这是小D葫芦丝出现的乐章,如果说低音葫芦丝有种入世的沧桑感,则小D就有种初世懵懂的纯洁,此句由小D演奏,再恰当不过。

由此想到一句很有沉淀感的话:

用心吐字,用爱归音。

这是见诸近日一篇纪念罗京去世的文章副标题,这句话勾起我们很多缅怀和回忆,能用一句很深情、很有分量的话为25年的工作生涯做结是幸福的。

用心吐字,用爱归音,似乎对葫芦丝演奏也很有顿悟:

用心去吐奏每一个音,用爱去解读每一首曲!

"甜蜜蜜"

曲名就道出了这首曲子的味道——甜蜜蜜,葫芦丝也真演奏出了这种味道,有人可能会问,甜味还能听出来吗.我想这个"甜〞应该是种直觉——能勾起人们"甜蜜〞的回忆,那种味道!

有回忆的人是幸福的,它能在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中,找寻到一种平衡,而"甜蜜蜜"就是这个平衡点上,生命中不曾多见的闪亮瞬间。

这应该是樱花浪漫、草长莺飞的青葱岁月,情窦初开,心儿"就像花儿开在春风里〞,葫芦丝的声音里似乎嗅到芳草的味道。

不过,这种情怀越来越远去,花的香屑残存在尘封的曲谱里,唯有葫芦丝,始终钟情地演绎它的——"甜蜜蜜"。

"犯错"

这是近几个月网络流行的一首歌曲,个人觉得没什么特别,我相信很多人喜欢这首歌是因为喜欢葫芦丝的前奏,葫芦丝这种民族韵味很浓的乐器与现代感比拟强的歌曲相结合,说实话,我觉得有点"怪〞,可能作曲人也是葫芦丝迷呢,不过不管怎么说,旋律还是非常美的,单纯这首曲子我觉得没有分析太多的必要,但牵扯出一个大家曾探讨过的问题:

葫芦丝适合演奏现代流行音乐吗.这个问题我想要一分为二来看:

不是不可以,而是要看是什么曲子。

像"无尽的爱"、"甜蜜蜜"这类旋律很舒展、情感很细腻的乐曲由葫芦丝演奏还真是添韵不少,但这类曲子真是少之又少,不是说葫芦丝有种古朴美嘛,很多流行音乐用葫芦丝演奏就破坏了这种美,希望葫芦丝甜润的声音在彩云之间飘荡,离尘世喧嚣远一些。

"彩云之南"

此曲对进展了全景描绘,风情的代表:

、泸沽湖、蝴蝶泉连接成线,线条勾勒出水彩画般的,*千雅的声音很有穿透力,MTV的色彩明亮斑斓,很喜欢傣家的服饰,特别有风情!

我前面说过,但凡表现主题的文艺形式,大多都有葫芦丝出现,"彩云之南"中的葫芦丝更是点睛之笔,悠远的葫芦丝声音似乎从云朵间飘来,穿过,在青翠的竹林间盘旋。

其实再多的描述和比喻都无法言尽的风情,看过电视上播放的一个纪录片,原来真实的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笼统,可能很多人对的理解是浅薄甚至格式化,的每一点色彩都则灵动,,确实是个神秘并值得人们去向往的地方。

"竹林深处"

之所以未过早提及,是因为它有种不可触碰的美,让人敬而远之。

很多葫芦丝曲表现的是种情愫,而"竹林深处"则不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世外憧憬。

似乎不曾有人迹,只是自然的和声。

有些朋友爱把"竹林深处"和"月光下的凤尾竹"比拟,如果说"月光下的凤尾竹"是轻柔甜润的,则,"竹林深处"就是清新不含杂质的,像呼吸早春三月初露的,清泉般清冽。

引子局部旋律极优美,把我们的思绪牵引到翠色欲滴的"竹林深处〞,"竹林深处〞什么样子.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构图,但有一点会是相似的:

那是个纤尘不染,静谧得能听到风在竹叶间清唱的境地,在竹的罅隙间流淌,溪水摇曳着竹的倒影,"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静处萌生律动:

可能是一对淘气的在溪间饮水的小鸟,翅上的水珠在空中闪烁出一道清亮的弧线;许是溪间小鱼嬉戏,水面跳起一段柔亮的水波,画面动起来!

这个局部是全曲高潮的双吐局部,所有接触过的葫芦丝曲,个人最喜欢的就是"竹林深处"这段双吐,感觉不是为了推向高潮而采用快节奏的双吐——这段音乐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弹跳力和乐曲的力。

当一切戛然而止,苍翠的竹林瞬间定格,氤氲的水汽缭绕,梦,停留在"竹林深处"。

"映山红"

"闪闪的红星"是部红色经典故事片,那个时期很多影片充满催人奋进的力量,比方"小兵嘎"、"红色娘子军"、"地道战",那个时期的电影很多都是本色出演。

"电影传奇"里曾报道了"闪闪的红星"拍摄的幕后故事,当我们听到悲壮的"映山红"响起,冬子的眼中闪烁着仇恨的泪花时,整个影片表现的爱国情怀推向高潮,拍摄这个镜头颇费了一番周折,由于演员当时年纪很小,很难入戏,所有的场景布置好了,所有的灯光设备已到位,昂导演仍耐心细致地对小演员讲戏,让他入戏。

只所以说这些,是想说:

戏里、戏外都是一个少年的成长,人生如戏!

一切时光的思念,在我们重温"闪闪的红星"那一刻,被追忆!

"映山红"是悲情的,经葫芦丝的演绎更是如泣如诉,葫芦丝的声线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滴落在心的柔波里,一段音乐让一段马背硝烟里的历史动彻心灵!

用恰当的音乐去表现历史追人深思,用适宜的乐器演奏乐曲会让音乐更富动人的穿透力,"映山红"由葫芦丝演奏就见证了这一点——不但深情,更有历史感!

"瑶族舞曲"

写到这首的时候,我突然冒出个曾经也有过的想法:

我们对乐曲的喜好是由什么评定的.为什么有些名曲大家都觉得好听.每个人的审美观都是完全不同的,但在这上却达成一致。

很多名曲的旋律流畅舒展,给人美的享受,但如果人们对*个曲子印象深刻,我想是此曲在*个特定环境下出现,通过重温此曲,那一刻的光影充满爱的温度。

我曾经看到一句简短的评价"瑶族舞曲"的话:

一曲难忘,"瑶族舞曲"。

确实,"瑶族舞曲"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让人难忘的。

"瑶族舞曲"是葫芦丝的代表曲目,原创背景是瑶族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劳动一天的人们,在月色轻柔中、婆娑树影下载歌载舞,当晚风送来清凉,人声散去,唯留下"瑶族舞曲",吹入甜美的梦乡……印象中,一般定义"舞曲〞的曲子节奏感是比拟强的,但"瑶族舞曲"的风格却有不同,旋律中怀着对时光的追忆,还有些伤感,那应是逝去多年的情感,蓦然回首间,只剩过眼烟云的片断,此曲由降B葫芦丝演奏,叙事的风格中带着经年的沉稳,情怀也不曾被流年拂乱。

全曲高潮双吐局部,象沉思后的顿悟,从伤怀中迎向午夜,当然,这只是个人听曲后的感受。

"瑶族舞曲"是民乐的代表曲目,经时间的洗礼,让人们记住的,都是有深刻涵的。

众里凭听唯不同,一曲难忘——"瑶族舞曲"。

外一篇:

"葫芦丝情缘"

很多人的生活都是平淡的,我想能选择葫芦丝的朋友真是幸运的,葫芦丝陪伴我的这几年特别充实,工作中经常有压力大、心烦的时候,无处排解,每当拿起一支葫芦丝,吹上一曲,心情很快就明亮了,有很多时候都在想,热爱葫芦丝的很多朋友性情都是与世无争的,向往一种更高尚、更纯粹、更诗化的生活方式,梦想总是徘徊在现实之外,我也很向往一种真诚自由的生活,可以有更多色彩,人与人之间可以有更多相融,可以举杯邀月、把酒当歌、驰骋洒脱……其实非常可以,可更多人到老的那天都没能做到一次,真遗憾!

在城市钢筋水泥和混杂浮动的人群里,我们缺失了人性最初的关心和对自然最真的亲密,物质在膨化,人性在疏离,分秒必争间时光的回忆变得恍惚,在生命的立体构造里,我们始终走着一条单行线:

我们拥有了!

我们失去了!

恰在此时,它来了,城市的浮华难遮它的神秘、多情,有它的地方,就是一片彩云、一片竹林、一片翠绿的心境。

有了它,我们追忆起对爱最初羞涩的萌动,声音是含蓄的眼神,唯有你,走进柔软的心房——葫芦丝。

一种乐器,当一个人第一次听到它就想义无反顾地学好它,真不多见,葫芦丝算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了。

我想很多朋友在学葫芦丝之前都没学过其它乐器,包括我,我也很少有什么事情能不连续地持续做几年,我想很多朋友也象我这样,但自己确实喜欢的除外,就像葫芦丝。

包括外人看来很枯燥的根本功,可练起来却饶有兴味,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能做好,这话真没错!

我也有一个梦想,做一名葫芦丝教师,如果兼可谋生,我会非常敬业,不离不弃地用心去教学,让葫芦丝音乐为更多的人翻开一扇明亮的心窗。

还有一层,一种乐器,不单单是葫芦丝,当我们初次上手时,它像一匹倔强的小马驹,处处与我们作对〔回想的时候,这也是得意之处呢〕,可时间久了,它越来越像我们的老朋友,虽然不说话,但很有灵性,离开它,我们会觉得少了一种关心,其实,乐器与我们就是一种相知的陪伴,甚至终其一生,难以割舍。

当有一天,我们发现它不再与我们淘气,而是静静地去读我们心情的时候,我们已经离不开它了。

"缅桂花开"

这个曲子有点特别,有股幽香侵来,曲风非常能表现桂花的气质。

很多专辑里都有这个曲子,但很少被提及,它是葫芦丝主流色彩上嵌上的一抹幽红。

缅桂花开十里香,一句话道出了桂花的特质,桂花我比拟熟悉,花朵较小,不艳丽,就象人的沉默不代表不智慧,桂花用它沁人心脾的幽香诉说款款情意和与众不同,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小现象,只要闻到桂花香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说出两个字:

真香!

造物真是神奇,在缺失的地方就有弥补,优化出有声有色的大千世界。

有人说葫芦丝的声音有三大特点:

轻、飘、柔,其实还有甜,更有些感觉很难去量化形容,在此曲中桂花飘香的"飘〞被葫芦丝演绎到淋漓尽致,我们似乎能感觉到香气从花蕊中沁出的一刹那,浓烈得像九月秋风中的菊花酒,迷醉鲜香。

这首作曲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曲子所要表达的意境与听者的感受完全吻合,我坦言,局部葫芦丝独奏曲我并不是很喜欢,因为我们不能够明确曲子表达怎样一份感觉。

"缅桂花开"风格独特,真的不错,希望大家能仔细听听!

可可版"千年等一回"

几年前,网上盛传一首触人心弦、细腻悠长的葫芦丝版"千年等一回",让大家印象深刻。

这首葫芦丝曲是由一位网名叫可可夏日风的朋友制作的伴奏,并亲自演奏的。

可可版的伴奏很舒缓,痴迷间倾吐着地老沧桑的爱恋。

"千年等一回",我想这个曲子影响的不止一代人,"新白娘子传奇"让人们情不自禁地被它的魅力吸引,万人空巷实际是个贬义词,但我们实在更难找到一个更有震撼力的词来形容这部电视剧影响的深远。

也许机缘巧合,"新白娘子传奇"的原版插曲中确有这么一段葫芦丝音乐,那时的葫芦丝音乐还没有现在流传这么广,重温起来更有黄玉般温润的质感。

爱玲有篇"爱"的散文其中一段:

于千万人之中,于千万年之间,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遇见了。

是啊,我们认为不经意的缘分,其实想想,放在时间的长轴上,在芸芸众生之中,恰巧有了交集,那是怎样一种"千年等一回〞的浪漫。

有时,大悲亦是大喜,白蛇传雷峰塔的故事、梁祝化蝶的传说,不能重来的轮回平添的悲剧美,让悲情的一刹那如夏花绚烂。

可可演奏的曲子节奏很稳,不急不躁却非常流畅,听着心情也很舒畅。

论坛里还有可可的"瑶族舞曲",大家发现和"千年等一回"的风格很一样,也很好听。

可可版的"千年等一回"我听曲时的感受与原曲不同的是:

悲情中透出对千年轮回那深情相遇的一瞥,刻骨难忘,爱已把旷古悲情冲淡到无形,谁又能说能拥有铁石可泣的爱不是一种生之大幸呢.又有谁不想在几千年缱绻决绝中找到自己爱的影子呢.爱沉舟侧畔,爱已梦千年,断桥处擦肩的油纸伞相遇,那一刻,姻缘再续只为"千年等一回"!

"蝴蝶泉边"

"蝴蝶泉边"是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的爱情喜剧故事片"五朵金花"中的插曲。

电影讲述了一对在蝴蝶泉边对歌定情的白族青年的爱情故事。

对歌这种当地特有的白族青年男女定情方式对于当时的汉族观众还是相当陌生的。

而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蝴蝶泉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著名满族作曲家雷振邦〔1916-1997〕采用两首不同风格的白族民歌加工而成丰富独特的旋律。

词作者是电影"五朵金花"的编剧季康。

〔摘自XX百科〕

此曲也是雷振邦教师的代表作,与"婚誓"并肩齐名。

"蝴蝶泉边"与"婚誓"不同的是,参加了更多的主题元素:

、蝴蝶泉等场景及人物性格等背景,使这个爱情故事更饱满立体。

我们很多人潜意识里都很推崇甚至向往这种爱的表白方式:

泉水叮咚,浪花晶莹像青春的水晶之恋;蝴蝶比翼,在风的花香里袅袅翩翩,男女主人公深情对唱,风为媒,青山为证,天、地、人和谐一统,流连顾盼在"蝴蝶泉边"。

看过这段乐曲的影视剪辑,风情就绽放在那浅笑弯弯,金花的形象渐渐离时代远了,那是属于父辈一代人的青春映像。

回到葫芦丝上,"蝴蝶泉边"可以说是葫芦丝的代表曲目,葫芦丝版的最大奉献我觉得是音色间吞吐出一个水秀清芬的爱情故事,是一种表达爱情人们所钟情的风格,奏者入境、闻者清悠,心舟在蝴蝶泉水间轻驰飞曳。

"蝴蝶泉边"是父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我是80后,小时候看过〔之所以未说欣赏,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到达这个水准,呵呵。

〕"五朵金花"的片段,而且那时候有种很常见的烟就叫"五朵金花〞,所以,艺术离我们:

虽远尤近。

这个远与近对于葫芦丝版的"蝴蝶泉边"来说有着更深层的涵义:

"蝴蝶泉边"那个时代的声音远了,但,葫芦丝拉近了时代与美的隔膜。

用前面一段话收尾:

在风的花香里袅袅翩翩,男女主人公深情对唱,风为媒,青山为证,天、地、人和谐一统,流连顾盼在"蝴蝶泉边"!

"菩提圣缘"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几天我一直在品这句话,我从中悟到"坚忍〞的力量。

现有能理解到的,对人性锻造最本真的回归就是平静,这一点真的很难,无怒、无欲、无争、无我也是入佛的境界了,这个需要磨砺后的悟,需要自己去改造外在的自我,去伪存真。

我对佛家的"悲〞感触更深——从人性里渗透出最真的快乐,由此,我想到了庄子的"击鼓而歌〞,这似乎有悖常理,但如果能从失去朋友的悲哀中,唤醒那些无法重生延续的回忆,谁又能说这不是最大的快乐呢.——缘起缘灭,生离死别的时刻是对缘的超度。

"浴火重生〞这四个字很重,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底气和力量,有句话说:

人不怕的时候,才能走得更远!

这个"怕〞就是心火,只有焚尽所有杂念,心火止息,修元正本,才能重获新生。

又像蝴蝶,"作茧自缚——破茧成蝶〞,由"困〞到"破〞,蜕变的挣扎是痛苦的,但"苦〞让美更深刻。

"菩提圣缘"的葫芦丝版本由大D、小D葫芦丝联袂献映,这个曲子第一次听对我的触动就很大,那段时间正是境况和心态有变动的时期,从曲中能感受到从悲里渗透出喜,就像黑暗中射进一道温暖的光亮。

"情歌"

  "情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推荐的"十首民歌〞之一,并由美国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成为响彻宇宙的经典旋律。

位于西部,作为茶马古道上的物资集散地,多民族文化融汇,江河大川中因情歌而久负盛名,一曲几代人传唱经久不息,"情歌"是中国民歌的经典奇葩。

填词最大的特色字眼是"溜溜〞——青春活力的气息,词简单流畅,道出独有的那份感觉,那应属于年轻飞扬的心,水土与人的性格血脉相连,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草场,我们没有理由不敞放胸襟,壮怀剧烈,粗暴、炽热的情感呼之欲出,就连的城也"溜溜〞起来。

"情歌"有多种演唱、演奏版本,这首很适合葫芦丝演奏,曲中多处出现中音5、6,但没超出葫芦丝的音域,因为曲风欢快,所以节奏的跳跃感很强,葫芦丝的音色中揉合了细腻的情感因素,像激扬的天空中迎风的绿丝巾,为乐曲的表现力增色不少。

"情歌"历久弥新的另一个原因是开掘出人情感的笃信无疆,并很好地捕捉到这份灵感,无论年龄几许,身在何方,"情歌"响起的时候,心的罗盘都锁定在那溜溜的城,那里散发着青春的芬芳。

"葬花吟"

   此曲是"红楼梦"悲情的一个高潮局部,"黛玉葬花〞从字眼里能感受到那带着胭脂味的文艺气质,月有阴晴圆缺,花花败,咏春悲秋,自然的更迭交替掀起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的情绪波澜,走出悲情的气氛现在想想,那种田园诗般的生活还真惬意,当然这是题外话。

"红楼梦"原著我只看过只言片语,不过真该感87版电视剧"红楼梦",立体地勾勒出原著的精华,最重要的是匠心营造的古典美,与原著的时代气氛很吻合。

87版"红楼梦"的作曲堪称经典,尤其"葬花吟"中洞箫的出现堪称点睛之笔——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